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知青人生(平湖)-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资本,他在红光大队,就是有资本,连罗书记也撬他不动,搞不好……”另一个家伙还没说完,看副主任在瞪他,赶紧闭口。

这女副主任还不爽“你们要讨论这个话题,等我出去再讨论。”

那哥们做了个鬼脸,不过,几个年岁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却只是抽烟,好像不关他们的事。其实两只耳朵都听着罗书记办公室那边,听听有没有动静。

杨楚生是给罗书记汇报的,又不是吵架。这哥们终于也给了罗书记一根三五,那位统战部长也在。这工作组嘛,也差不多要完成使命了,元旦后就会取消。

“水稻方面,我们跑了九个大队,长势都很好,但是有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就是社员家里的存粮太多,但政府却禁止自由买卖。”杨楚生终于说完了。

罗书记眨着眼睛,他要能摸这家伙的额头,真想摸一下,这家伙是不是发烧还是怎了?也说“那是国家的政策,不是我们能说的。”

这话意真冷,杨楚生没进来之前,也有估计会这样,又说“如果完全按照政策,那县城的市场里,有多少也都是违反政策的。还不是觉得政策难以实行,管理部门的默许,这个事情,我们也应该默许的嘛。”

罗书记越听越不爽,他不想说,这不是你农办主任管的话了,说了恐怕又得吵架。还是冷冷地说“杨楚生,你要知道,贩卖粮食,就是最严重的投机倒把行为。”

统战部长也说话了“对的,农业生产发展上去了,就值得高兴,你所反映的,那是局部现象,要胸怀全国的嘛。”

嘛你个头!杨楚生暗自骂,这个老油条就是一个不倒翁,不管什么运动,他都能跟墙头草一样,随风倒。怪不得这年头,上面还有一句话不犯错误的同志,就是好同志。意思就是你们别叽叽喳喳的,要跟上面保持一致。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适当开放公社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农民一部分稻谷,可以自由流通。”杨楚生还又说。

“杨楚生,你想让谁犯错误啊?”罗书记又是冷冷的一句。

跟这种人说了也没用的了,杨楚生也不想说了,根本就是浪费口舌。

看着这家伙走出办公室,罗书记继续泡茶。

“年轻人嘛,有时候会有什么冲动,不过,他在红光大队的成绩,还是很好的。”这统战部长的口气,也是有左右都不倒的意思。

罗书记却在笑,也不说话了,按他的理解,杨楚生这是在捞资本。这家伙跟各个大队的书记,还一起喝过酒的,在红光大队捞足了,也尝到资本的好处,现在要到公社里捞了。看来这家伙野心还不小,整件事,完全就是他捞资本的作为。

杨楚生走进农办,所有的眼睛“唰”地一齐往他瞧。

“跟罗书记汇报,有没有说到我们的累呀?”那女副主任还笑着问。

“你我都一样,只有等着累死,才能算是好干部,不死就不算。”杨楚生也笑着说。

“高,就是高!”一位哥们竖着大拇指就说。

“你们还不下班?”杨楚生朝着这些家伙问,别的日子,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就溜的,今天倒还想准时。

那位女副主任却还坐着在笑,看着一班家伙都笑着溜了,朝着杨楚生又问“是不是跟罗书记说粮食流通的事?”

杨楚生也站起来,准备走了,点点头。

“别开玩笑了,估计吧,还会给人你这是在捞资本的印象。”这副主任说着也站起来,不过一走路却有点可笑,皱一下眉,感觉腿根疼。

别开玩笑?杨楚生却真的在笑,暗自也在想,老子就要捞资本。

0218111432291。第291章初吻给愿意给的

0218111432291。第291章初吻给愿意给的

其实吧,杨楚生也有捞资本之意,不管到什么地方,资本就是最重要的,现在他有什么资本?有地区的张主任,还有陈书记。这两个资本,足以让他再干一两年以后,再上调一点。但他不干,他想走的,是自己想走的路。

反正吧,让农民多余的粮食能够流通,农民们也高兴,他也有群众的资本,何乐而不为。虽然说,他不想借助陈书记,但也不能完全摆脱,最少社会就是这样。

“想送给谁呀?”桂香嫂和几个村妇,还有一群年岁跟杨楚生差不多的家伙,就在竹子下面喝茶,看他拿着两件衣服,还有几盒万金油就想走,所以问。

“到县城。”杨楚生一回答,骑上自行车就走。他自己也感觉有点搞笑,就几小盒万金油,也能当礼物。也没办法,这就是人们的心态,你就是送给陈书记一条香烟,恐怕还没这几盒万金油和两件衣服更让人家高兴。因为一种有钱就能买到,一种是另一回事。

“哎呀,杨楚生,你还来了。”陈燕原来还没走,在屋里看见杨楚生就喊。

“你还没回去呀?”杨楚生笑着说。

陈燕看着这家伙,本来她以为是专门来看她的。只能点点头,小声问“找我爸的呀?”

