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汽车王国-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胡玉楼只是将这次合作作为归还周景明一个人情的礼物,那周景明觉得这样的合作就有点变味了。
“我愿意跟你们合作,肯定跟军车这件事有关系的,但也不是全部,你帮我们解决军车这件事,我们二汽自然要感谢你,选择跟你们合作,是因为我觉得,你们寻明齿轮厂,未来一定会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我们二汽愿意跟这样有实力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胡玉楼也笑着解释道。
“好了好了,既然愿意合作,那就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具体的合作事宜,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对于这一次双方的合作,王烁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经过一番谈判之后,周景明同胡玉楼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寻明齿轮厂先按照东风牌载重车的齿轮要求,生产出一批样件过来,如果使用合格的话,那二汽这边就同寻明齿轮厂签署正式的协议,并且帮助寻明齿轮厂在十堰这边建设工厂。
在这里又待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上午,周景明一行人就准备回去了,什么事情都已经谈好了,各人都有各人的工作要忙,不能在这里待太久。
“小周同志,还是要感谢一下你对我们二汽的帮助,寻明齿轮厂寄过来的齿轮样件,我们会尽快给出结果的,只要合格,这边建厂的皮条,我们帮你搞定。”临别之前,胡玉楼对周景明说道。
“那就麻烦胡厂长了。”
“这位同志,我谨代表前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感谢你为我们这次作战行动提供的帮助,有机会的话,我们下次再见!”同来的郑同亚,也对着周景明敬了个军礼。
周景明同样回了一个不怎么标准的军礼,“应该说感谢的,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才是,没有你们在前方保家卫国,我们哪来的安居乐业!”
互相道别之后,周景明与王烁等人,也是坐上了前往申城的火车,抵达申城之后,王烁也没有在这里停留,而是直接坐车回去了金陵,剩下的三个人,周景明,王援朝以及何应寻则是回到了寻明齿轮厂。
第二天,何应寻就拿着二汽那边提供的齿轮图纸,去厂里面安排样件生产的事情了。虽然最初的时候,齿轮厂生产的都是小轿车的换挡齿轮,但是万变不离其中,而且为了拿下跟跃进汽车的合作,齿轮厂已经做过一些转型了,相应的机床也买了好几台回来,所以对于这一次跟东风牌载重车的订单,何应寻也是志在必得。
而周景明和王援朝两个人,则是一起来到了正在建造的发动机厂,准备查看一下工厂的建造进度。
从今年二月份开始施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了,发动机厂的主体建筑,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最多到今年九月份,就可以进行生产线的安装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一月份,发动机厂就可以正式生产了。
“三哥,等到发动机厂正式建成之后,我打算让你来管理这个工厂,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两个人看完施工进度之后,便在厂区里转了起来,周景明边走边说道。
“景明,这可万万不行!”王援朝顿时就摆手说道。这件事,周景明先前完全没有跟他提起过。
“是对自己不放心,还是说,对我不放心?”周景明笑着问道。
发动机以及即将由齿轮厂转型而来的变速箱厂,是周景明前期商业计划中最重要的两个产业布局,所以必须交到靠得住的人手中,这样周景明才有时间精力去搞整车的设计去生产,变速箱厂已经交给何应寻了,目前来看,王援朝是管理发动机厂最合适的人选了。
“我不是不信任你。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很感激你,但是发动机厂实在是太重要了,你让我一个刚刚毕业的人,怎么敢接手?万一要是搞砸了,岂不是对不起你了!”王援朝无奈的解释道。
可不是每个人都像周景明那么生猛的!
“大寻当初接手齿轮厂的时候,也跟你说的差不多,但是现在你看他做得如何?不去锻炼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有多厉害,你本身是懂发动机的,把发动机厂交给你,我也放心,就这么说定了!”周景明笑了笑,不置可否的说道。
王援朝无奈的笑了笑,没有再说话,算是默认了,心目中却是在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决不能辜负了周景明对自己的信任。
接下来的时间,周景明的生活就很简单了,除了上汽大众总装车间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周景明剩下的时间,都用在了红旗东风这款车的设计上了,车展上大获好评,使得这款还没有问世的车,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周景明打算借着这阵子的关注度,早点将这款车设计出来。
与此同时,发动机厂那边的施工进度也是越来越接近尾声,并且在8月29号那天,工厂所有建筑全部竣工。
竣工之后,博世那边也是为周景明提供了全部的生产线技术,包括车间用到的所有设备以及相关的操作培训,博世都毫无无保留的提供给了周景明。
购买设备以及建造厂房的资金,周景明是从桑塔纳国产化专用基金里贷款的,这也是李明哲的意思,毕竟这一次建造的发动机厂,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桑塔纳发动机国产化的事情。
这样一来,距离发动机厂的正式开工就又进了一步,周景明又朝着自己的自主造车梦,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第320章。0315章 初具规模
时间悄然来到了1985年的11月份,申城也开始进入到深秋季节,道路两旁的树木,叶子也全都变黄了,风一吹,沙沙沙的往地上落,就像是飞舞着的蝴蝶一样,煞是美丽。
秋风扫落叶。
周景明、何应寻以及王援朝三个人再一次来到了启明发动机厂的厂区,准备根据这里的设备安装进度,部署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启明发动机厂,这是周景明为发动机厂起的名字,由先前的“寻明”,到现在的“启明”,对于周景明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设备安装,发动机厂这边的进度已经很接近尾声了。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今年结束之前,发动机厂这边的设备就能全部安装完毕,到时候博世的技术人员会帮我们进行生产线的调试的,我们自己的技术员到时候也要在场,努力消化吸收其中的技术,争取在博世对我们的技术援助结束之前,掌握全部的相关技术。”周景明一边走,一边对王援朝说道。
发动机厂建成投产之后,博世依旧会留下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负责发动机厂前期员工的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扶贫,周景明的意思是趁着这段时间,利用好这些条件,争取一年之内达到自主成产的水平。
“我知道了,技术员这边我已经安排好了。”王援朝点了点头,“发动机厂的员工,现在是不是也可以策划一下招聘的事情了?”
