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品奇才-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完待续。)
第1622章 搞绿化(求订阅)
“你说什么?你要种树?”
张瑞强诧异的看着冯宇,不明白冯宇又在想什么。就为了这事儿,你大早上就来我办公室?
种树,很赚钱吗?
就算是经济林,也要十年以上才能采伐吧?果树的话,一般也要三年以上,才能进入丰产期吧?老张在龙江的时候也主抓过农林牧渔,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是知道的。
这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而且三年、十年后,形势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不符合冯宇一贯的投资方式啊?
冯宇瞥了张瑞强一眼:“怎么,我不能种树?”
“能倒是能,可你种树干什么啊?我倒是听说泰华超市集团好像又投资了一个家具卖场,你这是打算自己做家具?”
冯宇翻个了白眼:“就算我想自己做家具,种树也来不及啊。而且我们那是一个家居卖场,不只是家具。我们是租场地给别的家居品牌收租赚钱,并不是靠着自己卖家居产品赚钱。”
“那你这种树是为了什么?好看?”
冯宇差点被茶水呛死,什么叫种树为了好看?你以为我是奖光头吗?为了宋美眉,给一个城市种满了花树?
“我是要做绿化,绿化明白吗?”冯宇提高了声调。
“就这个啊,这事儿你找我干什么?你想在哪个城市种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怎么,现在冰城那边不给你面子?”张瑞强还是有些不明白,以冯宇的脾气,要种树肯定是自己掏钱,然后雇佣当地农民,这地方应该乐不得的支持啊。
“我要种的树有点多,而且可能会占用一些其他山地什么的。”
“多?有多少?”
“能有多少,就有多少。主要在西北地区,整体改善咱们国家的空气质量,防止大雾天气出现。”
现在还没有什么雾霾的说法,或者说虽然被提及了,但是并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熟悉。事实上这个词,也是前世米国人鼓捣出来的,华夏在11年左右才开始认可。
之前不是没有这样不太好的天气,但是大家习惯上称之为大雾,或者浓雾,而没有人说这是霾。
相比于前世雾霾天街上都是戴口罩的人来说,现在的雾天,也没什么人戴口罩,大家只是觉得在大雾里有些不舒服,没觉得有多大危害,更不会想到这会影响身体健康。
张瑞强张大了嘴巴:“这就是你的理由?”
“怎么,这个理由不行吗?你知不知道,就因为米国弄的那个空气质量指数后,我爸妈都把我儿女带回冰城老家了?我想看孩子,还得特意飞回冰城。每个周末带着我老婆来回折腾,你以为很有意思?”
张瑞强有些迟疑道:“这京城的空气,没那么差吧?虽然确实比不上冰城,但你不是也说了,那纪录片就是危言耸听吗?”
“再说了,前些年京城也有了扬沙天气,说是什么受到沙尘暴影响,然后国家不是治理了吗?这几年,京城连扬沙天气也少见了吧?”
冯宇心说,现在是没事儿,前世也是等奥运会过去了,问题才严重起来的。
“没错,是治理了,但是治理的力度,远远不够。每年我们这儿都要受到西北风的影响,将内蒙那边的风沙吹过来。”
“现在是怎么治理的?在北河那边植树,让那边拦住。可是这样就够了吗?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冯宇反问道。
“谁说的?我们在内蒙那边也开始种植草皮,一些地区也开始种树,那么多耐寒、耐旱的树种,你以为都是为什么地方研究的?都是咱们华夏的土地,在你眼里我们就只管京城?”张瑞强怒道。
当然不是,前世对于内蒙、甘省那边治理也不小,可是限于环境因素,治理的结果,并不是特别好,没有达到预期。
理论和实际,总是有着那么一些出入。后来华夏又开始搬迁工厂等举动,加大治理力度,但效果也要十几二十年才能看到。
既然如此,不如更早的加大力度,可以花费更少的资金,却让效果变得更好。
往小了说,也能让冯宇住的更舒服一点。他也不愿意将来自己住的城市,每年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出现不太适宜出门的天气。
“老张,你别激动。我知道上头在治理了,但是力度不够。现在我加入其中,我来出钱做绿化治理,这有什么不好吗?”