杨楚生也笑着点点头,只是看着陈燕翘着嘴巴,感觉吧,她是以为来送她的了。

“哎呀,杨楚生哪,坐坐!听说你不想参加高考,多可惜。”陈燕的妈赶紧招呼,然后还坐在杨楚生旁边。

陈书记正在看电视呢,这可是一台黑白电视,大概也就十四寸吧,还带一条天线,虽然满屏幕都是雪花点,但他还是看得相当过瘾的样子。

也还别说,就这样一台小黑白,整个平县,很可能独此一台。

“陈书记好!”杨楚生朝着站起来的陈书记招呼。

“听说你到香港,回来了?”陈书记还乐。

“昨天回来的。”杨楚生一说,打开绿色书包,就是两件衣服和几盒万金油。

陈燕的妈立马就是“啧啧啧”眼睛看的是几盒万金油,显然,她对万金油更加感兴趣。

“到香港,有什么感想?”陈书记的话,也跟他的身份挺相符的。

陈燕拿起两件衣服,穿上一件,笑着说“你还真会选,瞧,多合身!”

不会吧?杨楚生也傻,他可没有选的,就觉得这两件不错而已,却不想还合了。

陈燕的妈也笑“你的身材,他还能不知道。”

不会吧?杨楚生又来暗自想。这话啥意思,好像挺明了的。

陈书记也笑着说“既然你不想参加高考,那就别多想了,在这里也可干出成绩的嘛,你不还是农办主任了嘛?”

“嘿嘿!”杨楚生笑一下,然后就进入正题了,搞不好要再说,陈燕的妈,还要他说说香港的见闻。

陈书记听着这哥们,要让社员的粮食可以适当流通的话,也睁大眼睛“这个不行,这是政策性的,也可以说是不能碰的。”

“那粮食部门就应该放宽收购的价格,以及稻谷的质量。”杨楚生还又说。

“这也不行,价格是国家定的,各省灵活做出小浮动。稻谷的质量,每年就是以最好的粮食,支援国家的建设,你说的这些都不行。”陈书记的口气,那是不能商量的。

都是死脑筋。杨楚生也不得不这样想,要他是县委书记,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就得了嘛。

“咳咳!”陈燕就两声,可能在示意杨楚生,别管闲事吧。

“杨楚生,你能为社员着想是好的,但这样,会破坏了国家统购统销的政策。”陈书记开始做思想工作了。

杨楚生差点说你国家统购统销,但却搞了个农民亏本的价格,实际也是变相的强买强卖。就粮食站的大米,吃起来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到现在却还倒好,就他每个月的口粮是二十三斤大米,还得搭配十斤面粉,问题是南滨省的人,根本就不喜欢吃面。

“陈书记,就是这样,一边是农民的稻谷卖不出去,一边却不准流通,这就是粮食增产后,带来的问题,这问题如果不解决,会越来越严重。”杨楚生还是不死心。

陈书记还是摇头,其实整个平县,也就是红山公社的几个大队,有多余的粮食,其他的公社,农民还是吃不饱,他根本就不会为了杨楚生所说的发愁。

杨楚生还是告辞了,感觉就是满书包都装上万金油,也没有用,也不能怪陈书记了。

“不再坐一会呀?”陈燕跟他到外面,小声说。

“你妈都在眯眼睛了,我还坐。”杨楚生说着就笑,要再坐的话,可能她的妈会打哈欠。

陈燕瞪这家伙一下,一只手扶着他的自行车后架,跟着他走出去了。

“明天一起走的知青,多不多?”杨楚生又问。

“当然多,就因为知青都要回城参加高考,县委还要汽车站,增加客车的班次呢。”陈燕小声说,然后朝着县运动场边一指说“坐一会吧。”

亲娘的,杨楚生停好自行车,还没坐就眼睛乱瞧,这阴阴暗暗的运动场边,坐着一对对的男女,几乎可以说是论排的。

陈燕双手往连衣裙后面一抹,往都是沙子的地面上坐,然后问“到香港,有没有跟白雪见面?”

