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东晋末年(酥酥)-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讽刺!

劝降卫风,凭什么让卫风降他?

“走罢!”刘裕一甩袖子,掉头向城下走去。

刘勃勃终于失去了镇定,自己的骑兵发疯般的向明军冲击,明军虽然也有伤亡,但阵形不散,前后两路坚定的向自己夹击,并且随着距离接近,两路明军竟有渐渐合围的趋势。

刘阿利罗急劝道:“大王,赶紧跑吧,趁着明军还未合围,或能来的及!”

刘勃勃苦涩道:“往哪儿跑?恐怕连濄水都没法渡,再说了,仓促而逃,必然带不了粮草,跑出去又能支撑几日?要么是倒毙路途,要么是被明军擒捉,想回到萧关,哎~~恐怕终生无望了。”

刘力俟提一阵悲凉涌上了心头,由谯往萧关,迢迢数千里,仅凭着近万名残兵败将,没人敢拍胸口保证。

“哈哈哈哈~~”刘勃勃突然自顾自的放声狂笑,好一会儿,才失声道:“我刘勃勃,乃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元海(刘渊)之族也,曾祖刘武,刘聪世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后不幸为代王拓跋猗卢所败。

数年之后,祖父刘豹招集种落,复为诸部之雄,石季龙遣使就拜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

及至石氏败亡,父刘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及坚国乱,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后魏师来犯,不敌,魏人乘胜济河,克代来,执我父杀之,于是我含恨奔于叱干部。

却不料,叱干他斗伏将我擒下,意图押送魏国,时有戍大洛川的他斗伏兄子阿利先驰谏曰: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深非仁者之举,但他斗伏惧魏,弗从之,于是阿利先遣劲勇救我于途中,送于姚兴高平公没奕干,没奕干以女妻之。

按理说,没奕干于我有大恩,于情于理我都不该杀他,但我身负血海深仇,不并吞没奕干部,就难以兴我刘氏一族,因此,明知会为千夫所指,我还是杀了他!

之后,我雄据西北,步步壮大,又攻克萧关,令姚兴睡不安寝,但天不从我愿,竟出了明王这等人物,天意如此,如之奈何?既然天不助我,也罢,就索性降了明王,且为我族保留一份希望,看看有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天王!”诸将均是浑身一震,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刘阿利罗含泪道:“天王既已作下决定,我等莫敢不从,但请天王放心,他日若天王举事,自当赶来追随!”

“看情况罢,若无机会,咱们就老老产实的做个明人好了,来,都起来。”刘勃勃伸手虚扶了下,向外喝道:“传令,放下武器,全军出降!”

以箭楼为中心,命令依次向外发出,夏**卒纷纷放下武器,摆出了一副不抵抗的模样。

明军也相应的停止攻击,一涌而上,把夏军团团围住,有专人收集马匹兵甲,还有人把夏国降卒带往一边,场面有条不紊,王镇恶与徐道覆汇合在一起,向箭楼走去。

刘勃勃早已领着众将下了箭楼,施礼道:“明之之强,勃勃心服口服,为阶下囚不冤矣,今率部众近万降于贵军,只乞一命!”

由于摸不透卫风对于刘勃勃的态度,王镇恶客气道:“夏王不必多礼,来,先起来罢,等过几日大王回来再说。”

其实刘勃勃之所以敢降,是不认为卫风会杀他,王镇恶的和颜悦色更是给他传递了一个放心吧的信号,在称谢起身之后,刘勃勃甚至都转动起了该如何获取卫风信任的念头。

“不好!”夏营的突然偃旗息鼓使得始终把心吊在嗓子眼的姚兴猛道了声不好:“怎会安静下来?莫非刘勃勃降了明军?”

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顿时六神无主,刘勃勃投降事小,却对军心会造成崩溃性的影响,这一战,已经败了。

沮渠蒙逊急声道:“刘勃勃多半是降了,想不到如此不堪一击,秦主,咱们在外还有数万军,招来恐怕来不及了。”

秃发傉檀跟着道:“赶紧走罢,能不能跑掉听天由命,那几万军顾不得了。”

“且慢!”姚兴连忙出声阻止。

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双双把焦急的眼神递了过去。

姚兴又道:“走是肯定要走,但不能苍促,否则,就不是撤退而是败逃了,败逃的后果想必诸位都清楚,眼下你我三人只能紧密抱团,或才有平安回到关中的可能,朕在此举天为誓,愿与二位结为兄弟,互护守望,永不侵犯,若有悖逆,天打雷劈!”