张瑞强愣了一下,好像这没什么不好的。有人愿意花钱,还不用国家操心,这是太好不过的事儿了。
“你有什么要求?”张瑞强警惕的问道。如果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冯宇肯定有其他要求,否则干嘛要来找他?
“第一,处于京城上风向这些工厂,要么搬迁,要么上马最新的排污处理设备,否则他们那没什么事儿,咱们这儿可就麻烦了。”
“第二,这个绿化项目,我需要一位镇得住场的大人物挂名,免得有些人惦记我这些钱的时候,我没办法名正言顺的收拾他们。”
“第三,老规矩,资金使用需要经过我的人审核批复,但是具体执行的人,可以交给政斧部门管理。”
主要是这个工作需要的人太多了,冯宇也得需要政斧协助,才能完成。否则就算能够完成,需要花费的精力和金钱肯定要更多。
反正大头都是冯宇掏了,政斧那边出点人怎么就不行了?这不也是为人民服务吗?
“第二条和第三条很好解决,我级别不够的话,相信上头肯定有领导愿意给你压场。其实我觉得,这事儿可以找朱铁腕。”
“但是第一条,就有些麻烦了。你知道京城西北方向,有多少大型的国企吗?这些企业搬迁容易,但是工人怎么办?工人的家都在这儿,让他们搬去哪儿?”
“老张啊,你想过没有,我们这边治理,那边还继续排放,那有什么用?虽然企业搬迁,会很麻烦,涉及到的金钱也非常多,但确实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而且一些工厂,确实老化了一些,设备、技术更新一下,难道不应该吗?”
“防患于未然,非要等到事情严重了,才做决定?总之你跟上头说,这些都答应了,那么我捐出的钱,绝对不是小数目,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啊。”
“这……我帮你问问吧。”
……(未完待续。)
第1623章 父子论(求订阅)
聊完了绿化的事儿,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儿,张瑞强说道最近国际上的大事儿。
比如岛国换届,上个月底按辈晋三上位之后,这个月初就来访华。
聊一下战略互惠关系,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什么的。算是打破了上一届的僵局,让两国关系重新缓解。最重要一点,可以促进双边贸易。
上一届的僵局,可让岛国吃进了苦头,失去了华夏这么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之后,岛国的许多产业发展,都变慢了许多。
当然,华夏的产品,进入岛国市场也变得格外艰难,两国之间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共识了。
原本岛国以为,失去了他们的经济帮助,华夏的经济发展速度肯定会慢许多,但是没想到,华夏经济发展速度不但没有减慢,反而变得更快了。
不只是农业、工业、贸易等发展良好,就连金融投资等,也变得成功了许多。
岛国还以为他们可以跟西方国家一起,对华夏进行一些技术封锁,但是发现也失败了。
开始有俄罗斯不断的帮助华夏,然后南韩也开始靠近华夏。还有华夏那个冯宇,总是帮忙,让华夏解决了很多头痛的问题。
尤其是今年华夏跟欧美那边国家进行了多次会谈,然后双方各退一步,许多非关键技术,不再对华夏进行封锁了。
这时候岛国才发现,好像他们被耍了。
米国当初跟他们说,大家一起对华夏进行技术封锁,结果米国那边先解封了,这就把岛国闪了一下。
按辈晋三的幕僚团也决定,要跟华夏重新建交,要打开华夏这个市场,让他们的产品能够卖过去,让他们岛国的企业赚更多的钱。
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收购一些华夏的企业,还能在税收上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当然还有就是前段时间三胖那边也开始了核~试验,不管谁反对都不好使,他们也料定了,只要华夏不动手,那么其他哪个国家都不能动手。
因为距离太近了,一旦这儿被占了,那就可以威胁华夏安全了。华夏不是宣称,绝不率先使用武力么,那他们还怕什么?
