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营候)-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琼不是不可用,太可以用了。秦琼如果现在就提出来作太子太傅,朝内会产生一个信号,自己赦免了秦琼的罪行。这对将来制儿统治朝内非常不便,李栋从那次三天沉思中醒悟过来,身体大不如以前便开始下着一盘很大的棋。

李栋便问魏征:“非用秦琼不可?”

魏征说:“陛下如果有不便之处,微臣可以替陛下做,秦琼此人非用不可。”

“那好吧,这件事就由你来办。不过——此事要保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万不能被第三个人知道。”李栋两三叮嘱,要魏征做好保密工作。

“微臣接旨,一有消息,即刻禀报陛下。”魏征躬身施礼回道。

“今儿个孤心甚安,想带制儿到处走走,还请魏师傅行个方便。”李栋替李制请假说道。

魏征心里非常感动,眼前这个男人可是一代帝王,对待自己这名从西唐阵营来的降臣,如此礼遇,真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啊!

李栋牵着太子李制的小手,步出塾馆。李栋心里知道,魏征提那几个学武的师傅,最后一个才提到李世民,也是担心李栋有异心,才不得不把他放在最后。魏征耿耿忠心之下,其实有着一颗极为敏感,极为细腻的心。

李栋走了以后,魏征站在塾馆内狠狠发了一阵子呆,想前事,想后事,想左右,想尽一切,隐隐约约的体悟到李栋的一番苦心。如果他没有存私心的话,不会对自己的结拜兄弟,又拿下长安攻艰战的大功臣,秦琼秦叔宝做出这样狠心的决定。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而这个苦衷只能由他一个人知道。

魏征想通以后,回到家里,换上便装,乘一辆马车驶向秦琼的府上。马车密封得严严实实,谨防外人知道,自己身为太子太傅,却去拜会圣上的眼中钉肉中刺。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说什么话,吹什么风,就是身为皇帝也管不了天下的民意,小心些为好。

到了秦琼府上,魏征并没有禀明身份,只说一位重要的客人来拜见。

秦琼接到消息以后,非常纳闷,心说自己获罪之身,门前冷落车马稀,谁会来看望自己?而且还说是一位极为重要的客人。重要的何种程度?秦琼便不想见,现在风口浪尖之上,万一见了不该见的人,传到朝堂上去,会拖累自己的。现在这一切的自由来得并不容易,若不是过年的时候,魏征替自己求情,自己现在还得呆在府内,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

秦琼便让家将告诉那位重要的客人先请回去,让他留下名字,改日有空,亲自到府上拜访。家将答应一声,便到门外告诉魏征,秦将军正忙,没时间见他。让他留下名字。

魏征心里一畅,秦琼做人现在还是非常小心啊。魏征便对那家将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就说我会在门外等他。他如果不想解禁,想一辈子守在这府弟上的话,就不要出来了。一柱香的时间,我就回去了。”

那家人赶忙跑回去把原话告诉了秦琼。秦琼听完以后心里一咯噔,心说也只有魏征才帮过自己,难道是他来拜访自己?不管是不是魏征,能帮自己的人,都得见一见。当时是夏天,秦琼还敞着怀,一边往门外跑,一边边系着衣服扣子。

来到门口,一见那人,果然是魏征,秦琼大喜,刚要表示一下自己的惊喜,魏征听到脚步声很匆促,知道这大概是秦琼到了,突然转回身,作出一个噤声的动作,一声不吭,径直自己进了门。

秦琼心里纳闷,这是干吗呢?这么神秘,便跟在他身后,一起来到屋内。魏征对那名家人发号施令,你现在回到门口,把我的马车牵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把大门关上,任何人来了,都不允许接见。

家将当然不会听从魏征的话了,而是看向了秦琼。秦琼听了魏征的话,知道事情肯定重大,况且他还是太子太傅,这个身份可是非常了得的,便点头示意家将按魏征的吩咐去做。

第340节:货于帝王家

秦琼和魏征双方落座,下人端来酒具开始斟酒,二人面对面坐着,一时竟无话可谈。事关重大,魏征不知从何说起合适。秦琼则因魏征曾帮过他,心存感激,无以言表,空气因此沉闷些。

坐了一会儿,作为主人,秦琼先打破僵局,端起一杯酒,站起身对魏征恭敬称道:“魏太傅高风亮节,拯叔宝于危难之间。叔宝一介布衣,无法表达心中对您的尊重,这杯水酒,在下先干为敬。”说完,一仰脖,喝个干净。

魏征也站起身,捧着酒杯,客气说道:“像今天这样对酒当歌的日子,在不久的将来,兴许将成为家长便饭。日后若是魏某无处蹭饭,讨饭讨到秦府门口,望秦将军到时候还记得天底下有魏某这号人。我也干了!”

