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平行线-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温怀明压低了嗓音,说话又快又急,可见是真的怒了。温谅低垂着头,静静的道:“正因为这里危险,所以我一定要过来。爸,要是你出了事呢?又怎么跟我和妈妈交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温怀明所有的责备无法出口,他心头一热,唯有父子之间,才知道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是如何的珍贵。凝视了温谅片刻,温怀明无奈的叹了口气,当此分秒必争的紧要关头,儿子来也来了,多说无益,也无暇再跟他计较,转身往外面走去,道:“你赶紧离开这里,我还要组织人员撤退,别跟我添乱!”

话音未落,温怀明就被外面的景象震惊了,十几辆东风大卡车一字排开停在大坝的入口,车上是各式各样的抗洪物资,钢材,铅丝,汽油机水泵,防冲撞隔离墩,便携式汽油据,块石,砂石,桩木,编织袋,土工布,钢丝网片,雨伞安全帽,一切应有尽有。

他猛然转身,温谅站在帐篷口,雨衣遮掩下的脸庞透着年少才有的青涩,却给这个茫茫的雨夜,平添了几分坚毅和雄壮。

“你从哪里弄来这些物资的?”

这次暴雨来的如此突然和猛烈,整个江东省一片风雨飘摇,各地市的抗洪物资早已告罄,政府优先保障供给的也是一些特大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尚无暇顾及到龙头沟水库这样的级别。温怀明之所以决定弃守,一来因为无法得到专家的专业意见,二来是因为缺乏稳固水库堤坝所必须的物资。任何一个理智的决策者,都不可能在二者缺其一的情况下违背科学规律做出坚守的决定。

那不是勇气,而是愚蠢!

而温谅的出现,给了温怀明第一个惊喜!

杨定军等人围了过来,脸上的兴奋清晰可见,毕竟到了这一步,没人甘心轻易的放弃。杨定军搓了搓冻僵的手,凑过来低声道:“老温,不如咱们再拼一拼?”

李强等也是一脸渴望的神色,温怀明眼光一转,扫到了蒙珲,大声道:“蒙珲,你怎么说?”

蒙珲眼光犹疑,在温怀明的注视下几乎手足无措,最终鼓起勇气支吾着道:“我……我个人意见也是想再拼拼看,可一旦……一旦坝体渗流,这后果……”

他的话再说不下去,可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李强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电线杆上,杨定军却还是看着温怀明,是撤是守,还是要靠这个人来做最后的抉择!

“要是工作全都做到位了,坝体怎么会渗流?你当这是几个老百姓拿着榔头两三天垒的水堰子呢?”

一个有点谢顶的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从大坝另一头一脚浅一脚深的走了过来,言辞冷冰冰的颇为不善。蒙珲别看在温怀明面前畏畏缩缩,可对着陌生人谈到技术上的问题,那可是一定要争口气的。

“你懂什么,这里的水情和工程结构有多复杂你知道吗?信口开河,出了问题你能负得起责任?”

温谅从温怀明身后闪了出来,问道:“怎么样,还有没有希望?”

中年人点点头,道:“我刚才沿着整个坝体看了一遍,虽然有部分坍塌,但水库的整体结构还算坚固,他们又成功堵住了大部分管涌口。如果技术上全都听我指挥,加上我们带来的物资,应付这种强度的洪峰应该有70%的把握。”

温谅眼中闪过一道喜色,刚要说话,蒙珲却叫了起来:“你是什么人,也敢在这样的大事上胡扯?这次双河会流,势大浪高,流速太急,就算你有足够的物资来填埋这次冲击造成的裂隙和管涌,可库区底部的涵管严重漏水,大坝内坡已经有坍塌的危险,到了那时候从内到外一起崩溃,你还敢说有70%的把握?”

中年人冷哼一声,竟连温怀明等人都不搭理,自去帐篷里洗手取暖去了。这人先不说有没有真材实料,可这份桀骜倒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温怀明看了眼温谅,温谅忙道:“这是我从关山请来的水利专家,这位……嗯,蒙专家说不定还听过他的名字,他叫陈非!”

“陈非?”蒙珲顿时傻了眼,道:“江东水利水电学院的陈教授?”

“不错,就是他!”温谅笑了笑,对温怀明等人解释道:“81年的时候,这位陈非教授就亲自参与了龙头沟水库的选址设计和筹建工作,对这里了若指掌,如果说还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挽救水库的办法,那一定非他莫属。”

陈非,这是温谅带给温怀明的第二个惊喜!

