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夏收获之后,已经有足够的种子了。”李逍倒无所谓你吃不吃,他心里想的是李治把自己召来干嘛呢。
他虽说是五品的朝散大夫,但实职才是六品的玉米监正,这在长安百司衙门里不过是个小官,都不够级别面见召对的。
“朕今天召你来,是有一事想要问你。朕听说你上次用几张纸就在司农寺太仓里换走了一万石粮食?”
李逍心想怎么这狗皇帝这个时候问起这个来了,这事都过去好久了啊。脑子里转了转,觉得自己也没哪里违反了大唐的律令法规,当下便道,“陛下,那不是纸,是债券,而且我也没用债券从司农寺太仓那里换粮,是用债券募集了钱,然后才用钱在太仓买的粮,一千五百贯钱,市价买入的五千石粟和五千石米糠。”然后他提醒皇帝,我那债券不就是卖给了老王你么。
李治嘿嘿一笑,掏出一张面额一百钱的债券来。
“绕了一圈,其实不都是一样么。”
“陛下,这自然是不一样的,怎么能是一样的呢。”
李治挥了挥手,“好了,朕不跟你纠扯这个,朕是想跟你谈谈这个债券的问题。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弄这债券来骗钱的呢。”
李逍不乐意了,什么叫我用债券骗钱,这怎么能是骗呢,那是我凭本事换来的好吧。
他跟皇帝费力解释了一遍什么叫债券。
李治把玩着那张债券,“朕很好奇,你这债券怎么弄的,每一张都一模一样,不似手写的。”
“回陛下,这是印刷的,先刻雕版,然后印刷。这债券是两面的,因此用了两个雕版。另外上面还有数字编号,每张都是独一无二的数字,这串编码用的是铜活字印刷。”
“原来如此,难怪朕想了许久,都没明白你是怎么印的如此精美的。想不到,原来这其中还有这么多的名堂。这雕版和活字印刷债券,成本很高吧?”
李逍心说这有个屁的什么成本,老子一千五百贯债券,可是印了一万五千张的,印的越多成本可是越低,总共就雕了一副雕版,再一套字母和数字铜活字。能有多少成本,成本最高的不过是纸张和油墨,但因为自己的这个债券每张很小,因此摊下来一张也没多少。
当然,他对皇帝说确实花了很多成本,什么雕版很费钱啊,难度高啊,特别是上面还要雕花啊。什么那些编码符号,非常麻烦啊。特别是油墨啊,更是极难调制等等。
李治听的不耐烦了。
“朕不问你这个,朕是想问你,如果朝廷也要发行债券,你觉得可行吗?”
卧槽,原来是这个啊,李逍心想。
朝廷发债券,这当然是可行的,不过怕就怕朝廷没信用啊。我发债券,你老王不买,我也能找到人买,毕竟发行的不多,而且我老李那也是有信用的,毕竟堂堂大唐的贵族爵爷。
“陛下为何想发债券呢,又想发多少?”
李治手里把玩着李记债券,一边道,“东征虽然进展还算顺利,但估计会是一场持久战,如今宰相们提议让程咬金在辽东屯田,一边打仗一边种田。还提议让薛仁贵和苏烈也在百济屯田,这场仗不知道何时能休。”
他本来还期望薛仁贵他们水师入百济后,能够攻城拔地所向披糜,快速灭掉百济呢。但现在情况表明,百济也并不全是软柿子。
北线的辽东战场,高句丽人大军云集依靠千里山城防线,死死守住辽河一线。而程咬金虽统率大军,但朝廷有令,并不想跟高句丽人在辽东硬碰硬。这支大军只是为了牵制高句丽主力,虽说不用打仗,但大军驻扎辽东,每日耗费也是巨大,哪怕不打仗,但也不能撤回,否则高句丽人必然调大军南下百济,夹击薛苏二将。
打仗是最费钱的,尤其还是这种动员十几万大军的大战,还是远出国门的战争。
前方流水般的耗费钱粮,而偏偏今年夏收,关陇、山南等地因旱灾导致歉收,许多地方甚至直接绝收。
许多州县都请求调拔粮食救灾。
太府寺左藏里的钱,还有司农寺太仓里的粮食,那是越来越少了。
“朕打算发行一百万贯债券,募集钱帛然后买粮用于辽东做战和赈济灾民。”
一百万贯,皇帝的胃口挺大。
现在长安米价都达到斗米五十文了,价格比较惊人,算是自贞观四年来,长安米价的新高。
一贯钱现在只能买两石米,一百万贯,可以买二百万石米。不过募集来的钱还得用于给军队发赏赐办武器衣装等,不可能全用来买米。
买了米,也还得有运输的耗费。
但有个比较实际的问题,一百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向谁募集呢?
