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车神代言人-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科塞尔,0。15秒?”
  张一飞实在不知道这0。15秒怎么精确的,于是回了一句,确定一下看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怎么,做不到吗?”
  “……”
  张一飞没有回答,这个真做不到。
  “小子,你以为比赛工程师是什么职位,会出现在一个初级方程式车手的团队里面吗?”
  “要知道任何一位F1车手,他每一圈的过弯路线,都是精确到厘米级别。”
  “而顶尖选手,诸如塞纳、舒马赫,他们状态好的情况下,圈速都是用千分毫米计时。”
  “一个霍根海姆站的冠军算什么,右京给我的答复是你能成为F1车手,做不到就早点说出来,别浪费我的时间。”
  科塞尔的声音中气十足,甚至让人感到一种火药味,给张一飞很大的压力。
  甚至维修站武田纯子她们,看到科塞尔这种态度,都面面相觑的望向山本右京。
  “导师语气是严厉了一点,但只有对他看中的人才会这样,至少一飞君,让他觉得有很大进步的潜力。”


第183章 激进风格
  山本右京帮科塞尔解释了一句,每个人都有两面性,科塞尔在柏林工业大学,就是一个相对和蔼的大学教授。
  但是一旦到了赛场上面,他就是一个激进火爆的比赛工程师。
  作为曾经跟塞纳共事过的人,可以说代表着当年的迈凯轮车队的进攻风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被纽维设计的“黑科技”赛车击败之后,科塞尔毅然选择直接从迈凯轮车队退出,回到大学继续当他的教授,就是性格使然。
  听着山本右京的话,武田纯子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至少现在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张一飞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3号弯速度不够,别放油门,全油门过去!”
  科塞尔丝毫不在意其他人到底是什么评价,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赛道上面。
  现在他其实就连“临时”的比赛工程师都算不上,只能说过来客串的。
  但只要有这个身份,就必然要全面为车手服务,提高他们的最快速度,科塞尔很尽责。
  “科塞尔,我看F1车手录像,3号弯都空油门,全油门真不会冲出赛道?”
  “雷诺初级方程式现在的速度,能跟一级方程式一样吗?全油门骑上路肩过3号弯,能让你的速度快0。2秒。”
  “知道了。”
  张一飞没有选择争论或者反驳,科塞尔对于迈凯轮主场赛道的掌控摆在这里,任何争论都是属于自己死鸭子嘴硬。
  就这样,张一飞还没有跑出一公里,耳边再次传来了科塞尔的咆哮声音。
  “5号弯的走线有问题,完全就是一种菜鸟走法,霍根海姆赛道是高速赛道,获胜秘诀是在直道上狂跑,而在弯道走线一定要流畅,你差距太大了!”
  走线也有问题?
  张一飞这下真是被说的有点懵圈的,说实话他一直比较引以为豪的,就是自己对于弯道走线的把控。
  车感这东西,因为赛车种类的不同,你不能把拉力赛的车感跟操作方式,套用在方程式赛车身上。
  但是任何赛车项目的过弯走线,某种意义上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经过弯心,找寻那一条最快的过弯路线。
  张一飞认为自己好歹有着两辈子的经验,对于弯道切线这方面,还是比一般的方程式车手要强的。哪怕就是马萨、库比卡这些未来的F1车手,现阶段走线实力,都不一定比得上自己。
  所以之前张一飞在弯道上面,一直都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结果没想到被科塞尔说成菜鸟,这可让他有点无法接受。
  F1车手不需要教练,但是方程式车手,还是需要教练指导的。
  初级方程式战术策略这些东西不重要,今天科塞尔的言语举动,无疑就是担当了教练的职责,教导自己最快速度跑法。哪怕就是心里面有点不服,但张一飞也是选择忍住没说话。
  自信不等于自大跟无脑,除非极端情况下,对于教练的尊重是一名运动员的基本素养。
  “5号弯左——右——左的切线是个车手都知道,但APEX点并不等同于弯道的绝对正中心,只是最接近弯心的那点而已。”
  “下次过5号弯,方向盘往左偏3度更接近直线,速度也能更快,更重要是不会有被人超车的风险。”
  说实话,张一飞很多时候,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什么零点零几秒,或者说几度的微小差距。
  当然,也不说他完全没有注意到,而是卡丁车阶段的职业训练水平较低,达不到欧洲这种专业级别。
  很多东西张一飞想要突破,但这次是真的实力不允许……
  现阶段张一飞心里面,只能默默记住了每个弯道科塞尔的话。
  等到下一圈的时候,再按照是科塞尔的提醒,用更为激进跟精准的方式跑。
  一圈很快过去,第二圈张一飞开始调整自己的驾驶习惯,尽量按照上一圈科塞尔的指导。
  只是很多东西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想要改变是对于整个习惯的突破,而且像是0。15秒这种精确度,完全就是靠着一种感觉去评估,也就是俗称的车感。
  这一圈科塞尔并没有严厉的指导,甚至是没有说话,他只是单纯的看着张一飞的操控。
  “这一圈速度是多少?”
