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梦七年-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天晚上,麻烦就来了。
  穆化峰找上门了,吞吞吐吐的说了一件事。
  附近乡镇划归开发区以后,兴起了一阵建设热潮。由于天气慢慢变冷,热潮慢慢冷却下来。随着春节过去,气温慢慢回暖,很多人又行动起来,开始折腾自己的房子。
  建房子就要买建材,当然也就少不了必备的沙子。可是这时候广大人民群众才发现,此时黄沙,已非昨日黄沙。
  以前几十块钱一车的沙子,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200元,并且听说还在上涨。哪家建个房子不得用上好几车沙,这回倒好,光沙子一项,就要不少钱,其他建材还都没买呢。
  有人就想到了穆家的堆场。穆家发了大财,乡里乡亲的,盖房子需要几车沙子,难道不能支援一下?
  我们也不白要,便宜点就行啊。
  有人就撺掇穆化峰帮忙问问。
  穆化峰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笑话,穆东对自己够意思,面子给着,喝酒请着,老婆还在穆老板那里拿一份工资,我去找这个不自在,帮你们出头,可拉倒吧!
  一开始一两人说,十个八个的人说,再后来好几十个人在穆化峰耳朵里叨叨的时候,穆化峰受不了了。
  好吧,我就作势走一趟,成不成的,我去了,你们也别再烦我。
  穆化峰听说穆东回来了,晚上就来了。
  穆化峰的意思是,穆东你不用答应,我就来走一个过场。
  结果穆东答应了,穆主任一下子被雷的外焦里嫩。
  是自己的面子太大了?还是穆老板的心太大了?
  穆化峰就后悔走这一趟。管那些贪小便宜的王八蛋干什么啊!这回好了,穆老板竟然答应了,答应了就要损失钱财,我这不是上门添堵吗?
  看着穆化峰尴尬的样子,穆东觉得有些无奈,这算是很小的麻烦了。
  穆东道:“叔,你也不用担心,我这么多沙子,不差这一点。这样吧。现在市面的价格是200块钱送上门,我这里没有车,让村民自己找车来拉,100块钱一车,我们负责装车。还有就是,每户最多供应5车,多了没有。”
  顿了顿,穆东略想了一下,又道:“叔,人情是你来找我讨的,侄子我帮你兜着,谁家需要沙子,找你开条子,我认条子不认人。你看咋样?”
  穆化峰无语了,这小子,怎么就这么贴心呢?
  穆东大体算了一下,村里拉沙的车是6立方一车,五车是30立方,一般的家庭建房,足够用了。全村有大约两百户人家,就算每户都要5车,最多也就一千多车,自己给得起。
  关键是,穆东不想在这个时候,惹任何的麻烦,能用钱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更何况,是这么一点小钱。
  如果真的弄僵了,谁知道那些村民会怎么议论?会怎么算计?
  别的不说,沙子也是矿产资源,经营是需要资质的,就这一条,有心人就能把自己折腾的酸爽不已。
  所以,还是随了人心,顺了人气吧。
  穆东第二天宣布了三件事。
  一,村里人来买沙,凭穆化峰主任的条子,100元一车;
  二,大货车装车价格,调整为50元每立方;
  三,恢复对同行供货,180元一车。
  消息一宣布堆场一下子炸了锅。不是说市区的沙子价格上涨了吗?怎么我们还降价?给同行的价格才30元一立方,这不是明显的少赚钱吗?
  老板这是怎么了?
  穆大国直接跳起来,第一次和穆东争辩起来。
  穆东无奈,把穆大国拉到办公室,用了接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让他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和自家堆场的辩证关系。
  穆大国好像明白了一些,但也好像没明白,不过,他开始认真执行穆东的新政策。
  穆东不想等了,这次的小麻烦,让他警醒,他需要尽快出手这个巨大的沙堆,套现离场。
  司机们奔走相告,赶紧来,穆老板降价了!
  同行们奔走相告,赶紧来,穆老板供货了!
