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敌三国志系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武艺就不行,又失去了胆气,黄龙节节败退,张飞倒是杀得起兴,难得碰到一个武艺不错的对手,倒是可以好好耍耍。

    不过几个回合之后,张飞便看到了赵迁速战速决的信号,于是他倒是不甘心的大吼一声,一矛刺向黄龙的胸口。

    这一矛又快又准,黄龙根本躲不过去,被张飞一矛刺了个透心凉,跌落下马,死在当场。

    此时,八门金锁阵内,各门各队都在围杀黄巾贼,闯到了陶升、苏桓和王山门中的黄巾贼还好,只是出来、进去;不过,其他几门就没那么幸运了,非死即伤。

    张飞将黄龙的首级割下,拎在手中,策马穿梭在阵中,高声喊喝道:“黄龙已死,投降不杀!”

    “黄龙已死,投降不杀!”

    “黄龙已死,投降不杀!”

    “黄龙已死,投降不杀!”

    几千人的大阵,所有士卒都高声喊喝,陷入阵中的近两万士卒肝胆俱裂,纷纷放弃抵抗,将兵刃丢弃在了地上。

    赵迁在高架上看到战况,心知大局已定,令旗一挥,八门金锁阵撤销,军队集结在了一起。

    战场上已经跪地乞降的黄巾贼,此时抬头一看,原来声势浩大的队伍,已经零零散散,死的死、伤的伤、降的降。

    赵迁昂首走到众黄巾面前,扫视一圈之后,说道:“吾乃大汉镇北将军赵迁,尔等起兵造反,谋杀朝廷官吏,可否知罪!”

    “吾等知罪,求将军饶命!”

    “都是黄龙蛊惑,将军饶命啊!”

    “念你们乃无知愚民,本将军给你们一个机会,只要愿意归降本将军,为本将军效命者,可免一死!”赵迁继续说道。

    黄巾众面面相觑,纷纷纳头便拜,道:“吾等愿降,愿意归降!”

    赵迁点点头,继续问道:“广阳城还有人马驻守吗?城中粮草如何?”

    稍稍沉默了片刻,一个黄巾兵站了出来,正是之前的那个独眼。

    独眼来到赵迁身边,跪了下去,说道:“启禀将军,这次黄龙是带着所有兵士前来替程远志和邓茂报仇的,所以城内并无兵士;至于粮草嘛,应该够三万兵马半月之用。”

    赵迁点点头,对身边的将士说道:“如今收降这些黄巾兵,粮草的压力太大,子虎将军,你负责去广阳城,把仓库粮草运来,记得不要骚扰百姓。”

    “得令!”赵风答应一声,带人往广阳城的方向奔去。

    “翼德、子龙,将这些降兵进行收编,咱们回易县!”赵迁说道。

    用了将近半日的时间,终于将这些黄巾降兵给整编完毕,如今赵迁总共有士卒两万人,其中骑兵一千五百,也算是一股势力了。

    如今赵迁要兵有兵、要将有将、要粮有粮,只是谋臣方面还是只有田丰一人,明显不够用。

    赵迁已经决定,只要回到易县,便开设招贤馆,多多的招募谋臣。

    在赶往易县的途中,赵迁又得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大将军何进在围场狩猎之时,竟然从马上跌落摔死,而董卓本人则与执金吾丁原发生了直接冲突。

    不出赵迁所料,董卓用名马加财宝,收买了丁原的义子吕布,杀死丁原,从此独揽朝政大全,不可一世。

    回到易县之后,赵迁很快便接到了天子的诏令,是关于封赏的诏令,因赵迁剿灭幽州黄巾有功,特加封河间太守之职。

    赵迁怎会不知,这河间太守其实是董卓为了安抚自己罢了,于此同时,逃出洛阳的袁绍也被封为了渤海太守。

    而且在赵迁所在的河间郡周边,韩馥被命为冀州牧,幽州则派来了刘虞作为州牧,就连公孙瓒也因为抵抗丘力居有功,被封为幽州刺史。

    赵迁明显感觉董卓对自己的忌惮,除了袁绍,和自己一样,属于安抚意外,恐怕其他几人都是为了牵制自己或是袁绍而加封的官职。

    在得知袁绍到了渤海之后,赵迁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建造招贤馆,他可不想那一批颍川的名士,在袁绍那里失意之后,去投奔曹操。

    赵迁建立招贤馆,目的就是吸引那些一开始投奔袁绍的谋臣。

    不到几日,一座招贤馆便建好了,由田丰亲自坐镇,面试前来应招之人。

    次月丙午日,赵迁问过田丰,乃是良辰吉日,于是赵迁取来招贤令,挂在了招贤馆的牌匾之上。

    不知是不是出于心里作用,赵迁感觉一道红光从招贤令中散出,波纹状的荡向远处。

    “田先生,可有什么人才前来投奔?”赵迁来到招贤馆内,问田丰。

    田丰摇了摇头,道:“并没有特别出众之人,也就是能写点文墨罢了。”

    赵迁有些失望,生怕田丰错过,继续说道:“可有颍川之士来投?”