  “1分48秒295”
  旁边的山本右京立马报出了张一飞的最快圈速,现在已经不需要武田纯子这个车队经理,来担任临时的数据师职位,所以山本右京恢复本旨。
  “那现在霍根海姆赛道初级方程式记录是多少?”
  科塞尔毕竟阔别了F1赛场六七年了,哪怕对于霍根海姆这个曾经迈凯轮车队主场很熟悉,但也不可能熟知每年圈速这些变化性的东西。
  可能一级方程式他记得很清楚,但雷诺方程式这种初级比赛,说实话之前科塞尔还真没怎么放在眼中。
  “目前初级方程式最快纪录是1分47秒317。”
  “慢了一秒?太慢了!”
  科塞尔听到这个数字,脸上明显的不满意!
  对于他来说,初级方程式所谓的赛道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超越最快圈速是一件很正常的行为,突破不了就是菜鸟!
  像是那些F1顶尖选手,卡丁车或者初级方程式阶段,赛道记录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天花板,真就只是数字那么简单。
  这还慢吗?
  山本右京其实并不是很赞同导师的说法,只不过他也不好提出质疑,只能从侧面解释道。
  “导师,这只是第二圈,中性胎温度并没有达到完美。而且一飞君也没有扎实的卡丁车基础,我相信这种速度下去,等到正赛的时候,绝对能无比接近,甚至是突破赛道记录。”
  相比较张一飞之前的试跑,同样第二圈的速度,已经比之前提升了快2秒!
  这速度说实话,足以让山本右京都感到惊喜了,结果导师完全不满意。
  “这不是借口,历史上面有太多没有长时间卡丁车训练基础,就进入到高阶方程式拿到成绩的车手,为什么别人可以,飞就不行?”
  “就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没有完整的卡丁车基础训练,就可以当作理由了是吗?”
  科塞尔丝毫不给山本右京面子,同样也不给张一飞任何的借口跟理由。
  没错,确实之前无论是武田纯子,还是山本右京,对于张一飞的要求都非常低。
  因为他们知道张一飞基础差,短短时间能拿到成绩就很不错,起跑线上面就输太远,怎么能要求他一步登天?
  甚至就连张一飞自己,潜意识里面认为自己赢了美滋滋,输了不丢人想法。
  中国汽车工业落后、卡丁车联赛不完善、车手赞助系统等于零等等,自己真要输了其实是合情合理,赢了算厉害。
  确实某种意义上也有道理,不能要求每个车手,都能在起跑线落后的情况下,还要有碾压的实力。不然那些本身就领先的车手算什么,难道他们不努力,没天赋吗?
  但科塞尔不同,他眼中没有所谓的合格,目标只放在顶尖上面。
  毕竟是从F1顶尖车队出来的策略师,如果初级方程式阶段做不到碾压一般的出色,那么大概率这辈子无望进入到一级方程式。
  职业体育是残酷的,落后从来都不是理由跟借口,对手也不会因为落后就让着你。所以不要把思维放在自己已经尽力上面,赢是应该的,输了不合理才是应有的想法。
  山本右京没有反驳导师的话,他只能默默站在一旁,目标不同自然标准就不同,导师完全是按照F1车手标准要求张一飞,而自己不过是按照合格初级方程式车手标准。
  这里面没有孰对孰错,只有看张一飞自己能不能达到科塞尔的标准。
  “飞,这一圈我要看到你更快的速度,不要像个娘们一样的不敢踩油门。”
  “记住了,一个车手永远都在冲击着极限速度!”
