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人物语(不语)-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了。
范唯唯有些失望,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把目光转向那个相框仔细观看。忽然眼睛一亮——五张照片中有一张是集体照。包括纪嫣然还有那位中年女士外还另有四位身穿白大褂的男医生,其中站在最左边的那个人看起来非常眼熟……,那不是李亮吗?
想起来了,记得李亮曾经和自已说过,他原先是朝阳医院的医生,后来才自已dú lì出来,办起了整形美容医院……。,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已问他不就行了?
想到这里,范唯唯心中一喜。“这位医生是叫李亮吗?”她指着照片的那个人向孙主任问道。
“对呀,就是他,怎么,范小姐认识他吗?”孙主任点头确认道。
“呵。是呀,他是不是开了一家整形整容医院?”果然是那个人,这样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范唯唯笑道。
“是的,呵,那个家伙,整形方面是国内第一流的专家,而且脑子很好用,比我们这些人有经济意识。六年前辞职开办医院,今年chūn节时我们同期进入朝阳医院的人还在一起搞了次聚会,看他意气风发,人也比以前胖了许多,过的应该不错。”孙主任笑道,李亮是国内整形整容方面的专家,客户中演艺人员肯定不少,范唯唯认识李亮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这属于个人隐秘,对艺人而言更是不能说的秘密。所以孙主任也不多问——他是医生,不是八卦记者,对明星艺人的**并不感兴趣,而且保护病患的**也是医生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不该说的别说。不该问的就别问。
“唯唯,好了没?”正谈话间。那边洪导叫道。
“嗯,好了。”知道是拍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范唯唯向孙主任点头笑了笑,转身走向洪导那边。
送走了丁建洋,陈淞生等人回到了棋胜楼自已人开会,犯不着在远望楼那种地方,租金很贵的。
来到小会议室,陈淞生叫人送来茶水果品,喝着茶水,吃着果品,倒是舒爽的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陈百川,董亮都是嗜烟之人,一人点一支,喷云吐雾,好不自在。
“各位,觉得今天的见面会怎么样?”茶过一杯,烟过一支,闲扯聊天儿差不多了,陈淞生笑着问道——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是该干点儿正事的时候了。
“嗯,还算不错。丁建洋这个人很老道,是个老江湖,说起话来滴水不漏,聊了半天,什么都谈到了,却又是什么都没结论,提出的那一大堆问题,没一个是好应付的,针针见血,招招要命,幸亏二位陈老经验丰富,曹老弟头脑灵活,见招拆招,见式破式,这才糊弄过去,如果光是我自已,只怕用不了十分钟,就被问得头晕脑胀,胡说八道了。”董亮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笑着向大家说道——朱元璋成功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既然没有实力在这个人中占得位,那么装傻充愣,故做粗鲁莽壮便不失为一种高明的作法,三国时期,司马懿就是用这一招骗过了曹爽的耳目,这才利用曹氏势力人马离开都城的时机一举夺权成功,为将来灭魏建晋打下了基础。
“呵呵,我看你现在才是在胡说八道。”陈百川笑道,他这样的老江湖,哪儿那么容易就被董亮骗过,如果董亮真那么草包,又怎么可能在数年间把乌鹭社建成京城西部势力最大的棋社呢?