“嗯,也是时候做准备了。员工招聘以及前期的工厂管理的事情,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去问大寻,他在这方面很有经验的。”周景明看了看何应寻,笑着说道。
“对了,大寻,二汽那边的齿轮分厂,这件事办的怎么样了?”说起何应寻,周景明一下子又想起这件事,连忙问道。
上一次从二汽回来之后,何应寻让齿轮厂生产了一批样件送到了二汽那边,经过装车验证后,二汽那边反馈,效果很好,于是双方就在八月份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二汽那边也是帮周景明他们搞定了建厂的政府批文,寻明齿轮厂在十堰的分厂,也在上个月正式破土动工了。
“二汽那边的分厂,除了上个月奠基的时候我去过一次,到现在并没有再去看过,不过考虑到分厂的规模不大,我觉得今年年底之前,也能够全部完工,明年应该就可以投产了。”何应寻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个月我抽个时间,去二汽那边再看一下进度。”
“辛苦你们了。”周景明看了看两个人说道,把两个工厂全都交给何应寻以及王援朝管理,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周景明也是觉得蛮不好意思的。
“辛苦倒不觉得,就是看着这几年的积蓄刷刷的没了,觉得特别心疼。”何应寻活像一个守财奴一样,苦着脸说道。
为了投资建设二汽那边的齿轮分厂,寻明齿轮厂这些年的所有留存收益,都已经被用完了,而且就这些钱也只够工厂的建造,后面购买设备的时候,还得通过贷款才行。
算上建造发动机厂申请的专项基金贷款,周景明现在已经欠了国家一屁股债了!
“钱可以慢慢地挣回来,我们现在投入的越多,后期得到的收益也就会越大,现阶段千万不要心疼投资的那些钱。”周景明却是笑了笑,毫不在意。
改革开放初期,只要你愿意努力,舍得投入,那么后期得到的回报率,将会超出你的想象的。
这是一个黄金年代!
正因为周景明深知这一点,所以就算现在已经欠下了很多贷款,他也并不着急。
“对了姐夫,准双曲面齿轮研究项目上,老任他们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周三正准备开一次项目会,到时候你要不要过来指导一下?”何应寻记起来这件事,于是便对周景明说道。
“这么快就取得突破了?”周景明一脸惊讶的问道。这个准双曲面齿轮的项目,周景明可是一点都么有插手,任岩他们竟然就靠着自己的能力,硬生生的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不可小觑!
“可不是嘛!老任说了,再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就能让咱们厂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准双曲面齿轮出来!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凭借在国内的技术垄断,正式进军减速器传动齿轮的市场了!”说到这里,何应寻也是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商业版图越铺越大,周景明一时间也觉得豪气万丈起来!
“行,那这周三我再去一趟齿轮厂,听一听你们的项目会。”周景明点了点头,“到时候要是去二汽的话,记得叫上我,胡厂长他们为军车更换悬架的事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正好过去帮他们解决一下。”
经过二汽那边的技术论证,胡玉楼最终决定将东风铁甲这款军车的后悬架,改成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向奔驰的乌尼莫克这款车看齐。
而从中越边境传来的消息也表明,周景明提出的将军车车轮直径变大的临时措施,也是十分有效的,车辆通过性的提高,帮助我军在摧毁越军军事工地的这次行动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我知道了,到时候我帮你一起订票。”何应寻点头道。
“还有就是,三哥你这边,回头分析一下,以发动机厂目前的设备以及生产线水准,如果想要生产缸内直喷发动机的话,可行性有多大,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目前建造的发动机厂,完全是为了生产桑塔纳国产化发动机的,所有的设备也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但是很显然,周景明的目标不会仅仅局限于此。
“景明你是打算自主生产缸内直喷发动机吗?”王援朝忍不住问道。
“对的!”周景明笑着点了点头,“等到发动机厂这边建好之后,我就打算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也在这个计划当中。”
周景明研发缸内直喷这项技术,可不仅仅是为了卖给国外的厂商以获取资金的,更重要的还在于想要把这项技术用在自己的发动机上!
