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品奇才-第7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公司回购股票,那么原本股东们的持股比例就都将上升,年终分红的时候,每个人就能多分一些,那些创始人,怎么会拒绝呢?

如果公司缺钱,他们当然不会如此选择,但此时公司根本不缺钱,尤其是像超威、鹰伟达等,利润好着呢,产品十分畅销,他们巴不得公司回购一些股票。

这些公司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许多投资者,都纷纷抛售这些公司的股票。几乎是刚挂出去,马上就被别人买走了。

大家都在抢这些公司的股票呢,巴不得有人卖,他们好能买过来。

于是最近一些天涨的比较快的这些公司股票,又开始缓慢下跌了。但是那些子公司的高管们,并没有任何不高兴的情绪。

如果是打算套现一些股票,那么公司的股价下跌,他们会很不高兴,代表着他们能赚到的钱少了。

可是他们并没有打算套现股票,反而是打算再买一些呢。公司在回购,风雨控股这样的母公司也在回购,总股数不断的降低,他们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在年终的时候就能得到更多的分红。

而且他们也相信,公司的股票价格肯定会再次涨回去,公司盈利状况良好,有什么可担心的?他们账面的浮盈资产,也肯定会涨回来的。

这时候,像是贝佐斯、谢尔盖等人都接到了一些大财团的联系,邀请他们成为一些企业的董事。

这样他们就能多拿一份薪水,甚至还有股票奖励或者股票认购权,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转身,他们都马上跟冯宇联系了,亲自跟冯宇解释,他们并没有想要损害公司利益的想法。

冯宇当初投资他们,并且将公司的大权都交给他们,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防范。按照当初的合同,如果他们做出什么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那么他们要承担所有责任,并做出赔偿。

也就是说,他们答应了那些大财团的要求,将普通股转化为投票股,不但自己的权力要被稀释,同时也损害了大股东冯宇的利益,那么他们就要赔偿。

这个赔偿,足以让他们倾家荡产,相比于那些大财团许诺的好处,他们当然知道怎么选择。

再说了,给那些普通股转化为投票股之后,同样也会稀释他们的投票权。冯宇可以将公司的权力交给他们,但是那些大财团就未必了。

一旦让他们真正掌握了更多的权力,他们随时有可能被踢开啊。

所以哪怕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们也绝对不会跟那些大财团合作的,他们也不需要跟那些大财团如此合作。

现在就是那些大财团将他们公司的股票都抛掉,他们也扛得住,有的是人等着买他们公司的股票呢。

更何况像是谢尔盖、小扎克等人,他们虽然没有龟田正雄、拉尔夫对冯宇忠诚,但是也不是这点利益就能打动的。

当这些风雨控股、泰华控股对这些子公司的综合持股率重新回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之后,冯宇淡定多了,剩下的慢慢回购就好了。

那些大财团,现在就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持有这些子公司的股票,每年等着拿正常的派息或者分红,另外一个,就是等股票价格再涨起来之后套现获利。

想要跟冯宇抢夺这些子公司的话语权,那是绝没有可能了!

这时候,一个让冯宇意想不到的人来到了冯宇的办公室。

……

第1922章 不要,养不熟

朱肯·米勒,量子基金索罗斯的第一副手,也是公认的索罗斯接班人。

冯宇跟量子基金绝对不是朋友,甚至可能说是敌人,而今天朱肯·米勒竟然站在了冯宇的面前。

“你要见我?是代表索罗斯?”冯宇自顾自的吃着水果,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冯先生,我首先是代表量子基金,其次是代表我自己。”

“哦?有意思,坐。”

朱肯·米勒这句话的意思,先谈量子基金的事,谈不拢的话,他个人也有一些事儿要跟冯宇谈。

“谢谢。冯先生,先谈谈量子基金的事情吧。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我们量子基金也损失不小,尤其是在岛国市场和北美市场。”

原本索罗斯在岛国市场亏了不少钱,然后回到北美市场,不再顾忌什么国家观念,开始卖空米国股市,想要将损失赚回来。

开始的时候,进行的还不错。但是后来,索罗斯没想到米国竟然会弄出来一个禁卖空令,让他再次亏了一大笔。

原本索罗斯跟许多财团关系都不错,能够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但是失去了那些大财团支持之后,索罗斯想要翻身就太难了。