  同行们苦啊!都没多少货,眼见库存一点点减少,价格一点点上涨,现在哪怕不挣钱,买上一堆沙放在那里,大多数老板都愿意。谁都觉得,价格还会涨。
  2月份的最后一天,穆老板给很多人发了一份大大的福利。
  穆家堆场突然就火爆了起来。
  很久没有出现过的排队现象,重现了。
  大货车,小货车,四不像,一直排到了堆场外面的道路上。
  穆大国看见那些同行的车辆就来气,少卖接近一半的钱呐!他也有自己的精明和办法。他把50铲车和大量工人调去给大货车装车,让30铲车给同行装车,并且悄悄告诉开着30铲车的谢东林,慢慢来,磨蹭着点。
  谢东林正不忿呢,一点就通。
  即使这样,当天晚上的统计数字,可堪称恐怖了。
  本村村民拉走了100车,收入1万元;
  大货车装车5000立方米,收入25万;
  同行买走了700车,收入12。6万。
  全天销售9800立方米,38。6万元。
  穆东对这个数字非常满意。
  穆大国对一部分数字颇为不满,他找到谢东林质问:“你怎么回事,怎么装了那么多车,明天控制在500车以内……”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司机们看到,30铲车经常趴窝,年轻的司机就老是下去折腾着修车……
  3月1日,消息在更大范围内扩散,穆家堆场更热闹了。截止到中午,已经收款20万元,然后络绎不绝的货车依然陆续赶来,没办法,堆场加班,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才完成装车。
  从这天开始,穆家堆场就天天加班了,晚上9点10点下班,成了常态。
  3月2日中午,穆接到姑父王绍强的电话,肖肖的驾驶证发下来了。
  堆场的运营正处在最后冲刺的时刻,穆东不敢离开太久。当天下午,他去县城取了肖肖的驾照,晚上开车去了泉城。第二天都没等到肖肖起床,天没亮就又赶回鲁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肖肖现在驾车已经游刃有余,穆东也可以放心的让她开车上班了。
  在市区,穆东去了代办注册的公司,在他们的带领下,刻制了公司“三章”、领取了营业执照,完成了公司注册的事宜。
  3月5日上午,一阵鞭炮声中,一块刻着“大东工艺品公司”的牌匾,挂在了小学校的门口。
  穆东没时间庆祝公司的开业,鞭炮过后,他又赶紧回了堆场。
  回到堆场,有熟悉的同行找到穆东说,开小铲车的那个年轻人,好像有点磨洋工啊。
  穆东最近几天忙的昏天黑地,还真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他远距离的观察了一下,还真是!
  略一思考,他就明白了怎么回事,有些哭笑不得。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估计这就是穆大国和谢东林的对策了。
  出发点是好的,同行少买一些,大货车就能多买一些,也就能多赚一些钱。
  可是他们真的很难真正理解穆东快速销售的迫切心理。穆东恨不得一天就把这堆沙子全部卖光。
  穆东和穆大国和谢东林叫到办公室,第一次严肃的批评了两人。
  两个人就有些发呆,大哥这个样子,他们真是第一次看到,看来是真的很生气。
  好吧,那就还是听大哥的吧。
  3月4日,没有了谢东林的刻意打压,同行装车的速度显著提升,当天就突破了1000车。
  晚上,穆东看了一下统计数字,同行和大货车的销售数字很稳定。同村村民的购买已经显著下滑了。从第一天第二天的每天100车左右,已经下滑的今天的只有20车,一共加起来,村里购买了360车。看来需求也就这么多了啊,穆东心想。
  村民可不这么想。
  穆主任说了,每家最多给5车。这样的话,在村民的理解里,就是每家5车,没有什么最多最少。
  一开始去找穆主任批条子的,都是有建房需求的,也就是这些人撺掇穆主任去找穆老板要优惠的。
  所以,这些人很快拿到了条子,也很快把沙子拉回家。
  本来这个事,就已经过去了。
  有一天,有个聪明人就想到,我是去拉了5车沙,也足够我建房用了。可是沙子价格还在涨,是不是能再弄几车,找个墙角旮旯放起来,留着以后用啊?
  于是就开始想办法。自己的条子批了,可是自己老爹是单独住一个院子,户口本也早就分开了,让老爹去申请嘛。
  很快,聪明人的老爹,也用准备翻新房屋的借口,拿到了穆主任签发的批条。而沙子却拉到了聪明人的家里。
  哦,原来事情可以这样操作的啊?