“魏太傅太客气了!不要说你曾帮过秦某一把,就是凭着太傅身份,天下巴结逢迎的人,排队也挤破头。只怕到时候,秦某加塞儿也排不上号啊。”秦琼说的是大实话。只要不出意外,李制顺利坐上皇位,凭着多年教导太子的积威,到那时,魏征的话能顶上半个太上皇。

“秦将军客气了。如果这个福份,你也有一部分,你会如何对待?”李栋要秦琼作太子李制的习武师傅,魏征向秦琼很隐晦的吹风,探一探他的底细,如何对待作太子师傅这件事。

魏征的谨慎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择人不当。把太子太傅作跳板,作为向权力顶峰攀援的手段,这样的师傅从根子上就是坏的。绝不能请他作太子太傅。

秦琼便道:“魏师傅就不要取笑获罪之人了,这年月能保住屁股不挨板子,这张嘴还有肉吃,有酒喝,已属不幸中万幸,哪还敢奢求登顶权力高峰,见笑了。见笑了。”秦琼根本没把魏征说的话放在心上,一个获罪的人,一个行动限制自由的人。一个不受皇帝待见的人,岂能做皇帝儿子的师傅?

秦琼说完以后,又端起一杯酒,对魏征说:“这第二杯酒。就敬魏太傅将来呼风唤雨。为天下百姓,为江山社稷做更大的事。我是不行了,秦某好生羡慕魏师傅!”

魏征端起酒杯,冲着秦琼凌空举了举,无奈回道:“这位置是把双刃剑,舞得老练才不会伤到自己,如果舞得不老练,十有**会伤到自身。外面的人都只看到了这个位置的光彩却没有体会到这个位置的苦处。自古以来。因为位置高而跌到无尽深渊者,大有人在啊!昔商君变法强民。为秦国强大统一六国,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仍逃不掉车裂的下场。”

秦琼心里一动,魏征今天提这样沉重的话题,看来真有重要的事情和自己交待,我且宽一宽他的心,看他还会说些什么。

秦琼便说:“魏太傅言重了。想那商殃变法,苛责寡恩,没有人情味,取悦于下,得罪于朝上,以致于当时权势薰天的人,几乎都没有支持他的。他最不应该得罪渠良的兄长,而他不仅得罪了,还给他以劓刑,一旦失势,哪还会有好下场?不过他的变法却深入人心,虽然身死,而身后留芳,与民与国都功不可没。从长远来看,他还是成功的,不能算是失败。”

魏征对秦琼这番回答相当的满意。因为秦琼对商殃个人的得失看得非常透彻,寡恩使商殃在朝中才没得到更多支持。但秦琼没有就此而感叹,从长远来看,从对国家利益来看,从对百姓的恩慧来看,这眼光就非常独到了。

什么叫作大气?秦琼这样的话就是大气。什么叫作忠臣?秦琼就是忠臣。虽然身死也毫不顾惜,只要对百姓,对家国有利,仍然不惜抛头洒血,勇往直前。这样的人,堪以托负重任。太子习武的师傅,非他莫属。

魏征便道:“实不相瞒,魏某此次前来府上,乃是受一位重要的故人所托,请你出面作一个孩子的师傅,不知道秦将军意下如何?”

虽然魏征没有明确指出,要秦琼教授的孩子是谁,秦琼还是敏锐的察觉出来一丝异常。要知道,他秦琼获罪被圈禁,朝内所有大员都是知道的。以致于他的门前几乎没有客人,除了张须陀和罗士信看在昔日的情份上,才偶然来看望一下自己。

因为秦琼得罪了当今圣上,这样一个敏感身份,谁敢来看望他,谁就倒霉!谁愿意和自己的前途过不去?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托魏征来送学生!魏征是何身份?当今太子的师傅。能请动他来说情的人,当今天下,屈指可数。

秦琼随即又靠在后面,淡然说道:“实不相瞒,秦某这一身武艺,有一半缘自当今圣上,有一半来自苦练。秦某这身本领,放眼天下,攻城略地绰绰有余。这身功夫学到不良之辈手中,是天下百姓的晦气。如果所学之人心怀仁慈,与国与民有利,秦某才愿指点一二。但不知道这位故人是何人?”

