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足救世主(那年)-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蒿骏敏当初没跟拜仁签订长期合同,他的合约现在已经只剩一年了,如果期满后还是没多少机会,他正好自由身转会出去,那时他也差不多到了需要多打比赛才能快速提高的年纪了,自由身转会更容易找到下家,工资待遇上也比较好谈。

第一百二十七章死不放人

感谢书友“难成的事”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和收藏^_^

这第二个原因呢,蒿骏敏虽然没有说出来,但高军还是隐约猜到了一点。由于这个时空余海与蒿骏敏这一左一右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在国字号都是队友,而且位置又是相对应的,因此很快就有了“左余右蒿”的说法,而这两人之间虽然关系不错,却也因此一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意识。

由于年龄的优势,一开始蒿骏敏是明显要比余海强一些的,但随着身体的发育和球技的提高,逐渐具备了身高和速度优势的余海很快赶了上来,但是蒿骏敏先其一步留洋,似乎又走到了余海的前面,可余海在荷兰世青赛上却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国内获得的成长一点不慢,而当他也来到了拜仁之后,后来居上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因此蒿骏敏觉得自己如果回国,等于是主动宣布认输,实在是很不甘心。

其实蒿骏敏自己心底里也已经意识到,因为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上的差距,余海的发展潜力确实要大于自己,可他依然不甘心提前承认失败,除非余海能够将两人的差距拉开到无法追及的程度,不然他是决不会主动认输的,蒿骏敏虽然性格内向,但好胜心却并不比别人差,尤其余海曾经不如自己,让他反超了就更难接受了,说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

余海离队后,东方队主力左边锋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本来高军以为这会给至今一直没有表现机会的邓卓祥带来转机,因为他虽然在前腰位置上有着最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传中和射门也还不错,而且如今身材还未长成反而令他的速度不像后来那么慢,因此边前卫或者边锋的位置他也可以胜任,而且两边都可以,在左边以传中为主,在右边则主要是内切射门,其实历史上的邓卓祥最初就是这样踢出名气来的。虽然小邓在边路上的发展潜力不如前腰,但是毕竟没有之前的边后卫那样坑爹,还是有较大锻炼意义的。

然而,与小邓相比,东方队的老板和有实无名的主教练徐根保却更偏爱出自崇明基地的左边锋“小山东”江志鹏,后者是在基地里从小看着长大的、感情更深,而且他的速度更快、身体素质更好(尽管他比小邓还年轻接近半年)、作风也更硬朗,对东方队“抢逼围、接转传”的战术风格理解也更透彻,所以也不能说徐指导的用人不对,只是这样一来,高军对于小邓的歉疚之情就更浓了。

不过,小邓的境况比余海离队之前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江志鹏的体力不足以打满全场,因此小邓替补出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只要有出场机会,是金子总会闪光。

有意思的是,对余海离队最郁闷的恰恰是小邓的“发小”容昊,前面少了补防意识和防守能力都很出色的余海,容昊就不敢向以前那样频繁插上助攻,而必须优先保证后防的稳固。这对攻强守弱的他来说,简直是自曝其短。不过如果往好里想,余海的离开令容昊没了倚赖,只能老老实实地提高自己的防守能力,这从长远来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容昊的表现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他期待中的留洋也因此暂时搁浅了下来,虽然也有球队向东方队报价,但是明显诚意不够,而且球队也大都不怎么样,而失去余海后愈发意识到自己不足的容昊也最终决定先不急着出国,一方面跟队友一起拼一拼今年的亚冠,另一方面也利用这段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防守能力。

选择留下的不光是容昊,事实上东方队的球员除了余海因为对方确实很有诚意而在间歇期便离队赴欧之外,其他人(其实也就告林与曾城两个)都没有在这个夏天离开。因为下半年有亚冠这个水平相对较高的平台,大家也就比较能够体谅队里的难度,同意再留半年到一年,等队里的小师弟们成长起来接班,至少得让来年的东方队保级无忧吧?

