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体育人-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陈强也知道,即便是他使用出了背越式的技术,其他运动员也会对这种新技术心存疑虑,只有等到陈强使用背越式技术越过一个很好的高度时,这种技术才会真正的被运动员们接受,然后被诸多跳高运动员模仿和研究。
  说到被模仿,陈强倒是不担心别的运动员会来偷师。
  柏林奥运会的跳高比赛,上午是资格赛,下午是决赛,一天之内决出胜负,时间太短了,其他运动员即便是看了陈强使用背越式,也来不及偷师。所以跳高的奥运会金牌,陈强是拿定了。
  接下来由于二战的原因,奥运会将停办两届,下一届奥运会已经是十二年后的事情了,这十二年来体育运动几乎没有什么发展,世界各地都在忙着打仗,背越式技术也不可能广泛的流传。
  而且刚刚陈强的那一次试跳,也是有所保留的。
  背越式技术,运动员往往会使用弧线助跑技术,也就是在助跑的时候走一个J字型路线,而其他的跳高技术,使用的欧式直线助跑。
  1米70的高度,陈强还没有必要使用弧线助跑技术,他直接使用了直线助跑技术,目的也是不想过早的暴露背越式技术的特点。
  跳高的资格赛,因为陈强使用了新技术而短暂的停顿了几分钟,然后又继续进行。
  第二组的20位选手全都越过了1米70的高度,然后便是1米80。
  陈强又一次的选择了PASS,对于现在的陈强来说,能少跳一次就尽量的少跳一次,他要尽可能的隐藏背越式的技术要点。
  最终有三名运动员没能越过1米80的高度,止步在1米70。
  下一个高度是1米85,越过这个高度,就能晋级到决赛。
  这是晋级高度不能PASS,所以陈强又一次走上了赛场。
  与刚才不同的是,这一次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陈强,大家都想仔细的再看一遍,新的跳高技术是什么样子的。
  陈强依旧没有使用弧线助跑的技术,他跑了一条直线,来到横杆前,高高的跃起,然后又是那一套背越技术,轻松的越过了横杆,仰头、倒肩、展体、挺胸、收双腿,完成了整套动作后便落在了垫子上。
  1米85的高度,陈强完成的很轻松,又是一次成功,他也成功的晋级到了下午的决赛。
  ……
  杰西·欧文斯和拉尔夫·梅特卡夫终于看清楚了陈强的动作。
  “陈强的动作真的很流畅,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看来他真的练习了很久,下午的跳高决赛,他应该也会使用这种新技术吧。”梅特卡夫开口点评道。
  “这种新技术应该不如俯卧式。”欧文斯突然开口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梅特卡夫开口问。
  “陈强所使用的这种新技术,控制起跳时机是很重要的。由于是背对着横杆,一旦他起跳过早的话,身体就会过早的倒向横杆,这样就会造成起跳的失败。而若是起跳过晚的话,身体还没有达到最高点便会碰到横杆。现在的高度只是1米85,所以这种技术的缺点还没有表现出来,一旦到了两米左右的高度,到时候起跳的时机稍微有一点不对的话,试跳就会失败。”欧文斯开口解释道。
  “那么按照你的意思,只要起跳的时机刚刚好,就能解决这个技术缺点?”梅特卡夫开口问。
  欧文斯却是摇了摇头:“合适的起跳时机,哪有那么容易的!那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运气,特别是到了两米以上的高度,起跳点比最佳位置近了1厘米或者远了1厘米,都会错过最佳的起跳时机。而在真正的比赛当中,我们的身体不可能精确控制1厘米的误差。”
  “所以说,陈强的这种技术,到了两米以上的高度上,肯定会失败?”梅特卡夫又问道。
  “至少是会有极高的失败概率,除非他能够解决起跳时机的问题。”欧文斯开口说。
  欧文斯不愧是传奇运动员,他不仅仅有强悍的身体素质,对于田径运动的理解也是高人一等的,他一眼就看出了背越式技术的一大缺点。
  背越式技术在跳起后是背对着横杆的,人的后背上又没有长眼睛,所以看不到背后的情况。在看不到横杆的情况下,若是高度比较低的话还好说,而高度比较高了,很容易就会碰到横杆,试跳失败的几率也会非常大。
