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长安的风景,也瞧瞧长安来来往往的人,老康安看着不少风尘仆仆的西域胡商进城,总会想起十几年前自己随父亲第一次进长安城时的景象。
  他喜欢长安,十几年过去,他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唐人,一个长安市民。他穿汉人的服饰,说汉人的话,甚至找了先生学习汉人的文字,读汉人的书,几年前甚至还信了汉人的道教。
  背上的包袱里背着不少铜钱,还有一些香油,他打算照例逛过长安城后,却宗圣观。
  “老康,又去宗圣观啊?”
  走过一个路口,那里武侯铺的几个武侯跟他打着招呼。在这里呆久了,老康安跟这些武侯们也极熟。
  他笑着点头,“回头有空去钓鱼啊!”
  那赁驴人步子迈的很快,个子高大,一副大胡子,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虽然也一样大唐人装束,但其实这人也是个西域胡种,不过他不完全算是胡人,母亲是个西域来的胡姬,后来跟一个来长安番上的小军官好了,然后那军官番上完又回了江南,胡姬却发现自己怀孕。
  几个月后生下儿子,一个胡汉混血。打小就在长安长大,如今转眼已经二十多岁,论起来,他甚至对长安比老康安还熟悉。老康安每次都赁他的驴,也算是熟客,他都不用问就知道老康安要去哪里。
  “石头啊,听说你最近相中了个姑娘?”老康安问。
  那高大的混血长的很粗糙,但其实很年轻,不过二十出头,只是显老点。他转过头咧嘴一笑,一口倍地道的关中话脱口而出。
  “是啊,就是西市卖鸡毛的那罗老汉的女儿,人还不错的。”
  老康安笑道,“既然人家没有瞧不上你是杂种,那就抓紧了。手里够钱不,不够的话可以到我铺里来支点,咱们也算是西域老乡,我利息不会多算你的。”
  石头的母亲姓石,来自西域的石国,而他的父亲据说也姓石,却是来自江南的润州,二十年前父亲离开长安后,再也没回来过,也没有音信。她母亲其实只知道他在江南润州,但具体在哪根本不知道,或许对于那位石姓军官来说,与这胡姬只不过是在长安番上时的一段风流往事而已。
  石头现在努力赚钱,就是想早点攒够钱娶房妻子。他的那头驴,也是在老康安那里借来的钱买的,现在都还没还清,不过自买了自己的驴后,收入明显是增加了许多。
  对老康安,石头是很感激的。这位同乡在长安很照顾同乡,有困难找这位同乡借钱,一般都能借到,虽然也是要利息的,但毕竟人家肯借。
  “康老,我最近新找了个兼差,城南新开张的长安报社让我帮他们卖报送报,也能有点额外收入呢。”
  “对了,康老你要不要来一份,挺不错的,好多人看了都说好呢。”
  “什么报纸?”
  “是一种纸吗?”康老问。
  “是书。”石头挠了挠头道,“但跟一般的书又不太一样。这书很便宜的,好几十页呢,字比较小一个,但一份却才五十文钱,如果包月或包年还有折扣优惠,最低能有八折优惠。”
  石头有些笨拙的推荐着,平时牵驴满长安的转,送送报纸倒是不错的,有时也顺便向客人推销报纸,若是卖出一份,自己也还有提成的。对他这种走街窜坊的人来说,这份兼职倒是挺适合他的。
  帮送报是固定收入,送一个点多少钱,然后如果自己卖了报纸,另有提成。
  才五十文钱一本的书,这价格让老康安有些疑惑,这几天他都在店铺里忙活,他的店经营的是西域运来的香料,顺便也做些给同乡胡人借贷的生意。在长安呆的时间久,生意做的有诚信,平时还是很忙碌的。
  他并没听说报纸。
  石头从自己的包里取出一本册子递给老康安,“康老你可以先看看,不要也不要紧的,对了,这报纸还附送了一份封神榜,这是连载的,我听人读过,故事写的可精彩了,里面有好多道家神仙呢。”
  老康安是个信道之人,一听说有道家神仙,便没拒绝石头递过来的报纸,接了过来。
  他先去看的就是附赠的封神榜,做为一个在长安呆了十几年的胡商,老康安靠卖香料和放贷这些年赚了不少钱,他请了专门的先生教他读书识字,因此水平其实还是不错的。
  “封神榜,商纣王,咦,原来讲的是华夏上古时代殷王纣王的故事啊。”老康安看下去后,发现居然还有商纣王,他对华夏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读过不少唐人的书籍。
  可再往后看,居然又出现了女娲和伏羲、炎帝、轩辕这些上古神仙,这些可是华夏人的先圣,既是人族远古时期的统治者,后来又成了圣人神仙。至于女娲,那更是造出人类的一个有着蛇身的女神。
  老康安觉得这故事有些意思了。
  石头在一边忍不住剧透道,“那个商纣王可是个昏淫的暴君,居然敢对着女娲娘娘的神话写淫诗,亵渎天神!”