“行,那我这段时间就仔细的分析一下目前的设备现状,写一份汇报材料给你!”王援朝现在是充满了干劲,如果一切都能按照周景明描述的那样,那以后周景明的商业版图,将会是何等的惊人!
齿轮厂、发动机厂,即将建成的风洞实验室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不知不觉中,周景明的商业帝国已经初具规模了。
第321章。0316章 点火成功
启明发动机厂。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设备安装之后,发动机厂内所有的设备全都已经安装完毕了,诺大的车间里,新建成的生产线像一条长蛇一样,盘亘在整个车间里。
生产线上,一台台机床已经全部就位,核心加工设备全部从德国进口而来,国产机床寥寥无几,光是这一条生产线,周景明就花掉了近千万元!
根据最初的设定,启明发动机厂的年产能力达到了5万台,相对于年产只有三万辆桑塔纳的上汽大众,启明发动机厂的产能,完全能够满足桑塔纳的装配需求。
就算后期桑塔纳经过改造之后,产能提升上来了,启明发动机厂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技术升级,来达到产能翻倍的效果。
除了这一条已经安装完毕的生产线之外,根据周景明的要求,厂区内还有两个规模与之相差不多的闲置车间存在。已经安装完毕的生产线,主要是用来生产化油器喷射的桑塔纳发动机,而另外两条生产线,周景明是打算用来后续生产电子喷射发动机以及缸内直喷发动机的!
未来的话,启明发动机厂将会以桑塔纳的发动机为基础,逐渐实现工厂内全部产品的升级,直至所有的发动机全都变为缸内直喷模式的!
“厂长,这条生产线就是用来给咱们桑塔纳提供完全国产化的发动机使用的,目前已经安装完毕,博世的技术人员,正在对这条生产线进行调试。”车间里,周景明带着徐广禄,一边参观一边做着介绍。
生产线边上,头戴安全帽的博世技术员,正在机床之间来回穿梭着,一台台机床发出或红或绿的亮光,机床的屏幕上,也出现了一行行寻常人根本看不懂的代码与数字。
“生产线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正式投入使用?”徐广禄停在一台机床边上,笑着问道。
一旦启明发动机厂能够正式投产,那么桑塔纳就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生产,彻底跟进口说再见了!
“生产线的调试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主要问题还在于车间工人的培训,工厂里的设备都是国外进口的精密设备,就是一般的技术员,不经过培训都不会使用,就更不用说这些工人了。”周景明回答道。
发动机厂的人员招聘,王援朝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因为国内的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工厂周边的乡村,能够招到的,几乎都是小学没有毕业的文盲,工人上岗前的技能培训,才是目前发动机厂最大的问题。
“那就暂时不要着急,等到工人能够熟练操作之后,再投产也不迟,反正咱们也等了这么久了,不在乎这几天的时间。”徐广禄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
好不容易建成了这样一条世界先进的发动机生产线,徐广禄可不希望因为工人不合格上岗而生产出劣质品。
“这个我心里有数,前期的话,我们自己的技术员在博世技术员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以及生产线的装配操作,现在正由我们的技术员对工人们进行专项培训呢,先挑几个头脑灵活的教会,然后实行师带徒的政策,就跟我在总装车间搞得那个一样,最多到今年年底,估计就会有一批熟练工能够上岗操作了!”
在工人培训这一方面上,周景明比任何人的要求都严格。
前段时间桑塔纳车间出现的问题已经给周景明提了个醒,如果工人没有达到上岗要求就投产的话,那么生产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将会接踵而至,周景明可不愿意再重蹈覆辙了。
“你心里有数就好,等到发动机厂正式投产的那一天,咱们再把李司长也请过来,怎么着也得让他见证一下咱们第一台国产桑塔纳发动机的下线以及点火成功吧!”徐广禄看着周景明,豪气万丈的说道。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经过博世技术人员的调试,生产线已经完全具备稳定生产的能力了,下一步,只需要工人们能够熟练操作各种设备,那么发动机厂正式生产了。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2月22号这天,刚刚进入冬至,申城就迎来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这一场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的更早一些。
启明发动机厂内人声鼎沸,从燕京特意赶回来的李明哲就站在车间里面,身后则站着周景明以及徐广禄这两个人,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所有招聘入厂的工人,都已经通过了考核,可以正式上岗操作了。
整条生产线总共被分成了40多个工位,每一个工位上都站着一名刚刚培训合格的工人,这些人的脸上,有忐忑,有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兴奋与期待!之前的培训中,他们只是对这些设备进行过试操作,现如今真的要在生产线开动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操作,多少还是有些激动的。
王援朝作为这一次工厂试生产的总负责人,正在生产线上对每一台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身为厂长,除了博世的技术员之外,没有人比王援朝对这些设备还要熟悉了,为此,他不知道下了多少苦功夫。
“李司长,生产线马上就能开动了。”站在身后的周景明笑着说道。
“终于要完全告别进口生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