既然确定了中年人的身份,本着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员解决的原则,温怀明立刻转身进了帐篷,其他人反应过来,一拥而上跟了进去。唐叶慢慢走了过来,低声道:“现在全省都在告急,这个级别的水利专家没留在省里,却跟着你跑到了依山这个小地方,温少真是好手段,好本事!”

唐叶说的不错,不过温谅能请动陈非,原因比较复杂。一来是左雨溪的薄面,和温谅亲赴关山迎接;二来陈非得罪了省水利厅的大领导,早已从顾问名单中除名,别说一场暴雨,就是天上下了冰刀子,他也没可能在水利系统出头了;三来龙头沟水库是陈非年轻时的作品,内心深处有感情,所以在温谅的盛情邀请下(辛苦费是少不了的),才勉强同意过来走一趟。

这种种内幕自然无须对唐叶解释,温谅莫测高深的一笑,道:“唐主任才是好手段,以您的身份,好歹也应该到灵阳那样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地方去采访才对,可怎么就跑到这穷乡僻壤了呢?这里有什么,有素材,还是有人物?”

唐叶被他噎了一下,玉容泛起霜冻,甩手进了帐篷,温谅对那窈窕动人的背影行注目礼,眼神十分的放肆!

“……至于库底内坡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十分简单,就近选取好粘土,调用装载机,在坝内坡沿放水涵管轴线左右扩宽倒土,由里向外填筑厚实的防渗土体就可以了。这法子简单实用,效果十分明显。另外,要在坝顶的迎水坡前堆一道土袋子堰,利用防浪墙建立第一道防线……我们土工布、砂石、梢料等用来反滤的物资很充沛,同时要充分利用导流泄洪洞和溢洪道进行有度的分洪……还要通知村里留守的人员,尽量多找些带壳的谷物来,谷物遇水会膨胀,用来堵漏效果比土石还要好……”

几分钟的交谈,温怀明已经完全信任了陈非,其人固然盛气凌人,可无论是学识和经验都超过蒙珲太多太多,听他一席话,整个抗洪抢险工作的思路立刻清晰起来。

他当机立断,猛的捶了一下桌子,道:“好,照你说的办!”

在温怀明指挥下,整个大坝上的抢险队伍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般开动起来,迅速,有序,高效,充分见证了他的机变和组织能力。与此同时,第二批预备队带着临时收集来的谷物也全部上堤。温谅命人在坝上竖起了十数道大红色的横幅,所有的横幅上面都写着十六个同样的大字:

万众一心,人在堤在。

严防死守,保我家园!

第三百五十三章战无不胜

远处的山峦隐在阴沉沉的天幕下,乌云席卷千里,变换出各种狰狞的模样,无有穷尽的雨线用几秒的时间迅速模糊了天与地的界限,穿过峡谷的风如同飞舞的刀刃般刮出一道道刺骨的冰寒。

可大坝上的所有人都似乎忘记了寒冷和疲倦,在温怀明的指挥调度下,虽忙绿却有序的来回奔跑在各自的岗位上。而陈非的加入,让整个抢险工作有了质的变化,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以让人惊叹的效率解决着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给大家平添了许多信心。

终于到了这一刻!

上午八点二十七分,轰隆的水声从青柳河的上游传来,顷刻之间,翻腾的河水出现在众人眼前。从高空俯瞰下去,整个大坝好像一条系在腰间的细细布带,而十数米的巨浪却如同一头张开了血盆大口的上古巨兽,锋利的獠牙足够将整座大坝在几秒内撕成粉碎。

温怀明站在大坝尽头,感受着大自然的惶惶之威,心底却难得的归于平静。温谅不知何时站到他的身后,盯着汹涌的波涛,轻笑道:“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在这个时代,没人知道这句话的吐槽点,可温怀明却扭过头,对着温谅难得的露出一个温和的微笑。

到了这一刻,所有的苦心和挣扎,都只能化成一句话:

尽人事,听天命!

砰!

一声天雷炸响,巨浪在空中一个回旋,再次毫无保留的撞上大坝。

砰!

