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体育人-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了如指掌。
“还好当时多了个心眼,没有买这战争债券,否则的话一半都送给贪官了。”陈强心中暗道。
孔大公子则接着说道:“你那体育用品公司也开了一段时间了吧,都卖些什么东西?”
“网球拍、篮球、还有呼啦圈,最近在卖运动鞋。”陈强开口答道。
“那行啊,回头给我送几双鞋过来,我平时也挺喜欢运动的。”孔大公子开口说道。
陈强口头答应下来,心中却暗道,这孔大公子所喜欢的运动,八成不是什么正经运动。
第三四九章 品牌营销
5月8日,清晨时分,陈强打开广播后,便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消息。
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已经胜利了!
纽约的街头,那些欧洲逃难来的移民已经开始大肆庆祝,特别是那些原本生活在德国或者波兰的犹太人,已经开始打包行李,回到自己的家乡。
耐克工厂那边,最开心的当属贾里德,他本来就是从波兰逃到美国的犹太人,如今德国宣布投降,也就意味着他可以返回波兰了。
“欧洲的战争已经结束,盟军也已经解放了波兰,你打算回去么?”陈强忍不住问贾里德。
“回波兰?”贾里德想了想,随后长叹一口气:“还是算了吧!我们一家人来美国已经十年了,在美国安家立业,在美国娶妻生子,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更何况我是犹太人,我的那些亲戚朋友死的死,逃的逃,现在的波兰,已经没有我的亲人了。对于我来说,家乡波兰反倒是一个陌生的地方,美国更让我觉得熟悉一些。”
“说的也是,战争给欧洲带来的极大的伤害,除了个别国家之外,大部分地方都被打成了一片废墟,我想波兰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肯定比美国差远了,待在美国生活条件会更好一些。”贾里德开口说道。
“其实我不想回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虽然波兰已经解放了,但是解放波兰的却是苏联人,我听说整个东欧,现在可都是苏联人的地盘,连德国都是苏联人和美国人各占一半。”贾里德开口说道。
“你说的没错,双方各自占领了半个欧洲,柏林恰恰就是分界线。在未来,苏联和美国一定会在欧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陈强点了点头。
“所以我才不想回去。”贾里德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陈先生,你是中国人,对于波兰的历史可能不太了解,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我们一直都在遭受沙皇俄国的侵略,在波兰的历史上,波兰也多次被沙俄所瓜分,所以我们波兰人对于苏联,始终是怀着一种抵触的情绪。”
“除了抵触,或许还有一些恐惧吧!”陈强笑着说道。
贾里德犹豫了一下,最终很不甘的点了点头:“你说的对,是有一些恐惧。”
陈强对此并不意外,欧洲的“恐俄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即便是未来依旧存在。俄国用了五个世纪的时间,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公国,领土扩张了整整一千倍,国土面积一度达到2300万平方公里,而这个领土扩张的过程当中,充斥了太多的屠杀、融合和迁移,这都是欧洲人恐惧了来源。
说起来,陈强也不想让贾里德回国,若是贾里德返回波兰的话,他也会少了一个得力助手,现在的耐克公司,可不能少了贾里德,陈强还指望贾里德帮他卖鞋呢!
想到卖鞋,陈强开口问道:“咱们的运动鞋,最近的销量还不错吧?”
“这几个月,我们已经卖掉了三十万双耐克一号了。”贾里德开口答道。
“三十万双啊,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陈强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接着问道:“产能可以跟得上么?”