  老康安撇撇嘴,不太喜欢这种剧透,但懒得理他,继续坐在驴子上埋头读下去。
  “哎呦,这个商纣王,怪不得后来亡国呢,真是作死。”虽被剧透了,可读到商纣王写淫诗他还是忍不住骂道。
  石头又在那里忍不住剧透了,“女娲娘娘回来后可是大为震怒的,拿出了个仙家的宝贝葫芦,召来了天下诸妖,说要惩罚商纣呢。”
  这么一样,老康有点看不下去了。
  这时肚子一阵咕咕做响,却是昨日突然下雨,夜里转凉,老康一时没来的及保暖,结果着凉了,现在肚子里好似万马奔腾。
  “石头,赶紧前面找个公厕停下,我要去蹲个厕所。”
  石头一听,赶紧牵头自家的毛驴往前赶,好在现在长安各街上都有公厕,特别是路口处,一般都有。
  远远就看到一座崭新的公厕,前面还立着一杆杏黄三角旗,上面写着五谷轮回四个大字。
  驴一停下,老康安便迫不急待的跳下驴,手捧着腹部往公厕里钻,甚至连石头的报纸都忘记还他了。
  匆匆冲进公厕,里面有大约二十个位置,此时还好有空位,赶紧过去蹲下,宽衣解带。
  一阵轰隆隆过后,老康安长舒一口气,这个爽啊。
  蹲在坑上,一时无聊,老康便想到刚才未读完的封神榜,于是打开继续读。
  看着看着,看到精彩之处,便忍不住读出了声来。
  “······诸将闻言,齐曰:“吾闻君下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庙,下可以保身家。”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下觉性起,竟不思维,便曰:“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叫左右,取文房四宝来,题诗在午门墙上,表我永不朝商之意。诗曰: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下朝商·······”
  这一段正是封神榜连载的第一章 末尾,讲道冀州侯苏护午门题诗反出朝歌之事。
  这一段,昏君逼反忠臣的情节,确实让人看的愤怒,而苏护反出朝歌,也让人畅快。
  可正畅快之际,后面却来了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章分解!”
  老康安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他叹了声气,结果公厕里回响起十来道叹息声。
  “这就没了?”
  “后面呢?”
  “对啊,这苏护到底有没有成功反出朝歌去啊?”
  “他安全回到冀州没有?”
  “苏护女儿有没有被昏君抢进宫啊?”
  ·······
  老康安有些傻眼,听到隔段左右那一声声追问,他也是万万没想到。
  “没了,这报纸上登的就这么多,后面还有,但好像要等下期了。”
  有人问,“这是哪个写的故事,以前怎么从没听过?”
  “长安新闻报上刊的连载,听说是一旬一刊。”
  “长安新闻报,好像没听过啊。”
  “刚才那故事叫什么名啊?”