漫天的洪水挟裹着万钧之力撞在了围堰上,强大的水推力瞬间穿透了石坝,震的许多人失去了平衡,噼里啪啦跌倒一片。温怀明身子一歪,被温谅单手扶住,耳朵却被这一下震的嗡嗡作响,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在飞快的离去,没有人,没有物,没有鼓声,没有呼喊,只有打在脸上的雨点引起的阵阵刺痛和满目萧索的苍白。

天地之威,一至于斯!

临时修建的土袋子围堰却没能顶住这股强大的冲撞,慢慢的倾斜下滑,最后全部淹没在水中。水位也随着围堰的倒塌开始升高,一旦漫过坝顶,后果不堪设想,温怀明反应极快,一把推开温谅,道:“去找陈非问损失情况,其他人跟我来。”

应急抢险一队的三十人立刻跟在他的身后直奔防浪墙而去,那里,是大坝的第二道防线!

杨定军站的位置比较靠前,被激起的水流冲到了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冲着还在发呆的李强骂道:“发什么愣呢,右前五十米……快,有管涌,赶紧带着人上去!”

李强从惊呆中回过神来,扭过头一看,距离他五十米处的堤坝内侧开始喷出水柱,脚在满是泥泞的水里猛的一跺,大叫道:“二队背起袋子跟我来!”

杨定军同时带人往另一边的突发险情处跑去,一时堤坝上人潮涌动,鼓号齐鸣,所有人湿透重衣,义无反顾的投身到跟洪魔斗争的关键一战。有人拼命呼喊,有人紧咬牙关,有人双股颤颤,却在命令下一往无前,有人青春正好,却用血肉之躯抵挡激流!

这里有老百姓,有军人,有官员,身份不一,却一同慷概赴险,恐惧,生死,身份,名利,在这一刻都通通抛到了脑后,支撑他们的唯有那个虽然朴素却无比崇高的信念:

人在堤在,保我家园!

大坝各个地段的损毁情况很快汇总到陈非处,虽然经过了严密的准备,但毕竟时间太紧,加上这一次洪峰来势太强,仅仅这一下撞击,从坝下到坝顶,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险情。

陈非的脸色也有点变了,将几处不太严重的地点交给蒙珲处理,自己跑去找温怀明。温怀明正指挥人员沿着防浪墙添堵沙袋,跟他一墙之隔就是浩瀚无边、疯狂肆虐的滔滔江河,凶猛绝伦的水浪反复击打着岩体,震耳欲聋的轰鸣足以将正常人逼的发疯,溅起的水花翻过土袋冲在脸上,痛的几乎睁不开眼。

看见陈非过来,温怀明一把拉住他的胳臂,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叫道:“情况怎么样?”

陈非同样大声道:“新发现了几处管涌和裂隙,不过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现在的问题是,这一次洪峰比预估的只强不弱,坝体要是在水里浸泡久了,我怕会有部分地段决口……”

一般修建水库时都会将主坝体建的十分坚固,很少有洪峰能一冲就跨(当然,豆腐渣工程除外),许多溃坝都是从小到大,慢慢渗透,逐步坍塌的过程。没等陈非话音落地,距离左岸四十米处的人群突然四散跑开,有人大叫道:“不好了,不好了,决堤了,决堤了……”

温怀明身子一颤,眼中透露出不甘和绝望,人力,难道真的不能胜天?

周边的人群都不约而同的呆站在大坝上,傻傻的望着浑浊的河水漫过堤防,越过库区,如同挣脱牢笼的猛虎般,以迅雷之势往下游冲去。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快跑,快跑!”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多数人面带惧色,脸如死灰,眼看着众人勇气将散,就要出现不可控制的混乱场面,一辆载满块石的东风大卡突然从岸边急冲过来,开足马力直奔决口处而去。快抵达时驾驶门打开,一人从车上一跃而下,在泥泞的地面接连几个翻滚才堪堪停下,卡车冲到决口坝体的边缘,头朝下直直的砸了下去。

扑通!

几十吨重的卡车激起了数丈高的水花,水速为之一缓。95年一台卡车的价格对许多村民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就这样被人毫不犹豫的送入了水中。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的屏住了呼吸,从车上跳下那人爬了起来,整个人已经如同泥娃娃一般,连面目都无法看清,他从旁边一人手中抢过大喇叭,对着温怀明和陈非叫道:“二十米,只有二十米,快组织封堵!”

虽然决口处距离温怀明并不远,可雨势太大遮挡了视线,根本无法估测决口处的宽度,听到那人大喊,才知道只有二十米。

陈非大喜道:“二十米,温秘书长,二十米还有得救!快,快!”