    “颍川?”田丰摇了摇头,“来此投奔大都是河间之人,外地之士少有。”

    赵迁眉头紧蹙,这眼看着就要日落西山,那招贤令的时效可仅仅只有一天,如果今天不能有所收获,赵迁都要决定,亲自去袁绍那里挖人了。

    眼看就要到了掌灯时分,田丰将几案上的书简、笔墨收拾停当,准备闭馆走人了,而正在这时,门外小校来报,有两人来投。

    田丰眉头一皱,说道:“今日天色已晚,告诉那两人,明日再来。”

    小校领命就要出去,赵迁连忙止住他,问道:“来者可曾通报姓名?”

    那小校赶紧回答道:“说是颍川荀氏叔侄。”

    赵迁一听,脸色一变,急忙说道:“快快有请!”

    小校领命而去,田丰有些疑惑的问道:“主公,那颍川荀氏叔侄是何人?”

    听了田丰的话,赵迁就已经知道,肯定又是自己的介入,使得历史发生了偏离,此时此刻,荀彧荀攸名声未显,且都是年轻人,估计没人会在意他们。

    “田先生,本将军敢言,此二人俱是大才!”赵迁笑道。

    ?

第九十一章 并州急报() 
见自己的主公如此笃信,田丰也不好再坚持闭馆,于是命人张灯,召见那颍川叔侄。

    田丰和赵迁坐在上首,荀彧、荀攸坐在对面,颇有一副面试的意味,如今,见到了两人,赵迁心情大好。

    “汝二人可通报姓名。”田丰开口说道。

    只见两人之中,看上去年轻的那位,直起身子,双手抱拳,道:“吾乃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家父乃是荀绲;这位是吾之从子荀攸,字公达,曾任黄门侍郎。”

    听到这里,田丰双眼一亮,问道:“哦?竟然是荀家八龙荀绲之子,失敬失敬!”

    “忝依父名,愧不敢当。”荀彧淡然说道,显然不愿意靠自己父亲的名声。

    赵迁坐在一边,忍不住问道:“不知二位先生从何而来?”

    “吾叔侄二人,听闻将军于此处开设招贤馆,特从冀州牧韩馥处来此。”荀彧回答道。

    田丰轻抚胡须,问道:“二位为何弃州牧,而奔太守乎?”

    赵迁看向两人,他也想知道,荀氏叔侄为何放弃在冀州牧韩馥手下做事,却来投奔自己一个河间太守。

    荀攸冷哼一声,说道:“韩冀州素性恇怯,今冀州虽遭黄巾之灾,然部州强实,州牧却无大志,吾之抱负何以施为?

    ”

    听了荀攸的话,赵迁忍不住脱口而出:“那渤海太守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海内人望,二位先生为何舍近求远?”

    此话一出口,赵迁就后悔了,这相当于自己提醒他们去投奔袁绍了。

    历史上,荀氏叔侄确实是应韩馥之邀,来到了冀州,不过当他们到的时候,冀州已经被袁绍所夺,所以也就跟了袁绍,后来曹操起兵,二人弃袁投曹。

    荀彧听了赵迁的话,微微一笑,说道:“袁本初,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可暂依而不可久附。

    ”

    “吾亦知袁绍以宽厚得众心。”荀攸接着说道,“然之为人,志大而智小,忌克而少威,终难成大业。”

    听了两人的话,赵迁微微放心先来,至少他们不会去投奔袁绍了,而现在曹操的声明远比不上自己,如果还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话,那可是愧对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了。

    “那二位先生以为本将军如何?”赵迁继续问道。

    荀氏叔侄对视一眼,荀攸率先说道:“将军于家国危难之际,起兵讨贼,以数千兵力,屡败数倍贼众,实为难得,攸愿辅之,以效智力。”

    赵迁大喜,没想到这个荀攸倒是痛快,自己打的几场漂亮的胜仗,便将其折服,看来自己的魅力倒也不小。

    荀彧倒是没有急着表明态度,而是说道:“不知将军接下来有何打算?”