  “我明白。”
  张一飞此刻感受到压力山大,之前所有的自认为还行,结果在科塞尔面前一文不值。
  他原本以为只是请来一个经验丰富的比赛工程师,告诉自己一些赛道上面策略,以及避免之前因为温度差爆胎这种隐患。
  结果没想到,科塞尔的要求这么高,以及达到了张一飞感觉自己都完成不了的地步,自己还能再快吗?
  这个答案张一飞自己都不敢确定,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一圈里面,疯狂的踩下自己的油门,拿出一种谁松油门谁孙子的架势跟心态。
  有些晚过的就连张一飞自己都感觉到一种心惊胆颤,这是他很久没有经历过的感觉,什么叫做永远在失控边缘操作,现在就是!
  “7号埃吉皮(Agip)弯用3档140过,别切到2档,这样出弯档位加速度不够,会被对手超车。”
  “经过APEX点就全油门!听清楚了,是全油门,这个赛道就连F1的速度,都能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全油门,一辆基础雷诺,你连百分之七十全油门都做不到吗?”
  科塞尔的声音一直都在张一飞耳边环绕着,到后面张一飞脑海里面就只剩下三个字“全油门”!
  科塞尔之所以如此强调全油门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是雷诺系列赛,所有车手的赛车型号动力都是统一的,在车辆上分不出任何的差别。
  这是纯粹靠车手技术的赛事,想要领先别人,那么你就只能比对手油门踩的更久,刹车来的更晚。
  所有提升,都是从那零点几秒,甚至是零点零几秒的刹车、油门时间里面扣出来的。
  张一飞必须拿出自己的全部极限,甚至是冒着高风险,才能赢下霍根海姆站的冠军,否则之前的一切信心都是空谈。
  另外一点,就是科塞尔确实想看看这位中国小子的潜力,如果实在不堪的话,那么科塞尔不会浪费自己半个月的时间。


第184章 只是及格?
  第三圈试跑下来,张一飞直接突破了1分48秒大关,来到了赛道记录的1分47秒领域。
  差距已经不再用秒这个单位计算,而是变成了毫秒。说实话,这种巨大的进步,就连山本右京跟武田纯子两个人,内心里面都充满了震撼,不敢对于科塞尔的指导有丝毫的质疑。
  毕竟当年山本右京来到柏林工业大学进修赛车工程的时候,科塞尔已经从迈凯轮车队策略组离开,很多东西山本右京自己都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证到导师在赛道上面的实力。
  今天看来,冠军车队策略组成员,果然远超自己这种“临时”比赛工程师。
  试跑依然继续着,挑战极限就是这样,一旦当你成功了,这就不再是极限,而是要迎接下一个高峰。
  张一飞也逐渐开始适应这种堪称刀尖上跳舞的速度,接下来的几乎每一圈,他都能进步0。1秒左右,朝着霍根海姆赛道初级方程式的记录进军。
  当然,这个进步速度是逐渐下降的,毕竟越接近记录,提升就越难。
  能创造记录的那位车手,他也绝对不是什么菜鸟,同样是经历过无数次赛道挑战,战胜了所有对手,才能拥有自己的赛道记录。
  五圈、十圈、十五圈、一直来到了二十圈,这个时候雷诺卡丁车的油量已经降到很低,跟第一圈相比较,整辆车的总重降低了差不多30KG,这接近于一个大龄儿童的体重了。
  同时经历了这二十圈的磨练,张一飞已经能基本上按照科塞尔的要求驾驶,所以这一圈他的速度非常快,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圈。
  场边的科塞尔,敏锐的感觉出来这一圈的速度区别,他再次朝着身边的山本右京问道:“圈速多少?”
  “1分47秒205,突破了霍根海姆赛道的初级方程式最快圈速,而且快了足足0。1秒!”
