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野性时代-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要养几十万号员工,销售人员的基本工资是很低,但就算按200元平均工资来算,每个月的薪水支出也是近亿元!还有各种广告宣传费,以及层层销售提成,能剩下来的可支配资金很少。
盘子铺得太大了,史育柱想刹车都没办法,只能不断推出新品,不断扩大规模。而一旦停止发展脚步,立即就要引发连锁反应,资金链瞬间断裂!
如果史育柱没有巨人大厦拖累,他这种发展模式还能继续进行。但他收了卖楼的预收款做启动资金,明年巨人大厦的竣工期限就要到了,不得不从保健品公司抽调资金修楼。结果是可以预见的:楼没修好,保健品公司也缺少发展资金,买楼者来追债,生意合伙人也来追债……
巨人集团后来惨到什么地步?
把刚刚配发给公司高层的手机收回来,全部拿去卖了筹钱,整个集团只有史育柱拥有手机。
史育柱现在还抱有幻想,他不断推出新品,梦想着有一款保健品能够大卖,弄到足够的钱把巨人大厦窟窿给补上。
正菜陆续端上来,宋维扬笑道:“既然史总现在不想谈民生股份的事情,那咱们就不谈。你要是哪天想卖了,务必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的名片。”
史育柱收好名片,打起精神道:“报纸上说宋老板是中国MBA第一人,我没学过工商管理,现在吃了大亏。咱聊聊这个,你帮我分析一下,巨人集团在管理经营上,都有哪些需要弥补的漏洞。”
“好啊。”宋维扬笑呵呵说。
第238章 【左右都是死】
其实宋维扬和史育柱都知道,巨人集团发展到现在,讨论什么经营管理都是扯淡。
摊子铺得太大,巨人大厦的竣工时间又太紧,已经不可能稳步调整了。唯一希望,就是新推的保健品出现爆款,快速圈钱来填补巨人大厦的窟窿。
就像北边的旭日升一样,既然选择了快速扩张道路,就必须一条道走到黑。明知是死,也要往前跑着死,停下来或者倒退,只会死得更快,死得更惨!
未来的五谷道场,未来的美特斯邦威,情况其实都大同小异。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样的例子太多,然而还有无数人重蹈覆辙。因为快速扩张对企业家来说,诱惑力太大了,稍不注意就要迷失其中。他们可能在刚开始扩张的时候,想的是到了一定规模就整顿,就稳步发展,但野心和惰性能让人头脑发昏,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骑虎难下。
更有甚者,知道该停下脚步整顿了,却能力不足,踩不稳刹车。那就干脆再添几把火,把名气炒起来,到处拉人进坑,接着再融资上市,一边打着投资旗号大肆亏损,一边偷偷套现转移资产,反正有无数股民和投资者来兜底。
新闻上说,某某二代几年时间败光上百亿家产,某某老板在赌场一夜输光几十亿。
你相信这些人都是傻瓜吗?呵呵。
账面上的财产,他们得找些理由变成现金。接盘没人肯接,那就只好砸盘了,即便坐牢也无所谓,几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史育柱没有问怎么救活巨人集团,宋维扬也不可能给出答案。
两人聊的都是史育柱这几年犯的错误,以及如何在扩张的同时保持企业结构不散,又如何规避中低层干部的集体腐化问题。至于高层干部,史育柱对自己的核心团队还是很有信心,出的都是小问题,无伤大雅,公司搞成这样,最大的责任就在史育柱本人身上。
一顿饭吃完,史育柱抽烟笑道:“宋老板,你不会把巨人的情况讲出去吧?”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我不干,”宋维扬笑呵呵说,“我自诩还是比较正派的,顶多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
“要是早几年认识你就好了。”史育柱道。
宋维扬反问:“如果两年前我们认识,我劝你别把摊子铺这么大,你能听得进去吗?”