杨楚生摇摇头“他早就到美国了。”

“嗨,要是没有高考多好,我们这一群知青,又得分散了。”陈燕望着夜空就说。

“有聚就有散,现在的散,是散出人生的希望。”杨楚生也说。

陈燕转脸笑一下“不对,有些聚,是不会散的。”说完了,又低下头。

什么意思?杨楚生想了一下,也转脸看着她。

陈燕抿着嘴巴,微笑着也抬头,小声说“你瞧瞧,这些人,就不会散。”

“哦哦!”杨楚生就两声,有点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是男女结婚了,就不会散。

“哦什么?”陈燕又笑着问。

杨楚生笑一下又摇头,这位县委书记的千金,对他有没有意思先别说,他是有感觉,感觉她的妈,就有那种意思。不过,在他身上,先是有白雪的离开,又有刘雪贞的分别,他也怕这种情况,在他们俩身上出现。

这时候吧,杨楚生感觉,一切都充满着变数,陈燕要是考上大学了,那又是不得不分离的情景。反正对于她也好,白雪和刘雪贞也一样,当然不会跟对别的女人一样。

陈燕的心里,比杨楚生还更加复杂,要说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没有某种优越感那是假的。对于这个老同学,其实以前也并没多大印象,只是看着他从当知青以来,所做出的事还有影响吧,渐渐地也才有某种想法。其中,也有她的爸妈,有时候说起他的影响。

“你怎么就不参加高考呢?”陈燕还又问,这话她可能问了好几次了。

毕竟吧,人还得面对现实,陈燕也是从刘雪贞回去了以后,见他们俩没有再那样亲密了,那种想法也才越来越浓。但现在的她,也不得想着,她要是考上大学,他却一直留在农村,那也是不现实。所以也才有她的几次,问的是同样的这个问题。

杨楚生又是一笑“我有我自己的路要走,我觉得吧,三年大学期间,我可以走好长一段路了。”

陈燕点点头,笑着又说“也许,你这条路还是捷径。”

“哈哈!那我们就赛跑吧,捷径却也容易摔跟斗。”杨楚生又说。

“你知道就好。”陈燕一说,笑着朝着他看。

杨楚生指着周围,那些一对对在窃窃私语的恋人,笑着说“可能今晚,就我们俩不跟这些人同路。”

“扑!”陈燕急忙抬手掩着嘴巴,现在她已经是二十岁多的姑娘了,这嗔起来的目光,也是有跟月光一样的温柔。笑着说“这也不一定。”

杨楚生也转脸看着她,月光下,就见她微微浮起的笑脸,还有也含着笑的眼睛,朦胧中,也透出一种妩媚。

“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我就重新回来。”陈燕的语气,突然间透出一股温柔,目光中,也透出一种情意之中才有的柔光。

杨楚生笑一下,毕竟他是重生的,心智比较成熟。感觉吧,这是姑娘家不切实际的想法。

陈燕的目光,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好像在等着他的回答。突然,她的举动,也吓了杨楚生一跳,微微张开的小嘴,快速地往他嘴巴一凑,凉凉又透出弹性,轻轻地,亲了他的嘴巴一下。

情不自禁,情,也让这位县委书记的千金,心里一片迷茫,以超出时代的行动,为未知印下她人生中的初吻。不管是不切实际也好,是一时的冲动也罢,此时的她,只有感觉心在怦怦直跳。

杨楚生也看着她,鼻子也闻着,从她的俏脸散发出来的雪花膏味道。小声说。“走了,别太晚了。”

陈燕点点头,也小声说“路上小心点。”

看着杨楚生的自行车渐渐消失,陈燕抬手摸着有点发烧的脸。好像有种突然间坠入情网的感觉。也为她突然间的大胆感到惊讶吧,不过她还是笑,将初吻给应该给的人,她能笑。

0218200657292。第292章孤独的白天鹅

0218200657292。第292章孤独的白天鹅

陈燕算是先走一步了,红山公社其他的知青,也是集中到一起,准备回城参加高考。

知青们是不会忘记杨楚生的,也都为他不想参加高考而可惜,大家集中一起,先来到红光大队,跟他暂时辞别。

昨晚从县城回来,杨楚生还久久不能入睡,想的挺多的了,还想起白雪。这一大早的,听到外面一阵乱哄哄的人声,一打开门,立时傻眼,黑压压都是知青们的身影。

“杨楚生,意外吧?”一位女知青大笑着喊。

“来,大家随便坐。”杨楚生朝着竹寮边的草地一指,然后又笑着说“怎么会意外。”

