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当中。
大学时代的厄尔·洛伊德是十分辉煌的,他曾经率领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获得了两次CIAA的总冠军,并且曾有过单赛季不败的好成绩。厄尔·洛伊德进入到NBA后,也算是球队的主力,场均10。2分7。7个篮板的数据,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首发球员。
根据厄尔·洛伊德自传,他的职业生涯也并不舒心,由于当时种族歧视比较严重,厄尔·洛伊德在场上打比赛的时候,经常被球迷吐口水,或者扔硬币打他的头。
……
引入黑人运动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上的NBA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让球迷完全接纳黑人运动员,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快船队的前任老板依旧放出过种族歧视的言论。所以陈强也不指望这件事情能一蹴而就。陈强打算先让黑人球员出现在赛场上,看看球迷和球队的反应如何。
然而国内寄过来的一封信,却完全打乱了陈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让他引入黑人运动员的计划不得不暂停下来。
这封信是董守义寄来的,董守义在信中询问,陈强是否打算参加明年的伦敦奥运会。
参加奥运会这种事情,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业务范畴,抗战期间,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会务工作也停顿下来,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几个投靠日本人的汉奸会员开除了会籍。抗战结束以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恢复了工作,只不过由于国内的局势仍然混乱,所谓的“恢复工作”,也只是名义上的事情,政府基本上没有钱拨给全国体育协进会,让体育协进会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协进会自然也就无事可做。
此时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会长由张伯苓来担任,不过由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没有什么经费,所以张伯苓这个“会长”,也只是有名无实罢了,啥事都做不了。
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张伯苓来询问陈强是否打算参加伦敦奥运会,但张伯苓却没有这么做,很显然是故意为之。张伯苓视陈强为子侄,两人关系亲密,若是由张伯苓亲自询问陈强的话,怕是会掺杂私人感情。张伯苓也拿不准陈强到底想不想去参加伦敦奥运会,他也担心自己亲自询问的话,会给陈强造成压力,所以张伯苓便没有参与此事。
陈强是了解张伯苓的,他知道张伯苓没有亲自过问,就是怕自己左右为难。于是询问陈强是否参加伦敦奥运会的事情,就落在了董守义的头上。
董守义也是当时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曾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体育系任教授,并且担任过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位。董守义也曾以中国篮球队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并且在奥运会后作为中国体育考察团的成员,前往欧洲各国考察。当年柏林奥运会结束后,陈强也曾经参加过这个考察团,所以他与董守义也算是熟识。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总干事,也正是董守义,同时董守义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所以由董守义来信询问陈强是否参加伦敦奥运会,于公于私都是再合适不过了。
近代中国有过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第一位就是王正廷,他早在1922年就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国际奥委会中也是老资格的存在。
第二位则是孔家的那位老爷,他之所以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是因为王正廷的举荐。王正廷觉得中国体育事业落后,为了发展国内的体育事业,便举荐孔老爷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当时孔老爷身居要职,手握国家财权,王正廷觉得孔老爷“有权有钱”,若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定然会大力发展国内的体育事业,最起码财政拨款会容易一些。只可惜事与愿违,孔老爷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之后,并没有对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半毛钱的贡献。
第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就是这位董守义教授了。他也是中国第一位从事体育专业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未来他还担任过篮协主席等职务。
拿着董守义的这封信,陈强却是满心的犹豫和踌躇。
陈强在美国过了好多年的安生日子,他有钱、有家庭、还有自己的事业,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让他再回到奥运会的赛场上,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陈强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而且参加奥运会的话,陈强还必须进行恢复性训练。虽然陈强有训练空间,有十倍的训练时间,这可以让陈强在伦敦奥与会之前,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但体育训练毕竟是很辛苦的,要付出很多的辛勤和汗水,已经成为“奶爸”的陈强,很担心自己还能不能适应运动员那种苛责的训练。
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安逸惯了,很难再重新回到艰苦的生活当中。运动员也是如此,现役的运动员可以忍受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但退役运动员再复出的时候,就很难回到之前那种训练强度。历史上有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又选择复出,但复出后还能够完全恢复竞技状态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甚至很多运动员复出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适应运动员的生活。
更何况等到伦敦奥运会的时候,陈强已经34岁了,这个年龄在任何体育运动当中,都能达到“老将”的标准了。陈强从事的还是田径运动,这本来就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项目,34岁早已经过了田径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然而陈强却也知道,如果中国队没有自己的话,就是一盘散沙,甚至连一盘散沙都不如!
