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营候)-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栋还沉浸在制造高技术的武器之中没有缓过神来。当时帐内议论什么内容,李栋几乎一概不知。他已经迷上了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新技术。

当两军交战之时,张须陀打了几次小胜仗,罗士信秦琼也出了很大的力气。可是卢明月有十三万大军,小打小闹对他而言就等于是九牛之一毛,小虫子撼大树,不仅没有伤及他的根本,反而激起他更凶残的对付府兵。

眼见对峙的时间越久,对张须陀的府兵越是不利。因为府兵所吃的粮食全部是士兵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还要打仗,还要在身是背几十斤的东西,很难打得利索起来。

时间久了,粮食越吃越少,大隋府兵便有些支撑不住了,再对峙下去,一定会饿着肚皮对敌人作战,焉有不败之理?

李栋自迷上火药便很少主动给张须陀出主意,张须陀见李栋有些反常,这天亲自把他召到帐前,向他问计。

李栋才慢慢的从沉睡一般中醒过来,听张须陀讲了双方的条件以后,李栋认为现在只有出险棋才有取胜的机会了。

ps:火药的比例我是瞎写的,我当然知道真正的比例,但不能直说。

第187节:英名天下闻

李栋得知府兵粮食不多的严峻实情以后,向张须陀举荐了故计重之计:再用诈降赚取卢明月。

张须陀听了以后沉默半晌没有回答,最后坚决否定了李栋。他以为郭方预初败不久,卢明月一定提防着诈败计。第一次使出此计叫作奇计,第二次再用同样便是庸计俗计,很容易被对手发觉而不上当。

李栋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交战双方的实力并不完全相同。

齐郡有三万府兵,其中骑兵不足一万。郭方预也有三万义军,骑兵也不充足。双方实力旗鼓相当。这时战败郭方预的败降计,是双方交战时突然施出来的。

卢明月拥兵十三万,骑兵三万,只骑兵就与齐郡府兵人数相当。逃是逃不掉的,两条腿怎么也逃不过骑兵的四条腿。何况府兵粮食不足,有部分府兵已开始饿肚皮作战了。体力不支,逃不了多远便会被骑兵追上。真的逃跑只有死路一条。

齐郡府兵与卢明月的实力相差悬殊,府兵采取诈降计实属无奈。这也很容易被卢明月认为无法与他的十三万大军正面作战不敌而败。

卢明月实力占上风,他不得不相信府兵会败。前次是假败,这次是真败,其实这次仍然是假败,奇就奇在对方难以预料,这便是为什么仍用败战计的原因。

张须陀仔细考虑一下,从双方实力分析确实这个道理。战败郭方预刚刚用了这个方法,再与卢明月交战。肯定要换一换方法了吧?啊,不!还用这个方法,他无论如何也儿猜测不透。这次的败是真败,但却是在败中取胜。

李栋又提出了一个要求:“此次敌强我弱,绝不能像上次一样临阵变计,而是要提前布局。”

李栋便找来一些府兵,长年跟随张须陀打仗,对他忠诚不二,绝不会投降或抛弃他的一些老兵。让他们诈降到卢明月营中。主动向卢明月示弱。并明确告诉他们,齐郡府兵将在何时退兵,因粮食不够了。自然是要退兵的。

那些老兵知道这次作战十分凶险,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都表示愿意为张郡丞效力。

李栋便让一些年轻的府兵,用马鞭子将那些老兵打得血肉模糊。趁黑夜将他们放掉。当他们彻底逃跑以后。又假装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在他们身后假意追赶了一里远近。

那十几名老兵逃到卢明月大营,自然哭诉张须陀虐待下属了。把李栋事先编造好的理由,粮食不足,府兵都饿着肚子勉强支撑的消息,以及明天彻底没有粮食,为掩人耳目,张须陀会在半夜悄悄拔寨启程。返回齐郡,以待粮食充足以后再战等等全部告诉了卢明月。

卢明月聚拢十三万义军陈兵黄河边。自然也是很有本事,不会轻易相信这十几名老兵的话。可卢明月一方的斥候向他禀报,这十几名老兵逃来的时候,府兵大营的确派人追赶,看样子不像诈降。