“哈哈,你这里风景挺美的。”一位第一次来的知青说着,也是随便,往竹子下面坐。

这些知青里面,有的还是今年才来的新知青,虽然没有跟杨楚生见过面,但名字早就听熟了。

杨楚生不管来的有多少人,烧水泡茶,然后又大声喊“你们明天才回城吧?中午我请你们吃饭,就在我这里,大家欢聚一下。”

“好!”不少知青也都大声喊。

这些知青吧,不是知青场的,就是附近那些大队的插队知青。瞧他们的表情,都是怀着激动,也有紧张,因为这是关乎到他们命运的事。考上大学了,就是他们命运的转变,考不上了,又得回来当知青,又得挥起锄头,苦等着何时回城。

杨楚生只能鼓励了,还能什么,大声说“大家好好考!”

“嗨,考不上,又怎样?”一位女知青连说带叹气,这也是知青们的一种心态,有希望,但也有悲观。

“考不上就考不上呗,路并不只是一条。”杨楚生说着,朝着他们正在建设的工厂一指又说“考不上了,愿意到我这就来。”

“哎呀,别说灰心的,大家唱歌!”又一位知青喊。

知青们聚集在一起,最快乐的就是唱歌,就是那些歌,都让他们翻唱了千万遍了,但还是要唱,因为这是一班年青人。

“好,大家就唱吧!虽然我们吃了不知道多少苦,但是知青生活,也会在我们的一生中,留下不平凡的经历!”杨楚生站起来,大声说,然后往村里走,就要了生产队集中吃饭时,做饭的两口大铁锅。

“我们来吧!”几位女知青看杨楚生挑着两口大铁锅,大笑着就喊。这家伙的架势,就如红军长征时候的伙头军。

真热闹,做饭是女知青们的事,杨楚生又跑一个来回,自行车后面,在大队碾米厂运了两大袋大米,这样就行了。大家聚集在一起,图的是即将分别时的团聚。

“将来,我们这些人,不知道会分散到那个地方?”一位挽起袖子,抱着一大块土当土灶,准备做饭的女知青,笑着就说。

这话,也让快乐的气氛稍稍冷了点,每个知青都会这样想。

“我倒想吧,不管到那,也不管我们能活到八十岁,九十岁,我提议,定个日子,每年的那一天,我们都要聚会一次!”杨楚生又大声喊。

“哗哗哗……”知青们立马鼓掌,刚刚被冷却的场面,又热起来了。

一位知青站起来也喊“我提议,就到知青农场集合!”

“不行,到杨楚生这里来!每年来了,就两大铁锅饭!”一位准备生火的女知青也喊。

“好好好……”知青们立马响应,然后又是掌声响起。

杨楚生也笑着喊“好,明天,我就在我的竹寮门上,写上知青屋三个大字!”

乐啊!知青们的笑声,比刚才更加热烈,因为这也是他们的牵挂。真的,不管以后走到什么地方,能想起这里有个知青屋,有个杨楚生,就能想起,他们年轻时的知青生活。

这一群年轻人就是这样,正是激动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以后杨楚生不在了,这地方还能不能保持这些,反正大家都是笑。

“突然,一阵哨子响的声音,然后知青们“轰”地又是大笑。这是一位在知青农场食堂的女知青,吹响的开饭哨子。也许,这是她人生中,最后吹响的开饭号令。

“来,大家吃饭了!”杨楚生大声说,然后又是笑声,这么多的人,到那里拿碗筷,也没有菜。

知青们挺有办法,站起来,他们的头顶上,就是竹叶。

“哈哈哈,吃吧!”杨楚生边笑着,边将竹叶弯成三角形,用勺子添一点饭,又笑着说“我们是在吃粽子。”

老天爷呀!桂香嫂和秋月嫂两人,挑着一担碗走过来了,一看就愣。这样多的人,一担碗那里够。

“哈哈哈,不用了,这样吃起来香!”杨楚生爽朗朗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