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怕的就是被姚兴吞了,在心里稍定之后,沮渠蒙逊问道:“该如何才能退走?请秦主拿个主意,我二人愿以秦主马首是瞻。”

姚兴向北方瞥了一眼,压低声音道:“等援军是肯定不行了,因为援军一动,明王必动,所以今夜就要走!

朕先使人通知拓跋烈,与之约定于今夜循走,但你我三人得早一步离开,如此一来,既使明军追击,也有拓跋烈挡在后面,咱们只要先回到洛阳,并非没有求生之机。”

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眼前一亮,双双道:“听凭秦主安排。”

姚兴点点头道:“现在立刻收兵,咱们暗中收拾行装。”说着,转头大喝道:“鸣金!”

“咣咣咣~~”震耳欲聋的铜锣声炸响!

第五六四章姚檀来投

赶来救援刘勃勃的骑兵在退却之后,明军并未追击,因为布置的是阵地,打的就是防守,没办法追击,关键还在于尽管明军控制住了攻打的节奏,但刘勃勃降的太快,使得围点打援的计划未得以竞全功,四胡联军还有四万多骑。

没法追杀,明军纷纷撤去阵地,涌入了刘勃勃寨中,很快的,刘勃勃的营寨被拆卸一空,近万名匈奴骑兵也被押走看管,因着明军的和颜悦色,给人一种不会赶尽杀绝的感觉,于是纷纷安心的等待起了卫风的回返。

按照姚兴与拓跋烈的约定,是于寅时(凌晨三点)撤退,拓跋烈不虞有诈,早早做了准备,这一次出征虽然元气大伤,四万骑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左右,可是拓跋烈根本来不及心疼,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一是如何回关中,二是即使回了关中又该何去何从?其中还有如何处理与姚兴的关系等诸多烦恼。

拓跋烈负手在帐内来回走动,显得异常焦燥,并时不时瞥眼看向沙漏,以往沙漏他从未留意过,可是今日,慢的让他难以忍受,时间才是丑时二刻(凌晨两点),距约定还有半个时辰。

“禀大王!”突然,一名亲随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连礼都顾不得施,就急声道:“大王,不好了,姚兴、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的寨子里均是人去楼空!”

“什么?这几个狗娘养的何时走的?”拓跋烈呆住了,没想到这时候还被姚兴耍了一记。事实很明显,他们趁黑偷偷溜了,把自己留下来当替死鬼,更严重的是,如果姚兴先回到关中,铁定会攻打冯翊,彻底收编自己的部众!

亲随看了眼已处于暴走边缘的拓跋烈,也满脸气愤道:“根据痕迹判断,应该是子时(深夜十一点)左右。”

“你娘了个比!”拓跋烈气不过的骂了句,手一招:“走。传令全军。赶紧走!”说着,匆匆向外走去。

仅仅一刻不到,拓跋烈营寨中马蹄声大作,向着西北方向轰隆隆远去。与姚兴偷偷溜走时的偃旗息鼓不同。拓跋烈已经顾不得了。

巨大的动静传到了明军营里。王镇恶、徐道覆与崔浩登上箭楼,向着西北方向的黑暗中眺望,直到马蹄声渐渐消失。王镇恶才问道:“敌骑刚走,要不要追击?现在追赶,或能来的及。”

崔浩略一迟疑,就摇了摇头:“由得他,他还有精骑四万多,追的太紧或会狗急跳墙反咬一口,何况跑远了,他们自己也会生出内讧,着水军沿河拦截就可以了,能杀伤多少是多少,另外得赶紧把此事告之大王,请大王回来主持大局,北府军也该平定了。”

徐道覆与王镇恶深有同感,目中均是现出了轻松之色,纷纷望向了谯,刘寄奴还会不识时务吗?

。。。。。。

天亮后的傍晚,卫风得到了消息,虽说没有把姚兴、拓跋烈、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全部留下挺让人遗憾的,但他也明白世事不可能尽如人意的道理,自己纵有万般计算,可对手也不是木偶啊,能捉来刘勃勃已经是很不错的战果了。

“哎~~”刘兴男叹了口气,幽幽道:“这下父亲没了倚仗,兵马又被消磨的七七八八,也该死心了吧。”

卫风一把搂上刘兴男的纤腰,嘿嘿笑道:“刘兴男,你是要在江陵还是建康成亲?刚好你父亲也可以参加我们的婚礼了,难怪府君推算今年才适合你成亲,原来是这个意思啊,看来府君早料到了今年我会收服你父亲,取的是和和美美之意,但我觉得,还少了一美,如果在婚礼上你能怀个孩子,那才是十全十美啊!”