饶是这样,卢明月还半信半疑,深夜派出一些大胆的义军,潜伏张须陀营账左右,一有风吹草动便向他回报。

到了子夜时分,张须陀营内一片黑暗,隐隐传来人欢马嘶的声音,果然悄悄的拔营而起,向齐郡方向退去。

斥候得到消息,飞速赶回黄河边上向卢明月禀报。言称张须陀连夜逃跑,绝不是诈败。

卢明月闻言大喜,以为这次绝对可以将闻名遐迩的张须陀一举歼灭。说不定这次大战,就是他卢明月扭转乾坤一举成名的机会。

战败了隋朝第一猛将张须陀,天下皆知,那么余下的义军自然会向他倒戈投降。投靠的人越多,实力越强劲,接下来也就越容易取胜。第一猛将都败在他的手下,余下不成器的将领岂不是白给?

卢明月当即派出三万骑兵,连夜追赶。

三万骑兵速若疾风,奋起直追,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望到了齐郡府兵。远远的望去,东倒西歪的队伍溃不成军。

当他们快要追上张须陀的大部队时,黄河岸边却传来令人惊诧莫明的一幕。

黄河边上卢明月大营之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卢明月的骑兵大惊失色,目瞪口呆,任谁也说不上话了。

因为,那里是卢明月的粮草大营。粮草被夺了后路,竟然给烧掉了,十几万人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当时便没有心情追赶张须陀了。

此时张须陀也不再假装逃跑,将军队掉回头,对骑兵施展反包围。一时取得了十分危险的败中求胜的一战。

李栋和秦琼从来护儿营内奔丧的时候,在黄河边上以过路人的身份,曾经探知卢明月的粮草大营守得并不严密,只要出奇兵便可以将他的粮草化为灰烬。

当张须陀诈败逃掉之时,李栋便带领罗士信和秦琼二人埋伏在芦苇荡中。等骑兵过去以后,卢明月的大营内防守十分松懈,张须陀已逃跑了,还用担心受怕?

罗士信和秦琼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日后成为虎将的威风,一马当先跳进卢明月大营,见一个宰一个,见一对儿宰一双,几乎杀红了眼。

特别罗士信,每杀一个义兵便割下他们的鼻子,用绳子串起来挂在身上。鼻子上的血把身上都染红了,他已经不再属于人类,属于野兽级别的,嗜血成性的野兽。

卢明月的义军正在香梦之中,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鼻子便没有了,起来一看,有一个人浑身是血,犹如天神突降,恶魔降临,人人吓得腿肚子转筋,武器都拿不起来了。

这时,在秦琼保护下,李栋突袭到粮草大营,将自己耗费十几天制造的土包子手榴弹点燃抛进粮草之内。火药的威力展现出来,轰的一声惊天臣响,将各种粮草炸飞上天。

隋朝时火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李栋这是第一次用火药,谁都没有见过这种武器。只听一声炸雷般的响声,接着火光冲天。

有些人十分迷信,还以为张须陀有天神相助,引来了天上的雷神和闪电之神,要不然那些东西凭白无故的怎么出现粮草大营?

许多人便无心再战,跪倒在地上,朝着粮草爆炸的方向叩起头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天神保佑,千万不要怪罪于我,我们都是被迫无耐才举旗造反的。如果有一点点生路,我们便不会这么做。您洞察一切,心知肚明,一定不要降罪于我,等战火平熄,我一辈子为您烧香送礼!”

李栋抛掷手榴弹的时候,因为站得太近,被爆炸的热浪袭得倒飞数丈,摔晕了过去。若不是秦琼呆在他身边,将他掳到马背上,一条小命就交待了。

卢明月大营中已经乱成一团,人人只求自保,战斗力几乎降到零。

罗士信带领几千兵马,马踏卢明月大营,将数万义军打得浇花流水,毫无招架之力。

过了一段时间,张须陀又带兵杀到,犹如铺地毯一般冲进卢明月的营内,该杀的一个也不留情,投降的全部赶到黄河边上,派人看守着。身后是黄河,想要逃跑只能跳进黄河的惊天怒涛之中。人力是无法战胜天力的,那就只有老实呆着,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几万投降的人,一个挨一个排开了,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扯地连天。

直到日上三竿,天色大亮,这一仗才算彻底结束。清点人马,又是以极少的损失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更让人兴奋不到头的是,俘获的义军竟然比张须陀的三万府兵还要多很多。