而他们国青队的队友们则更是普遍遭到了俱乐部的阻挠,没有一个能够立即留洋。之所以国青队员们出国踢球会遭到俱乐部强留,原因很简单,这些球员大多已经在俱乐部踢上了主力,放走他们会明显影响球队的成绩,对那些保级和争冠的队伍来说尤其如此。

说起来,这个时空的85国青比历史上确实强了很多,历史上当时已经在俱乐部踢上主力的才寥寥数人,而且并没有哪个人是在世青赛刚一结束就收到欧洲俱乐部邀请的,冯肖婷、陈韬等人的留洋风波都是世青赛后又过了一两个赛季、他们的球技更加成熟后才有外国人找来引发事件的,而这个时空世青赛前在中超打上主力的国青队员多达八人,另外还有多人已经是所在俱乐部重要的轮换球员。

与东方队主要依靠劝说留人不同,其他的中超俱乐部几乎都是简单粗暴地直接不放,由于中国俱乐部制度的不合理,球员权利根本得不到保障,因此俱乐部普遍态度强硬蛮横,说不放人,就不放人,媒体再怎么呼吁、球迷再怎么期望也没用。

例如,冯肖婷在世青赛后收到了意甲的邀请,一度十分振奋,但是他所在的俱乐部大连实德却开出了500万欧元的天价直接将对方吓退,冯肖婷的性格并不强硬,没敢跟俱乐部死磕,只能默默地等待下一次机会。而比较有性格的毛建卿和陈韬则都因为自己的反抗而遭到了球队的封杀,最终还是被迫服软低头,毕竟他们都到了需要多踢比赛才能快速成长的年龄,而技术意识又尚未巩固,如果长时间没正式比赛可踢,用不了一年便会大幅退步。现在两人的名气又都还不够大,因此终究没敢死撑到底,但是不满的种子已经埋下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两连胜

高军虽然有心帮他们一把,他也知道中国联赛制度的一个巨大漏洞可以利用,但是真要做出这种事,可就将那些中超俱乐部都给得罪死了,在自己出国之前,高军还不想这么冒险,就算让门德斯来背这个黑锅也不行。何况现在这个赛季还有一半没打,激怒俱乐部而被停赛半年,损失可是非常大的。因此高军只是将这个念头先深藏在心底,打算等到赛季末他们重签合同的时候再告诉他们。

但是,部分球员在这个赛季开始前已经跟俱乐部签下了较长的合同,比如陈韬,合同长达五年,那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沈阳金德队死守着200万欧元的价码不放,而因为超龄的缘故,陈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赴欧之前就成长到200万欧元的身价。。。。。。

不过,大家之所以留洋不顺,归根到底还在于中国足球在世界上没有地位,想要打动欧洲俱乐部,中国球员必须拿出比欧美、甚至是非洲球员更加出色的表现才行,而荷兰世青赛上除了高军和余海之外,其他球员虽然表现也大都不错,但还达不到能够让欧洲球队抢着要的程度。好在世青赛虽然结束了,但还有国家队的比赛作为大家表现的舞台,而且因为国青队在荷兰世青赛上的优异表现,阿里汉又新征召了多位国青队小将进入国足,其中冯肖婷、容昊和曾城还被选进了八强赛第二阶段的参赛名单。

与历史上分成了三段不同,这个时空因为中国队晋级引发的一系列变化,2005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八强赛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将在7月31日开始,这样刚好避开了联合会杯跟世青赛,对中国队十分有利,但因为日本当初惨败给中国队后需要时间恢复士气并寻找对付中国队的办法,所以实际上他们才是获益更大的。

这样的安排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跟原本计划在夏天举办的东亚四强赛冲突了,好在三国足协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时间选得不好,有心将比赛时间改到冬天,因此这反倒帮他们找了个调整赛程安排的理由。

在八强赛重燃战火之前,中超联赛第二阶段的比赛已经提前开始了,东方队由于有多名主力还在参加世青赛,由于人数更多,这个影响可比国家队的征召大多了,所以第二阶段的第一轮比赛东方队不得不请求延期。。。。。。