  与之相比,俯卧式的技术是脸朝下的,所以能够看到横杆的位置,如果起跳时机不好的话,可以根据视觉的判断,在空中调整身体的轨迹,从而越过横杆。
  所以欧文斯做出判断,陈强使用背越式技术,在比较低的高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两米以上的高度,一定会频繁的出现失误。
  而在未来,运动员解决背越式技术这一缺点的方法,正是弧线助跑技术。弧线助跑技术可以给身体提供一个向心力,这样运动员在起跳之后,身体会有一个内倾,有利于起跳时的身体绕纵轴旋转,从而避免起跳时过早的倒向横杆。
  ……
  经过午间的休息后,陈强又一次来到了柏林奥运体育场,参加100米的复赛。
  复赛只剩下24位运动员,一共分为了四个小组,每组六个人,其中小组成绩前三晋级到明天的半决赛,也就是说复赛会淘汰掉一半的运动员。
  陈强被分在了第一组,将会率先登场。
  除了陈强之外,这一组中有两位选手实力比较强劲,分别是荷兰运动员提努斯·奥森达普和美国运动员弗兰克·威克夫。
  弗兰克·威克夫之前有过介绍,他拿到过两枚4乘100米的接力赛的奥运会金牌。而提努斯·奥森达普则被誉为世界上跑的最快的白人,他在初赛当中也跑出了10秒5的成绩,足见他有很强的实力。
  陈强、提努斯·奥森达普和弗兰克·威克夫三人的实力明显占优,获得晋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这一组的比赛依旧有一个悬念,那就是陈强究竟会跑出一个怎样的成绩。
  上午的初赛,杰西·欧文斯用一个10秒3的成绩,像陈强下了一封“战书”。如今到了复赛,陈强必然会给予回应。
  事实上陈强的心中,也是有些犹豫的,毕竟接下来他还要参加跳高的决赛,所以他并不想在百米的复赛上浪费太多的体力。
  “还是算了,这只是复赛,只要能晋级就行。接下来的跳高决赛,才是今天的关键”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发令员的枪声响起,陈强在起跑之后,却并没有完全发力。
  提努斯·奥森达普和弗兰克·威克夫双双察觉到了这一点,既然陈强没有用尽全力,这两人同样没有拼命,而是很有默契的跟在陈强后面,确保自己前三名的位置。
  最终陈强又跑了一个10秒5,小组第一出线。提努斯·奥森达普和弗兰克·威克夫以10秒6的成绩分获二三名。
  ……
  “10秒5,陈强还是有所保留啊!他是在为跳高决赛保留体力么?”梅特卡夫笑着说道。
  杰西·欧文斯却是一脸的不高兴,自己的战书已经送上门,陈强却不接招。
  接下来的复赛第二组,杰西·欧文斯登场,他将心中的怒意,全都发泄到了赛场上。
  结果欧文斯也是一骑绝尘,他冲过终点的时候,领先第二名足足有五六米的距离。
  “10秒2!”裁判宣布了杰西·欧文斯的成绩。
  10秒2,杰西·欧文斯再一次平了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
  观众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望着杰西·欧文斯,表情则是一片的骇然。
  零星的掌声响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吵杂的声音在观众席上此起彼伏,其中不乏有一些侮辱黑人的词语。
  这毕竟是1936年的德国,是一个正在宣扬雅利安人种优越性的德国,一个黑人运动员在这里取得成绩,不会得到赞美,反而会引来更多的敌视!
  欧文斯虽然听不懂德语,但是从观众的语调和表情,以及各种各样鄙视的手势中判断出,这里的大部分观众,对自己并不友好。
  下一秒,欧文斯突然高举双臂,做出了大肆庆祝的动作,他咧着嘴,露着大白牙,脸上充满了笑容,显得非常高兴的样子。
  然而陈强却能够感觉到,欧文斯这不是在庆祝,而是在反击!在反击那些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者!
  “越是遭受歧视,就越是要展现出一个更棒的自己,欧文斯真是一个倔强的家伙。”陈强笑着摇了摇头,然后长叹道:“不过他做的对!面对不公平对待时,既然可以选择对抗,那何必选择妥协!”