魏征听了秦琼的话以后,内心十分震惊。怪不得圣上李栋提起很多师傅,就是不提秦琼。原来秦琼的本事,有一半是李栋指点出来的。秦琼如果不提这事,自己还一直蒙在鼓里。圣上自己动手,则比秦琼指点高出很多了。岂能让秦琼指点?

可是,圣上李栋明明托自己来与秦琼说这事,还一再叮嘱,这事不能传到外面去。他为何这样做?难道是……?哦哦哦,明白了,明白了,圣上的心事很重啊!

魏征起身,扑扑身上的衣服,抱拳当胸,正色说道:“实不相瞒,托我来向你送学生的人,非是旁人,乃是当今天子。这个学生,也正是太子。不知道秦将军,对这差事可感兴趣?”

“什么——!!!”秦琼呼的起身,从榻榻米后面走出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魏征面前,一把攥住魏征的手,激动问道:“当今天子???”

魏征轻轻抽出自己的手,拍拍秦琼的手背,安慰说道:“秦将军莫激动,千万不要激动。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秦琼放开魏征的手,放声大笑,起初笑得十分张狂,张狂之中带着此此凄凉和无奈,后来笑容慢慢消失,脸上老泪纵横,变成泪如雨下,十分沧桑。想自己带八十万府兵攻打长安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英姿飒爽!挥斥方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可是大厦倾刻间毁于一旦,以待罪之身圈禁多年。从权势只手遮天的兵马大元帅,沦落成为苟延残喘的阶下囚。可是一转眼之间,自己又要被任命于太子太傅!这不是命运捉弄人,这不是造化欺负人嘛?

自己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像水面一枚浮萍,随风洒荡,任意东西,身不由己。难道他是当今天子,自己就要巴结逢迎?难道他是太子,自己就必需把本领传授他?我,秦琼,虽不是如何高尚,也绝不是吹什么风就倒向哪边的一根草,我是一个人,我有自己的主张!

“我能有自己的主张么?”秦琼笑了多时,突然停住,转过身来,冷冷问魏征。

“你还能有自己的主张么?”魏征从秦琼张狂大笑的凄凉里,揣摩他大概不愿意做太傅。这可是你秦琼唯一摆脱过去屈辱的机会了,这个机会抓不住,恐怕以后日子更难熬了。魏征便没有给秦琼留余地,就是用权力逼,也得逼他就犯。

“我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主张?”秦琼眼神睥睨。

“第一,这些年来,你是受了一些委屈。可是凭着你这点委屈,和商殃车裂来说,还微不足道。商殃还能为民为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将军乃是有大智慧的人,难道你就做不到么?其二,你的功夫有一半来自于当今圣上,你再传授给太子,吃水不忘掘井人,受人滴之水恩,当涌泉相报。其三,太子是国家的将来,你不教,自然有别人来教。你不教,太子将来继承大统,你想东山再起,恐怕也没有机会了。难道你就忍心看着太子,受别人的左右而置于不顾?要知道,这天下的江山,有你一份功劳。你是想坐视它白白流失,还是坐视猫啊狗啊不相干的人去糟蹋你的心血?其四……”

“好了好了,魏师傅不用提那么多条条框框了,我答应你就是——”秦琼无奈回说道。

“哦?!”魏征正准备长篇大论摆事实摆理由,说服秦琼答应下来,秦琼竟然没有给他一个表达的机会,就答应下来,他到底怎么想的?魏征问又问道:“变化为何如此之快?”

“因为你有一句话戳中了我的心坎!我的功夫有一半授于当今圣上。我应该感恩还给他。另外,我秦琼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会因为圣上冷落于我,而赌气不仕。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啊?!”

第341节:弹指十年间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秦琼望一眼魏征问道。

“何时开始,还得请示圣上御批。有句话想和秦将军提前交待……”魏征稍稍考虑一下道:“还请将军务必答应。”

“哦?”秦琼心道,圣上要自己做太子太傅还有条件?便问:“何事?魏太傅但讲无防。”

魏征就把来秦府以前,圣上李栋叮嘱要保密的话转告了秦琼。

秦琼听完以后,便道:“如何保密?太子离开皇城,城内百姓回避,骁果亲兵前呼后拥,那么大阵势,保密不太容易。”心里却纳闷,自己既然做太子太傅,为何又不让他人知道?圣上打的是何主意?难道还不全相信自己?又何必让自己做太傅?