由于在间歇期转出了余海这名绝对主力,却没有引进哪怕一名新的球员,东方队的牌面实力不可避免地有所下滑,但是由于多名主力在世青赛上积累了自信、收获了进步,因此东方队的整体实力相较间歇期之前其实是不降反升,这也正是年轻球队的重要特点之一,他们的成长非常迅速,如果还以老眼光来判断,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而且由于转会并非一下子就可以完成,多少得花些时间,因此余海还是参加了7月7日东方队与国际队之间进行的本赛季第二场申城德比,结果在这场告别赛上,虽然余海因为世青赛决赛和回国途中的消耗而和大部分国青队友一样没有首发出场,但是半场休息后替补出场的他却在队友的配合下打进一球并有一次助攻,帮助东方队以2:1逆转取胜,显示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也令国内球迷对他在欧洲的未来充满期待。

好吧,即使是陶伟这样的拜仁铁杆球迷,也不相信余海能够在拜仁站稳脚跟,大家只是期望他能够利用拜仁这个平台更好地成长起来,将来至少可以到五大联赛的某支中游球队踢上主力。。。。。。

由于转会谈判十分顺利,因此余海没能参加东方队三天之后客场挑战深圳健力宝队的比赛,但是东方队依然兵不血刃地轻取对手。由于深圳健力宝队现在已经深陷财政危机,连球员的工资都开始拖欠,球队人心惶惶、士气低落,虽然队长李大头依然在场上顽强拼搏,但在中超这样的内战中,拿不到工资的大部分深圳队球员实在是鼓不起什么士气,而在李大头因为一次粗暴犯规领到红牌被罚下场之后,深圳健力宝队更是全线崩溃,最终被早早就换上替补球员的东方队打了个5:0。。。。。。

虽然跟深圳健力宝队的比赛没有消耗多少体力,但是客场征战的舟车劳顿却是免不了的,而辽小虎虽然因为大量主力被卖,早已经不复昔日的盛况,但在他们的主场,仍然有能力给东方队制造麻烦。尤其令东方队郁闷的是,辽宁队对于高军的盯防严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多的时候如果算上协防保护的,竟有整整五个人参与了对高军的防守,而他们在场上的阵型,压根就是9-0-1甚至10-0-0。。。。。。

好在徐指导早就预见到了下半程很可能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又考虑到高军出国后一开始不能太抢风头、以免遭到排挤,所以已经开始让他将位置适当后撤、改打前腰的位置,增加传球助攻的比重,减少自己直接射门的次数。而且,这样做虽然可能对高军的个人数据有些影响,但是对于东方队来说却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2005年中超联赛的第一阶段,东方队因为是升班马的缘故,其他各队就算重视也有个限度,因此东方队快速反击的机会很多,高军受到的盯防也不够紧,因此不需要怎么阵地攻坚,只要每场抓住几次反击和定位球的机会,就能比较轻松地赢下比赛。

但到了第二阶段,即使东方队在第一阶段结束后的排名才是第四位,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两线作战的拖累所致,在东方队阵容齐整的情况下,跟他们对攻就是找死。因此其他各支球队肯定会更加普遍地采取稳守反击的策略,而高军更是会遭遇到前所未遇的严密盯防。

第一百二十九章再胜一场

在这种情况下,徐指导让高军适当回撤,一方面将盯防他的多名球员引出来,令对方的后场暴露出空当,另一方面则拉近了与科尔涅的距离,加强了中场和前场的衔接,这对于阵地攻坚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世青赛上吃过“囚笼战术”的苦头之后,高军也很快想出了破解的方法,正好在这场比赛里试试效果。虽然辽宁队的防守球员几乎控制住了所有的方向,以致于拿球的高军一旦进入“囚笼”之后,无论将球踢向哪个方向都会被对方拦截下来。但是有一种传球他们是拦不了的,高军看着收拢包围圈,将要将他脚下的皮球抢走的那几个辽宁队球员,昂起头轻轻一笑,突然将脚下的皮球挑了起来!没错,正是挑传,地面上的脚再多,也没法挡住自由的天空,这就是高军的破解之法!

