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唐(营候)-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栋走着走着来到一处宫宛,门前站着十几名府兵,拿着刀枪严阵以待。见到李栋到了,当时就站直溜了。李栋问他们,这里住着的是不是江都王杨广。那些卫兵响亮的回说是。李栋一挥手,要他们打开关闭的大门,带着十几名亲兵走了进去。

宫殿是一样的宫殿,从外面看与所有的宫殿几乎没有差别,差别在于这里的花草树木全被糟蹋得不相样,院内的宫墙坍塌,一片狼藉。李栋皱着眉头问身边的人,为何会闹成这幅样子。

身边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于直接回答。李栋从他们脸上的表情推断,他们一定知道详细原因,便板起脸问怎么回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便唯他们是问。

为了不担责任,他们才支支吾吾的说个大概。原来杨广被关押在这里以后,守门的卫兵和许多府兵,都来寻杨广的晦气。因为许多兵卒的家人乡里,都曾遭受过杨广的暴政,他们以前不敢和杨广寻晦气,现在杨广已经不是皇帝了,虽说封了江都王,也仍旧是被关押着。有道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正是这个道理。

李栋一声冷哼,要亲兵查出都谁在这里捣乱了。亲兵面露为难的神色,这样的人太多了,不好查。李栋一听也只得作罢,但门口卫兵肯定知道,也有推脱不了的责任。便让他们的伙长来到院内。伙长一脸的纳闷,不知道为何叫他进来。

李栋也不说话,继续向宫内走去。偌大一处宫殿,连个侍候的仆人也没有。杨广和萧皇后亲自动手做饭劈柴洗衣。如今的杨广脱去朝袍,挽着袖子做家务活,和乡下的田舍汉没有差别。偶然见到杨广,还能从他的脸上看出峥嵘一角的皇帝气派。萧皇后虽然雍容华贵,此时也累得直用小拳手捣自己的腰。多年不劳作,一旦动起手来,全身哪里都疼。

杨广和萧皇后二人见到李栋突然光临,一时十分意外,站在那里有些发呆。呆愣片刻后拘谨起来,萧皇后搓着手说,宫里的家具全被砸坏了,连个坐的地儿也没有。

李栋从杨广的眼神里看出一丝丝的惊慌。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落到任人欺负的份上,以致于家里来了客人,连个囫囵榻榻米和胡床都拿不出手,落难到这种窘迫的地步,还有比这样的境况更让人难堪的?也正是因为那一丝丝的惊慌,让李栋心中怦然一动,杨广在受禁磨难的时候,才醒悟什么是害怕。他走下了帝王宝座,慢慢恢复了平民的心态,极有可能将来还会帮助自己处理棘手的政事。

李栋招一招手,叫来守门的卫兵,对杨广说道:“你们好歹也是我亲口封赏的江都王,怎能落魄到这种地步?有困难为何不向我禀报?难道就心甘情愿的遭受人欺负?诺!这个人就是卫兵头子,你们遭受的苦难,与他放那些人进来脱不了干系。我把他交给你了,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是杀还是剐都任你了。”

杨广的眼神瞟到卫兵伙长身上时凶了一凶,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杨广道:“正是因为有了他,我才明白寄人篱下受人欺负是什么滋味。这种滋味简直就是天下最痛苦的记忆,不过这种痛苦也使我深刻的洞晓,那些曾经被我折磨的芸芸众生到底在经历着什么样的生活。这都是前辈子造的孽,下辈子还帐。我每受一次欺负,心里就得到片刻的安宁,有一种欠债终还的感觉。他不是罪人,是我的恩人。我不会惩罚他的。”

萧皇后也在一边附和,说都是小事情,不致于害他丢了性命。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再计较。

李栋旋即想到了颜如玉姐妹二人的,她们二人的表现和杨广夫妇的表现,恰好形成一组反义词。她们不正是普通人生活在宫中,一直不适应么?而杨广和萧皇后却是生在宫中长在宫中的帝王,却过着最普通人的生活。杨广和萧皇后痛定思痛而思悟了,甚至还有一些宗教的悲悯情怀在其中。

