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药店里的其实不仅有药材,还有丹材,更有不少生活用品。
做为拥有一家生药铺的李逍,知道道士们练丹的石炭,在皇帝看来也挺正常。毕竟那些道士们烧炉炼丹,可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材料都会往里添的。
太宗晚年,身患重病,结果服用了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丹,结果病情加重。
李治对丹药不太相信,哪怕道家是他李家礼敬之教,什么延年长寿的丹药,就更不相信了。
不过如果道士炼丹的石炭能够让冶铁更加便利,能提高大唐铁的产量,那么李治就不会在意石炭还是木炭。
李家的室外游泳池让皇帝李治很喜欢,虽说皇家更奢华的也有,可就没李家的这种设计新奇,尤其是泳池加上躺椅、凉棚,再配上四脚短裤和冰镇的酸梅汤或西瓜,真是让人爽的不愿离开。
李治很羡慕李逍那潇洒的泳姿,在池子深水区里能够跟条鱼似的游动。
他一堂堂天子,却只能在浅水区里趴着,还得骑着一只充气的皮羊。
“瑞卿啊,你跟崔员外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啊?”
李治一开始还觉得骑着一只皮羊在水上很没面子,可一会就已经习惯在清凉的水上飘浮的这种美妙感觉了,更何况李逍还让人弄了个大木托盘,上面摆着好几样新鲜的水果,还有冰镇的酸梅汤。
托盘飘浮在面前的水上,在池水里也能边爽边喝。
“崔知悌?”李逍躺在由几张充气的羊皮组成的一张羊皮躺椅上,很潇洒,很享受。
“还有哪个崔员外,不就是他么。崔知悌的三弟崔知温在御史台为殿中侍御史,他上奏弹劾你。无缘无故的,总不可能弹劾你的。”李治端着杯酸梅汤,喝的同样美滋滋的。
每次来李家,总有意外惊喜。
李治以前只见过羊皮充气做成的羊皮筏子,还是头一次李逍在自家泳池里也用上这玩意,还弄成了这么可骑可躺的好玩意。
“无耻。”
李逍听说崔知悌居然让兄弟弹劾自己,还真是忍不住痛骂道。
“到底怎么回事?”
“崔知悌辱我在先,如今反倒打一耙,真是不可忍。”李逍便把上次崔知悌让人来结亲的事情说了遍,“说什么结亲,可却是要把一个婢生女给我为妾,倒不是某瞧不起婢生女,可崔知悌送个婢生女给我,却要我给他一百万陪门财,还要给他女儿准备一百万钱的嫁妆,另外还要夺某的雕板印刷术,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李治其实早已经知道了这事,百骑司虽然人手不是很多,但耳目遍及长安还是能够做到的。
“崔知悌有些过份了,一个婢生女若说送于你为妾倒没什么,却也敢提如此无礼要求,太过份了。”
“陛下,其实崔知悌之险恶用心,臣很清楚。汉魏以来,士族高门一直垄断学术,借此以影响朝堂。如今虽说朝堂之上,士族出身占据高位者没几个,多是勋贵出身,可士族却占据着朝堂的上上下下,尤其是在地方上,他们是无孔不入。”
李唐是关陇集团出身,又是武将起家,对士族天然的有些反感,掌握天下后对士人更加还多了几分忌惮。
马上打天下容易,但不能马上坐天下。
关陇集团虽然建立了好几王朝,可始终都无法摆脱士族的影响力。哪怕关陇集团可以让朝堂之上,只有几只士族出身的小猫小狗,可他们的影响力依然让皇帝都十分忌惮。
说来似乎有些奇怪,朝堂都没有有份量的代言人,那他们又哪来让皇家忌惮的影响力呢?
