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没想到,这些人愣是在那里硬挺了两个时辰,才开始松动。
“记下那些人,把他们抓出来。”李逍手一指。
立时,一群佣兵老痞子们就如虎入羊群,冲进去一顿拳打脚踢把这些倒霉的家伙给拖了出来。
“扒光衣服,吊起来鞭二十!”
皮鞭抽在皮肉之上,发出闷响,鞭过,一道血痕留下。
二十鞭抽过,那百来个倒霉鬼已经被抽晕了过去。
虽然不会死,可也是差不多半条命没了。
“将这些不尊纪律之人除名,开革出乡勇队伍。贬为衙门执劳役,另招募相应数量青壮补充缺额。”
李逍直接就把这些倒霉鬼开除了,从乡勇变成了州衙的劳役。
校场上。
众人噤声。
谁都想不到,那位看起来年纪青青的经略使是如此的严苛。
打宛一棒子,当然还得再给两枣。
李逍于是当场宣布这些入选乡勇们的待遇。
乡勇兼行屯田,每五十勇一屯,设屯长,由队头兼任。
乡勇实行三千人一军,千人一营,五百人一厢,二百五十人一都,五十人一队,十人一伙的乡勇编制,军设兵马使,营设指挥使,厢设指挥,都设都头,队设队长,伙立伙长。
五十勇一屯,五屯为一堡,二堡为一卫,二卫为一城。
“凡被选募为乡勇者,不论过去是奴隶还是佃户,皆登记入籍成为我大唐良民。每勇授屯田百亩,全家皆可入屯堡居住耕种屯田。屯田每亩征五斗田租,余不课。”
李逍对这些乡勇其实用的是类似中原府兵制,但又稍有改变。不是直接授田,而是发给屯田,屯田的田租按亩来算,每亩五斗,除此外没有额外的租税。这些田地在这些人为乡勇期间,就是他们的田地,若为乡勇满五年,且做战勇敢,则将十亩转为可世袭的永业田。再五年,表现好则又能再转十亩为永业田。
理论上来说,若是能当兵到老,一直忠心无二,那这百亩地是可以全部转为私人永业田的。
“为乡勇,屯田之外,还须为州县维持治安,缉盗捕贼,协防城池。农时屯田耕种,闲时训练捕贼。”
种地种的好的,每屯的前三名都有钱帛奖励。而若训练也同样按表现,给予表现好的奖励。若有捕贼剿匪做战等,则按表现给予奖赏。
军营厢都队伙,一军三千人。
两个州,各拥一军乡勇。
两军六千人,都隶属李逍这个经略使。
先立威,再颁赏格。
果然,那些之前还十分不安的百济人,一个个听完之后眼睛都放光了。
做了乡勇能发一百亩地,虽然这地是要交租的,但一亩五斗的租子他们觉得其实很划算,反正是比过去给百济地主豪强们种地的租子轻的多,毕竟不再有其它的摊派之类的。
那些奴隶们更高兴,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身份,还得到了一块自己耕种的田地。若表现的好,这百亩田地将来可就都是他们的,能传给子孙。
苏烈在远处听的直摇头,“这个祥瑞,还真是过于仁了,居然真的一个都没杀。”
“其实这样挺好的,那些人本来只是犯了点小错,李逍将他们开革出乡勇,其实对这些人来说已经是最严厉的惩罚了,他们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期待李逍的屯田之法能在这里有个好结果。”苏烈说道,屯田之制其实算不得新颖,可以说历史上的汉朝能够开疆拓土,其中有一个最关键之处就是屯田殖民。
不断和在边疆屯田和殖民,使得汉代能够不断的向外推进。屯田最厉害之处就是一步步的稳步推进,每一个屯堡,都是一颗向外扩张的钉子,先锲在边疆之地,然后让汉军立稳脚跟,可攻可守,同时还能以边地种植粮食,供应边军,这样边军才能够真正的无后顾之忧的开拓征服,又能让新征服之地彻底的纳入统治。
现在李逍把这一套拿到百济来推行,苏烈很期待看到结果。
若真的可行,那他这四万东征水师,就不再是一支孤军了。
第382章 李敬业
长安。
太傅府。
英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绩皱着眉头,面前摆放着一封信。
“祖父为何事忧心?”