李治早想好了这个问题,他想的比较简单,摊派啊。贵族官员按品级认购,而商人们也要按照财力购买,甚至各州各县也要按人口富庶分摊下去。
“大唐天下三百余州,分摊一百万贯总不是问题。”
李逍撇撇嘴,皇帝果然就是这套思维,这简直就是强盗思维啊,根本就不是市场经济思维。
第251章 官升一级
债券怎么能够这样强硬摊派呢,你得有比较合理的利率收益,还得有比较良好的信用保证,这样大家自然会主动认购啊。你强行摊派,不搞的跟抢钱一样吗,到时大家谁相信你一张花里胡哨的破纸能值一百文钱呢?
你这样还不如直接发行钞票呢,毕竟手里要是有一定的铜钱和绢帛做保证金,发行出来的钞票可是连利息都不用付的。
“陛下,搞摊派会弄的大家都不高兴的。”
李治不满了,“怎么就不高兴了,这债券募集来的钱财朕又不是拿来修宫殿拿来享受了,这钱募集来是拿来供前线将士们的衣装赏赐钱,是灾区百姓的赈灾救济钱粮款,为何还不高兴?”
就算那样,也一样还是摊派啊。
“陛下,其实如果仅仅是募集一百万贯钱,臣倒觉得并不是什么难事啊,用不着这样强硬摊派的。”
“哦,祥瑞你有何良策?”武氏在一边忍不住问道。
李逍每次听别人喊他祥瑞,都感觉别人是在喊他大宝贝,现在这祥瑞出自武氏之口,不免让他有几分异样感觉。
“陛下,债券发行募集资金最好是得让大家能自愿主动的认购。”
李逍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不是提高利率,毕竟利率这东西就算承诺的再好,可大家也不一定能相信。而且利率高了,也是相当划不来的啊,到时毕竟要偿本还息的。
因此他提出的是另一个解决的办法。
把债券跟另一样东西挂钩。
“陛下可以拿百济的土地和奴隶来做抵押,以保证债券的信用。”
李治闻言,有些疑惑,怎么债券又跟百济的土地和奴隶扯上关系了。
“陛下,如今薛将军率水师东渡百济,已经攻下耽罗国,并登陆百济,还占领了武珍,如今朝廷设立了武珍都督府,在新占领区设州置县,这可是资源啊。陛下,耽罗和武珍现在有大片的新占领之地,又有许多俘获的奴隶,朝廷可以把这些占领区的土地裁量标划,然后按优劣定出价格,把奴隶也定个价······”
朝廷发行债券,债券不仅有朝廷承诺的利息,还有百济占领的土地和奴隶做为抵押。当然,这些土地和奴隶都远在百济,认购了朝廷的债券,朝廷会按照认购数额,发给一张同等价格的百济土地或奴隶券,拿着这些券,就表示如果债券到期,朝廷无法偿还债券本息,那么持有人就可以拿着债券到百济去接收做为保证的奴隶和土地。
当然,土地券和奴隶券允许转让流通,反正不管是谁持有,朝廷只认券不认人,见券兑换土地和奴隶。
认购了债券的人,拿到抵押的土地券和奴隶券,也可以直接买下来,到官府办理登记,那么朝廷收回债券和土地券和奴隶券,换给一份地契和奴契,那么就等于是跟朝廷花钱买了百济的地和奴隶,以后朝廷就不用再赎回债券了。
或者,债券到期后,由朝廷赎回债券,收回抵押的土地券和奴隶券,钱券两清。
为了增加吸引力,李逍还提出,就算认购债券后只是持有的百济土地券和奴隶券,并不直接换购,那么在持有期间,这些他们没有直接使用的土地和奴隶,朝廷也发给租金,到期后一并付给。
“朕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怎么越弄越复杂了?”
