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全能大明星-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行行,走吧,走吧。”
莫白点头,坐上了郑工的车。
“我草,都10点了,怎么还没动静?”
“听说伶汀洋大桥项目负责人都出去了。”
“出去了?”
“不会是耍我们的吧。”
“这个……”
左等右等,这一等,却是等到了10点,不少前来参观的看客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特别是听到伶汀洋大桥项目负责人离开,个个都是咯噔一声,感觉到不妙。
不会这一次接头任务要失败?
这要是失败,尼玛,这脸可真够丢大了。
当然,这个丢脸,丢的并不是他们的脸。
伶汀洋大桥能不能完工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是,伶汀洋大桥要是不能完工,那丢的可是整个国家的脸。
身为一个热血爱国的青年,这国家的脸面要是丢了,那比丢自己的脸还要难受。
“果然,华国这一边就是在吹牛。”
“就他们还有能吊起1万吨的沉管,这项技术连米国都没有掌握。”
“牛皮吹大了哇,看你们怎么收场。”
见不少看客已经开始吐槽,日国几位媒体记者有一些兴奋。
随即,纷纷将当前出现的情况转发到国内。
至于其他各国媒体,这时亦非常的失望。
“还等不等了?”
“等吧,这么重要的项目,不可能说着玩的。”
“可是,现在还没有动静。”
“可能是在处理其他问题吧,耐心一点。”
“你有耐心,我可没耐心,我先走了。”
有一些等得不耐烦的观众不想继续等下去,就此要准备离开。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离开之时,一艘游轮从远方驶过。
“快看,有动静了。”
“出来了,是一艘游轮。”
“幸好没走,终于等到你。”
看到一艘游轮从远方始过,一众看客一下子兴奋起来。
“虽然等了好几个小时,但能来,说什么都值。”
“对,下面就看他们的了。”
“咦……这艘游轮怎么看起来有一些不对?”
“怎么不对?”
“这艘游轮看起来有一些大呀。”
“大吗,没有呀,看起来不大。”
“你知道个屁,现在这艘游轮离我们太远,你当然看不出大。我估算了一下距离,现在这一艘游轮的位置最少离我们有3000米,若是我估算的没错的话,这艘游轮的排水量可能达到航空母舰的水准!”
“达到航空母舰的水准……我草,不可能吧。”
世界上最大的轮船是什么?
很多人第一个想法都会下意识的说出航空母舰。
这位哥们一说,旁边其他一些看客吓了一跳。
“怎么不可能,你继续看吧。”
“等他近一些的时候,你就知道这艘游轮有多大。”
哥们似乎很有经验,也不解释,却是让大家把眼睛细看。
“近一些了。”
“看起来的确有些大。”
“又近一些了,真的好大。”
“尼玛,不会真达到航空母舰的水准吧。”
看着前方这一艘游轮慢慢驶进,伶汀洋大桥岸边一众看客将眼睛睁的直直的。
开始他们只感觉这艘游轮有一些大。
近一些时候,他们感觉更大了。
再近一些,他们感觉大的超过了自己的想像。
而再近一些,他们已经被这艘游轮的气势震得说不出话。
可就在他们下意识的接受这艘游轮达到了航空母舰的水准……
等真正他们看清之后,全场3万多观众完全的呆了。
“这……”
“这也太大了吧。”
“吓死哥了,船身看起来最少有300多米。”
一众看客尖叫。
什么与航空母舰一样的水准。
抱歉。
哪怕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无法与这一艘游轮并肩。
是的。
这是一艘超过航空母舰的巨型游轮。
第953章 惊天壮举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期待已久的游轮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的体型之大简直超出了我们想像,这是一艘超过当今任何一艘航空母舰的游轮。据介绍,这艘船是由30万吨的油轮改装而成,船身长约306。55米,宽约58米、行深(船底到主甲板)约28。8米,排水量约15。8万吨,主甲板面积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
不只是一众看客看得呆了,这时就连央视记者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大,实在是太大了。”
“没想到我们中国竟然有一艘这么大的游轮。”
“不,他现在已经不是游轮了,他现在是超级起重船。”
哪怕是超级起重船停了好一会儿,一众看客仍是止不住的震惊。
“这么看来,这一次我们应该可以完成任务了。”
“嗯,这么大的起重船,或许我们真能完成这一个世界级的任务。”
“期待,期待中。”
众人由之前的等得不耐烦,变成了无比的期待。
这要是真的完成,那他们今天就见证了一场世界级的奇迹。
“切,不就是体型大了点嘛,用得着这么激动?”