此前的两届奥运会,中国能够拿到奥运金牌的就只有陈强这个“挂逼”。如今经过多年的抗战,中国早已经元气大伤,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停滞了好多年,抗战结束以后,国内的局势依旧是不太平,这个时候的中国,就更没有运动员可以在奥运会上取得成了。如果陈强不去参加奥运会的话,那么中国队必然是颗粒无收。
而且陈强也知道,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的情况是格外凄凉。
中国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可好歹政府有拨款,有民间捐助,再加上足球退一路踢表演赛挣钱,来回的船票钱是凑够了。到了德国以后,德国人也是管吃管喝,即便吃不惯西餐,但填饱肚子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到了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政府不给经费,民间也没有多少捐助,即便是尽可能的缩减代表团的人数,可依旧凑不够全团人的船票钱。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光了英国人的家底子,此时的英国人也是抠门的很,连吃饭都是收费的,这对本来就穷的叮当响的中国代表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省钱,中国代表团是自备粮食参加的伦敦奥运会,运动员从国内带来了米面,然后在伦敦起灶做饭,很多运动员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饿着肚子参加比赛,有些运动员为了节省口粮,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干脆一天只吃一顿饭。
就凭这一点,陈强就不可能袖手旁观,陈强又不缺钱,他手指头缝里虽然流出一点钱来,都够中国代表团吃饱喝足的。
“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陈强靠在沙发上,喃喃自语地说道。
埃丝特听到陈强的嘀咕声,从旁边走了过来,她虽然听不懂中文,但却知道陈强在为什么而烦恼。
“你还是想去参加奥运会的吧?”埃丝特开口问道。
“明年的伦敦奥运会,我都已经34岁了,还折腾什么呢!”陈强摇了摇头。
“34岁怎么就不能参加奥运会了?关键是你想不想去!或者说你担心自己会输掉比赛?”埃丝特问道。
陈强摇了摇头:“如果只专注于一两个项目的话,拿到金牌还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可以赢,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又或者你觉得,奥运会的金牌对你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埃丝特又问道。
陈强微微一愣,此刻他终于意识到,他参加奥运会,并不只是为了一枚奥运会金牌,而是这枚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意义!
“我的确不需要奥运金牌来证明自己,但我参加奥运会,也从来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的荣誉!现在,我的国家需要我,我必须挺身而出!”
想到这里,陈强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开口说道:“我去,我要再战奥运!”
第三六七章 难的永远是经费
陈强既然决定去参加奥运会,便立刻恢复了日常的训练。
正如陈强之前所意料的那样,他有些不适应艰苦的体育训练,对于已经习惯了舒服日子的陈强来说,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训练,更像是一种痛苦的煎熬。
陈强只能强行的坚持下去,强迫自己可以习惯下来。训练这种事情,没有捷径可以走,哪怕是再天才的运动员,也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获得足够的实力。
就这样,陈强在枯燥的训练中,度过了大半年的时间。
……
南京,财政部。
“王部长,这奥林匹克运动会乃是全世界之盛会,各国均会派代表参加,我们中国怎么能不去参加啊!”董守义开口说道。
“董教授,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我虽然未曾留洋,但当年也曾任在教育部任职,自然是知道这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何事。只不过这体育之事,应该是由教育部管理。按说这参赛经费,应该由教育部支出吧?你怎么找上我财政部了?”财政部的王部长开口说道。
“教育部那边说,今年的预算早已经超支,现在即便是国立大学教授的薪水,都发不出来了,更是拿不出钱钱去参加奥运会。所以我也只能来这里求您了,希望财政部可以给与一些拨款。”董守义开口说道。
王部长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董教授,实不相瞒啊,我们财政部也没有钱啊!”
“财政部掌管国家之财权,怎么可能没钱?”董守义开口问道。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各项开支本来就大,前线战事吃紧,将士们吃穿用度都要花钱,不久之前又从美国那里买了许多武器弹药,现如今我们财政部哪里还有余钱啊!无论是谁来这里要钱,财政部都是一分没有,我也等着美国尽早给予援助,好让我这财政部可以有钱周转呢!”王部长开口答道。
董守义好说歹说,依旧是一分钱的参赛经费没有要到,最终只能灰头土脸的离开了财政部。
董守义是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总干事,自然要为参赛经费的事情所奔波,只可惜在这年头,无论是主管体育教育部,还是手握财权的财政部,都是一毛不拔。
无奈之下,董守义只得去找王正廷,王正廷虽然早无实权,但毕竟资历深厚,而且又是国际奥委会委员,或许能够想到办法。
……
“王公,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已近,可是我们的参赛经费却还没有着落,教育部和财政部,我都去求了,但一分钱也没有求到,难道我们真的要放弃这一届奥运会么?”董守义一脸焦急的说。