罗士信身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鼻子,看上去血呼淋啦的要多渗人就有多渗人。罗士信却趾高气昂,十分兴奋。清点鼻子,约有三四十个,也就是说,这一仗罗士信一个人竟然杀了三四十人。

秦琼虽然没有罗士信那么血腥,但带领李栋巧取卢明月粮草,对这一次彻底取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功劳自然在罗士信之上。

李栋就有一点惨不忍睹了,为了搞什么高科武器,把自己炸得晕头转向,如果不是秦琼保护他,一条小命差点就交待了。

这次取胜,张须陀的名声达到了顶峰,消息传到隋帝杨广耳中,杨广兴奋莫明,拍着龙椅起身,朝着齐郡方向赞不绝口。当即提封他为河南讨捕大使,领河南道十二道大军。

这次叶继善摆宴邀请,仍然没有李栋的份。倒不是李栋没有功劳,而是他有伤在身不能参加。

在张须陀名声和辉煌到顶点,大难即将临头之时,李栋也无心再争那些虚名。一心一意想早日把伤养好,早一点起床,把手榴弹改进一下,不使它的威力那么巨大,伤人还伤己。

最好的办法是把已经放弃的,研制子弹的计划重新提上日程。只有子弹才能精确打击而不伤自己。

李栋的倔强性格被逼出来了,我还就不信邪了,一个特种兵竟然弄不出一粒子弹!

第188节:二女争一夫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了试验出合格的,满意的子弹催化火药,李栋忍受了一切因不断试践而带来的苦头。只搞得自己全身多处被火药灼伤,面目全非。

秦琼自火烧卢明月大营见到霹雷一般效果的新效兵器,推测李栋一定是在继续实践那东东,心里一时好奇,不断到营中探望李栋,看他的进度到底怎么样。结果不用想自然也知道,回答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秦琼便鼓励他不要气馁,同时注意保护自己。

经受了无数次的失败,李栋知道自己的方法一定有问题。材料很原始,就不能一直按照已知的方法试验,要找出新的方法。这个方法要依据眼下的条件为基础,而不能以穿越前高科时代的条件为基础。

李栋就考虑到,既然是催化子弹的,火药中的硝便不能多,因为硝多易爆。木炭和磺主要效果就是起催化作用,这两种物质的成份比例便不能少。

李栋先是把木炭的成份添加到最高,试验了很多次,发现燃烧是有了,可是效果却很差。反复考虑以后,把木炭的成份放到最高的方法放弃了。

转而用磺的成份最高的比例。又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发现效果比用木炭的效果要好一些,可仍然不尽人意。也就是说,磺和木炭的成份比例提到最高水平仍然是一个失败的方法。

没有办法,李栋只得重新拾起穿越以前的方法。把硝的含量提到最高。

结果这次的效果比把磺的含量提到最高更见效果。虽然还是不如意,但比前两种材料的效果显著。李栋觉得这次极有可能会成功。

正在他孜孜不倦的,废寝忘食的实践时。从章丘方向赶来一个少女。来到齐郡哪里也不去,径直奔向张须陀的郡丞府。

守门的斥候当然不给她通禀了。两场恶战刚刚打完,张须陀的名声那是对着窗口吹喇叭,名声在外,每天要求见的各地官员从四面八方赶来,络绎不绝,几乎要把张须陀的门槛都踏平了。

甚至有些官员见张须陀得到圣眷。纷纷想让自己的儿子娶张须陀的女儿张芊雨为妻,好在将来张须陀飞黄腾达的时候分一杯羹。张须陀一一拒绝,只把他们当作一般的同僚。非常有礼节的接待,绝不越半分雷池。

张须陀已经打定注意,要把自己的女儿张芊雨许给李栋。话都已经向李栋说明了,半途上又改变了注意。岂不是让李栋小瞧。岂不是让天下的人笑话?嫌贫爱富,见风使舵?

张须陀不是这种人。而且张须陀从心眼里看不起他们。齐郡以三万府兵的微弱之力,独战卢明月十三万大军的时候,这些同僚们当时为什么不像现在这样来求自己?