  周围的群众瞬间明白了,于是纷纷效仿。
  两三天之后,穆化峰明白过来,这是在蒙我啊,这样,我怎么对得起穆东,于是提出,不开工建房的,不再批条子。
  那怎么行?前面那几家你怎么批了?还有没有公平?还讲不讲道理?还有没有王法?
  于是一些人就天天在穆主任家里闹。
  基层干部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家都太熟,乡里乡亲,知根知底,不好下手。
  有些问题处理好了,村民不一定表扬你。但是一旦不能让村民满意,村民一定会批评你,贬斥你,痛骂你,或者,殴打你。
  哪个村干部,没有被村里年长的老太太堵着大门跳着脚叫着小名骂过?
  穆化峰坚持了两三天,实在坚持不住了,好吧,批条子,给你们。
  于是,所有人拿到了想要的批条,收拾车辆,去了穆家堆场。
  到了之后,傻眼了!
  空了,穆家堆场空空的!所有的沙子都不见了……
  经历了了最后几天疯狂的出货,穆东终于如愿的把堆场里全部的沙子,卖完了!
  尤其是最后两天,眼见沙堆越来越小,同行们都不眠不休,穆家堆场最后几乎就是连轴转了。
  3月9日凌晨3点钟,最后一车沙子被同行拉走,穆家堆场的售沙工作,彻底完结了。
  村民赶到穆家堆场的时候,只有几个工人正在清理地面,检修设备。而大部分的工人,还在呼呼大睡。
  几个村民面面相觑,无奈的摇头而去,直到走出老远,还在一直摇头,放佛仍然无法相信,这么一个巨大的沙堆,竟然几天的时间,卖光了。
  卖的这么快,看来也没多少嘛。
  穆东还没睡,他一直在统计账目,他想在第一时间,就计算出他想知道的数字。虽然银行里每天都在增加存款,大体的数字他也知道,他还是想通过账目来比对和确认一下。
  从2月28日开始降价和对同行供货,穆东又一次见识到了价格的魅力,也又一次见识到了同行的疯狂。
  11天,仅用了11天,就把原本正常需要一个多月销售的沙子,洗劫一空。
  真的,就是洗劫,最后两天,大家完全是在抢货!疯抢!
  抢到就是钱,运到市区,马上增值接近一倍!
  很多人不理解穆老板为什么这么便宜卖掉,但是他们感激穆老板给他们提供的这个机会,并且格外珍惜。
  统计数字出来了。从1月13日堆场开始销售,到3月9日销售一空,累计销售了186900立方米,累计销售额8606800元。


第三十八章 分钱
  穆东实在太困了,他给老妈打了一个电话,让准备饭菜,晚上堆场聚餐,然后就沉沉睡去,一直睡到下午两点多才起来。
  他把穆大国叫过来,问了一下考勤的事情,然后开始制作堆场的最后一份工资表。
  上次发工资是1月12日,是发到了2008年的12月底。现在堆场的都是老员工,每人是两个月零9天的工资,穆东决定发放两个半月的,然后每人再根据工资标准,额外发奖金800到1200元。
  一会功夫,工资计算完毕,手头就有现金,穆老板吆喝一声,发工资了,工人们都兴奋的跑过来。
  穆大国钟国栋这个级别的,领到了9950元,级别最低的辅助工,也领到了5800元。
  大把的钞票刺激的大家两眼放光。穆东接着宣布了三件事。
  一,放假三天,所有人3月13日来堆场集合;
  二,晚上聚餐,欢迎大家参加;
  三,堆场处理机器设备,请大家帮忙宣传一下。
  工人嗷的一嗓子散了。离家近的,赶紧把钱送回家。离家远的,赶紧去银行把钱存上。
  大部分工人都很疑惑,三天以后还来干啥,沙子都卖完了啊。
  傍晚的时候,谭家明找到穆东,问能不能把履带拖拉机卖给他。
  谭家明这几个月在穆东这里,拿的是第一级的工资,累计已经拿到了两万多块钱。手里有了些闲钱,他就又动了买下拖拉机的念头。
  穆东心里有些感动,也有一些酸楚。
  感动是因为谭家明对履带车的那份执着,酸楚是因为谭家明用这么卑微的方式表达这份执着。
  他想了想,说道:“家明大哥,这辆车我是打算要卖掉的。咱认识这么久了,你也帮了我很多,别的不说,没有你在堆场的话,这几辆车的维修费就要多花不少钱。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半卖半送,五千块钱,您把车开走。”
  穆东其实可以把这辆车送给谭家明,但是怕那样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找了这么一个说辞。