此时量子基金的规模,已经跌破了一百亿美元,距离他们巅峰时候能够筹集数百上千亿美元,相差了太多。

第一对冲基金经理,已经好久没有人再如此称呼索罗斯了,量子基金也不再被投资者所信任。

而且量子基金还有许多债券和基金要到期了,索罗斯会再次亏一大笔。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不过我们量子基金依然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在全世界依然有着丰富的信息渠道,只要有充足的资金,我们依然能够为客户赚到很多钱。”

冯宇摆摆手:“怎么,索罗斯不是跟许多大财团关系莫逆么,难道没有人肯再给他投资了?即使是这样,他个人的资产也还不少吧,难道这一次连翻身的信心都没有了?”

当初索罗斯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就亏了不少,但是在米国网络泡沫时期,大赚了一笔,成功翻身,再次跻身世界顶尖对冲基金行列。

这一次索罗斯竟然将朱肯·米勒派来,难道说那些大财团不再信任他了?这还真有可能啊。

失误一次,别人不会对他完全失去信任。但是失误两次、三次,那些投资者就要仔细考虑了,是否要换个人替他们赚钱。

索罗斯当初可是募集资金,差点阻止小布十连任的牛人。自然也是代表了一些人的利益,跟许多财团关系亲密。

看这意思,如今是没人给他投资了,索罗斯被那些人放弃了,这是来找冯宇,打算让冯宇给他投资。

朱肯·米勒神色有些黯然,那些曾经对他们无比信任的投资者,现在都不给他们投资了,要是没有新的资金注入,他们这一次肯定要亏的更多,量子基金将跌出世界顶尖行列。

少了世界第一对冲基金这个光环,他们再想募集资金就更难了,未来的路,肯定要难走许多。

“冯先生,我们知道,这一次你在金融危机的时候,赚了很多钱,甚至那些欧洲古老的财团,赚的都未必有你多。我老板说,如果你愿意,他可以接受你持有量子基金一半的股权!”

咦?索罗斯这是遇到的坎儿很大啊,都愿意让出来一半的股权了。当初索罗斯可是费了很大的劲,才将量子基金的权力都抓在手里,连那些大财团想要入股都没答应。

如今竟然主动请冯宇入股,足以证明索罗斯如今落魄的境地。

“我自己拥有两家世界顶尖的咨询公司,如今在北美、欧洲都有许多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什么的,对于量子基金,我实在没什么兴趣入股。”冯宇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如果是当初叱咤风云的量子基金,冯宇还非常有兴趣,但是现在嘛,别说何兆基他们已经能力不俗,就说索罗斯会把权力交给冯宇吗?

那个团队,都是索罗斯精挑细选的人,许多人可能都对索罗斯忠心耿耿,对冯宇没有半点忠心,这样的团队收过来,也不太好管理啊。

尤其是冯宇对索罗斯根本没有一点的信任,索罗斯那种人,是绝对不甘心失败的。一旦给索罗斯翻身的机会,索罗斯完全可以再注册一个索罗斯基金或者别的基金什么的,慢慢的将业务转移,甚至人也都转移过去。

听到冯宇如此干脆的拒绝,朱肯·米勒深吸一口气:“冯先生,那么谈谈我个人的问题吧,我如果到冯先生的公司,冯先生肯给我什么职位?”

以朱肯·米勒的履历,世界上那些顶尖的基金会,除了有一些政~治色彩的,他基本上都能应聘成功。

老板会挑选自己的下属,一些有能力的打工仔,也会挑选老板。

当初索罗斯跟朱肯·米勒说,今年会将量子基金交给他来打理,索罗斯自己开始过半退休的生活。

而如今呢,不但量子基金亏了一大笔,规模严重缩水,索罗斯也没有一点要退休的意思,朱肯·米勒也开始想要给自己找下家了。

当初索罗斯旗下有四大金刚,其中三个人都离开了,在其他基金做的风生水起。就只有朱肯·米勒留下了,本以为会更受重用,更容易接掌权力,但没想到会变得这么落魄。

冯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朱肯·米勒要背弃索罗斯,来跟他干?这位在行业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名人,冯宇也曾想过将他挖过来,但那时候朱肯·米勒根本不愿意。