颜如玉姐妹二人代表的大众普通生活,正是李栋要大力支持的,正是有这样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家的家庭,才能组成一个四海升平的天下。如果刻意留他们在宫中,恐怕她们一辈子也体悟不出来帝王生活的趣味。因为她们不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杨广,具有深刻而睿智的思维,她们自小经受的就是普通视角,平民生活。皇城的生活距离她们太遥远了。

杨广饶过了卫兵伙长,李栋可不能饶了他,便命令亲兵对他重打十大军棍。亲兵当即把伙长托到院里施刑。十棍下去那伙长被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杨广见怪不怪,不过嘴里却在念着罪过罪过。

李栋命令亲兵从附近其他殿里搬来几套新的家什,和杨广萧后坐下来,唠起了家长话。聊着聊着,李栋便慢慢的话题转移到如何管理这样庞大的一个帝国的问题。杨广说他是把天下都弄丢的一个失败帝王,怎么敢指点李栋,这个刚刚打下大好江山的新皇帝。李栋再三请教,杨广才指出两条他曾经犯过的最重大的过错。

第一条是任人不清,忠奸不辨,以致于塞责忠言,使身边佞臣把持朝政,为本来就心有不满的天下百姓加重了负担。比如虞世南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一味的说好听话,迷惑了他的视听。还有李渊,一直没有认清他的本来面目,当得知他也起兵造反的时候,心里的痛才会痛到心里。

既然提到了李渊,李栋当然想请教杨广,李渊此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便请杨广往深处讲一讲。

第303节:学习帝王术

杨广本人曾被突厥大军围困,去救驾的便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那个时候杨广就对李渊起了异心,一直没有重用他。只是在河东给他安排了一个通守的小官职。这与他国公的封号根本不搭配。

当时中原一带有瓦岗起兵,江南有杜伏威起兵,河北有窦建德起兵,关内也有一些兵力顺势而起。这些都对大隋构不成威胁,真正的威胁来自于突厥。那些胡人对大隋的天下一直存有非心之心。

为了抵御突厥兵南下,派两名亲信去镇守北方。带兵作战这种事情,是在战场上拿命在拼,派资历浅的人去统辖,望不足以生威,威不足以服众,便容易生乱。李渊毕竟是累世数代的唐国公,也懂得带兵作战,不得已才派他去,同时让两名亲信架空他的权利。

可两个亲信太年轻了,年轻得以致于李渊在他们的鼻子底下造了反,他们不仅没有压制住李渊,还被李渊砍头祭了旗。

这就是统兵之道。太平盛世用一批士气旺盛的年轻人入朝,这些人雄心勃勃,一心想有更大的作为,不得不和一些老臣重臣起矛盾。年龄老迈的老臣、功高望厚的重臣往往委以重任。年轻人想有更大的作为,便避免不了和他们直面对决,不得不和他们对抗。

新旧两大势力相互争夺时,他们双方想要保持不败,只有依靠皇帝的支持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皇帝绝不能让年轻人打倒老年派,也不能让老年派压制年轻人过重。必需让他们势均力敌,或是哪一方面稍弱一些都行。

当皇帝的便可以在他们两大阵营中调控支配,不至于被权重的将军丞相们架空。也不至于过于走年轻人的偏激路线。这就是帝王控,帝王之术。

其实也这不全是故意为之,任何时候都有这样的年轻人,任何时间也都有这样的重臣。当时的年轻人经过一段时间,自然而然会成年老的重臣,而重臣的子孙早晚也会入朝成为年轻人,人才代代更替。才形成生生不息的人才源泉。

李渊是个异类,年龄老迈却具有年轻人的雄心,权高望重却不坐享其成。一心想着攻打天下。这是我的失误,我看错了他。主要还是他装得过深,我被他蒙蔽了。

第二条便是要及时汲取臣下的意见,以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重心。这是我以前犯下的最大过错。官宦因为每个人的出身、学识、立场、理念和对待百姓的态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政见。不能只听一个人的。哪怕明明知道他是大忠臣,也要听一听对立面的意见。奸臣能做到和忠臣一样的位置,自有他可取之处。

天下人九成是平民百姓,官宦才不到一成,要养活官宦是分分钟的事儿。也只有借用这不到一成的官员,上到丞相到至县令,才能把政令发布出去,给予百姓以恩慧。如果做不到控制各种官员和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这前两条。第三条百姓这一关就生活困难。到时候不到一成的官员无论如何都降服不了九成的百姓。