李绩看着年轻的长孙李敬业,把信递给他。
“敬业啊,你看看这封信,说说你的感受。”
李敬业是李绩的长孙,今年刚二十岁,长的十分英武。李绩最喜欢这个孙子,因为他就跟自己年轻时长的一模一样。
如今李敬业在新设的千牛卫中任千牛,继设立了左右羽林军后,现在皇帝又新设了两支隶属于北衙禁军的左右千牛军。
南衙依然还是十二卫,但北衙已经也有了四军。
二十岁的李敬业在左千牛军中,已经是个六品的校尉,这其中固然也有李敬业的优秀之处,但更多的还是靠的他李绩的门荫。
李敬业一眼就扫完了信。
“李逍居然不肯回京?东海那荒岛之上的刺史难不成比朝中的太府寺少卿还做的舒服?真想不明白李逍是怎么想的?”李敬业摇着头笑着道,语气里还带着几分嘲讽。
李敬业是不太瞧的起李逍的。
他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刚出生时就被太宗皇帝赐予开国子爵位和五品散阶,可谓是相当不得了。
这些年更是顺风顺水,幼小就是在门下省的弘文馆里读书,这个馆里读书的都是皇族贵戚以及宰相高官子弟。
从小身边同学都是皇子郡王宰相尚书子弟,这眼界自然不是一般的高。
十七岁入宫为侍卫,更是起步就是七品。
如今才二十岁,就已经是正六品了。
他的眼里,李逍其实就是个乡下土包子,要不是借了几位长安勋戚的光,早不知道怎么死了。
“你觉得李逍的选择是错的?”李绩问孙子。
“很明摆着的啊,一个武珍州刺史,如何能跟太府寺少卿比呢?让他回京做少卿,那明摆着是要重用他,还监造大明宫呢。这大明宫都快修好了,让他监督不过是给他个立功的机会而已。”
“祖父,陛下还真是宠信他啊。看这样子,估计三五年后,李逍就能正位九卿吧?说不定十年之后,都能入政事堂为宰相的。”
李绩听着孙子那有些轻浮的声调,眼里有些失望。
他对这个孙子寄予厚望,可现在看来,还是太过年轻了。
看事都还是太肤浅。
李逍来信不想回长安,还请他帮忙在皇帝面前说情,希望收回诏令,他是很意外的,但是意外之余,也是惊叹李逍这人的选择。
不是觉得他傻,而是真正觉得李逍是个很了不得的人。
一般人谁愿意呆在百济呢?
当然是长安更好啊。
可李逍却没这样选择,皇帝召他回来,他都想继续留下。留下做什么?李逍信里说了他的打算,这是想在那边做番时事的。
而孙子却看不到这些。
“敬业啊,说来李逍其实也就比他大了两岁而已,可你跟他的见识相比,真是差太远了。”他感叹着道。
李敬业一脸不服气。
“你别不服气,你刚才说李逍若回长安,五年内能正位九卿,十年内或能入政事堂为宰相。但祖父要告诉你,若李逍真的就这样回长安了,那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入政事堂为宰相的。”
当宰相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不会。
如今不比开国之初,大唐立国几十年,制度越来越完备,规矩也越来越多。宰相也不再是那么好当的,没有一定的资历如何能当的上宰相。
李逍今年不过二十出头,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所以他没急着回来,他愿意留在百济为刺史,甚至李绩还看到了,李逍正在百济利用皇帝当初为安抚他给他加的那个经略安抚使衔,大做文章。
李逍在百济,真的不止是个下州刺史那么简单,他是能跟苏烈薛仁贵并肩的边疆大吏。
手握军政大权,前线薛仁贵苏烈说的算,而那后方可就是李逍说的算了。
若是操作的好,李逍绝对能利用这次外任的机会,大大的建功的。
大唐天下三百余州千余县,刺史有三百多个,但有几个刺史能有李逍这样的机会和大权呢。
就比如他的长子李震,如今在泽州任刺史,虽然是宰相之子,才能也有,可在泽州那样的地方,刺史的权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根本不可能如李逍那般自由和权重,更不可能和李逍一样有机会建功立业。
这样好的机会,李逍把握住了。
可自己的长孙,却连看都看不到。
“敬业啊,如果我让你去百济,做武珍州下首原县县令,你愿意吗?”