“虽然这艘起重船的排水量足够的大,但未必排水量大,他就可以吊起1万吨的沉管。”
“等着看吧,起重虽然是力气活,但也是精密活。”
一边的日国媒体脸色有一些不好。
刚才他们刚向国内报导华国今天这一场接头任务要完,没想到才几分钟一艘巨型游轮就来了。
不过,了解到这一场接头的难度,他们仍然是无比的轻视。
“观众朋友们,超级起重船已经稳稳的停在大桥50米处。”
“整个的接头任务正式开始。”
“我们可以看到,超级起重船已经开始展开他的双臂,双臂之下则是80根的吊绳。每一根吊绳的宽度超过40公分,每根吊绳都是由超过10万根的高强纤维丝组成,40个工人将80根吊绳挂在最终接头上……”
央视媒体记者无比激动的继续介绍着这一艘超级起重船的性能。
“能不能吊起1万吨的沉管,就在此一举了。”
盯着屏幕,无数看客眼睛一眨也不眨,他们声怕错过哪怕是一秒钟的镜头。
“开始了。”
“吊绳已经挂在了沉管上了,就看这个大家伙能不能将1万吨的沉管吊起来。”
岸边看客将心提到嗓子眼处。
“一。”
“二。”
“三。”
不过,现实并没有那么的艰难。
虽然这看上去的确是世界级的难度。
就在无数人期待之下,超级起重船轻轻一甩臂,80根吊绳便拧成了一根直线。
随即在吊臂的推动力之下,轰……
这一根重达1万吨的沉管,便这么被超级起重船给吊了起来。
“啊啊啊……”
“吊起来了。”
“快看,吊起来了。”
疯狂的掌声,尖叫声,如潮水般的涌来。
“太不可思议了。”
“没想到我们中国人真能做到。”
“某个国家看到了没,没有你们,我们中国人同样可以做到。”
扬眉吐气。
这一刻,无数国人可真正的算是扬眉吐气了。
“太棒了。”
“我还以为吊起1万吨的沉管很困难呢,没想到,那个大家伙只是轻轻一吊就吊起来了。”
“呵呵,你以为说说这么简单,能这么轻易的吊起来,越是证明我们技术的牛逼。”
“是是是,这一次你说的对。”
现场看客全体沸腾起来了。
哪怕是饿着肚子等了四个小时,他们也感觉值。
“那么,现在就完成了吗?”
“肚子好饿,我准备去吃饭了。”
“吃啥饭,这才刚开始呢,还没完成。”
“啊,不是说吊起1万吨的沉管就算完成吗?”
“吊起只是第一步,如果真这么简单,那么日国公司也就不会退出了。看到没有,那个1万吨沉管还得接在水下30米处。也就是说,一会我们吊起这个沉管之后,我们还必需精准的将1万吨的沉管插入30米水下的基槽。”
“好专业的样子。”
“我就是学这个的。”
“那么,这个难度大吗?”
“要是我告诉你这个难度超过吊起1万吨沉管难度的3倍,你信吗?”
“我草……”
这一说,原本有一些肚饿的看客这时又不想走了。
尼玛,这么关键的时刻,一定要看完了再走。
“非常棒,超级起重船成功的将1万吨的沉管吊到了半空。不过,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需要我们将这一根1万吨的沉管安装到水下30米的基槽。不过,不同于之前的安装。之前的安装是单侧接头,而这一次,因为是最后一次接头,所以是双侧接头。”
“超级起重船不仅需要将这一根1万吨的沉管精准的插入30米水下基槽,同时,更为严格的是,基槽水下安装的余量只有十几厘米。也就是说,这么一个超过1万吨的大块头,他在水下活动的空间只有十几厘米……”
央视媒体记者继续介绍着整个“接头合龙”的情况。
不过,越是介绍,越是令他心惊胆颤。
如果按常规的方式就这样直接插入水槽,虽然可以是可以,但是,精准度绝对上不去,这也将造成最后接头的失败。最为完美的方式,那就是将这一根1万吨的沉管在空中做一个180度的旋转,寻找最佳角度插入……
可,在此之前。
别说是将一万吨的沉管在空中旋转了,哪怕就是6000吨级别的,其他国家也没敢这么做过。
要知道,这可不是在陆地。
这是在海洋。
一旦操作不好,就算是你排水量达到几十万吨的超级巨轮,同样可能让你侧翻。
对于这一点,日国这方面最为清楚。
同时,米国,德国,荷兰这一些技术专家亦是知晓其困难度。
因为在建造这座桥的时候,曾经华国这方面有想请他们参与。不过,在了解到整个设计的难度之后,这几个国家放弃了合作。不是他们不想合作,而是实在是难度太高,他们不可能完成。
而现在,这一个超过现今任何一架般空母舰的大块头,便要完成这惊天壮举。
“超级起重船的双臂开始旋转。”
“1万吨的沉管在半空开始转向。”
“我的天……”
虽然旋转的幅度很慢,但在镜头面前,他的确是真的在旋转了。
10度。
20度。
45度。
起重船在寻找着最为适合的角度。
60度。
80度。
167度。
当超级起重船在旋转167度之后,终于,最佳的“接头”角度出现了。
第954章 那啥,是不是该开饭了
“不敢相信,简直不敢相信。”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我们是世界第一,我们是世界第一。”
央视记者无比激动的喊出这一句话。
尽管他知道,此时整个接头还没有完成,但他就是这么的情不自禁。
要知道,吊起1万吨的沉管虽然很牛逼,但并不是只有中国可以做到。
比如日国,他早就可以。
又如米国,说不定也可以。
哪怕就是其他国家,虽然不能达到,恐怕也相差不大。
但是,在吊起1万吨的沉管之后在半空中转那么一圈,这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
但,此时的我们做到了。
“神迹。”
“我要膜拜了。”
“没有你们,我们同样可以做到……这句话我觉得应该变成,你们做到的我们可以做到,你们做不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到。”
万千观众全身热血燃烧。
这种超过全球所有国家的技术,当真是每一个爱国人士都希望看到的。
“这……”
“这不可能。”
与国人的热情不一样,当看到前方这一架超级起重船吊起1万吨的沉管又在半空中转了一个半圈,日国这一边的媒体完全的不敢相信。
“他们怎么可能做到的?”