大隋灭亡就灭亡在我玩火烧了自己!现在醒悟过来,希望把这个痛苦的经验和你一起分享。你愿意按我说的去做。那就放开手脚去做。不想做,我也不勉强你,但还是请你对百姓好一些,他们和现在的我一样,都过着非常痛苦的日子。

李栋以前带兵作战,对这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说在战场敌我分明,那么在朝廷之中的敌人则是自己人,一个个身担要职的肱股大臣。战场上的敌人容易解决,而身边的敌人,天天相处,朝夕相伴,未免便会麻痹大意。事实上,这种看不见的,潜在的敌人才最为担心,要废尽脑汁才能收服他们。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便由此而来。因为你看不清谁是真的忠臣,谁是大奸臣。忠臣完全可以在权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夺权,从忠臣变为奸臣,而奸臣还是奸臣,终生以个人私利为目标,坑害忠良,坑害新人,坑害皇帝,坑害一切影响他既得利益的人。

但是为了管理天下,你还不得不任用他们。有些时候那些无孔不钻的奸臣则比忠良更容易办成一些事情,因为忠良会劝谏,阻止你去做让你高兴的事儿。而奸臣只会顺众皇帝,一切围绕着皇帝转。

李栋不禁想起了那首歌词:双眼看得清风云,却看不清心如海深。

杨广发了一大番的感慨和真知灼见以后,似乎有些累了,呼呼直喘。但是李栋并没有放过他。李栋主要想向杨广请教,如何处理后丶宫之事,还包括向萧皇后请教。因为他正是被颜如玉姐妹二人的事闹得头疼,四处闲逛释放心情的时候,偶然间见到杨广的宫殿才推门进来的。

杨广听了李栋的话以后,转身深情看了一眼他的爱妻萧皇后,说道:“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你打天下的贤内助,一类是只看到你身上的光环,倒贴过来,企图不费一刀一剑便坐拥你流血牺牲攻打下来的荣花富贵。对于第一种女人来说,你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她们。天下有一半是女人,女人的力量也不能轻视。处理好了女人的事情,就等于处理好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事,这是天下安定的基础。”

“对于那些像蚂蝗一样趴在你身上吸血的女人,你就要像脱衣服一样把她们脱掉。万事皆空啊!再美貌的容颜在年老以后都是过眼云烟,为了一时的愉快而把千秋万代相传的江山弄丢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江山丢了就是丢了,主要原因不在女人身上,而在男人自己身上,自己没有自控力,又怎么能怪到女人是红颜祸水?”

杨广说着说着身体就承受不了了,脸上冒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流。

李栋听得几乎是惊心动魄了。杨广说几句话都要冒冷汗,不得不说他年轻的时候那些桃丶花案掏空了他的身体。在没有宫内医官的药物支持下,他的身体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杨广对此是有深刻的体会的。

李栋从榻榻米上起身,安慰杨广道:“随后我会派一些人来侍候你们,你是本朝封赏的第一个王,自然要保护你的安全。今天你也累了,我也不在这里久留了,稍后有时间,我还会再来看望你们,再听你的指点。”

杨广费力地从地上爬起来,对李栋连连摆手称道:“我们需要什么人都来打搅我的清休。我们现在虽然苦了一些,但过得很充实,只希望过着这样平凡人的生活,千万不要再派其他人来了。”

萧皇后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

李栋一笑道:“你们放心吧,我派人来是帮助你们的,他绝不会对你们的清修有任何的影响。你们现在生活得太艰苦了,我看了都揪心。至少让你们衣食无忧。你们每在大唐生活一天,我心里便感到安慰一天,这是我对你们二人小小的私心,和大唐无关。”

杨广平时四手不伸,衣食住行一切东西都要依靠萧皇后。杨广出于减轻她的负担这个原因,才同意了李栋送来一些仆人侍候他们过日子。要不然的话,他肯定不会接受一个动不动对他横鼻子竖眼的恶奴。

当李栋从杨广的宫殿出来以后,心情大好。不仅找到了如何处理颜家姐妹二人的方法,也找到了治理国家的大举措。真可谓是意外的收获。都说家有老人是一块宝,李栋从来没有这样觉得,现在才明白,此话一点不假。如果没有一个失败的杨广的悔悟,自己还不知道吃多少亏,栽多少跟头,才能醒悟过来。

至于杨广说的女人的事情,李栋和他有不同的见解。任何女人都有属于她自己的幸福和人生,皇帝一个人独霸在宫中,给予不了她们属于一个哪怕是普通平常女人的幸福,还让让她们天天过着朝思暮想的苦日子,何苦呢?