于是伊朗那边,也拒绝执行会谈决议,也是打算一条路走到黑。只要成功了,那么就谁都不怕了。
还有就是潘集文当上了秘书涨,至少这位是亚洲人,会为了亚洲的利益所考虑,同时也表示南韩那边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些消息,冯宇之前都没怎么关注,通过老张的口知道了,也可以调整一下公司的战略投资方向。
比如他知道伊朗那边跟前世一样,那么随后肯定会有石油减产的情况发生,到时候必然石油会大涨。
一旦岛国和南韩那些企业来华投资了,那么相关的企业股票肯定也会大涨。这些看似跟冯宇关系不大的事儿,其实却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影响着冯宇的投资方向。
“老张,咱们跟岛国那边,签署了什么重要协议吗?”冯宇追问道。
“怎么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口头上的约定,签署了一些框架,其实没什么大用处。”
说白了就是岛国这边主动示好了,华夏也要看岛国的态度。比如关于一些历史问题,你也该承认了吧?
当然,依照冯宇前世的记忆,岛国人是会死不要脸的想要抹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的。
看来华夏这边也明白,岛国人不足与谋,所以并没打算深交。
“那宝岛那边呢?有什么变化吗?”这点是冯宇最为关心的。
“那边啊,暂时还未有变化,明年之前的协议才到期,我看上头的意思,是要宝岛进行表态,如果他们还是这样的话,那么将撤销对宝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那时候上头就会采纳你的建议,让他们明白,脱离了华夏的庇护,他们宝岛连发展经济都会非常困难!”
其实就像香江,回归之后,现在很多香江人也说,比当初在英国的治理下要好得多了。香江人自己治理香江,有困难了还可以找祖国这个靠山,多爽啊。
香江的经济,没有像前世那样崩盘,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恢复的速度也很快。尤其是内地的一些扶持,让香江发展的更好了。
宝岛那边不知道吗?他们许多民众,其实也是想要回归的。靠向米国,根本就难成大事。米国里宝岛多远啊,真要是有什么事儿发生,米国都来不及反应。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这样宝岛就会慢慢被内陆同化,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就彻底变成华夏一个省了。
而且现在内陆虽然看似很富裕,但是穷的地方比宝岛多多了,这回归也行,得给我们更高的地位。
如果他们要求向李超人那样,获得一个副职的话语权,当然没问题,但是他们想要的不只是这么点,他们想要的更多,他们想要将华夏变成另外一个米国,来个两D制,甚至是多D制。
不是说别人的政~治形态就一定不好,但是是真不适合华夏啊。从开国的时候就这样还好说,在发展这么快的时候,一旦转变形态,那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宝岛那边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内陆这边当然不能答应。宝岛总是以为他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熟不知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华夏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够强,如果有俄罗斯那么强大,早就来硬的了。现在华夏是一心发展经济,先把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升起来,把国力提升起来,然后再来研究其他的。
但是现在发展经济,不代表就能够容忍宝岛那边随意的蹦跶。
最简单来说,宝岛在联合~国都没有席位,现在想要申请,每一次都被华夏一票否决。五常任,就是这么硬气。
上头现在也考虑了,是否要来一招釜底抽薪。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让宝岛这边自动申请加入华夏。
什么情况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当宝岛遭受打击的时候。
无论是武力打击,还是经济打击,任何一项,只要严重了,都能让宝岛服软。
武力的话,除非是华夏动手,否则自己的孩子,谁也不能打。但是经济嘛,这个就可以了,就像扣掉子女的零花钱,让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回家!
冯宇笑呵呵的说道:“我看在咱们有生之年,或许就能看到祖国版图完整了!”