“这连我们日国都做不到呀。”
他们很希望眼前这一切都是假的。
但身边万千中国人的沸腾之声却是清楚的告诉他们,这不是假的,这是真的。
“爽快。”
“是的,太爽了,真想知道哪位天才这么牛逼,竟然做到了世界第一。”
“我也很想知道,听说是与一家私人科研单位合作的。”
“私人科研单位,不会吧,我们国家私人科研单位都这么牛逼了。”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但不管啦,管他是私人的还是公家的,只要是我们国家自己的就好。”
“对,只要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我就支持。”
漫天的鼓掌如雷鸣,虽然他们知道自己这会儿说什么船上的人也听不到,但他们必需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支持,以及最高的敬意。
“莫白先生,你们实在是太厉害了。”
“还好吧,我这可是投资了几十亿。”
“投得值。”
“那现在你觉得1亿贵不贵。”
“不贵,一点也不贵。”
龙威号起重船里“郑工”无比感慨地说道:“你看看岸边的观众,刚才你不知道,你这么在半空中转了一个半圈,那可是让全中国人都沸腾了。”
“好说好说。”
“对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将1万吨的沉管插入基槽。”
心情有一些激动,郑工提醒着莫白。
“噢,是哦,还有最后一步。”
莫白点点头,不过却是突然看了看船内的钟表:“郑工,现在几点了?”
“12点,时间还很足够。”
“12点了呀。”
莫白拍了拍脑袋:“那个啥,是不是到饭点了?”
“啊?”
郑工有一些没有反应过来:“饭点?”
“对呀,难道你们不是12点吃中午饭的吗?”
“对呀。”
“那开饭吧。”
“这……我……可是……”
“怎么可是,郑工,开饭,开饭啦。”
“莫白先生,那个啥,您看就这么一点点了,还是完工之后再开饭吧。”
郑工心都在滴血。
尼玛,什么人呀。
吃饭有比现在的任务重要吗?
更不用说,你吃啥饭呢,看看那些观众,有的饿了六个小时呢。
“别,我低血糖,不吃饭就腰酸背痛腿抽筋,脑子还迷糊。这要是因为没吃饱倒置接头失败,那可真就……”
“别别别,不就是饭嘛,莫白先生,您等等,马上就来。”
再也不说什么了。
郑工知道,跟莫白这个奇葩再说什么也没用。
与其念叨,还不如直接满足他的要求。
只是十几分钟,在郑工的安排下,莫白与一众工作人员大快朵颐,吃得好不爽快。
“莫白先生,怎么样,饭菜还合味口吧。”
“还行吧,就是太甜了,不够辣。”
“抱歉,刚才太过于匆忙,等接头结束,我亲自请你吃川菜。”
“这可是你说的。”
“我说的。”
眼看半小时过去,郑工不免焦急起来了。
“呃,郑工,您看着我做什么,还有什么事吗?”
“莫白先生,我是觉得,我们这饭也吃了,是不是开工了。”
“开工呀……”
莫白恍然大悟:“你不说差点忘了。”
正要动手,莫白又停下:“这个,郑工,刚吃饱就开工,这不健康,影响消化,也不利于发挥,还是再喝一会茶吧。”
“莫白先生,还要喝茶呀。”
“敢情来接你们的活,连喝茶都不可以呀。”
“这……”
郑工简直要暴走。
这丫的是哪里来的奇葩呀。
啊啊啊……能不能正常一点呀。
现在全国所有人都盯着呢,这家伙怎么就一点自觉性都没有呢?
不过,到底有求于莫白,忍着气,郑工又给莫白安排了茶水。
“这下可以了吧。”
又是喝了20分钟的茶,郑工再次说道。
“等等,有些累了,我去睡个午觉。”
“我……”
如果不是助手扶着,郑工简直就要晕倒。
……
时间很快就已过去,转眼就来到了下午的4点。
“怎么回事,都好几个小时了,还没动静?”
“是呀,站得我腿都要断了。”
“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不知道……”
岸边不少看客不断的滴沽。
这从早上6点等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了。
开始大家还一阵激动,可后面大家左看右看,前方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
哪怕是再有耐心的观众,这会儿也是有一些头晕。
“华国那边接头完成了吗?”
“还没有。”
“还没有?”
“对。”
“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不知道。”
日国媒体那一边也同样的有一些不解。
按理来说,之前这么重量级的难度都完成了,这个接头任务应该没有问题才对。
可没有问题,怎么几个小时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里面一定出现问题了。”
“我也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