第一七八章 背越式终极奥义:弧线助跑
  百米短跑的复赛继续进行,第三组当中,美国运动员拉尔夫·梅特卡夫以10秒5的成绩,小组第一出线,而在最后一组,德国运动员埃里希·博尔赫迈耶同样以10秒5的成绩,晋级到半决赛,他也是德国队在这个项目上所剩下的独苗。
  埃里希·博尔赫迈耶曾经参加过上一届洛杉矶奥运会的200米和4乘100米,200米的项目上他曾经晋级到了半决赛,而4城100米,他帮助德国队摘得了一枚银牌。在100米项目上,埃里希·博尔赫迈耶曾经跑出国10秒3的成绩,不过由于技术原因这个成绩没有得到认证。但提努斯·奥森达普巨仍然是欧洲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之一。
  百米短跑的半决赛将在明天上午举行,短跑运动员可以回去休息了,不过杰西·欧文斯却留在了赛场,他想亲眼目睹陈强在跳高的决赛中,将会有怎样的发挥。
  上午的资格赛中,一共有22名运动员跳过了1米85的高度,他们都将参加下午的决赛。
  决赛的起始高度是1米70,陈强直接选择了PASS,而其他参赛选手,要么也选择了PASS,要么就是成功的完成了试跳。
  能够通过资格赛的都是可以跳过1米85的,所以1米70的起始高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热身。
  下一个高度是1米80,所有运动员也都成功的越过,紧接着是1米85的高度,一位波兰运动员运气不佳,三次试跳全都失败,成为了决赛当中第一个被淘汰的运动员。
  接下来的高度是1米90,这是第一个超过资格赛的门槛的高度,也是决赛运动员的第一个考验。
  陈强走上助跑区,看了看远处1米90高度的横杆,然后开始助跑。
  他使用的依旧是直线助跑技术,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和掌握的跳高技巧,区区1米90的高度,还用不着使用弧线助跑。
  只见陈强纵身一跃,没有半点拖泥带水的跳过了1米90的横杆,整套动作完成的很轻松,显然这个高度还难不倒他。
  1米90的第一次试跳,陈强很轻松的完成。
  陈强不是唯一在这个高度上显得游刃有余的运动员,除了他之外,美国的三位选手,日本的三位选手,以及波兰的两位选手,也都是第一次试跳便成功越过1米90的高度。
  某位运动员在第一次试跳便能够取得成功,说明他的实力远不止1米90,下一个高度也难不住他。
  1米90的高度,一下子淘汰掉了10名选手,将近50%的淘汰率。另外还有两名选手,虽然成功的越过了1米90,但是过程却很艰难,直到第三次试跳才去的成功,下一个高度,他们很可能要折戟沉沙。
  下一个高度是1米94,陈强直接选择了PASS。
  “陈强PASS掉了一米94!他可真够大胆的。”
  “下一个高度应该是1米97吧?直接从1米90提升到1米97,那个中国人可真够自信的!”
  “我看他是愚蠢,这可是超过1米90的高度,一下子提升7公分,他根本就跳不过去。”
  “或许他就是因为跳不过1米94,所以才选择PASS的,在1米97的高度上失败,总要比在1米94的高度上失败,来的好听一些!”