“真的吗?呵呵,那肯定是还没缓过劲儿来。”董亮装作没听懂陈百川话中意思的样子笑道——被挖苦两句算什么,老话讲,吃亏是福,装傻总比装jīng明来的聪明。
“呵,小董的话的确是有些夸张,不过有一点他说的很对,丁建洋是一位商界老手,谈判专家,他的谈判经验,恐怕比咱们四个人加起来还要多,和这样的对手交锋,想要占到便宜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陈淞生笑着说道。
对这一点,四个人的观点完全一致,的确,丁建洋是跟着廖炳坤从扫街推销开始一路打拼才爬到现在的地位,其间经历的商战竞争何止千百,说是身经百战绝不过分,而他们四个人,陈淞生和陈百川两个年轻时是棋手,那时每天做的都是比赛训练。提高棋艺。连接触社会的机会都很少,更不要说什么商业活动了,三十五六以后,竞技状态下降,渐渐退出棋战一线,转而从事二线管理工作,但主要管的也是棋手,比赛等等,谈判桌与人交锋斗智的事情不能说完全没有,不过一年到头儿能有三两次就已经很难得了。至于曹英,虽然在大学学的是商贸专业,对商务谈判课程下过功夫,但大多属于理论知识。纸功夫,实战经验也没有多少。董亮其人,虽然比曹英年长几岁,但情况却也没好到哪儿去,故此,四个人在见识到丁建洋这种商战老手,谈判专家在谈判桌展现的技巧,策略,手段,口才之后。不得不感叹隔行如隔山,在商务谈判领域,已方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业余爱好者,人家虽然只是一人,却是职业高手,业余爱好者再多,加起来却也不是一位职业棋手的对手。
“我完全同意三位的看法,所谓客大欺店,店大欺客。银海集团虽然的确有诚意想要投资京城棋社联赛,这从丁建洋主动提议,要为比赛设置代言人中可以感觉的到,不过在这场谈判中,谈判双方的地位相差悬殊。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这就好比九十公斤级拳手与六十公斤级拳手的比赛。再怎么拼命,轻量级拳手也只有被击倒的命运。”曹英发言了。
“……;曹老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呀。先不说咱们这些人商业谈判的经验没办法和人家比,就算有足够的经验又能怎么样?手里没有筹码呀,象玩梭哈,你光有一手好牌有什么用,人家把筹码往桌一推,玩的起就玩,玩不起就请离桌,你有招儿吗?京城棋社联赛现在缺的是钱,人家银海集团多的就是钱——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想要硬气,谈何容易呢。”董亮笑道。
“小董的话虽然说的有点儿刻薄,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需要银海集团的钱,但银海集团却不一定必须把钱投到京城棋社联赛中,现在是我们有求于人,而不是人家有求于我,姿态低一些,那也是应该的。”陈百川说道——虽然基于共同的利益,他不得不支持与银海集团的合作,但心里却并非甘愿,此刻表面看似在分析情况局面,实则却是夹枪带棒,冷嘲热讽。
“呵,老陈,你也不要太悲观了,怎么说的好象咱们几个象叫花子似的?京城棋社联赛本身难道不就是咱们手中的筹码?银海集团如果不是真心打算投资赞助,又何必让丁建洋这种副总级别的高管来浪费时间?”
对陈百川的冷嘲热讽,陈淞生听着不乐意了,他是知道事情真相的人,晓得这件事儿是出于廖炳坤的意思,丁建洋肯定是冲着达成合作的目的来进行谈判,只是这中间的故事并不方便和三个人明说,所以他只能以反问来辩解。
“呵呵,真心当然是真心,但真心并不等于人家就会放水呀?在商言商,咱们要争取最大的利益,丁建洋又何尝不是在为银海集团争取最大的利益?他没错,咱们也没错,问题是他手里的筹码是真金白银的人民币,咱们手中的筹码则是现在还只存在于纸的一个方案,谁占据着谈判的主动权,这还用问吗?”陈百川笑道。
事实如此,陈淞生倒也无从反驳,冷哼一声,他没再争辩,免得好好的讨论变为口舌之争。
“呵,两位陈老,稍安毋躁,研究讨论,没必要动气。我的看法,银海集团的确是有意投资京城棋社联赛,但丁建洋作为一名商战高手,肯定不会随随便便就把协议定下。这种情况就好比高手下棋,即使是存心放水,那些太难看的俗手恶招也下不出来,因为那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shè式的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所以,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增加手中砝码的份量,那么谈判的最后虽然可以达成合作,但也只会对银海集团最有利,而非是对我们最有利的结果。”曹英讲道。
“有道理,曹老弟,不愧是过大学的人,脑子里的道儿道儿就是多。没错,咱们手里的筹码确实是太少了,没有本钱,再怎么谈也谈不出好的结果,咱们没有空手套白狼的那种本事,只有按正常的办法去做。不过话说回来,曹老弟,这筹码怎么个加法呢?你有没有好的主意呢?”董亮问道——直觉告诉他,曹英会这么说,应该是早就有了盘算。
“呵,很简单,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在一根绳子吊死。”曹英淡然一笑,显得是胸有成竹,很有信心。
什么?……。
听到曹英的话,看到他的表情,另外三个人心中都是一惊,他们三个都是jīng明过人的人,虽达不到举一反三,问一答十的程度,但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曹英说不应该在一根绳子吊死,那岂不是说要再找一根吊绳?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难道说他还有第二个篮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少数服从多数
“曹老弟,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你想急死我呀?!”