  山本右京这个时候很激动,如果张一飞正式比赛时间里面,能保持今天这个水准,无论是杆位还是冠军,都有足够强悍的竞争力。
  当然,试跑成绩是在绝对理想环境之下,没有其他车手干扰或者争夺什么的。
  但同样,真正比赛的时候,其他车手的竞争,也会激发出张一飞的更大潜力。
  很多人就是比赛型选手,越是在真正的赛场上面,可能他发挥的就越好。至少在山本右京来看,张一飞有着一颗堪称绝对的大心脏,目前为止他没有看到张一飞任何畏惧跟退缩的表现。
  “油液跟轮胎磨损的差不多了,今天试跑就到这里。”
  张一飞算上准备时间,已经上赛道差不多一个小时,要知道现在可是夏季三十多度的高温。
  初级方程式没有液体水冷系统循环,或者说这个时代F1也没有这种高科技。座舱温度在太阳的暴晒跟发动机温度传导之下,可能会高达惊人的七八十度。
  哪怕就是有隔热赛车服等等装备,但身体的热量同样很难传递出去,对于一名初级方程式车手来说,连续一个小时的试跑练习,算得上接近体能极限。
  “一飞君,今天试跑就到这里,你可以把赛车开回维修站。”
  山本右京这个时候也按下了通话键,让张一飞回到维修站。
  一般F1里面Team Radio(车队无线电通话)系统,能听到车手跟控制台通话的人很多,但能直接跟车手参与沟通的只有诸如比赛工程师、首席技师或者领队这种最高层才有资格。
  但是现在只是初级方程式阶段,没那么多讲究,而且科塞尔已经授意,所以山本右京直接把张一飞叫回来了。
  “我知道了。”
  听到耳麦里面山本右京的话,张一飞回复完之后,感觉就好像自己的精气神瞬间被抽空了一样,之前的节奏实在是太紧张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赛道上面。
  脑海里面只有每一个弯道跟最佳走线,想着如何能再快那么0。1秒。
  而且试跑过程中,科塞尔从不说出自己的圈速是多少,所以张一飞一直都非常的忐忑,怀疑每一圈自己是否都有突破。
  “右京,这周末就是正赛,应该接下来几天没有什么好的试跑时机,让飞好好休息一下,今天这样的高强度试跑,对于体能消耗很大。”
  “我明白的,导师。”
  山本右京点了点头,不在赛道上面,他其实并没有那么严厉,能感受出来他对于一飞君的重视跟关心。
  “对了,这两位维修技师不懂英语吗?”
  科塞尔直接把目光看向了阿虎跟陈志两个人身上,能明显的感觉到他语气中的不满意。
  要知道如果张一飞这次雷诺欧洲杯能跑出亮眼成绩,加上有基米的“三级跳”例子,大概率会有高级方程式,甚至是一级方程式车队的垂青。
  一旦进入到正式车队里面,就不是今天这种小打小闹的场面,任何一个车队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
  就拿F1来说,哪怕最普通的一个轮胎技师,都必须达到数秒内换轮胎的水平。
  而且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的水平,是需要一整个团队的配合,任何人有一丁点的失误,将会导致整个进站流程的失败。
  所以沟通对于一名技师来说,是必备的东西,这种“任人唯亲”的方式进入到维修团队,是科塞尔所反对的行为。
  方程式职业技师,就应该有顶级职业标准!
  “是的,不过他们正在很努力的学习。”
  山本右京自然是明白导师的意思,语气之中也有点尴尬,只能尽量的帮阿虎跟陈志两个人解释。
  这段时间其实阿虎跟陈志两个人已经很努力学习英语,并且何紫菱每天都要抽出四个小时以上,来帮助他们补习。
  只不过这两个人文化基础实在太差,并且也没有什么语言天赋,来到欧洲半个来月,进步幅度很勉强。团队里面也已经想尽办法,但读书这种东西真不是一蹴而就的。
  “每个人都会努力,但维修团队只需要最合适的,我希望你跟飞都明白这个道理。”
  “一飞君能证明自己,他们同样也能证明自己。”
  这一次山本右京没有赞同导师的意见,而是选择了反对。
  这段时间的接触,虽然语言沟通上面进展确实不大,但他看到了阿虎跟陈志两个人的努力跟维修天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