“自从上次扩建以后,我们的工厂一直都没有继续扩大产能,主要是我们的原料储备,并不足以让我们扩大产能。”贾里德开口说道。
“再修建两个厂房吧!为以后做准备。”陈强开口说道。
“你还是打算继续扩大产能?”贾里德开口问道。
“相信我,用不了多久,东南亚的橡胶就会源源不断的运到美国。等到那个时候,我们便再也不用担心原料问题了。”陈强开口说。
……
三十万双运动鞋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运动鞋投入到市场,总算是在美国的运动鞋市场上掀起了一朵不小的浪花。
耐克一号的主要竞争对手,当然是匡威的JACK PURCELL开口笑,不过这个年代的JACK PURCELL开口笑只是一款平庸的平底鞋,主要用于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在用途上当然不如耐克一号那么的广泛,于是乎耐克一号迅速的从JACK PURCELL开口笑手中抢占到了一些市场份额。
陈强的耐克一号本来就是抄袭的科迪斯ROYAL,历史上的科迪斯ROYAL是在1949年推出的,而且推出以后便大受欢迎,也算是火了十几年的口经典运动鞋,如今陈强提前四年推出了同样的产品,当然可以大卖。
几个月卖出三十万双耐克一号,这个成绩已经是非常棒了,更何况耐克还是一家新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品牌认知度。不过陈强却并不满足于此,美国有一亿三千万人口,人均收入也高,一年卖出两三千万双的运动鞋完全不是问题,陈强这三十万双耐克一号只是占到了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陈强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从成本角度来说,生产数量越多,产品的成本自然就越低,扩大生产规模是有利于降低运动鞋生产成本的。只是现如今橡胶的限制禁令还没有结束,陈强也不敢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所以只能先扩建几间厂房,等到橡胶限制解除以后,随时可以扩大生产。
虽然运动鞋的生产规模方面并没有扩大,但是耐克一号的广告宣传,陈强可从来没有停下来。
……
纽约时代广场,竖起了一副六层楼高的巨大广告,广告上画着几名篮球运动员,他们来自不同的球队,身穿不同的球衣,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穿着耐克一号运动鞋。
广告上方有一条标语,上面写着“耐克全明星阵容”等字样,广告下面同样有一行广告词,写的是“耐克一号,运动最佳选择”,后面还画着一个耐克一号的运动鞋。
行人们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驻足观看这副巨大的广告。
“那个是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我认识他,他就是我们纽约人,我看过他打球!”
“旁边那个是费城勇士队的篮球明星乔·福尔克斯。”
“那个人是埃迪·萨多夫斯么?”
“站在最边上的好像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马赛克。”
人们站在广告前讨论起来,通过口口相传,即便是不了解职业篮球的人,也都知道这巨幅广告上出现的是各队的篮球明星。
“耐克全明星阵容是什么东西?”又好事者终于问起了最上面的那一行文字。
“耐克好像是个卖运动鞋的,你看,就是这些球员脚上穿的那种。”
“球员们都穿耐克运动鞋么?这么说来,这个耐克运动鞋应该非常不错,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篮球明星选择它。”
“我儿子前些天刚买了一双运动鞋,好像就是这个品牌的。”
人们的讨论声,渐渐的由海报上的球员,转移到了耐克这个品牌上。
这正是陈强想要的品牌效应。
签下一堆知名球星排排站,摆出漂亮的姿势拍个照,也是体育品牌销售球鞋的老套路,这种广告方式,也最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球迷们看到你这个品牌可以签下这么多的球星,本能的会觉得这是一个可靠大品牌。在品牌营销方面,这种一大群球星排排站的群狼战术,或许要比签下一个顶级超级巨星更有效果。
八十年代初,耐克在发行Air Force 1的时候,便使用了这一招,他们邀请了迈克尔·库珀、摩西·马龙、卡尔文·奈特、贾马尔·威尔克斯、博比·琼斯以及米切尔·汤普森作为代言,这就是最初的耐克Air Force 1六人组。2005年Air Force 1发行25周年之际,耐克又重新弄了一个超级豪华的球星阵容来进行宣传,其中包括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莱恩特、克里斯·保罗、保罗·皮尔斯、史蒂夫·纳什、托尼·帕克、阿马雷·斯塔德迈尔、肖恩·马里昂、拉希德·华莱士以及杰梅因·奥尼尔。很多老球迷印象当中应该还记得,这几位巨星身穿纯白色运动服的海报。