  观众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如果是在未来的话,高度从1米90直接提升到1米97,算不上什么惊人的举动,像是奥运会或者世锦赛,初始高度就在2米15左右。但是在三十年代,全世界能够跳过1米90的人也只有十几个,高度从1米90直接提升到1米97,难度是阶梯型的增加。
  跳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运动,对于运动员来说,每一次试跳都是一次调整的机会。无论试跳成功还是失败,运动员都会从中查漏补缺,以便在下一次试跳中改正缺点,不断的将成绩提高。特别是到了比较高的高度,每一次试跳的机会更是格外的珍贵。
  在三十年代,1米94就是一个特别高的高度了,没有一个运动员会放弃这个高度。实力强一些的,希望可以通过试跳1米94的高度,来提升自己的竞技状态,而实力比较一般的运动员,则将1米94的高度视为一种挑战。
  即便是三位美国选手,他们实力非常强劲,完全有里能力一次跳过1米94,也不会选择PASS掉这一高度。
  而对于陈强来说,由于背越式技术的存在,他完全可以忽略掉1米94的高度。
  此时的陈强,不用参加这一高度的试跳,反而开始耐心的观察起了其他的参赛选手。
  1米94的高度,如果可以一次试跳成功的话,基本上都有着跳过2米的实力,在当时跳过2米已经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了。
  三位美国选手全都是一次成功。
  美国队这次派出了一位白人和两位黑人参加柏林奥运会的跳高比赛。其中白人名叫德伯斯瑟伯,是一位年仅19岁的小将,他在美国有些名气,但是从来没有拿到过美国冠军,更别说是世界冠军的头衔。
  德伯斯瑟伯之所以没有在美国拿到过冠军,是因为他的对手实力太强了。在柏林奥运会上,德伯斯瑟伯的对手变成了他的队友,也就是美国队的另外两名选手。
  美国队另外两人,一个叫古尼·约翰逊,今年22岁,他曾经参加过洛杉矶奥运会的男子跳高的比赛,并且获得了第四名,而在1936年7月份,纽约的一场比赛中,他以2米07的成绩,打破了跳高项目的世界纪录。
  另一个人名叫戴夫·阿尔布里顿,几年23岁,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不过同样是在1936年7月份纽约的那一场比赛里,他同样跳出了2米07的成绩,也同样打破了世界纪录。
  也就是说在那一场比赛里,出现了两位打破了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分别是古尼·约翰逊和戴夫·阿尔布里顿,不过两人都无法再进一步,完成下一个高度的挑战。
  而在历史上,这两位世界纪录保持者,从1936年到1938年,包揽了美国几乎所有的跳高冠军。
  如今这两位世界纪录保持者,也都出现在了柏林奥运会上。所以在赛前的预测中,人们普遍认为冠军将会从这两人当中诞生。
  除了美国队之外,日本队在跳高项目上的实力也非同一般。
  日本队的三位选手分别是矢野工夫,田中弘和浅雄义郎,陈强曾经在马尼拉的远东运动会上见过他们当中的两位。在1米94的高度上,这三位日本选手也是一次试跳成功。
  当时跳远和跳高之间有很大的技术互通性,几乎每一个擅长跳远的运动员,都会擅长跳高,同理擅长跳高的运动员,也会擅长跳远。哪怕是到了奥运会,同时报名跳远和跳高两个项目的运动员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擅长跳远的日本,在跳高项目上的技术也不弱。
  除了三位美国选手和三位日本选手之外,一位名叫卡莱维·科塔卡斯的芬兰运动员也很厉害。在过去的三年里,卡莱维·科塔卡斯四次打破欧洲纪录,可以算得上是欧洲跳远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卡莱维·科塔卡斯曾经参加过四年前的洛杉矶奥运会,不过当时他所参加的是铁饼项目,所以他是一位跳高兼铁饼的运动员。在柏林奥运会上,卡莱维·科塔卡斯也报名了跳高和铁饼两个项目的比赛。
  1米94的高度,又阻挡了两位运动员继续前进的步伐,此时赛场上还剩下10位选手,而下一个高度则提升到了1米97。
  由于在1米94的高度上选择了PASS,这一次陈强必须要参加试跳。
  “1米97的高度,如果不用曲线助跑技术,应该可以勉强的跳过去吧!”陈强心中暗道,随后他依旧使用了直线助跑技术。
  然而在刚刚起跳的一瞬间,陈强便意识到,自己没有把握好起跳时机,他跳早了!
  陈强在空中努力的控制身体,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衣角碰到了横杆,而当他落地的时候,他也的确清楚的看到,横杆在轻微的晃动。
  然而陈强的运气却很好,横杆最终还是坚持住了,没有掉落下来。
  陈强长出一口气,走下了垫子。
  场边,杰西·欧文斯则开口点评道:“这一次陈强就没有把握好起跳的时机,他刚刚是碰到了横杆,但是他运气很好,横杆没有掉下来。不过他不可能每一次试跳都有这么好的运气的!”
  1米97的高度,美国的两位世界纪录保持者、芬兰的卡莱维·科塔卡斯、日本的矢野工夫也都是一次试跳成功,而另一位美国选手德伯斯瑟伯则在第二次试跳完成了这个高度。日本选手田中弘和浅雄义郎,以及德国目前唯一的独苗均遭到淘汰。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