魏征安慰秦琼道:“将军不要多想,这纯粹为保护太子安全。”说完以后,魏征自己也觉得理由不太充足。天子脚下,太子出行,难道还会出现意外?若国都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他地方更不能去了。何况拜师的还是勇武绝伦的秦琼?他难道没有能力保护太子安全?

秦琼便道:“不知让太子来我府上习武,还是我到皇城觐见?”

魏征道:“我只是前来给将军吹个风。至于后续细节问题,我还要回禀圣上才能做定夺。秦将军还有何疑问,趁魏某还在,不如一起说了吧。”

“秦某获罪之身,哪敢多嘴。但事关重大,还请圣上仔细考虑再示下。”秦琼举了举手以示提到圣上的敬重。又道:“秦某一切听从安排。”

听到这里,魏征知道事情基本完成,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魏某现在就回皇城,向圣上禀报此事。请秦将军稍后,自然有人下旨意。”

秦琼有些不舍,似乎一肚子心事想向魏征倒一倒。见魏征说话间便起了身,只得硬生生把满腹心事咽回肚子,勉强挤出笑容:“秦某送送太傅。”

魏征没让秦琼远送,出了门。秦府家人早就把马车套好,在门口等着。魏征低着头,目不斜视。匆匆上了马车,车夫打马扬鞭马车滚滚而去。

秦琼站在门口,眼望着魏征的马车绝尘而去,心里非常奇怪。让魏征来传话。说明这义弟对自己的圈禁有了解冻的迹象。可对此事保密。是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他对自己圈禁,到底出于何种目的?难道不是因为朝中权利的事?

想了好久,秦琼心中慢慢清晰起来,魏征说得不错,太子是大唐的将来。身为太傅可谓是双刃剑,这差事做好了,解冻的时机兴许在于将来而不是现在当下。保密可能是圣上出于,现在还不是对自己放松圈禁的时候。

皇城内。魏征向李栋禀报与秦琼面谈的情况。李栋做出一些重要的安排,余下的要魏征自己看着办。于是。魏征便在塾倌里清出一间屋子,把秦琼接到皇城,让他悉心都尉李制习武。

秦琼和魏征一文一武两位老师,悉心指点,劳逸结合,李制文武双修,进步很快。李栋得到消息,龙心大悦。秋天来临,颜青玉的腹部也慢慢鼓起来,精神也有了好转,只是偶然还会失神,失神时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事,都浑然不觉。李栋隔三差五来看望她,希望她快些好起来。

太平日子过得久了,李栋便想起以前,曾经在齐郡的山洞里,遇到的那个天书石碑。心里一时痒痒,带着一帮亲兵,还有太子李制,到洛阳北的密林里打猎。

太子李制年龄幼小,拉不动弓,但让他脱离皇城的樊笼,见识一下广阔的天地间,还有许多珍奇野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十分有必要。自小培养他开阔的视野,使他明确知道,这些大好河山,全是父皇统属下疆土。将来不出意外,他也将君临天下。以激发他的雄心壮志。

打猎的效果十分明显,以至于回到皇城几个月,小李制见到李栋就问,何时还带他再去打猎。李栋总是呵呵笑说:“明天,明天有空就带我的小制儿去见识大自然的风光。”

可是李栋总是提不出时间。新唐建立以后,有太多的事要从头梳理。从汉代开始,有统计的数字显示,中国人口有六千万。可到了隋初,只有二千万人口。

隋文帝便在全国州县进行“貌阅”,派专门官员下乡,亲自见一见这些农户和军户,以及五行八业,三教九流的乡民。每个人长什么模样,有什么明显相貌特征,都一一记录在案。

这是件了不起的举措,使隋初人口,从二千万一下子激增到六千万。也就是说,有许多人生活在乡下,但户籍却不在官方的统计之内。貌阅以后,人数大幅度增加,即便如此,还有一些人肯定不在户籍之内。

貌阅使隋朝人口增加了数倍,税收大增,国力大涨。这才是杨广登基以后,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