“听不进去,”史育柱摇头,“不见棺材不落泪,到现在我都还抱着一丝希望,或许巨人还能活过来呢。真的,只要填上了巨人大厦的窟窿,我有信心把巨人集团扳回正轨。”
“你高兴就好。”宋维扬不予置评。
史育柱没有谈转售民生股权的事情,他还琢磨着找民生银行弄关联贷款呢,这也是一条退路,不能立即把银行股份卖给宋维扬。这家伙把主意打到宋维扬头上,说道:“宋老板,要不你接手巨人大厦吧,现在资金缺口只有10亿左右。只需要投入10亿,一栋70层的摩天大厦就是你的了。4万平方米的土地,当时拿地每平方只用了125元,现在你翻几倍都拿不到。”
“你当初卖了多少楼花?”宋维扬问。
史育柱一听有戏,连忙说:“我只卖了1。2亿元的楼花,当时巨人大厦在港城被炒到每平米1万多港币,1。2亿元的楼花也就一万平米的建筑面积,跟70层的摩天大楼比起来算什么?10亿元,只要宋老板投资10亿,我已经投入3亿多修建的部分,只收你一亿元!这是四万平米的土地啊,70层楼的摩天大厦啊!”
宋维扬笑道:“如果喜丰公司的总部也在香山市,我肯定买你的楼。”
史育柱说:“用来投资也可以啊,就凭亚洲第一高楼的名气,就完全不愁租赁和销售问题。”
“我是卖饮料的,又不是开印钞厂的,上哪儿变出10亿元来?”宋维扬说,“如果巨人大厦的竣工期限在两三年后,我估计还会考虑一下,明年初就要交房,时间实在是太紧了。”
“时间可以拖的,”史育柱锲而不舍的推销,“我没法拖时间,因为客户闹着要房。但你可以拖,你是中途接手的,只要能让那些买预售房的客户看到希望,他们肯定不介意多等一年半载。”
“不行,这会打乱喜丰的发展计划。”宋维扬连连摇头。
史育柱瞬间不说话了。
巨人大厦的摊子也太大了,建成了就是亚洲第一高楼,问题是此时中国的地产商也拿不出那么多资金。
在中央鼓励发展房地产行业之前,90年代中期,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盯得很紧。可不像十年之后那样,圈块地就能弄来贷款修房子,你得拿出钞票来,或者拿出实物来抵押才行!
有很多人嘲笑史育柱太傻,不知道找银行贷款建楼,反而依靠集资和预售这种土方法修巨人大厦。但你也要看时代背景啊,史育柱宣布建楼那会儿,正逢琼岛房地产泡沫,朱老总为了遏制歪风邪气,把央行行长都撸了,自己来当央行行长,地方银行谁敢贷款给史育柱建亚洲第一高楼?
其实,地方政府已经很照顾史育柱了,四万平米的地,每平米只要125元,政策上也是一路绿灯。
史育柱现在只敢在私人场合,跟已经知道他窘境的宋维扬谈大厦接盘。他都没法去港城找李超人、郑大亨这种人合作,因为对方知道了肯定按兵不动,一直到接近竣工期限才会出手,中途万一再泄露消息,巨人的资金链就有提前断裂的危险。
宋维扬说:“你还是好好整顿一下巨人的坏账吧,说不定还能多撑些时候。”
“我会的。”史育柱又恢复了镇定。
巨人集团现在的一个危机是大厦问题,另一个危机就是资金管理混乱问题,呆账坏账太多了。但史育柱都不敢查那些坏账,牵一发动全身,说不定坏账没清查出来多少,巨人的资金链反而因此提前崩溃了。
“我先走了,还要回学校读书,”宋维扬笑道,“史总,你哪天想转售民生股份,记得第一个来找我。”
“希望永远没有那一天。”史育柱强颜欢笑道。
第239章 【给火车冠名】
盛海。
宋维扬坐着出租车返校,经过苏河的时候,看到河边上插了不少旗帜,“复旦大学志愿者协会”赫然位列其中。
“师傅,这是在干什么啊?”宋维扬问。
司机说:“苏河综合整治行动,政府说要五年除黑除臭,十五年建成观光河道。早该整治了,这条河又脏又臭,我以前还在河里洗澡,现在洗个手都嫌水脏。”
此时的苏河那是真脏,脏到政府出面整治,都只敢说五年除黑除臭的地步。
或者说,在2000年以前,整个中国的河流都脏。就拿容平市那条小河来说,央企属于最大的污染排放源,沿河有大大小小20多家厂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
很悲哀的是,下游农民竟然很喜欢这种污水。
每当有大面积污水来临时,必然把无数鱼儿毒翻。农民这时就拎着网兜下河捞鱼,美美的大餐一顿,捞得多还能拿到集市去低价贩卖。
至于“污水鱼”是否对人体有害,农民则不管那么许多,只要不直接被毒死就行。至于沿河的稻田,都需要用河里的污水灌溉,种出的大米往往重金属超标,那就更没人来管了。
说句题外话,作者君就吃了十多年污水鱼。当时一年也见不了几顿肉,遇到工厂排污,小孩子欢天喜地,一窝蜂的往河边上跑。作者君经常痛恨自己捞鱼技术太差,因为那些鱼没有被彻底毒死,都还能在水面缓慢游动,稍不注意就让它们溜走了。
后来政府开始环境整治了,作者君表示很不开心,于是盼着家里闹鸡瘟,鸡死了也能吃肉啊。
什么有毒的不吃,闹瘟病的不吃,别矫情了。让你一年只吃几顿肉,一斤菜油用半年,你眼睛都是绿的,闻到肉香都能流口水。那不是夸张,真的流口水,疯狂分泌唾液,稍不注意就张嘴流出来了。
人们对肉和糖都有刚需,不吃不行。作者君小时候吃不上糖,就盼着自己生病感冒,因为感冒冲剂和板蓝根都有甜味,真他妈好吃!