刘兴男纤腰一拧,转了出去,冷哼一声:“兴男才不要给您生孩子呢,愿意把红丸给您还是看在您苦苦纠缠的份上,实在是烦不胜烦,其他方面您可管不着。”

卫风不以为然道:“那可由不得你,在进去之前,你说了算,我强来是对你的不尊重,可是在进去之后,我说了算,你能不让我射?你的肚皮我做主!”

“不要脸!”刘兴男通红着脸颊低低啐骂了句!

刚刚走来的陈少女也是俏面一红,没好气道:“大王,姚洸与檀道济微服求见。”

“呃?”卫风一怔。

刘兴男赶忙催促道:“将军,他们肯定得到了援军败逃的消息,所以是来请降的,您快去见见吧。”

卫风也是这么想的,点了点头,向外走去。

姚檀二人均是身着便装,戴着帽子,乍一看,确是不容易分辩,见着卫风走来,这二人有些局促,怔怔站着,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

卫风直接发问:“想必你们得到了谯的消息,可是?”

姚洸与檀道济施了一礼,檀道济心有所感道:“明王说的不错,十六万大军,来时风光无限,可谁又能料到,仅不足一月,就只剩下了四万余众败逃,刘勃勃更是被擒,如今天下大势渐趋明朗,我二人原本无颜来见明王,但为麾下近十万众计,故厚颜前来请降!”

说着,姚洸与檀道济双双跪了下来。

卫风锐目一扫,姚洸的面色中带着丝恼恨,显然是由于姚兴不顾他的死活而大为光火,一瞬间,卫风给他下了定义,这个人虽然碍着姚燕杀不得,却不能使用,日后给个闲差养老算了。

反而是檀道济,满脸的萧瑟与落寞,很明显是因着自己身负才学却将碌碌无为而心有不甘。

对于檀道济,卫风的印象要好于王镇恶,檀道济是真正的忠臣,又有才能,在历史上,檀道济死的很冤,檀道济因屡立战功,威信名望隆重,左右心腹身经百战,几个儿子也有才气,恰逢宋文帝生病多年,屡次病危,朝庭担心皇帝晏驾后,檀道济不可控制,因此召入朝,檀道济入朝,文帝病情好转,于次年春打算放檀道济回镇,可是檀道济前脚刚走,文帝再次发病,于是再召檀道济,捏造罪名,下廷尉治罪,遂与诸子处死。

可以说,檀道济与岳飞一样,都是死于功高震主,死于军事才能大于政治才能,是个悲剧人物。

卫风暗暗叹了口气,伸手虚扶:“二位既有心来降,孤断无推拒之理,来,先起来罢。”

姚洸与檀道济松了口气,称谢起身。

卫风摆了摆手,便道:“暂时还得委屈二位一阵子,目前不宜宣扬出去,姚将军,此间事了,你可先去江陵,待他日把你父请来,再另作安排,檀将军,你也不必急于露面,免得面对我那便宜兄长时难堪,不知如此安排,二位可满意?”

“多谢明王体谅!”这种安排对他们来说最为合适,于是两人再次称谢。

卫风微微一笑,又问道:“联军败逃,刘勃勃被擒的消息可传了出去?”

姚洸连忙答道:“未曾,我二人一接到消息,立刻把传信斥候秘密扣压,并易装前来,除了少数亲信,无人得知我俩离营。”

“嗯~~”卫风点了点头,沉吟道:“孤想请你二位做一件事,歼灭以刘力俟提为首的匈奴人与以穆遂留为首的拓跋氏,只要办到,所有有功人员皆可按功封赏,并可赦免南北二凉。”

歼灭拓跋氏,姚洸与檀道济可以理解,可是刘勃勃怎么了?刘勃勃不是主动降了吗?怎么还要杀?歼灭掉刘力俟提部也就意味着刘勃勃非杀不可,甚至投降的那近万匈奴骑兵也会被坑杀!

但他俩不敢多问,甚至姚洸心里还生出了丝快意,毕竟刘勃勃肆虐秦陇多年,忘恩负义,杀的好啊!

‘刘勃勃,你也有这一天!’姚洸心下暗哼,与檀涎济应道:“秃发文支与沮渠掣得蒙赦免,必会为明王效命,我方以优势兵力,以有心算无心,若取不下穆遂留与刘力俟提的头颅,都无脸面再见明王,请明王放心!”