“哎……”王正廷也是长叹一口气,他开口说道:“这个结果,也在我意料之中,教育部应该是真的没钱,国立学校老师的薪水都已经开始拖欠,最近甚至有教师罢工。至于财政部那边,估计也是真的吃紧,前线战事紧张,这花钱就如同流水一般,若是不打仗的话,勒紧腰带说不定还能撑到年底,可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还没过半年,国库就见底了。”
“我听财政部的王部长说,美国人的援助快要来了,说不定等美国人的援助到了以后,财政部能有钱拨付给我们。”董守义开口说道。
王正廷却摇了摇头:“美国人援助的钱,就算是真的来了,也落不到咱们头上,更何况这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公,我真的是没有其他办法了。”董守义一脸的士气低落。
“可惜啊,我现在只是一个闲散之人,虽然有几个虚职在身,可手指并无实权,否则的话,我也可以从中周旋一番,至少把前往伦敦的路费给解决了。”王正廷也是一脸的无奈,显然他也没有好办法。
“看来咱们只能放弃今年的奥运会了。可惜啊,去年时我便已经联系了陈强,他答应参加伦敦奥运会,原本还指望陈强可以在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为我国民提振士气,现在怕也是泡汤了。”董守义开口说道。
“如今只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了。”王正廷一脸无奈的说。
“王公还有好办法?”董守义急切问道。
“只能去求那个人了,他好歹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于情于理,也该为此出一番力。”王正廷回答说。
董守义自然知道王正廷所说的“那个人”是谁,中国有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除了王正廷和董守义之外,还有就是孔家的那位老爷。
“王公,孔先生虽说曾经担任过财政部长,但那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他如今也已辞去了职务,还能影响到财政部么?”董守义开口问道。
“人走茶凉也是正常,他辞官以后,的确是没有多少影响力了,但你别忘了,这些年他贪墨了多少钱?还有他以权谋私,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我不是让他去找财政部给咱们拨款,我是要他直接掏钱作为咱们的参赛经费!”王正廷回答道。
……
此时的孔老爷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官职,不过仍然在谋求复出的机会。等过些日子,孔老爷感觉前线战局不利,而自己也复出无望,便会前往美国定居,从此远离政治,安心做起来富家翁。
孔府,王正廷和董守义见到孔老爷后,相互寒暄了几句,便提起了索要经费参加奥运会的事情。
“庸之兄,你是咱们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之事,你可不能不管啊!”王正廷一脸恳切的说。
孔老爷此时却是在心中骂娘,要早知道有这档子事,他当年绝对不会答应王正廷,去当什么国际奥委会委员!
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正廷已经找上门来,孔老爷若是一毛不拔,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孔老爷毕竟有着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面子上的事情,还是得做足,若不然被人传了闲话,丢了脸面也是不好。
“罢了,就当是花钱消灾吧!”孔老爷想到这里,只要不情愿的答应下来:“儒堂老弟,既然如此,我自当是鼎力相助。”
“那我代表参加奥运会的国之健儿们,感谢庸之兄慷慨相助。”王正廷急忙白写道。
“儒堂老弟不必日此,都是为国效力。”孔老爷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民国二十五年的时候,咱们派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一共花费了大约二十万元吧?而且当时除了参赛的运动员之外,还有一个参观团,参观学习欧洲各国之体育发展,不知我可曾记错?”
“确有此事。”王正廷点了点头。
“德国的柏林和英国的伦敦都在欧洲,论距离的话也差不太远,既然当年花费了二十万元,如今我就捐赠法币二十万作为参赛经费,这次毕竟是没有参观团的,想来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孔老爷开口说道。
听了这话,王正廷的脸色顿时难堪起来。
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时候,法币才刚刚发行,当时的一元法币兑换一块银元,二十万法币就是二十万大洋。可是到了1948年,法币早已经形同废纸。
过去的两年,巨大的通货膨胀之下,中国的物价早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1947年初的时候,大米卖6万元一担,而到了1947年底,大米却要卖110万元一担,整整上涨了19倍。南京方面为了应对财政压力,只得在1947年底发型了1000元、3500元和4450元三种大钞。
这种滥发货币却使得物价更加崩坏,以前的物价好歹是几天涨一次,后来干脆变成每天涨一次,再到后来变成了一天涨好几次。100法币的购买力,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牛,但是在1948年,只能买五十分之一个烧饼。各地的商店已经拒收450元以下的“小钞”,买菜的时候压根不用数钱,上秤称一斤钱换一斤菜。
1948年的清明节,给祖先上坟的人都不用去烧冥纸,直接烧千元钞票,因为一张千元钞票还买不到一张冥钱纸,直接烧现金当然更加的划算。那个时候食客在餐馆吃饭,米饭两万块一碗,当他吃完第一碗饭,想要第二碗时,米饭已经涨到了两万五千块一碗了。
所以孔老爷所提出的二十万法币,连十碗米饭都买不到,这摆明了是在故意羞辱王正廷。
很明显,王正廷来向孔老爷要钱,这让孔老爷很不爽,所以在真正掏钱之前,要故意的给王正廷一些难堪,也断了王正廷以后再来要钱的念想。
王正廷知道孔老爷是故意羞辱自己,他心中虽然愤怒,可为了中国健儿能出征伦敦奥运会,只能忍了下来。
于是王正廷陪笑道:“庸之兄怕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