  “封神榜!”老康安答道。
  公厕里面,一群蹲坑的坑友,继续互动着······


第307章 全城热议
  由于李逍的打响创刊号的决心,因此第一期《长安新闻报》其实是半卖半送的,不但京城百司衙门李逍都派人免费送去报纸,甚至东西市各大酒楼、茶肆,平康坊的青楼勾栏里了一样是送出去不少。
  再加上他还让人在长安各处新修的公厕边上立了个报刊栏,免费把报纸贴在上面让大家读。
  而东西市坊门口和各处城门边上,又都有新设立的书报亭。
  买三份还送一份。
  这导致报刊发行的第一天,最后实际是刊印了三千份,卖出去差不多一千份,剩下两千份都是送出去了。
  第二天,李逍继续让人又加印了一千份,这一千份,李逍让人往长安城外的京畿其余二十县送去。
  有些人以为报纸赚不了几个钱,毕竟一份才五十文这么便宜,但报纸哪里是靠这样赚钱的。报纸靠的是影响力,市场占有渠道,市场占有份额越大,影响力越高,那么卖出的广告就越贵,报纸的广告收入才是大头。
  做报纸其实跟后世做互联有些类似,投入大,烧钱多,但变现却慢,因此做互联只有一个方向,拼命做大,迅速做大,只有快速做大,才能占有市场份额,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融资,才能继续烧钱继续做大,当他们做到足够大的时候,哪怕一直亏损,其实也不是个事,依然会非常有前景。
  老康安好不容易才摆脱了一众坑友的追问,穿好了裤子走出公厕来。
  腋下夹着《长安新闻报》,走起路来老康安都觉得气势足了几分,那些坑友里能读书识字的可没几个。
  不管身后还在议论着商纣王要如何起兵讨伐冀州侯苏护,老康安走出公厕,门口一个老汉微笑着指了边上的一个水盆。
  老康安便过去洗了下手。
  他还是头次来这公厕,但印象挺好的,尤其是这守公厕的老头做事很勤快,于是闲聊了几句,得知这老头每天守在这公厕,甚至住都住在公厕门口的房间里,一月有五百文工钱,负责打扫这个公厕,以及公厕左右这一段街道的卫生。
  累倒不是累,就是得勤快些打扫。
  洗好手,那个老头挺喜欢老康安的,毕竟扫茅厕的人,有的嫌他们脏呢。他拿了块干净的布给老康安擦手,老康安走时掏了两文钱给老头。
  老头愣了下,倒也没有拒绝,这不算施舍。
  外面石头还在等着,老康安骑上毛驴,“这份报纸我看了,挺不错的,我买了。如何订购啊,我打算订一年的。”
  “订一年的要到城南的报社去交钱,然后他们会开张契票收据给你,留下地址,以后他们每旬就会按期送报上门了。”
  “不可以直接找你订吗?”老康安问。
  “也可以找我们送报人订的,只要相信我们,我们也可以给你代办。”
  “你小石头我老康有什么不相信的,回头我给你钱你帮我订一下。”
  “好的,按年订打八折,一年三十六份。”小石头在那里算,似乎有点复杂,一时没算出来。
  老康安笑着道,“一年三十六份,一份八折后四十文,总共就是一千四百四十文钱,我给你一千五百钱,剩下的算你替我跑腿的。”
  “你给一千四百四十文就行,替你做事哪还用另给钱,再说了,我们如果能够自己找到客户,报社也是有给我们奖励的。”
  ·······
  《长安新闻报》创刊后发行了三天之后,长安城已经人尽皆知了这个新鲜玩意,而其中算是副刊的《封神榜》,更是传的沸沸扬扬。
  长安人何时见过这种模式啊,第一手的消息,不用到处八卦打听,报纸就第一时间推送过来了。而这连载,以其船新模式,让人不禁眼前一亮,看的很过瘾。
  虽然不少人读过之后,说这东西写的不上台面,要文采没文采的,还尽是大白话文,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喜欢啊。
  性,这东西其实有几个在意的,人家本说也不是写诗做赋嘛,诗,不也有专门的诗赋版面,上面尽是前辈们的经典诗赋呢。
  封神榜在官员士人之中反响一般,觉得有些不伦不类,把上古的历史跟神话故事混搭起来,牛头不对马嘴。
  但老百姓哪管这些啊,随着封神榜的全面传播开来,听过这故事的百姓越来越多,大家只觉得这故事好啊,简单易懂,站在那报栏下听那些识字的人读,他们不用解释也能听的懂了。
  尤其是这情节安排的环环相扣,起伏跌宕,过瘾啊。