“陛下,打个比方,我向朝廷买了一百贯钱的债券,给了朝廷一百贯钱,朝廷给我一百贯的债券,然后再给我价值一百贯钱的土地券和奴隶券,当然,这只是相当价值一百贯钱,并不是直接拥有,算是暂时持有。”
“我呢,若是觉得现在百济的土地买下来划算,那我可以直接拿着这债券到官府去登记换契,券换成地契,那么价值一百贯的土地或者是奴隶就属于我了,我再把那一百贯的债券和做为抵押的一百贯的地券交还给朝廷。”
“又或者,我觉得百济的地不值得买,那么我就不去登记换契,依然只是暂时持有。等到期,我把债券到朝廷这来换回钱,地券退还,而朝廷不但给我债券利息,还要给我地券约定的租金,我赚到的是债券利息和地券的租金,有两份收益。”
“为何要这么复杂?”
“为了让债券有价值啊,让大家肯掏钱,而不用强行摊派,惹的大家抱怨陛下啊。”李逍说道。
这种模式很复杂,但也很简单,说白了,那些什么土地券、奴隶券不过类似于一种股票,可以持有享受分红派息,也可以卖掉套现。
而百济的土地和奴隶,虽然抵押出去了,但朝廷可以自己经营种植,或者租给商人经营种植,以其部份收益做为持有人的租金分红。
相比起仅是一张纸的债券,有了抵押的债券肯定更有价值一些,毕竟万一到时朝廷没钱偿还本息,大家起码还能拿着这个在百济换回一块地,或者换回几个奴隶的。
这些可都是有价的东西。
而对朝廷来说,其实也没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毕竟百济的地多的是,占领了一时也是种不过来,与其荒着倒不如拿来抵押发行债券。而如果有人愿意买下来,那还更划算,又发了债券,又卖了百济的地。
“说的好像有些道理,祥瑞啊,朕觉得这个事情交给你来办挺合适的,毕竟方略是你提出来的,没有人比你更懂。”
卧槽。
李逍想骂人,弄了半天,结果又成我的事情了。
“陛下,这个不太好吧,臣现在是玉米监事,很忙的。”
“无妨,玉米监还有其它官吏,他们跟着你也种出一季玉米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你顺带关照一下就行。”
“可是陛下,这发行债券的事情,应当是太府寺的事情或者是户部的事情吧?”
李治想想,似乎也对。玉米监正来发行债券,有点明不正言不顺的样子。于是乎,李治马上道,“朕就授你为户部度支部员外郎,专责债券发行一事。”
户部下有四司,其中度支部主官为郎中,员外郎两员为次官,从六品上。
李逍现职为玉米监正,从六品下。
这是升了一级了?
第252章 武氏相逼
“朕给卿一个月时间,筹集一百万贯。”李治扔下这句话,就走了。他还跟几位宰相约了时间,要在延恩殿商议事情。
李逍起身要退下,结果武氏却笑着让他留下。
这,似乎不好吧。
这里可是甘露殿,皇帝的内廷寝宫啊,单独跟皇帝的小老婆呆一块,不合规矩啊。
武氏笑嘻嘻的看着李逍,看的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治二十一岁当皇帝,现在不过二十六岁。而武氏比李治也就大三岁,此时年方二十九。二十九岁的武昭仪,生了一个,又怀了一个,若按唐朝人的观念来说,武氏已经年纪挺大了。
但按后世观念来看,三十不到的女人,那正是蜜桃成熟之时,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成熟的丰韵之美,怀着身孕挺着肚子的她,甚至更添几分母性的光辉。
沉默。
武氏只是微微笑着,李逍却不敢笑。
跟皇帝小老婆乱笑,这是会笑出事情来的。
良久,武氏终于开口了,但却不是对李逍说话,而是让旁边的内侍宫人都退下。
那些宫人躬身退下,离的远远的。
这下李逍更加尴尬,甚至都有点紧张了。娘的,李治跟武媚娘不会是想要跟老子玩仙人跳吧?