耐克的Air Force 1的初代六人组非常成功,不仅帮助耐克卖出了大量的球鞋,还让耐克的品牌价值大大的提高,于是乎匡威便学习耐克,在1986年推出匡威Weapon篮球鞋时,也搞了一个六人组,这六个人分别是以赛亚·托马斯、魔术师约翰逊、凯文·麦克海尔、拉里·伯德、伯纳德·金以及马克·阿奎尔。匡威毕竟是曾经的美国第一运动品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匡威这六人组的含金量,明显要超过耐克的那六人组。
阿迪达斯也不甘寂寞,签下了不少的球星,最出名的当然是阿迪达斯的经典五人组,吉尔伯特·阿里纳斯、蒂姆·邓肯、特雷西·麦克格雷迪、昌西·比卢普斯以及凯文·加内特。
未来的NBA讲究球星抱团才能拿冠军,而卖球鞋也讲究球星抱团才能有好的销量,陈强对这种营销方式当然非常熟悉,所以早早的便用了出来。反正四十年代的球星代言完全是白菜价,稍微给点钱,球星就屁颠屁颠的在代言合同上签字了,所以这种球星抱团式的广告,成本也非常的低。
但是这种广告方式的宣传效果真的很强,当你看到一位运动员穿某个品牌的鞋子,或许会不以为意;当你看到两位运动员都穿同一个品牌的鞋子,可能就会对这个品牌有所印象;当你看到五个运动员都穿同一品牌的鞋子,那你会觉得有必要知道一下这个品牌;而当你看到十几个运动员都同一个品牌的鞋子,那么你本能会觉得,这个品牌应该非常好,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运动员选择这个品牌。
请一大群明星来做广告代言,所起到的效果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历史上也有过很多经典的广告案例。百事可乐当年请了一大群当红炸子鸡,包括刚刚晋升小天王的周杰伦、热爱摄影艺术的陈老师,平淡无奇的古天乐、全班最丑的郭富城等等,所有人都给头发染了个纯蓝的葬爱家族色,这波宣传让百事在国内的品牌价值大增,明星们带来的效应,也让百事可乐也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首选。
可口可乐也不遑多让,请了好几位国内顶尖的运动员,搞了一个“奥运星阵容”,以应对百事可乐的宣传攻势,“奥运星阵容”中包括当时还是球员的姚主席、尚在巅峰期的刘翔、郭晶晶等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的“一哥”王励勤,只能站在宣传海报的最边缘。
……
陈强的这一波广告攻势很成功,即便是那些不打算买运动鞋的人,也都知道了耐克这个品牌,而打算买运动鞋的人,也都将耐克一号放在考虑范畴当中。
与匡威这种庞然大物相比,耐克仍然是一个小品牌,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的匡威,早已经是美国运动鞋领域中的霸主,不是刚刚成立一年的耐克能够挑战的。
好在这个时代的匡威还不懂得广告营销,匡威的老板是一个典型的实业家,就是老老实实的进行生产销售,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一点点的改良自己的运动鞋,让运动鞋变得更好,他哪里有陈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是这样的,我们更应该称呼他们为“实业家”,而不是“商人”,他们是一群真正想要做出好产品的人,比如福特汽车的福特老爷子,梦想是做出好的民用车,而不是卖出好多辆汽车;在比如西屋电气的威斯丁豪斯老爷子,平生之愿就是把交流电推广到千家万户。这有点像乔布斯时代的苹果,虽然产品卖得死贵死贵的,但是用户却能够感觉到满满的诚意,不像是现在的苹果,产品索然无味,全靠换外壳颜色坑钱。
然而事实却证明,光去钻研产品是不够的,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出色的营销,特别是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一次好的营销,效果顶的上一个百年积累出来的品牌。
陈强深知营销对于品牌的重要性,所以他愿意花大价钱去做广告,若是仔细算来的话,陈强卖出的这三十万双耐克一号,不赚钱不说,甚至还要亏本,因为陈强为此付出的广告宣传费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陈强本来也没有打算利用耐克一号赚钱,这种简单的帆布鞋,制作成本低,售价也便宜,因此利润也低,赚钱全靠走量,靠薄利多销。
陈强真正打算赚钱的产品,是下一个产品,抄袭阿迪达斯Superstar的篮球鞋,这才是真正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品。
第三五零章 泼脏水
耐克的制鞋工厂当中,很大一部分制鞋女工都是从欧洲逃难来的难民。
厂长贾里德本来就是从波兰逃难来美国的,他很同情那些从欧洲来的难民,所以在招募员工的时候,也刻意的多聘用了一部分欧洲难民。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制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制鞋工人的薪水并不算高,很多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嫌钱少,未必肯做这份工作,而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欧洲难民,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并不在乎工资低,有份工作能养家糊口,他们就已经满足了。