    赵迁一愣,没想到荀彧会问自己,看来古今都一样,这招聘都是双向选择,公司想要招聘到人才,人才亦想投奔有前途的公司。

    沉吟片刻,赵迁答道:“如今本将军已有数万士卒,然大都是黄巾降将,其心不一,其志不稳,其战不强,所以本将军首先便是练兵强军。”

    见荀彧没有说话,赵迁继续说道:“本将军屡受天恩,得以今日之显贵,待兵强马壮之时,欲起兵讨伐董卓,以正天子之位!”

    听到这话,荀彧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有此心,则天下幸甚!”

    虽然当初是田丰建议赵迁广招谋士,共商大事,但是眼看赵迁对荀氏叔侄非常客气,心中还是有些不自在,于是问道:“文弱有何妙计呢?”

    荀彧微微一笑,说道:“诚如将军所言,屯马聚粮,连天下豪杰,诛灭董贼,而后北镇蛮夷,南督天下,则大汉江山可固。”

    赵迁点点头,如今虽然遭遇了黄巾暴乱,各地州郡也有了自己的武装,但毕竟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那么明显的割据,荀彧站在这个角度上,提出让自己都督天下,目的还是为了扶保汉室。

    “那公达呢?”田丰又问道。

    荀攸看了田丰一眼,淡淡的说道:“愿随将军左右,随机应变。”

    赵迁不想让田丰和荀氏叔侄杠上,从而闹别扭,连忙说道:“二位先生,可否愿与本将军共扶天下?”

    赵迁说的是天下,而不是汉室,因为他手指上的那个无敌三国志系统可是要让他称霸天下的。

    不过,在这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潜意识里就认为“朕即天下”,天下就是皇帝一个人的,所以当赵迁说共扶天下的时候,荀彧也想当然的认为赵迁是要扶保汉室了。

    其实扶保汉室,也是赵迁现在必须要做的,他没有袁绍那种先天的声望优势,自己虽然斩黄巾有功,不过在天下名士看来,不过是一介武夫,若抛开汉室,很难立足于天下。

    荀彧和荀攸两人对视一眼,考虑了一会儿之后,双双拜伏道:“荀氏叔侄参拜主公!”

    直到听到了这声“主公”二字之后,赵迁才彻底的放下心来,有了荀氏叔侄的辅佐,真可谓是彪虎生翼。

    几天之后,招贤馆又陆续的来了几人,其中田丰比较欣赏的有耿武,字文威;闵纯,字伯典;李历,字明时。

    从此,赵迁部下武有张飞、赵云、太史慈等猛将,文有荀彧、荀攸、田丰之谋臣,威名更盛,羽翼渐丰。

    如今易县人口众多,赵迁按照后世的经验,在城池周边建设卫城,以蓄流民等,卫城之中有军队驻扎,与易县城互为犄角照应。

    而易县的粮草储备也非常可观,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拓展,以及前期剿灭黄巾所余之粮,足以供给赵迁的大军。

    就在此大好形势之下,赵迁又接到了一封求救信!

    得到救援信之后,赵迁立即升帐,与众谋臣武将商议军事。

    赵迁看到文物齐聚,坐满帐中,一股成就感悠然而生,帐下坐着的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今却在我赵迁帐下听令!

    稳定了一下情绪,赵迁一边将救援信递下去,让众人传阅,一边说道:“众位先生,各位将军,如今并州刺史张懿发来求援,南匈奴叛乱,并州危在旦夕!”

第九十二章 董卓的心思() 
帐下文武传阅完毕之后,一时间无人大话,田丰看了看,上前一步说道:“主公,老夫以为匈奴残暴,更胜黄巾,侵我领土,必须讨之!”

    “主公,末将曾见过匈奴杀人,甚为暴虐,如今趁国内混乱,南下侵扰,不能袖手旁观!”赵风抱拳说道。

    话音刚落,邹靖迈步上前,道:“将军,如今我军战事方停,正是休养生息的时机,将军为河间太守,匈奴侵扰的是并州,与我等何干?末将认为不可轻易动兵。”

    赵云上前一步说道:“邹将军此言差矣,大哥虽为河间太守,然亦是镇北将军,那并州百姓亦是大汉子民,今收到求援急报,怎能不救?”