这就要从这个时代的一些特色来说了,比如说汉魏以来,士族垄断了学术。别看关陇集团们掌握了上层,可是光靠一群武将是管不了天下的。
从长安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到二十四司十六卫府,哪里没有这些士族。可以说,各部司衙门的主要官员虽都是以关陇集团为主的勋贵派,但下面的中低层官员甚至是吏员,实际上都是以士族出身为主的读书人占据的。
汉魏以来,普通人是没有机会读什么书的。
一来士族把持了教育权,二来他们垄断着学术。读书成本高,学术又都在士族手里把持着,长久便形成了读书的人以士族出身为主,哪怕是些庶族寒门,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穷人,而是指一些非士族的小地主们。
大唐的识字率是很低的,相比起宋明的识字率低的可怕,这就导致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当官做吏,总得认字吧。
于是乎,虽然关陇集团建立的几个王朝,最就废掉了士族得以掌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以门荫制兼举荐制为主的新选官制度,可是那些低层官吏,尤其是各天下各地衙门里办事的吏员阶层,其实他们是无法控制的,这些吏员就是以士族出身的人为主。
士族垄断学术,把持教育权,天下各地,除了少数的官学外,私学基本上是各士族所办的,先生也是士族的人,就算有些庶族寒门的子弟有机会读书,那也一样是他们的学生。
所以说从中央到地方,上层站着的是以关陇派为代表的勋贵集团,但是在中下层,其实是以士族为代表的文人阶层。
虽然隋朝开始就推出了科举制度,试图给予庶族寒门入仕的机会,意图给那些小地主提升地位,但科举制度推出后并不顺利,一直到了此时,科举入仕其实也完全没有达到当初设立者的初衷。
科举年年举行,甚至各种各样的科多达几十科,可选出的士子却不多,可堪用者更少,到现在,科举这条路子,其实也是被勋贵官僚们所把持影响的。
考科举,一要地方官员举荐地方乡野有才名的乡贤,二则主要是地方官学和京城国子监里的学生,而这些官学里的学生,则又以贵族和官僚子弟为主。因此弄来弄去,能迈入科举这个门槛的人非常少。
兼之唐朝的科举考试又非常的不科学,考的内容有些杂,录取的标准更乱来,不糊名考试,甚至录取士子还是以门第和名气为主,这种不以成绩为首要标准的科举考试,最后哪能真正成为取士考试呢,不过是给了贵族勋戚和官僚子弟们多了一个入仕之阶罢了。
士族想玩科举,都还玩不过朝堂上那些制定规则的勋戚官员们,更别说真正的寒门庶族,以及普通百姓了。
可士族虽然朝堂上玩不过贵族们,科举上也处于下风,但还是那句话,他们垄断学术啊。
朝廷虽有官学可才几所?国子监虽有几千学生,但又有几个是真读书的。地方州县,往往一州一县才一所官学,几十个学生而已,而一州一县又有多少人口?
最终结果就是到现在,关陇集团都兴替几个王朝了,但他们都离不开士族。虽然他们一直排斥打压士族,可却又离不开他们。
王朝承平越久,甚至越离不开他们了。
一个衙门,哪怕主官次官都是那些功勋派,可下面的人总归还是得落在士族出身的这些官吏手里。其实在越底层,士族和豪强们所占据的比例越多。
总的来说,大唐如今的情况就是,朝堂之上,是以关陇集团和山东新贵们为主,其中也有不少早年与武川集团合流的关陇豪右。这群豪强里,也有一些以前不怎么被关东士族看的起的士族。
而在中央和地方各衙门里,士族占据中低层的位置。
在更底下的乡村,则是豪强和宗族们把持控制着。
这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也可视为金字塔结构,相对稳定。
从隋统一天下到唐再拥天下,朝堂上和士族的争斗,其实是在打响他们对上层的侵蚀,不让他们占据更多的话语权。但对于中低层的位置,他们却又无可替代。
无孔不入,无处不在,这就是从杨广,到李世民,再到如今李治这些皇帝对士族的忌惮之处。
别看崔知悌才不过五品官,一个小小员外郎,但天下士族,五姓七家为首,光这五姓就不知道拥有多少人了,他们可基本上都是读书人,哪怕不入朝为官,不能科举入仕,但到各地州县衙门里当个吏员,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甚至他们就算不去做吏,就算在家注注经书,办个私学授授课,那也是影响巨大的。
“陛下,臣也早看不惯这些士族的嘴脸了,臣有办法对付他们,釜底抽薪之法,能让他们再无法嚣张,不但不可能恢复魏晋之时的猖狂得意,甚至连如今这般狂妄的资本都再不复有!”