唉,说起来都是泪啊。吃了那么多有毒食品,作者君现在还能活蹦乱跳,也算是励志故事了,说不定已经练就了百毒不侵之体。
咳咳,扯得有点远了。
出租车驶过桥面,宋维扬看到王波正站桥边捞漂浮物,他刚准备挥手打招呼,兜里的手机就响起来。
陈桃打来的,第一句话就在邀功:“亲爱的,咱们公司的产品,初步打通了铁道部门的渠道,以后冰茶和可乐都能在火车上卖了。”
“厉害啊,”宋维扬非常高兴,“你怎么做到的?”
陈桃说:“我在联系铁道部门的时候,意外发现去年就全面开放了商业广告冠名权。我回去跟杨总商量,直接冠名了10列火车,都是跑京广的这种长途列车。以后你要是再坐火车,就有机会看到车体上印着‘喜丰冰红茶专列’、‘非常可乐专列’等字样。而且冠名之后,不但能在火车外边写我们的名字,火车内部的座椅、墙壁等特定部位,随便我们怎么贴广告,火车广播还会定时播报我们的广告!只要是冠名了,那一列火车就同意采购我们的饮料。”
“要不少钱吧?”宋维扬问。
“很便宜的,”陈桃说,“铁道部门这些年一直在亏损,现在不是大力推进改革吗?所以铁道部门也在搞创收,各地铁路局拥有自主谈判权。越穷的铁路局,冠名费就越少。京广沿线的最贵,但每年的冠名费也只需要30万,最便宜的几万块钱就能谈下来。”
宋维扬猛地惊醒,连忙说:“立即追加冠名列车数量,直接谈100列火车下来!喜丰冰茶、非常可乐,以及即将投产的喜丰纯净水,按照3:3:4的比例冠名。‘喜丰冰茶1号’、‘喜丰冰茶2号’、‘非常可乐1号’、‘非常可乐2号’这样弄,一定要辐射到全国铁路主干线!”
“这得花至少1000万啊,甚至是2000万都有可能。”陈桃说。
宋维扬道:“花3000万都值,一定要多多冠名,只冠名少数根本没用。你想想每年春运都是多少旅客?咱们先不说广告效益,冠名一列火车,就等于把罐头和饮料都卖到火车上,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销售渠道!”
陈桃说:“那好,我马上去办。”
“记住,能多签几年合同,就一定要多签,”宋维扬说,“我怕咱们冠名太多,引起某些领导反感,说不定哪天就会限制单一品牌的冠名数额。”
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情况,那些大型枢纽站内不断传来广播声:
“各位旅客请注意,从XX发往XX的喜丰冰茶13号专列已经到站……”
“各位旅客请注意,从XX发往XX的非常可乐25号专列已经到站……”
“各位旅客请注意,从XX发往XX的喜丰纯净水32号专列已经到站……”
春运期间,那些大型枢纽站各种拥堵,许多旅客甚至会在站内逗留一两天。听着喜丰产品专列的广播,一会儿一个,足够把人给洗脑了,买饮料时下意识就会选择自己熟悉的。
给100列火车冠名,足够铺满全国主要干线!