……(未完待续。)
第1624章 入股ARM
正跟张瑞强聊着呢,冯宇的电话响了,是拉尔夫。
“老板,我们没能收购其他公司手中的ARM股份,但是我与ARM公司谈妥,会以超威半导体、鹰伟达、金石顿等公司的名义投资入股。而且我跟刘联系了,随后包括连想集团、风雨电子、爱华电子、泰华晶硅等几家企业,也均会投资入股。”
“这些公司合计拿出来十个亿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且投票股也是百分之二十,具体细节,我还在与刘协商中,但是ARM那边已经没问题了,基里连科先生已经获取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投票股。经过我们入股稀释之后,大概还能占比百分之五十一左右。”
这样一来,基里连科加上冯宇名下子公司所掌控的投票股,就超过了三分之二,在公司董事会,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做得好。记住,在公司的事情上,如果我没有吩咐,那么全力支持基里连科的决定。”冯宇吩咐道。
“我明白,老板。如果不是基里连科先生帮助,我们也不可能成功入股。虽然有所溢价,但是这家公司的潜力我们评估过,与我们风雨控股集团和泰华控股集团旗下多家企业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我们绝对不会亏。”
拉尔夫最初得到冯宇吩咐,要他去ARM那边谈,收购其他股东手中部分投票股,或者投资入股的时候,他就让公司做了评估。
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这家公司的技术,与超威的重合了,都是做处理器嘛。
但是超威那边却说,双方其实很不一样。超威主营的是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器,而ARM则是主要做微处理器,应用在手机、PDA、机顶盒还有一些数控机器、电器上面。
这方面,ARM不但技术成熟,且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就连英特而也购买了ARM的一些专利授权。
而且他还了解到,这个ARM竟然有那么多大公司的股份,但却只有不到两千员工,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着专利授权。
ARM不能自己生产,但是超威他们,或者说是泰华晶硅等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啊。这样结合,肯定能赚更多钱。
虽然溢价不少,但是凭借风雨控股集团和泰华控股集团强大的品牌效应,他们的入股之路也没有那么难。
如果是像基里连科那样,收购别人的股份,那么所要花费的金钱,肯定会更多。
而且ARM不但现在专利技术就非常之多,还有许多正在申请中。虽然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大公司,动辄几万个专利。
但是他们的专利都很新,且都非常的实用。
拉尔夫听冯宇说过,未来微处理器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都需要这个。
虽然现在看起来,智能手机市场远不如功能机,但是这几年也发展的飞快。尤其是实验室的样品,那真是不次于前几年的PDA了。
所以冯宇说未来智能手机会统治手机市场,拉尔夫是相信的。
还有那个平板电脑,虽然连实验室都还未做出来成品,许多技术还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拉尔夫也相信冯宇,因为冯宇的预言,就从来没错过!
智能家电,这个全世界的家电企业都在做。这其中,以欧洲和亚洲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米国那边弱的很。
欧洲的比如细门子、飞利普、汤姆孙等,都是家电方面的翘楚。亚洲这边就更多了,岛国一批、南韩两家、华夏也有不少。
甚至华夏的许多家电品牌,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比如格兰士的微波炉,比如格里的空调,嗨尔的洗衣机、冰箱,长红的电视机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
甚至现在华夏那个叫嗨尔的品牌,已经能跟汤姆孙在北美市场掰腕子了,华夏还真是一个擅长创造奇迹的国度。
既然这么多企业未来都有可能成为ARM的客户,那么这笔投资,就绝对不会亏。
更何况经过这次股权更替之后,等到ARM股票复牌,股价肯定还会上涨,至少在账面上,他们不会亏。
“记得,要给ARM找更多的客户,将ARM的专利授权给更多的企业。”
拉尔夫有些诧异的问道:“老板,ARM的专利很多还是非常好的,我们不应该建议进行技术封锁吗?”
“不,没有任何一种专利,是完全无可替代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我们授权给其他公司,那么他们就会按照我们的思路来进行生产,这样的话,就会落后于我们很长时间。”
“最简单来说,授权给越多的企业,我们获得的利润就越多。而且当获得我们授权的企业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就会成为微处理器行业的唯一标准!”
当其他公司都采用ARM的专利技术后,产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