当时怕战火烧到他们的治属之下,现在自己以老命拼了一把,刚刚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了。名义上说是来取经的,实际上还是攀龙附会。想借自己的东风上天。

张须陀为人耿直却并不傻,不是说谁都可以来利用自己的。所以一一婉言拒绝,不管是谁,有多大的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陆柔,与李栋可谓是感情密切的一个小娘子,到郡丞府说要见李栋,不要说守门府兵不给她通禀,就是通禀了,张须陀也不一定会让她顺利的见到李栋。

事情有时候就是非常巧的,要不怎么说无巧不成书。

这一日陆柔再次来到郡丞府的时候,守门府兵都无奈了,反复劝说她:“我看小娘子还是请回吧。你来的真不是时候。要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陆柔道:“我见我的郎君还要选择时间吗?你们要是不给通禀,我也豁出去了。今天就坐在这里不走了,我就不信张郡丞一辈子不踏出这个门槛!”

府兵一听,耶嗬还来劲了!便撵野狗撵野猫一样把陆柔轰得远远的,不要她坐在门口守。要守到别处去守,这里不接待闲杂人等。

陆柔气极而哭,开始埋怨李栋。一走杳无音讯,好不容易得到你的消息,见你一面也这么难。这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走出齐郡,就已经这么牛气哄哄了,以后要做了更大的官,还不知道怎么埋汰我。

刚好秦琼有事要来郡丞府,遇到了陆柔,一个挺漂亮的小娘子坐在墙根处很伤心的啜泣流泪。

秦琼便动了恻隐之心,无话找话,问东问西,最终问到她竟然是章丘县令陆离儿的姑娘,李栋的未婚小娘子,大吃一惊。

自己和李栋认识这么久以来,一起共事很多次,每次都坦诚布公,毫无隐瞒。怎么自己连李栋还有一个未婚小娘子的事也不知道?李栋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不过,秦琼很聪明的,心中的重重疑虑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也不傻乎乎的直接讯问。把从认识李栋到现在的所有重要事件浏览一遍,发现李栋此人还挺有女人缘的,只是他自己对这些女人并不十分感兴趣。

首先说颜如玉,那一个人间绝色,世外方物,他都不敢兴趣,等于是拱手让给了窦建德。张郡丞要把女儿张纤雨的终身大事托付给他,他还一筹不展的样子。

李栋绝不是一个浪荡君子,而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把陆柔的事告诉自己呢?

秦琼便把陆柔带上,进了张须陀的府内。那些府兵见到秦琼带她进来,便不再阻拦。秦琼现在和身份可是炙手遮天,巴结还来不及,怎么会因为一个,本来就应该通告张须陀的女人而不让他进。

不过秦琼并没有把陆柔直接推出来,使她与张须陀直拉见面,而是采取的婉转的方法。

当秦琼和张须陀谈论完军中之事以后,像是偶然想起的,说在路上遇到一个女人在寻找李栋。自称是他的小娘子。秦琼说自己一直不知道这事,也闹不清真假,便没有理会她。

张须陀听了以后,半晌没有说话。在屋内走来走去,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很明显的,那小娘子一定是李栋在章丘结识的,陆离儿的女儿陆柔。二人有父母之命,还没有媒约之言。

自己正在想把女儿张芊雨嫁于李栋为妻,现在突然间冒出来一个等于是原配的女人。张须陀在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办?

是将她驱逐出齐郡,以断绝她与李栋的藕断丝连的关系,还是帮她一把,促成她俩的好事。这样以来,李栋也就没有理由拒绝同时娶自己女儿的口实了。

权衡再三,张须陀也没有下定决心。自古以来便是这样,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还牵扯着儿女情长的感情,越发难以决策了,比打败卢明月还要难以做了最终的决定。

秦琼见张须陀半晌没有吭声,便道:“在下以为,还是让李栋来亲自解说一下比较合适。毕竟他才是当事人,明白其中的曲曲折折。”

张须陀犹疑不决地点点头,答应下来,叫来一名府兵,让他把李栋叫来。

李栋正处在即将成功的实践阶段,十分不愿意去郡丞府,那府兵也说不上来,张须陀要他去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只支支吾吾的说郡丞有请。

李栋一摆手就让府兵回去了,说自己正在忙重要的事,所有事一概不理会。

那府兵只好讪讪而回。

府兵走了以后,李栋心神十分不宁,每隔一会心里便突突一阵子。再也无法集中精力研究火药的配方。索性便丢下正在试验阶段的东西,骑一匹快马赶往郡丞府。

那府兵因为没有把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