“陛下,臣有灭士族之法!”
第270章 绝户计
李治扑通一声翻落泳池。
不会水的他立即喝了几口洗澡水,还好李逍眼疾手快,连忙一把拉住不断扑腾的皇帝。
“陛下,请站直身体,这里是浅水区。”
李逍看皇帝还在那里惊慌的扑腾,忍不住出声提醒。
李治又扑腾了好几下,才站直了双腿。当他站直后,水其实才到他胸口。
有点尴尬。
李治摸了把脸上的水,却顾不得刚才丢脸的模样,他一把握住李逍的手,很用力,握的李逍的手腕都疼。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李治喝问。
几名侍卫迅速赶到池边,李治却对他们挥手,“退到百步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里,若有硬闯者,杀无赦!”
侍卫们面面相觑,最后手按着千牛刀躬身退下。
李逍扶着皇帝,“陛下,不如先上岸再说。”
年轻的皇帝心神全乱了,此时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
凉棚下,李治拿毛巾擦干了身上的水。
“你知不知道,刚才那句话若是传出去了,你会是什么下场吗?死无葬身之地!”
还从没有人敢如此狂妄的说要灭士族,就算是太宗皇帝都不敢有这样的念头,想都不敢想。
当年太宗时修氏族志,也不过是稍稍打压了下士族而已。
“陛下,我大唐的贵族于朝廷有建立之功,而士族门阀呢?他们有何功劳,却凭着把持学术之利,时时威胁我大唐天下啊。”
士族的巅峰时代是在魏晋之时,九品中正制下,士族达到鼎盛。正所谓取士不以才,而只论门第,这种制度李逍觉得荒谬。
虽然唐朝以门荫制为主的制度,也并不好,其实也算是变相的九品中正制,但总还是有些进步的。
李逍现在是贵族了,在势力阶层划分中,他是被默认归属到关陇集团中的,虽然只是个新晋的小贵族。
不过真正说起来,李逍的出身实际是关陇的小地主出身。他这个阶层,正是当初隋朝设立科举制之初,想要借科举制度而提拔的地主庶族。
地主庶族实力没士族强大,但数量更广,这个阶层是乡村的控制者。
干死士族,庶族地主才有真正的出头之日啊。
而历史上,正是科举制度把士族干死的,唐朝先是把贵族这一阶层玩死了,唐以后就没有真正的贵族了。而后来,唐朝又把科举玩的很溜,借科举把士族也玩的差不多,好不容易士族扭转了观念,也加入科举大军中,甚至凭借他们对学术的优势,渐控制了科举这条路。
可转眼间晚唐五代十国,那群武人疯子兵痞子们,彻底把士族的家底,把文人的脊梁给打断了,文人成了那时代最轻贱的一群人。
宋立国,偃武修文,虽定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国策,可自宋起,已经没有真正的士族了,宋朝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已经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一个全新的阶层,他们就是以庶族地主为主力的新士大夫阶层,但已经不再是汉魏以来的士族了。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和士族,都是终结在唐朝,只不过贵族死的早点,士族亡的晚点。
唐以后,宋明这两个汉人的大一统王朝,其实都没有了真正的贵族和士族,有的只是士大夫。
武勋贵族和士族,李逍觉得其实士族更可有可无。
“陛下,臣当然明白,但正因此,陛下难道不觉得这些士族太过根深蒂固,尾大不掉吗?”李逍诱惑着皇帝,“其实抑制山东士族这么多年,经历几朝,但一直没有什么效果,真正的原因,是没有打到士族的命脉!”