颜家姐妹绝对不是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而留在宫中,偏偏相反的却是她们一直坚持平民视角,执意要离开宫中。这样具有凡心,尘心的女人,何尝不是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爱男人比爱她自己更多的党雨芊的一个化身?

李栋弄明白了颜如玉姐妹俩的真实内心以后,也找到了对付她们的办法。那就是要放她们出宫。爱不等于拥有!爱她就是让她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留在自己身边,让她们天天不开心。

但是现在天下还没有大定,她们出宫以后,李栋还担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放她们出宫绝不是现在这个危险时刻,而是将来。那时候,大唐天下平定,帮他们特色一个年轻的将军嫁了,岂不是更好?虽然这样对自己的内心来说,有些舍不得,可是自己只是答应颜老爹,照顾她们的生活,并没有说一定要娶她们为妻不是?

第304节:兴洛仓大战

和杨广深入探讨,使李栋明白皇帝又称天子的原因。他是天下所有人的天子,他不仅仅属于他自己,他要为天下所有百姓负责,任何一个百姓不顺心,他都有权过问。

为辨清是非忠奸绞尽脑汁和大臣斗心智,玩心眼,耍权谋,有时还不得不卑鄙的利用双方互斗。皇帝为了天下的幸福而操劳,不是为贪图享受而夺资源为个人所用。非要这样做,除非想也和老年的杨广一样,说几句话就要全身冒冷汗。

掌握大后方的调控术,李栋可以放心与与李世民在阵前放心一搏了。从占领瓦岗起,李栋就一直等待一个重要的消息,几个月过去了都音讯皆无。李栋不免有些焦急,再不出兵痛击李渊的关中军,恐怕将会错失良机。消息还没到就冒然出击,又没有把握战胜李世民。

李世民用兵如神,太祖曾称自古以来用兵无出其右,相当能打。李世民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对手,冷兵器时代,战胜李世民无疑于创造一个神话传说。

男人天生好斗,李世民能征善战不仅没使李栋产生胆怯心理,雄心勃勃反要与他交手,看看穿越时空而来的对其战略战术十分了解的当代人利害,还是用兵出神入化震古烁今的李世民更利害。

阳春三月,大地解冻,万物复苏,所有花花草草都披上了新绿。长安城内传来消息,二月二这天,洛阳李栋从杨广手里接过大隋正统皇权。建立新朝代名为唐朝。李渊得到消息以后气得胸口发闷。

唐国公可是李家几代人都得到的封号,李栋这小子建立什么朝代不好,偏偏抢我李家的封号?当时长安城太极殿内。有许多一流的名将和军师,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柴绍、候军集、殷开山、徐世绩、贾雄和魏征、尉迟敬德等等。

李渊刚从晋阳起兵时,为了糊弄李密和翟让,曾秘密向李密写一封,称瓦岗军为天下义军盟主,愿听李密的号令。这其实为了稳住瓦岗军,攻下洛阳后不向西推进。好保住他自己即将要攻打的长安不被瓦岗大军吞噬。

等他攻下长安,整顿内外腾出手来以后,便把目光瞄准了关外大片疆域。刚刚产生想攻打洛阳的想法。洛阳就传来大唐建立的消息。李渊落后了半步,被李栋占尽了先机。

李渊让大家商量商量拿个主意,是继续装呆装莫,不和洛阳新权开战。还是趁早下手。趁其根基不稳而掳夺之。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了一整天也没能拿出统一的意见。李渊的意思是要打,这一仗早晚要开战,不是李栋攻打长安,便是长安攻打李栋。

天下不会这样长久分裂下去,早晚要统一。李栋身边有能臣战将,李渊身边也人才济济。双方几乎是势均力敌,不过李渊感到欣慰的是。窦建德和刘黑闼二人暗中和他相通,源源不断的把洛阳的消息传出来。

可是宇文化及被挫败以后。窦建德那里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李栋建立大唐的消息,还是关内百姓传过来的。李栋经过打探求证,确信了这个消息无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