“去百济做县令?”李敬业讶然。
“祖父,我如今是左千牛军的正六品校尉,去百济做个县令,也太屈才了,岂不是成了贬谪。”
他有些不高兴的道,“就算真要去百济,那起码也应当是个刺史。李逍能当武珍州刺史,那我怎么也得做带方州刺史,再加个安东道观察使,这样才能跟李逍相当,我总不能还去给李逍做下属吧?”
李绩笑了。
“敬业,你是不是觉得李逍没真本事,能有今天地位,全凭运气?”
“难道不是吗?”徐敬业反问。
李绩苦笑着摇头,他觉得自己对这个孙子真是太过忽略了,原本他觉得这长孙很像自己,勇武聪明,可如今看来,却十足纨绔,过份自负了。
“你今年二十了,也算成丁了。应当出京历练历练了,你也别想着当刺史还做什么观察使了,你的资历和能力都不足以当一个刺史。从县令做起吧,就武珍州首原县县令。”
他不顾孙子的不满,继续道,“我给你三年时间,三年后你若是能在那里做出一番成绩来,那么我到时再把你调回长安来,甚至过几年再让你外放一任刺史也不是问题。可你若是用三年时间,还做不出半分成绩来,那么你就要做好准备,要在百济继续呆下去。”
“呆多久?”
“如果你表现不行,那就说明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历练,那就需要继续历练,十年吧,继续历练十年再回来!”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
第383章 太平公主
蓝溪。
李庄大院。
玉濑长公主有些不安的在花厅踱步,已经一个多时辰了,还没有听到结果。
“长公主,生了。”
一名仆妇欢喜着小跑进来报喜。
“男孩还是女孩?”
“弄璋之喜,弄璋之喜。”
弄璋,那就是带把的了。
玉濑听到这个消息,终于长松口气。“县君如何?”
“母子平安。”
“这就好。”
不枉她这几天来吃不香睡不好,这下终于是石头落地了。母子平安,生了个大胖小子,李逍那家伙估计知道后会高兴坏吧,这毕竟是他蓝溪李家的第一个孩子。
嫡出长子呢。
玉濑来到产房,婉娘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可眼里却全是喜色。
产婆已经把新生儿洗净包好,抱过来给赵婉。
赵婉抱着孩子,觉得所有的疼痛都值得了。
新生的孩子脸红红的,甚至脑门还皱巴巴的,很难看,但赵婉却觉得骨肉相连,怎么看都喜欢。
“恭喜县君。”玉濑过来看着小家伙,有些羡慕的对赵婉道。她十几岁就嫁给了房遗爱,可却未跟他生过一儿半女。
虽说贵为皇家公主,可如今却是个寡妇,甚至连一儿半女也没有,看着别人生产后的喜悦,心里还是很失落。
赵婉抱着儿子,抬头对玉濑一笑。
“我还要多谢长公主,三郎不在家,我生产还要你来帮忙。替我请来了宫里的御医,又准备好了这么多补品,连乳娘保姆都为我请了最好的,真是太谢谢你了。”
“谢什么,我们两家比邻而居,而且我跟三郎也那么熟的朋友。他去百济之前,也再三托我照顾你们的。”
“这孩子真可爱。”
赵婉看着玉濑,心中一动,“长公主既然喜欢这孩子,不如做这孩子干娘吧。”
“干娘?”
玉濑愣了下,然后哈哈笑了起来,“好啊,好啊,我不没做过干娘呢。要是你不嫌弃,那我就认他做干儿了。”
·······
长安。
立政殿。
李治焦灼不安的等待着。
“御医,还要多久?”
“陛下,宸妃娘娘还在努力。”
“都已经这么久了。”李治不满。
“请陛下再等等。”
“已经大半天了。”
“哇!~”
一道孩子哭声传来。
“陛下,生了。”御医赶紧恭喜。
李治脸上终于露出笑脸,抬脚就往产房里赶去。
门口,几位妇人连忙拦住皇帝。
“陛下,现在不能进去。”
······
武宸妃生了个女儿,六斤六两。
而在同一天早些时候,李逍的妻子为丈夫生了个大胖小子,足足七斤半的胖小子。
抱着女儿陪妻子聊天的李治笑着对武氏道,“当初跟李逍约好,现在一儿一女,还真是天定姻缘!”