陈强本以为,欧洲战争结束以后,会有一大批制鞋工人选择辞职,回到欧洲家乡,这必然会影响到工厂的生产。但是让陈强意外的是,选择辞职的制鞋女工只有寥寥几人,其他都继续待在制鞋厂,安心的工作。工厂的生产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这个结果超出了陈强的意料,不过仔细思考后,陈强才发现,原来错的是自己,自己用中国人不能用中国人的观念去思考欧洲人的行为。
中国的传统观念讲究一个落叶归根,那些海外游子离家万里,老了以后都想回归故里,即便是活着的时候不能回去,也希望死后可以葬在家乡。若是在中国的话,那些乱世逃离家乡的人,在世道太平以后十有八九都会回老家的。
欧洲人显然没有这种观念,他们是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人都已经来美国了,那就老实的待着吧,更何况美国的生活水平要比欧洲好一些。
早在一战之前,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就已经与英法等国不相上下。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可以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在那个物资供给并不丰富的年代,充足的食物和工业产品供给,就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水平。
欧洲工业同样发达,但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但是英国和法国都有着庞大的殖民地,殖民地源源不断的向着英国和法国本土输血,也使得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享受到丰富的食物和各种工业产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波及到美国的本土,而欧洲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都有所削弱,此消彼长下,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的反超欧洲。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罗斯福推行新政,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在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的道路是新的,建筑物是新的,城市也是新的,与之相比欧洲那些老旧的建筑物和街道,就要比美国差了一个档次了。
大家的物资供给都很充沛,但是美国的基础设施却要更好,因此在二战之前,美国人的综合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没有给美国的本土带来伤害,而欧洲很多国家却被打成了筛子,欧洲大陆的很多城市都已经沦为了废墟,欧洲强大的工业体系也遭到了破坏,这个时候的欧洲,工业产品的供应肯定是不足的,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饥荒,生活水平比南美洲还要低几个档次。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欧洲难民不愿意离开美国返回欧洲,在美国吃喝不愁,有正式的工作,想买啥就能买到啥,回国的话一切要重新开始不说,运气差一点可能还得挨饿。
……
华盛顿,中国驻美大使馆,魏大使面色阴沉的望着一份表格。
“那个陈强,还真的一分钱的债券都没有买!”魏大使语气中充满了阴冷。
“您上一次所邀请的人,多多少少都买了一些债券,唯有这个陈强,真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这看来这个陈强是故意跟您过不去啊!”旁边一下属开口说道。
“他这不是跟我过不去,他这是跟宋部长过不去!宋部长马上就任行政院长了,这次的战争债券,就是宋部长所主持的!只是我没想到,这个陈强竟然如此不识抬举!”魏大使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斥着不满。
下属明白了魏大使的意思,立刻开口说道:“这个陈强还真以为在美国有了些产业,就把自己当成是人物了,竟然对宋部长如此不敬,大使,我们是不是应该教训教训这个陈强,给他点颜色看看!”
“对宋部长不敬,自然就是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