“好!”卫风现出了赞许之色,瞥了姚洸一眼,意味深长道:“刘勃勃及其部众实质上是流寇马贼,恶行累累,不诛之不足以惩其恶,好了,二位乃秘密前来,今日孤就不留了,待大功告成,再与二位把酒言欢!”

“明王客气了,我等告退!”姚洸与檀道济知机的施了一礼,向外走去。

离了卫风营寨,姚洸压低声音道:“檀将军,依姚某看,明王欲取刘勃勃性命,根源还在于此人反复无常,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奕干对刘勃勃有恩,又把爱女许给他,可刘勃勃竟反杀没奕干,收其部众,实为狼心狗肺之徒,若没奕干在天有灵,也可以冥目了。”

檀道济点点头道:“谁身边留着刘勃勃这样的人的都不会安心,的确是杀了省事,免得日后自食其果,另外明王也未必不暗含警告,凡是背主轼上,反复无常之人,他绝不会收容,正如希乐,明王对其彼为礼遇,又曾好言劝说,可希乐还是来了,其实兵败或还不至于死,却偏偏手下弄出了兵变,的确是死的够冤的。”

姚洸现出了深有同感之色,叹道:“既然降了,就不要生出别的心思,咱们都快点,争取今夜把事情办好。”

第五六五章收编淮陵军

卫风把姚洸与檀道济送出帐外,二人刚走没多远,刘兴男就忍不住道:“将军,被您围住的淮陵军怎么办?您趁早拿出个说法吧,被您困了那么久,生死难料,动又动不了,搁谁身上都难受。”

卫风点了点头,吩咐道:“贺护、向弥,着弟兄们打起精神,把淮陵军围住!”

“遵命!”贺向两人施礼远去,卫风则带着刘兴男去了船上,又把李驻叫来,交待了些注意事项。

很快的,围着淮陵军,数万只火把陆续点燃,火光摇曳,把天际都映的通红!

淮陵军突围不成,只能呆在原地,三万人被压缩在如此之小的空间中,既无聊也难熬,尤其是卫风并未表现出招揽的意图,这令他们的心里充满着不安,因为刘毅部被悉数剿杀已经传了开来,而且为了抵消掉当年驰援京口的影响,北府军的统一宣传口径,把卫风描缓成了心狠手辣的杀人如麻形象。

外间突然光明大作,使得淮陵军中立时布满了紧张的气氛,他们担心被坑杀,挨着河边,死了都不用埋,尸体扔河里就可以了。

“咚咚咚~~”伴着阵阵战鼓声,一队队军卒迅速调动,紧张的令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淮陵军中也是道道命令发出,准备做着拼死一搏,横竖都是死,很少有人会引颈就戮。

“大王,过犹不及,小心适得其反。”见着卫风毫无动静。同处一船的陈少女忍不住提醒道。

卫风这才给李驻打了个眼色。

李驻会意的掏出喇叭,放声唤道:“北府军的弟兄们,昨日,我明军击破匈奴刘勃勃营寨,生俘酋首刘勃勃及其以下近万众,昨夜,胡酋姚兴、拓跋烈、秃发傉檀与沮渠蒙逊率残部连夜循逃,此时的谯,已无一名胡骑,仅刘太尉拥三万军困守孤城。被我明军十万团团围困。不日之内,大王将拨营赴谯,亲自劝说刘太尉归降!”

轰的一声,淮陵军中炸开了锅。这个惊天消息迅速传播。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营区。

待下面把消息消化的七七八八。李驻又道:“明王得天命,天下即将一统,想必诸位也很关心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今日,明王就给诸位一个机会,只要愿降,既往不究!”

船下响起了嗡嗡声,不多时,一名将领发声道:“我乃尚书都官郎朱龄石,请代问明王,我等若降,该如何安置。”

李驻继续道:“大王给你们两条出路,其一,编入明军,将来随大王征伐关中、西凉、寨外草原与海外诸国,我明军的传统,想必诸位都有耳闻,有才者,酌才使用,有功者,分女人,分钱财,因功累进,一视同仁!其二,不愿从军者,可落籍为良人,还居京口、晋陵等地,其中若有人愿举家迁往河北、幽燕定居,可按人均五十亩授上品膏田,按户赠送宅院一座,免三年赋役,路费食宿由明国王庭统一安排,另发放安家费金币十枚,愿往幽燕者,再加十枚!”

底下的嗡嗡声越来越响,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