    “三弟说的有理。”张飞也附和道,“大哥,俺老张愿为先锋,斩下那匈奴单于的人头,献给您。”

    荆飞眉头一皱,说道:“主公,据情报所言,此次匈奴发兵十万,且有大量骑兵,战斗力不可小觑,非是黄巾贼所比啊。”

    赵迁点点头,忽然看到坐在一边的荀彧和荀攸,便开口问道:“文若、公达两位先生有何高见?”

    荀攸昂首说道:“匈奴虽然人多势众,然不通兵法,虽十万之众,又有何惧哉?”

    赵迁听懂了,这荀攸是主战的,于是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以为本将军是否应该派兵去救并州?”

    “匈奴南侵,主公为镇北将军,假节,发兵讨逆,此为忠;救邻州于水火,此为义;解并州百姓于倒悬,此为仁。主公有何理由,不行此忠义仁之事乎?”荀彧反问道。

    赵迁一听,抚掌大笑道:“文若说的好,那本将军便依田先生之提议,行文若先生所言的忠义仁之事,发兵救并州!”

    赵迁站起身来,命道:“邹将军,本将军留给你五千精兵,与文若先生一起驻守易县,凡是请教,不得有误。”

    “得令!”

    “其余将官点齐人马,随本将军一起,明日启程,兵发并州。”赵迁说道,“公达、田先生为随军参谋。”

    “得令!”

    叮!

    正在这时,系统突然传来一声脆响,紧接着便是雪儿发布任务的声音:“系统任务:营救并州,与南匈奴达成友好同盟。”

    听了这条任务,赵迁有些无语,营救并州还好说,怎么还让自己跟匈奴达成友好同盟呢?

    就算是自己取胜,匈奴迫于自己的武力,达成的同盟,应该也不是友好同盟吧?赵迁实在想不明白。

    赵迁在心中问过雪儿,不过得到的答案却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

    既然如此,赵迁也不再纠结此时,走一步算一步,于是遣散众将官,各自回去收拾,准备明日起兵。

    洛阳,皇宫大殿上。

    汉灵帝刘宏端坐在皇位上,有黄门官前来奏事:“启禀陛下,并州来报,南匈奴叛乱,十万铁骑兵犯并州晋阳城,危在旦夕。”

    刘宏吃了一惊,不知所措到:“如今真是多事之秋,黄巾贼刚刚覆灭,那匈奴竟然趁机叛乱,众位卿家,有何良策啊?”

    大殿之上的文臣武将听到刘宏的询问之后,都低下头去,默默不做声。

    看到自己臣下的样子,刘宏长叹一声,十分的失望,就在这时,从班部末尾处,走出一人。

    只见那人身量短小,面色黝黑,其貌不扬,董卓一看,有些不太高兴,说道:“孟德,大臣议事,你要做什么呀?”

    此人正是曹操!

    只见曹操手持笏板朝着刘宏及董卓各施一礼,道:“陛下,董太尉,曹操不才,愿领兵前往讨之。”

    刘宏眼睛一亮,说道:“卿需要多少人马?”

    曹操还未回答,董卓抢先说道:“孟德,此乃国家大事,哪轮的到你来议论,速速退下。”

    “太尉……”

    曹操抬头一看董卓那不可一世的样子,及汉灵帝刘宏无可奈何的表情,便不再坚持,退回班列,心中已生出离开洛阳的念头。

    刘宏不满的看了董卓一眼,抱怨道:“董太尉难道要亲自率领大军前去镇压吗?”

    董卓哈哈一笑,说道:“臣事务繁忙,难以抽身,怎么能亲自去讨伐这些叛逆呢?”

    “那该如何是好?”刘宏焦急的说道,“不如将皇甫嵩及朱儁从牢中释放,让他们戴罪立功,平定叛乱?”

    董卓冷哼一声,说道:“皇甫嵩、朱儁图谋不轨,意欲谋反,本应当诛,只不过念其前番功劳,饶其不死,怎可释放以成患也?”

    “那你说,如何解决这场危机!”刘宏微微有些怒气。

    董卓呵呵一笑,说道:“陛下勿恼,您忘了镇北将军赵迁了吗?”

    刘宏眼睛又是一亮,拍掌笑道:“不错,朕有镇北将军赵迁,何愁叛贼不除?来人,令赵迁火速出兵,救济并州!”

    “陛下,镇北将军此时已然发兵,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