温怀明听出对面是温谅的声音,如梦初醒,大手一挥,急步往决口处跑去,一边跑一边声嘶力竭的喊道:“所有人跟上,人在堤在,我温怀明第一个不退!”

众人互望一眼,关键时候还是军队起了表范作用,赵剑池带着战士迅速拉了过去。有人将雨帽往地上一摔,大喝一声“当官的不怕死,劳资怕个求,干了!”,背起两袋砂石跟了上去,群众都有从众心理,又被刚才那人开车赴难的一幕激起了血性,当即轰然应诺,一拥而上!

人在堤在,视死如归!

稳住了人心,还要封堵住决口,陈非迅速做了方案,采取直接塞堵的法子,打桩和填石同时进行,鉴于物资不足,特地细化规定装大块石的沙袋往迎水面投,装碎石和沙土的往背水面投,同时放开泄洪通道进行分洪,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堵住决口。

抢险工作立刻展开,让人失望的是,由于水速过快,又缺乏大型机械设备,投下的土石瞬间被冲走,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刚刚上演疯狂卡车的温谅又找到温怀明,提出用他带来的所有卡车填堵决口,陈非不知他的身份,倒是对这个一心一意为了抢险抗洪的年轻企业家刮目相看。

温怀明此时也别无选择,当即答应下来。随着装满土石的十几辆大卡车依次倾入河中,加上所有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死命填堵,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决堤口成功合拢。

当最后一方土石落下,几乎所有参战人员全都欢呼着跳了起来,两天两夜的辛苦,终于没有功亏一篑!杨定军、李强等县乡政府的干部团团围住温怀明,一个个激动不已,冲上来拥抱祝贺。唐叶等众人抱完,似乎也忘了大记者的矜持,一把抱住温怀明,纵然天冷如冰,风雨无情,可她的心跳却跳的比任何时候都火热,被冻的苍白的脸颊悄然浮上几缕绯红。

温怀明却没有任何别样的心思,放开唐叶,对杨定军等人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不能麻痹大意,定军,你去西段,李强,你去东段,加强巡查……”

温谅一直默然站在一边,低垂着头不知想些什么。温怀明看着几乎不成人样的儿子,心中既自责又自豪,道:“温谅,这次多亏有你……”

是啊,要不是温谅当机立断,决口的那一瞬间,整个大堤的人心就已经跨了,何谈这一刻的胜利喜悦?

温谅的眼光不经意的扫过唐叶,咧嘴一笑,道:“上阵父子兵,战无不胜!”

深夜十二点,最危险的局面已然度过,一直跟随在温怀明身边,奋战在最前沿的温谅也有点撑不住了,他在跳车时伤了腿骨,又被水浸泡过久似乎有些发炎,精神萎靡不振,迷糊中被人扶到了一处还算干净的房间里,卷缩在地上沉沉睡去。

半夜里不知做了什么梦,怀中竟然一片的软玉温香,手掌无意识的轻轻揉搓了一下,温谅一惊醒了过来。

第三百五十四章那一晚,那些人

嗯?

温谅一惊之下腾的坐了起来,背靠在墙壁上,还没来得及去看身边的状况,却痛苦的发出一声低吟,双手不由自主的抱住昏沉的脑袋,嗓子干的跟着了火一样,身下是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薄凉席,铺了层军大衣,凉气一个劲的往上冒,受伤的腿部还是在隐隐作痛,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

久违了,生病的感觉啊!

自从重生以来,温谅勤学苦练前世修不成的内家拳法,身体倒是打磨的一等一的好,不过这次为了帮温怀明,先是连夜驱车赶赴关山邀请陈非,又从火车站匆忙调运委托屈东海采购的救灾物资,一路马不停蹄,又是爬山又是涉水,终于无比艰难的到了水库,又恰好赶上双河会流,局势千钧一发!连气都没喘一口,温谅本着多一个人多一份力的心思,立刻跟着抢险队伍忙碌了起来,再然后就是决堤时眼看要兵败如山倒,他来不及跟任何人商量,跃上卡车不要命的去冲堵决口……诸如此类,每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可要是缺乏了人脉、资金、决断、机变、勇气以及智慧中的任何一样,不可能得到如今的结果。

所以当腿部受伤发炎,被刘致和等人戏称“一中不败”的温大叔终于顶不住了,温怀明当时正忙于指挥调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