崔知悌如此对李逍,这并不仅是他们两家的私人恩怨,这次有崔知悌,下次说不定就又有哪个王某某,卢某某来了。
李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其实很多都是被士族不能容忍的,比如李逍在蓝溪建立蓝溪书院。
以前小打小闹,士族没真正放眼里,只当是个小地主家的家学,但蓝溪书院有了资金以及京中几位大佬的支持之后,又有李逍的正确指导,现在可谓是越办越红火,招生也是越来越多。
今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始,书院已经继续再扩招,到时书院生员规模将扩大两三倍,拥有上千学员,这影响力就不仅再局限于蓝溪乡了,甚至不再局限于蓝田县。
而学校,正是士族们的禁脔,他们不会轻易的把这块权力分享给别人的。李逍一个小地主小贵族,敢触碰这块,他们绝不会客气。
再比如李逍现在掌握了印刷术,虽然印刷术还没有真正使用,可崔知悌就已经发觉了印刷术的巨大潜力,以及对他们士族的威胁。
造纸、制墨等这些技术和产业,都主要掌握在各地的士族手里,士族掌握学术,掌握书籍,甚至连抄书写字的纸笔墨等都掌握在手里。
一直以来,他们通过这种学术和教育资源的垄断控制,让天下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掌握知识,能够读书识字。
这也是他们维持着自己高高在上地位的一种特殊手段,他们是掌握知识学术的人,不论谁坐天下,都得与他们共享天下。
李逍的印刷术将带来书籍的革命,到时一套九经,不再是价值十几贯甚至更高,印一套九经或许成本只要一两贯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买的起书。
学术和知识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到时连贱民们都能拥有,这是士族们绝不会允许的事情。
李逍的印刷术他们会想办法夺去,若他们掌握了印刷术,李逍相信,他们并不会真把书籍价格降下多少。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仅仅是蓝溪书院和印刷术,李逍就已经死死得罪整个士族了,这不是李逍跟崔家的私人恩怨,李逍看的很清楚。
他若不主动进攻,那么他会很快被那些士族淹没的。
“陛下,臣愿意将雕版印刷术献于陛下,以此印刷术印刷书籍,能够将书籍成本大大降低。手抄一卷书万字,得起码一贯钱,还不算纸张钱,但如果用雕版印刷,只要印刷量足够,那么成本可大大降低。”
“能降到多少?”李治问。
长安有很多抄书人,均价万字千文。若是有名气的抄书人,价格还更高。因此知识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很值钱的。
随便一本书,就得几千钱甚至是上万钱。
谁家里若是有个几百卷书,那都是有钱人,若哪家藏书万卷,那绝对是顶级富豪。
第271章 杀手锏
纸贵、墨贵、抄书更贵。
更别说,许多经书的注释等书,各士族都是私藏的,并不会拿出来分享。
“陛下,雕版印刷能将书籍成本大大降低,一卷万字的书籍,只要五六十个雕版,雕版是固定的,印刷的书籍数越多,则成本降的越低。”
“五六十个雕版多少钱?”李治追问。
“一套雕版五六十块,要不了多少钱,其本钱不过是写版和刻版,写一套版其实也就千文左右,跟抄书价格差不多。刻版成本只要是雕版木板钱以及雕版工匠的工钱,一个优秀的工匠一天就能刻一个雕版,但雕版工匠的工钱可远不及抄书人。”
再好的雕版师傅也不过是匠人,而再落魄的抄书人也是读书人。
一个工匠一天的工钱才多少?百来钱就不错了,一套雕版就算要六十个工,也不过六千钱工钱,材料成本又能有多少呢。
一套雕版刻下来,总成本不到十贯钱。
如果只印一本书,那确实是比不过抄书,抄一卷才一千钱,抄的还更好看些。
但如果是十本,百本,甚至是一千本呢?
印一千本和印一本,雕版成本不变,不过是多点纸张、油墨的装订工钱而已,但那是小头。
抄一千本就是抄一本的千倍价格,一本一贯千本就要一千贯。
印一本十贯,印一千本可能成本才一二百贯。
数量越大,雕版的成本就越低,这就是雕版的优势,何况,雕版还有一个好处,只要写版人识字就行,雕版人不需要识字,甚至一个版校对好了,后面就可以一直印,不用再担心会有印刷错误,不用如手抄一样,本本要校对。
关键一点是,培养一二百个甚至几百个雕版师傅容易,找一批印刷和装订工人更容易,但要找上千个抄书人同时抄书可不容易,这可不光是成本的问题。
“陛下,朝廷科举明经科考试的九经,一套九经若交给臣来印刷,臣可以一年内印出一万套来!”
九经是三礼三传加上易、书、诗,这是明经科的教科书,考试的内容都出自这九本儒家经典。
“一年印一万套九经?”李治眼中精光暴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