……
回到咖啡厅,店员们见了老板,纷纷微笑问候。
宋维扬直奔二楼卧室,林老师果然在用功读书,他蹑手蹑脚的过去一把将其抱住。
“啊!”
林卓韵惊得跳起来,很快反应过来是宋维扬,笑骂道:“别那么幼稚好不好,刚才吓死我了!”
“给你个惊喜嘛。”宋维扬笑嘻嘻说。
“那叫惊吓。”林卓韵没好气道。
宋维扬从身后将她死死抱住,鼻子贴着秀发享受香味,腻呼呼问:“我走这么多天,有没有想我啊?”
“不想,”林卓韵说着突然笑起来,“你的班导师肯定想你了,从五一到现在,失踪了一整个月。你当时可只请了半个月假。”
“他会理解的,他要是不理解,我就亲自去跟系主任交代。”宋维扬说。
林卓韵道:“小心班导师给你小鞋穿。”
“好怕怕,吓死我了,”宋维扬把林卓韵拉着转身,正面搂住说,“别提什么班导师了,来,小姑娘,让大爷我先亲一个。”
“大你个头!”林卓韵啐道。
“我上面的头不大,下面倒是挺大的,要不你检查一下?”宋维扬顺口就开黄腔。
林卓韵羞红着脸,哭笑不得:“你就不能正经点?”
“我很正经啊,说的都是大实话。”宋维扬一脸无辜。
林卓韵在开黄腔的领域毫无建树,只能任由宋维扬胡说八道。两人抱着腻歪一阵,林卓韵突然说:“我姐正式离婚了,单位上风言风语的,她想带着豆豆换个城市生活。我爸在花都有些关系,想让我姐跟豆豆去花都。但我觉得她们最好来盛海,彼此也有个照应。”
“没问题啊,豆豆在盛海入学的事情,交给我来处理就好。”宋维扬说。
林卓韵难以启齿道:“我就要读研究生了,店里可能顾不过来,要不让我姐来当店长?”
“她愿意吗?她有公务员编制的,铁饭碗。”宋维扬说。
原时空,林卓韵的姐姐只在花都当了一年公务员,就辞职下海做生意去了。浮浮沉沉近十年,再婚开了家夫妻店,也算在花都落地扎根。可惜第二任丈夫死得早,肝癌,50多岁就没了,都没赶上宋维扬跟豆豆结婚。
林卓韵说:“我姐那又不是什么大官,一个小公务员而已,她早就不想在体制内干了。”
宋维扬笑道:“那行,就让她来打理咖啡厅。”
第240章 【教授】
林卓韵的姐姐暂时还留在蓉城,一是需要办理辞职手续,二是要等豆豆把这学期读完。
倒是今年的“全球华人富豪榜”出炉了,《福布斯》杂志6月号显示:今年的十大华人富豪,港城上榜3个,弯弯上榜2个,菲律宾上榜2个,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各1个。
其中,菲律宾金融地产商郑周敏身家130亿美元,登上全球华人首富宝座。港城的李超人只能排第六,在他前面的还有新鸿基和恒基的两位老板。
所以说《福布斯》对中国大陆富豪的统计是乱搞呢,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都已经分家了,居然还合在一起算家族财产,排在全球华人富豪榜第353名。牟其中都被限制出境了,资金状况一团糟,还能被排到第374名。
宋维扬、宋其志和郭晓兰勉强上榜,被归为“宋氏家族”,排名第376位——倒数第二,一共只有377人上榜。
至于去年推出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虎头蛇尾,只做了一期就不做了,估计《福布斯》自己都觉得榜单太水吧。
给火车冠名的事情谈得比较顺利,出乎意料的顺利!
华铁传媒听说喜丰公司想冠名100辆火车,直接派一个副总前往容平主动接洽,并声称:愿意帮喜丰公司摆平一切困难!
去年,铁道部全面放开列车商业冠名权,华铁传媒应运而生,专门做列车媒体生意。但是广告经营权在各地铁路局手里,华铁传媒至今只拿到京沪广三个地区的代理权,而且营收情况非常惨淡。
主要是给列车冠名的回报率不高,有那么多钱,还不如去投资足球队。也有企业被华铁传媒忽悠着,冠名了一两列火车,可惜依旧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其他企业一看,立马打了退堂鼓,宁愿把钱投到电视台做广告。
就在华铁传媒头疼之际,突然获知喜丰公司要冠名100列火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