  就因为大家喜欢,现在不少酒楼饭馆茶肆青楼,已经识时务的接受了报社免费赠送的报纸,长安报社甚至还给他们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免费读报人。李逍雇佣了一批识字的读书人,每天在那些大酒楼茶肆里读报,尤其是封神榜,那更是读报人最受欢迎的曲目。
  虽说一旬一刊,现在还只出了一万字的前三章,每天读来读去都是一样的,但依然有人听不腻。有些人甚至就为了听这封神榜而来,头天听过了,第二天踩着点接着来听,听到过瘾处,还要打赏几个。
  长安于是乎又多出来一个新职业,读报人或说书人。
  现在各酒楼茶肆,甚至是青楼饭店,以及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不少人在议论封神榜,长安新闻报以及封神榜现在已经成了热门话题了。
  长安城说大毕竟也就这么大,在有心的李逍策划营销炒作之下,效果还是比较强烈的。
  就在这全城热议的时候,李逍趁势在长安上马了新项目书报亭。
  这些书报亭设在城门口、坊门口、街口等显眼位置,为了能够在这些地方设书报亭,李逍可是还特意找了趟皇帝李治。
  凭着他秘书少监的供奉官身份,要见皇帝倒是比较方便,他本来就有随侍皇帝之职,只不过现在主要在外负责印书局的事。亲自跑了趟太极宫,跟皇帝言明书报亭设立的必要性后,李治倒是大方的挥笔下了道旨意,允许秘书省印刷局在长安各处设立书报亭。


第308章 出事了
  由于《长安新闻报》的热销,现在城南的长安报社也十分的热闹。
  每天都有人前来询问刊登广告的事情,虽说报纸是个新鲜玩意,这报纸上打广告更是前所未有,但商人们都是嗅觉敏锐的。
  不少商人还只是前来问价,但老客户陈道长可是带着十足的满意来的。
  陈老道现在楼观道里主要负责搜寻道经,上次楼观道在报纸上打了独家广告,重金收集各类道经,然后这几天随着报纸的热销,还真有许多人是从报上知道了消息后,送来了道经。
  有些道经甚至是已经失传的孤本。
  短短几天,陈老道就从民间搜寻得到五百多卷道经,其中固然有一些跟已经搜寻到的重复了,但毕竟以前的书都是手抄本,不免有些会有抄误之处,多有一本就能够相互比对。
  陈老道今天面色红润,颌下三绺长胡更是精心修剪过了,身穿一件半旧道袍,一来就跟李逍拱手。
  “新闻报出人意料的火爆啊!”
  “还行吧。”
  两人一番寒喧,陈老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楼观道希望能够在长安报上得到一个版面,专门宣扬道法。
  李逍对此倒是很理解的,这宣扬道法其实跟后世媒体上的软文广告是一样的嘛。
  广告不能打的太生硬,如果一来就推销某某某,大家也会不太满意的。得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打广告,比如后世报纸杂志上,经常有那种软文,什么游记之类的,讲风光啊美食啊,挺精美的一些文字,配些好看的图,但他们真正的目的就是推荐某地的某个餐厅之类的。
  李逍是不会拒绝楼观道这样的viP大客户的,但他也会注意下自己的吃相。
  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每期写一篇天下名山名胜的寻访记录,比如下一期可以做一期终南山的内容,而写终南山,重点则又突出终南山里的楼观台。明着是写景,实则写楼观道的建筑、历史等等,把楼观道的一些理念之类的借机宣扬一下。
  “这个好。”陈老道一听也觉得这种不错。
  你要是上来就写长安杜康酒楼的饭好吃,菜好吃什么的,人家一看就是广告,未必有人信。但若是以一个书生的口吻来讲述他初到长安的见闻,比如长安如何巍峨,东西市如何热闹云云,然后间中写到游玩累了恰遇一个装修很有格调品味的酒楼。
  被其吸引进去,如探险一般的在这里吃到了许多难得的美食,介绍个几道招牌菜,那么这种软文肯定比生硬的广告要强。
  李逍把下期广告的思路给陈老道说了一遍,他提了几点自己的要求,然后就高兴的同意了这期策划,李逍便叫来一个编辑。
  “周编辑,你就按我和陈道长商量好的策划,明天就去终南山楼观道采访一下,回来后写一篇文章。”
  那位姓周的编辑,也是个来长安科举的士子,不过十年不中,没有脸面回乡,在长安也是靠抄书、写信混日子,但年年考年年不中,又攀附不上权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