  谭家明感动的嘴唇有些哆嗦,说不出话来。他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也做好了高价买下的准备,甚至隐隐期盼能一万元买下来。因为穆老板当时买下就是一万。
  唯独没做的准备就是,以更低的价格买下来。
  他兴奋的搓着两只大手,说道:“那就谢谢穆东兄弟了,晚上我多敬你两杯。
  穆东吓得就是一哆嗦,忙道:“算了,你还是饶了我吧。”
  谭家明转身要走,穆东连忙又叫住:“家明大哥,我还有事给你说,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这里很快也就结束了。”
  谭家明就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有几个沙场老板找过我,让我去上班,我还没答应。”
  谭家明以前因为腿部的残疾,找不到工作。在穆东这里上班后,慢慢的大家发现,穆家堆场里技术最好的操作手,反而是这个其貌不扬的残疾人,并且还会修车。所以,有些沙场老板,就悄悄找谭家明,想要挖走他。
  可是谭家明不干,因为是穆东给了他这个展现自己的机会,更何况,自己心爱的履带拖拉机在这里。
  穆东听到这里,忙说道:“家明大哥,不瞒你说,这片堆场,我打算载上树,过几天主要就是清理一下场地,还得麻烦你两天,之后,你要是有合适的机会,就去干吧,说真的,你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很为你高兴。”
  谭家明就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就不放假了,明天就开始清理。”
  说完转身走了。
  穆东看着他一高一低慢慢离去的背影,心情很复杂。
  晚上,穆东还是喝醉了。谭家明倒是只敬了一杯酒,可是架不住其他人轮番轰炸啊。
  第二天起床后,被机器的轰鸣声吵醒,穆东的脑袋还是阵阵发紧。
  哎,难道还得戒酒吗?
  空旷的场地上,铲车和履带拖拉机正在忙碌着清理场地,几个司机都没有放假。
  还没吃早饭,几个沙场的的老板就找到了穆东。
  干嘛的?
  来买设备。
  昨天听说穆老板的设备要处理,好几个老板都动了心思。穆老板这半年来的行情,大家都看在眼里,那是妥妥的发了大财啊,这是一个有大运势的人啊!
  现在沾了大运势的设备要出售,每个人都想买下来,也行个大运什么的。所以,大家就来了。
  倒不是一起来的,是到了之后,才发现自己聪明其他人也不傻。
  穆东就说,履带拖拉机已经卖了,只剩下30铲车和50铲车,不过三天以后才能交付,他还要用两天。
  没问题啊,众人附和道。
  人多,设备就两台,那就竞价吧。
  一番竞价之后,30铲车41000元被买走,50铲车和加油车74000元被买走。
  穆东买的时候,30铲车是46000元,50铲车加上加油车是78000元,真应了穆东最初的设想,用了半年,两辆铲车只花了9000元,和租用相比,几乎是白用了。
  好了,设备都处理完了。穆老板找出子堆场筹备以来的账目,开始核算费用。费用最多的是柴油,达到了50多万,其次是工资,42万,然后是伙房的费用,11万,还有就是新堆场的土地租金,4万多,其他的就都是一些小钱了。所有费用加起来,127。3万元。
  最后总的收入,减去费用,是1063万元。用这个数字,除以堆场总的资金投入272。5万元,穆东得出了一个系数,3。9。
  也就是说,堆场每投入一块钱,最后得到了3。9元。
  呼——穆东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预期,非常完美了。
  按照这个比例,穆东的可以分到大约740万元,减去自己的各种借款205万元,自己的纯收益是525万元。
  穆东清点了一下自己名下的债务,最后决定,韩勇的20万借款,穆进乾的50万借款,农行和信用社40万元的贷款,暂时不归还,这几个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