武氏产后还有些虚弱。
看着丈夫怀里的女儿,其实心里有点失落,她更想再生个儿子。
“倒便宜李逍的儿子了,臣妾还想着再给陛下生个儿子,然后娶他李逍的女儿呢。”
“哈哈哈。”李治此时心情大好,“李逍远在百济,此时还不知道这好消息呢。”
“陛下,臣妾听说英国公跟陛下说李逍似乎不想回朝?”
“也不是不想回朝,是李逍如今在那边刚放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呢。他说做事要有始有终,他到武珍州不久,就已经在那边又给弄到了几万贯呢,他说三分之一上贡,两万多贯已经在送往长安的路上。”
武氏也不得不惊叹,“李逍经济手段确实了得。”
“是啊,英国公也是这样说的,李逍的这本事是出人意料啊。如今薛仁贵和苏定方在百济也算是出师顺利,他们也都上奏要求让李逍留下。他们说李逍在那边负责后方,他们可以放手专心征讨。”
“那陛下是什么打算呢?”武氏问。
李治一边摇晃着手臂,哄着怀里的女儿睡觉,一边道,“朕思来想去,他们说的也挺有道理的,让李逍去百济是朕决定的,这还不过两三月又召他回来,确实有些儿戏。既然李逍在那边做的不错,那就让他继续在那边好好做点事情。”
给李逍的诏书已经收回,不过晋升的散阶没收回。
李逍现在是四品散阶,皇帝为了表彰李逍在那边的功绩,同时也是为了让李逍能够更好的做事,特意赐了李逍紫袍金鱼,那是三品官才能穿带的。
赏紫袍金鱼,兼任带方州刺史,加安东道团练使。
李逍的乡勇计划也被朝廷批准了,特赐名为安东道土团,李逍加团练使之名,便可名正言顺的统带这些乡勇。
本来是叫民团的,不过为避太宗讳,于是称为土团。
现在李逍是安东道经略使、团练使、安抚使兼观察使,同时还是武珍州刺史兼带方州刺史,这种信任是绝无仅有。
虽然现在的安东道也仅仅只有两个新占之州,不过十县之地,但这份信任也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若不是皇帝看李逍还太年轻了些,本来他这次是打算给李逍一个开国伯的,以弥补不能召李逍回来的缺憾。
“李逍早给儿子取名庆云,咱们女儿该取个什么名字?”李治问武氏。
“陛下,女儿都生了,你名字还没想好吗?”武氏白了李治一眼。
李治呵呵一笑,“一直没想好,要不你给想一个。”
“令月嘉辰,降嫔公族,她已经定好嫁给李逍之子,李逍为陛下所信任的能臣,将来也定是能封公拜相。臣妾看,不如就取名令月如何?”
令月嘉辰,降嫔公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美好的日子,嫁到公侯之家。
令月这名字其实很简单,好日子的意思。
“庆云,令月,倒也不错,挺配的。”李治呵呵道,庆和令都是好的意思,听起来确实很配。“那就选令月。”
李治想了想,决定给女儿现在就赐封公主号。
“赐号太平,名为令月。”
“朕这就诏告天下,让李逍长子李庆云尚太平公主。”
“陛下,太早了些吧,孩子才刚出生呢。”
“不早不早,既然都是当初说好约定了的,那现在就早点定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听陛下的。”
第384章 显庆元年
金秋。
阵阵凉爽秋风吹过,平原上到处都是正在忙碌的屯田土团乡勇。
与新罗交界的支离山,如今被皇帝钦赐名为唐山,这座朝鲜半岛南部的大山脉,现在成为大唐安东道东征水师的大本营。
几万水师正在厉兵秣马。
水师备战,乡勇屯田。
一片片屯田已经划下,一座座屯堡的位置也已经选好,那些刚分了田地的乡勇们正在卖力的营建屯堡。
五十乡勇一屯,加上他们的家人也是二三百人口。此时砍树的砍树,挖地基的挖地基。
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