但是,挑传无论是对传球者,还是对接球者来说,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球者的技术一定要好,那是必需的,而接球者要么必须有出类拔萃的停球、或者说触球技术,要么他与传球者之间就必须有着难得的默契。而高军之所以敢用这种传球方式,恰恰是因为东方队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高军将球挑出后,顶在最前面的告林背对着球门稳稳接到了皮球,然后将球回做给了后插上而无人盯防的科尔涅。。。。。。

“球进了!科尔涅在禁区弧顶右侧迎球怒射,辽宁队的门将对此无可奈何!东方队只用了不到30分钟,就敲开了辽宁队的铁桶阵!”,唐猛虽然仍然对当初东方队在“同室操戈”时大开杀戒而耿耿于怀,但是这个精彩的进球依然让他忍不住为之喝彩。

丢球后辽宁队不得不加强进攻,而高军的挑传又令对方的球员防不胜防,原本几乎密不透风的“囚笼”很快就变得四面漏风。第42分钟,高军再次利用挑传找到了告林,这次球给得稍微有点高,告林只能跳起勉强地顶到了皮球,但皮球却幸运地飞向了已经前插到了禁区边缘的里贝里,后者迎球抽射再下一城,东方队无惊无险地带着两粒进球的优势结束了上半场。。。。。。

下半场开始后,东方队为了节约体能应对之后连续的多轮一周双赛和国家队的征召,明显加强了控球,将场上的节奏放慢了下来。而辽宁队虽然很想利用下半场一开始发动抢攻,但是面对东方队娴熟无比的传球倒脚,他们怎么也没法将球抢下来。。。。。。

“第37脚、第38脚、太厉害了,东方队连续传球超过40次,球还在他们的脚下!不过光是倒脚而不进攻,将出色的技术和娴熟的配合用来消耗比赛时间,是否太消极了?”,唐猛的质疑刚一出口,场上就风云突变,已经退到中圈附近的高军抓住对方球员被东方队连续传递调动后一瞬间的疏忽,传出了一脚手术刀式的精准直塞。。。。。。

皮球穿透辽宁队两名球员的封锁,非常舒服地送到了里贝里的前方,后者利用自己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抢前追到皮球、随即又乘势一个变向过掉了一个对方的后卫,直接面对辽宁队的守门员,并冷静地一脚低射命中,完成了他在这场比赛中的梅开二度,而这脚经过连续45脚传递后打进的精彩进球也成为中超联赛历史上最经典的进球之一。。。。。。

落后三球的辽宁队彻底失去了求胜的斗志,东方队由此牢牢地控制了比赛局势,轻松地将3:0的比分保持到了终场。这场比赛中里贝里梅开二度,告林有两次助攻,但是最佳球员却是策动了全部三个进球、并有一次直接助攻的高军,而他在前腰位置上不错的发挥,也引起了媒体和球迷的广泛讨论,“高军到底该在国家队踢哪个位置?”

为了节约高军的体力,也为了让他单独接受全场球迷的欢呼,东方队在比赛的第71分钟派邓卓祥上场将其换下,走下场后,一向表现得比较冷静内敛的高军突然做出了一件令全场球迷意想不到的事,他向看台上远道而来的东方队球迷拍手致谢后,脱下自己的球衣扔向了看台!

虽然高军在世青赛后已经决定要多与球迷互动,但是他的比赛太多、训练又十分刻苦,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跟球迷见面,因此门德斯就建议他利用扔球衣之类惠而不费的举动来增加球迷们的好感,结果初次使用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件被扔上看台的球迷甚至因为球迷们的哄抢而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

而高军首次在电视转播中脱掉上衣还引发了另外一个热点讨论,那就是他的身材。一直以来,由于高军年龄偏小,还长着一张娃娃脸,大家都下意识地以为他十分瘦弱,但这次他把球衣一脱,大家才惊讶地发现高军虽然算不上强壮,但也绝对不能称为“瘦弱”,原因很简单,有“六块腹肌”(八块腹肌和六块腹肌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肚脐位置不同所产生的影响所致。)的家伙就算看着很瘦、也绝对不弱。

有意思的是,高军的国青队友王永柏也因此遭了无妄之灾,有好事者将他那张脱了球衣后腹部只看得到肥肉的照片拿出来跟高军的那张放在一起,对比太鲜明了,然后在球迷和媒体一致呼吁“减肥”后,为了在将来的国奥队中能有一席之地,王胖子被迫提前开始了艰难的减肥历程。。。。。。

其实王胖子的肥肉固然与他训练不够刻苦有关,但也因为他体内的肥胖基因作祟,令他比其他的运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