“三郎这么紧张干嘛?”武氏笑道。
“臣惶恐。”
“这样就无趣了啊,我还是喜欢你以前的那洒脱样子。就如上次在薛将军家厨房那样,就挺好的。”
李逍这个时候想起来,上次在薛仁贵家,武氏还骗自己说李治是老王呢,还说什么王家内乱。现在想想,这说的其实不就是朝堂上的事情吗,李治刚当皇帝,长孙无忌等元老不肯放权。
娘的,说的这么明显了,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丝毫想起来呢。亏自己当时还觉得老王同志挺可怜的,还当着这武氏的面,为老王出了几个计谋,助老王夺权呢。
回想起来,似乎老王还真是这样干的啊。先拉拢了李绩,又提拔了李义府许敬宗一票人,然后先干倒了褚遂良,最近逼的长孙无奈辞职。
武氏笑着道,“那次在薛家厨房,三郎替陛下谋划的就不错。”
“不敢。”李逍都有点口干舌燥了,他可知道,在他面前的这位女人不简单啊,出了名的心狠手辣。
“三郎,多谢你上次的谋划。不过现在我面临一个小麻烦,还想请三郎也为我谋划一下。”
“娘娘说笑了,臣哪里有能力替娘娘谋划。臣还有公务在身,请恕臣下告退。”
“你不会走的。”武氏突然道。
李逍愣了下,心道我干嘛不走?不过这没头没脑一句话,还真让他有点不敢走了。
武氏见李逍不动了,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三郎,你曾帮玉濑出谋,也为陛下划策,难道就不能帮帮我吗?”武氏手抚着怀里的儿子李弘道,“若是三郎帮我们母子,日后我们定不敢相忘。”
“娘娘,微臣官低位卑,又能帮娘娘什么呢。”
“三郎,你虽年轻,但却极得陛下信任,这份信任是非常难得的,陛下对宰臣们都没有这种信任。你的话,有些陛下能听进去,甚至会比宰相的话管用。”
李逍心想,我要是有这本事那才是见了鬼了。我一个小小的玉米监正,就算现在提拔为礼部度支员外郎,但那也不过是个临时工而已,我的话怎么可能比宰相的话管用。
“我希望三郎能帮弘儿为太子。”
“臣没这个本事。”
“你是觉得弘儿不够格为太子?”武氏逼问。
李逍看了眼武氏怀里的代王李弘,才三岁的孩子,长的十分的好看,特别是那双眼睛很纯净。他安安静静的呆在武氏的怀里,目光好奇的打量着李逍。
这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也很可怜。历史上,他因为有武氏这样强势厉害的母亲,因此才几岁的时候,武氏就帮他争来了太子之位,废掉王皇后之后,又废掉了比李弘大几岁的太子李忠。
这个孩子处处都好,仁孝有德行,也聪明能干,可惜身体较差。这本来是位极合格的帝国接班人,早早就熟习了政务,有主见,能持正谏争,而且还体恤民情。
可惜不幸染上了瘵病,最后病亡。
瘵病,据说是肺结核。在没有青霉素的时代,得这种病基本上就是绝症,这孩子还是在童年时就染上了,因此最终只活到了二十四岁就病亡了。
据说唐太宗晚年也有风瘵,五十出头就病死了。
如果李弘不死,那么历史上会不会有武氏临朝摄政呢,又会不会有武周代唐呢,那天下还会不会有女皇临朝了?
那些都是未知的,谁也说不准。
“太子仁孝聪慧,贤名远播于外,臣就是先前尚在蓝溪为民之时也早有耳闻。”李逍只能如此说。
武氏听了很高兴,母以子贵。虽说她现在宫中极为得宠,可她的身份不过是个昭仪,上面还有皇后和四妃。
只有儿子当上太子,她才能说是真正的固宠。
为了能够让儿子当上太子,武氏愿意想尽一切办法,拉拢一切能帮忙的人。
“三郎,若你能帮弘儿当上太子,将来我就让你做太子老师。”武氏许诺,太子的老师,这可不得了。不久久是荣誉,还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旦太子登基,那么东宫的官僚,自然也就是新朝的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东宫官僚,就是为将来的皇帝储备的大臣。
“臣何德何能啊。”李逍叹息,武氏是真不按套路出牌啊,臣子哪里能够随便掺和到天家之事呢,掺和进去就是个死啊。
历史上,长孙无忌等元老掺和进换后和换太子的事情中,可没一个好下场的。虽然李逍知道武氏是最终赢家,可战争还没开始,哪场战争不得死些炮灰。
谁能保证他李逍加入战场后,不是那个被中途牺牲的炮灰呢。
若是倒在革命胜利的前夕,那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