如今主动找上门,冯宇却犹豫了。不是说朱肯·米勒已经不够优秀了,他依然非常的优秀,能力绝对不次于何兆基,甚至还有可能在其之上。

尤其是一旦将朱肯·米勒招揽到旗下,有可能朱肯·米勒会带来一些原本属于量子基金的消息渠道。

但冯宇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让他先回去,这件事要考虑一下。

最终冯宇还是认为不能答应,朱肯·米勒能背弃跟了二十多年的索罗斯,那也就同样能背弃冯宇。

将来掌握冯宇投资的那些消息渠道,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带着跑了,甚至有可能,这就是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把戏。

这种人,不能要,养不熟!

……

PS:三一五诶,猜猜今天晚会都有什么劲爆消息?

第1923章 不想买了

“董事长,拉尔夫先生让我跟你汇报,同用汽车的董事长跟咱们联系了,想跟你谈一谈关于他们资产出售的事情。”

拉尔夫和龟田正雄此时都在欧洲那边呢,冯宇在这边,自然大事儿是要冯宇来决定。

再说这件事其实并不属于风雨控股集团,而应该属于泰华控股集团那边,汽车的业务,肯定是要并入冰城机械制造集团。

当初冯宇跟同用汽车和富特汽车同时谈,让两家都知道对方在谈,从而以很优厚的价格,收购了不少优质资产。

基本上花钱的,都是华夏国资,包括冰城机械制造集团收购的婕豹,冯宇那时候资金都在金融市场呢。

那时候同用旗下还有一些冯宇看上的优质资产,比如澳大利亚市场或者北美市场的品牌、技术、销售渠道等等,但是同用那时候都不肯卖。

去年同用账面上亏损了几百亿美元,而今年亏损还在继续扩大,还有一些账面上没有显示出来的亏损呢。

富特汽车当初出售了国外的绝大部分资产,当初让同行好一顿笑话,认为富特这是把这些年对外扩张的路全部斩断了,得不偿失。

但是如今呢,富特已经开始做到收支平衡,今年底,预计就能有盈利了。虽然只保住了他们北美的市场,欧洲市场都损失了多年大部分的努力,但这里是他们的大本营,而且他们还有充足的资金,扩大了他们在租车方面的业务。

同用旗下的抵押贷款公司,收回来不少抵押的汽车,只能当二手车低价贩卖,还要冲击他们自己的市场。

富特就不同了,直接划到自己的租车公司,在北美甚至欧洲,富特都有租车业务,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的。

至于科莱斯乐,虽然被米国的财团回购,可惜买的时候还能赚钱呢,买回来了就开始亏,一直到现在,还在亏呢。

也就是他们是多个富豪组建的财团,能够拿出来不少钱,保证了科莱斯乐不至于向同用汽车那么惨。

不过看到同用汽车已经跟政斧申请,要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科莱斯乐也提出了条件,让政斧提供援助资金。

用政斧的钱来挽救企业,总好过他们自己掏钱。万一这次挽救不过来,他们也不至于将身家都赔进去。

可是同用汽车的坑太大了,米国那些用来挽救濒临破产企业的资金,根本不够。当初小布十任上出现了这么大的危机,但是小布十却安然卸任了,此时正在全美做演讲捞钱呢。

而继任者奥巴牛却比较悲剧,一上台的时候,就这么麻烦。

小布十弄出来的那些扶持资金,根本不够用,不得已,米国政斧再次求了一圈儿,发行了不少国债,筹集了一大笔钱。

米国政斧也跟欧洲那边学习,将一些特别重要的企业,直接变成了国资控股,甚至国资全资。

轮到同用汽车的时候,奥巴牛却犹豫了,这个需要的钱太多了,债务那么高,还要继续投资,政斧也没这么多钱啊。

在破产保护期内,他们要对企业进行快速的资产重组,剥离一些不良资产,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好让企业自己通过盈利,将债务还上。