董亮心急,连声催促,陈淞生和陈百川也盯着他,显然也是同样的意思,只是限于身份,不愿意象董亮那么情绪外露。
“呵,咱们都知道,市场分买家和卖家,买家占主动的叫买家市场,卖家占主动的叫卖家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商品的供需关系所致,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买方占据主动地位,对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则卖方占据主动地位……”
“……,就和银海集团的合作而言,我们是卖方,银海集团是买方,我们能够提供的是‘京城棋社联赛’这件商品,而银海集团拥有的则是资金。我们处于被动地方,是因为买家只有一个,我们必须得到资金的支持才能把‘京城棋社联赛’继续下去,而银海集团却未必一定要把钱投给我们,这就是在这场谈判中我方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所在……”
“……,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加重我们手中的资本,让对方意识到必须和我们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另一种办法,是削弱对方的优势,从而得到相对的平衡,相比于前一种办法,后一种更具备cāo作xìng……”
“……。;而具体的方法呢,就是再找到一位投资人,并与之进行接洽,从而让丁建洋意识到,银海集团并非是咱们唯一的交易对象。咱们是完全有可能选择其他人进行合作,如此一来,丁建洋也就失去了奇货可居的优势,必须坐下来与咱们进行平等的交易谈判。就象在菜市场,整个菜市场如果只有一个摊位卖黄瓜,那摊主把价格喊得再高,买菜的人也只能接受,但是,一旦菜市场里又多了一个卖黄瓜的摊位,那么这两个摊位之间必然会形成竞争关系,买菜的人就可以选择其中价格更低或者品质更好的那个摊位进行交易。而为了招揽生意,两位摊主自然会慢慢降价,直到菜价归于合理正常为止……”
“……;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另外一位投资者,对于这位投资者,咱们不需要抱着必须成功的目的去努力,而是通过这位投资者向丁建洋传达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银海集团并非是咱们唯一的希望。这对扭转咱们在谈判中的弱势地方极为关键。”
终于,曹英找到机会,把自已蓄谋已久的计划提了出来——如果突然把自已找到胡亦东谈投资京城棋社联赛的事儿提出来,肯定会引起陈淞生的强烈不满乃至反对。陈百川也不会站在自已这边,支持自已和胡亦东的接触。终究,胡亦东的经济实力再怎么强也根本无法与银海集团相抗衡。至于董亮那个家伙,在这件事儿就是个打酱油的货,站脚助威,喊喊号子敲敲边鼓可以,真让他与陈淞生,陈百川两个对着干,那是想也不用去想的。
所以,为了让胡亦东也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曹英也是很动了一番脑筋,给过仔细的考虑,最后他才想到了这个办法——不把胡亦东当成正式谈判合作的对象,而是将之做为与银海集团谈判讨价还价的道具,这样一来,陈淞生那边就没有强烈反对的理由的,因为引入胡亦东不是为了把银海集团赶出局,而是为了更好的与银海集团的交易合作,自已的想法是好的,方法是合理的,效果也应该是不错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而只要胡亦东被接受进入到这个游戏中,自已就可以想办法慢慢把谈判的重心由银海集团那边转到胡亦东这边,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的让胡亦东后来居,成为京城棋社联赛的独家赞助商,这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成功固然最好,万一不成,最后签约的是银海集团,那也可以归功于自已提出的策略有效,里外里,自已总是有加分的——胡亦东嘛……;也只有说声‘对不起’了,面对丁建洋那样的谈判老手,还有国内百强企业的银海集团,赢,是运气,输,是正常,他也没什么可怪自已的,了不起自已再想办法帮他再找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也就是了。
听完曹英的发言,陈淞生沉默不语,从心里讲,他是很不喜欢曹英说的那些话,什么叫‘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什么叫‘不要在一根绳子吊死’,欺负他没有过大学吗?可笑,多大点儿的年纪就敢看不起老人家!老人家我吃过的盐多过你吃的饭,走过的桥多过你走过的路,轮得到你来教我吗?‘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这话的确是有,但还有一句呢,‘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里并看好它’,这怎么就不说了?!‘不要在一根绳子吊死’,难道在两根绳子吊死就会好看些了吗?!
不过正面反对对方的提议也不是很妥当,因为刚才的分析已经取得大家的共识,在和银海集团的谈判中,自已这边处于被动地位,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拿出办法了,自已虽然不赞同曹英提出的方案,但自已同样也拿不出别的办法——再差的办法也比没办法强,光知道否定别人,却没有自已的主意,岂不是和那些所谓的‘公知’一样,有的只是一张嘴吗?
所以,陈淞生没有马表态,他要再看看。
陈百川也没急着说话,如果让他在陈淞生和曹英中间选择一个人来当对手的话,那肯定是陈淞生了,倒不是他看不起曹英这个人,事实,他对曹英的评价是很高的,年纪轻,有头脑,善交际,有野心,有手腕,唯一欠缺的。大概也只有资历,阅历和经验了,等到自已和陈淞生淡出棋社管理后,很难想象有谁会是曹英的对手。董亮吗?小聪明是不少,但魄力和思维的缜密就差得太远,坐镇石景山区,当个一方霸主,绿林豪杰问题不大,但想压过曹英,根本就是个玩笑。王仲明吗?…。。这倒是个未知数,从名气。实力,头脑,特别是运气看,这位棋胜楼的幸运星足以和曹英一争高下。甚至还占有风,但听闻其人淡泊名利,大概是不会趟这种浑水?
不过再怎么看好曹英,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了,再怎么说也是后生晚辈。将其当做对手,潜意识中陈百川就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情绪,而陈淞生跟他争来斗去几十年,尽管关系一向不好。却也产生了一种瑜亮情结,以至于有时的争斗并非是出于利益的争夺。只是纯粹为了有趣,所以。他现在还拿不定主意,自已到底是该支持谁。
“你就不怕丁建洋知道咱们另找退路以后不高兴,不和咱们谈了?”董亮不管那些,直接向曹英问道。
“呵,董哥,这您就不懂了,象丁建洋这种级别的企业高管,要么不出动,只要出动就一定得有个结果。几百万规模的投资,在丁建洋而言不过是毛毛雨的儿戏,若是连这种事都搞不定,他自已都会觉的没面子,而且,越是高手,越是喜欢和人斗,就象下棋,没有对手,岂不是很无趣?有个第三者插进来参加竞争,说不定更可以激发起他的好胜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拿下来呢。”曹英笑道。
“呃……,也对呀……。呵呵,是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时间这么紧,到哪儿找赞助商呢?”董亮愣了一愣,旋即笑着问道——赞助商?赞助商是那么好找的吗?如果好找,早干什么去了?你如果早点儿把赞助商找到,又何至于让陈淞生抢到前面,占了先机?
“呵,不瞒几位,我已经有了一个人选。”曹英淡然一笑,显得是胸有成竹。
果然!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有鬼!——陈淞生心里哼道,他就知道,以曹英作事的风格,如果不是早有准备,肯定不会费那么多的唾沫请什么谈判知识呢。
什么人呢?”陈百川的好奇心也来了,他很想知道曹英能找来什么人,有没有可以和银海集团相抗衡的财力,有没有能与丁建洋那种谈判高手掰手腕的人才。
“华腾商贸。”曹英答道——华腾商贸,正是胡亦东那家公司的名称。
“华腾商贸?。。。。。。”另外三个人互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