这时候,政斧也给同用汽车下令,你们自己也得想办法啊,学学富特汽车,再出售一些资产,换回来一些现金,自我救赎啊。

可是此时全球的汽车市场都在下滑,包括戴姆勒、宝玛、疯田、德众、笨田、现代等车企都在赔钱呢,他们却忽然发现,有这么几家车企,不但去年营业额没有下滑,而且还有很高的增长,并且利润也增长了,那就是华夏的几家车企。

华夏车企中,最有实力的肯定是冰城机械制造集团,这个毋庸置疑,在全球也是排的上号的大型车企了。

其他还有魔都汽车、一气、羊城汽车、京城汽车等等,实力也提升的飞快,当然,这些都得益于华夏将汽车作为了支柱产业,扶持力度很大。

同用汽车这不就开始先联系了魔都汽车,当初大家也是合作过的,他们魔都的合资车厂股份,不也是卖给了魔都汽车么。

但是魔都汽车直接拒绝了,刚刚买了同用汽车在国内的合资车企股份后,他们又对技术进行了升级,从欧洲买了一些专利授权,所以现在没钱了,也对海外的市场没兴趣。

同用汽车跟华夏的大型车企挨个联系,甚至后来连一些在华夏都排不上号的车企也联系了,但是要么对方压根就没打算买,要么就是报了一个白菜价,还不背债务。

到最后,他们发现还是只能来联系冰城机械制造集团,但是那边说正赶上董事长换届呢,老董事长要退休了,所以也拒绝了。

李明德岁数大了,打算退休,在泰华控股集团和冰城机械制造集团都挂一个顾问的头衔,冰城机械制造集团的董事长,他推荐了李大福,冯宇跟宗庆先、刘传志等人都没意见,国资那边也没有意见,但还需要时间做交接,走程序什么的。

这不,同用汽车着急了,也不管让对方知道他们急于需要资金,从而会压价了,直接联系拉尔夫,希望这边能跟冯宇联系一下,他们想继续让冯宇收购一些他们的资产。

得知冯宇就在纽约,同用汽车这边恨不得马上就更冯宇面谈,他们现在很需要钱呐。

冯宇看着拉尔夫助理递过来的资料,上面是关于同用汽车此时的资产详细评估。

啧啧啧,太多都被用红色的字体标注出来了,这些都是不值得收购的不良资产。而绿色的优质资产,根本没有多少,还包括了同用汽车旗下的几个主要品牌。

至于介于优质与不良之间的普通资产,也有不少,这个就需要通盘考虑了。要是能跟冰城机械制造集团的业务优势互补,那么就相当于优质资产了,要是不能互补,反而还重复,那就是不良资产。

看到这么多不良资产,而优质资产只有这么点,原本还兴致勃勃,打算趁机继续扩张的冯宇,忽然就不想买了。

同用汽车,太垃圾了,难怪会申请破产!

……

第1924章 求我啊

冯宇打电话跟李大福联系了一下,询问了他一些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同用汽车还是有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专利,这个虽然售价可能会高一些,但如果是冰城机械急需的,还是值得买回去的。

至于剩下的工厂、品牌、销售渠道、研发中心什么的,冯宇兴趣不大。

同用汽车的员工薪水和福利太高了,而且人员严重臃肿,太多吃闲饭的了,那些要养着许多人的资产,绝对是烫手山芋,不能接。

如今冰城机械的汽车类相关技术,已经快追赶上国外顶级车企了,当然也跟技术投入比例最高有关。

每个世界顶尖车企,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比如有的车企擅长速度,有的车企安全性最好,有的车企擅长省油,有的车企在动力方面有突出表现,还有的车企外观漂亮,内部舒适。

这也是那些品牌所带给消费者的印象,或者说他们想给消费者灌输的印象。

我们的车就是快,就是好看,比如那些跑车,但是安全性一般都不高,而且舒适性也不咋样。

不同的性能,针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消费人群,但你要是各方面都比较平庸,那车就不太好卖了。

你说你的车哪方面都不弱,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哪方面也都不够突出,定位不够清晰,消费者就很难提起兴趣。

李大福问了技术总监之后,给冯宇发了一封邮件,上面按照冯宇提供的文件,圈定了一些用得上的技术。

能买回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