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坛大亨(镔铁)-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天晚上,香港娱乐界的媒体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是业内有名气的导演,还是演员,都朝着同一个目的地………君度大酒店进发。
香港狗仔是最机敏的,一看到这么多大腕集体“迁徙”,马上就充满了好奇心,于是不请自来地围在了酒店门口,于是他们便见到了酒店门口很壮观的一幕,包括大导演徐可,高志森,以及成龙,洪锦宝,林清霞,郑少秋,李修贤,张帼荣在内的众多明星大腕悉数到场。只见他们一个个面带微笑,或轻声交谈,或点头示意,然后踩着酒店的红地毯一起迈步走入。
旁边的记者们则非常敬业地按动摄像机的快门,劈里啪啦,给他们留影。
这样的场面惹得一些摸不着头脑的老外在一旁嘀咕,“这是咋回事儿?上帝呀,这些香港人真是奇怪,吃顿饭也搞得像奥斯卡红地毯一样!”
不管其他人怎么唠叨,那些受邀前来的明星导演进门以后,直接就领到了一份精美的礼品,打开一看,竟然是影帝娱乐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嘉年华礼物。
这些礼物也各有特色,使得每个嘉宾哭笑不得,或者说感叹影帝娱乐做人的细心。
比如说成龙大哥得到的礼物是一瓶从印度那边买来的跌打药酒,先不说这瓶药酒的价格如何,只说它的珍贵则是很多动作演员渴望得到的东西。
香港女神林清霞得到的礼物则是一把漂亮的香木木梳,这木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买到的,而是段子豪托人从大陆工匠那里精心预定的,上面不仅雕刻精美,还有林清霞的名字,可以说独一无二。
除此之外,洪金宝得到的礼物就更有趣了,却是一包装饰精美的“减肥茶”,不用说,这是段子豪特意为他安排的礼物。
总之,凡是和段子豪交往深厚的朋友,以及认识的熟人,就都收到了一份很开心的礼物。
实际上,作为香港的电影人,基本上都有些个性的,他们也不缺钱,更不缺什么稀罕的东西,不过却缺少人们对他真正的关心。
话说回来,送礼物给他们,你若是送他们特别金贵的东西,他们会觉得有些太“铜臭”,而这一次段子豪别有用心地依照每个人的特点,挑选了各种物品来做礼品,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儿,却看出了他的细心之处。令得大家不禁感叹,这个豪仔不愧是新晋电影大亨,真是懂得处事。
第一百八十九章。吸纳资金
再看大厅内,早已经设置好了自助餐桌,什么龙虾刺身,美味寿司,以及高高的香槟塔,玲琅满目的美酒佳肴,引得人胃口大动。
穿着小马甲打着领结的女服务员,蝴蝶般穿插在宴席间,美妙的音乐声中,一片热闹和喜庆。
众人一一就坐,这时候那服务员上前,帮助他们斟倒上果汁饮料香槟酒,茶水和酒香立马洋溢在整个大厅内。
就在众人轻声交谈着的时候,就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打招呼声,但见在徐可和洪锦宝两位牛人的陪同下,作为东道主的段子豪率领影帝娱乐众人,款款而来。
“这一位就是传说中的新晋大亨段子豪吧,没想到这么年轻!”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导演羡慕地说道。
“听说蛮有才的,写剧本很不错,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结识他,让他帮忙写一个故事出来,帮助我东山再起。”一个落魄的过气演员自言自语地说道。
“艾迪,你就别做梦了,就算段先生真的帮你写了剧本,以你那倒霉的模样,估计也红不了。”旁边一个同行讽刺他道。
这个艾迪曾经是香港有名的红小生,拍过很多言情电影,不过最被人记住的却是他拍摄的一部恐怖片《魔胎》,这部戏创意新颖,恐怖气氛很有欧美的风格,被很多喜欢恐怖片的影迷追捧。
可惜这部戏以后,他就开始倒霉了,似乎中了什么魔咒,拍戏没感觉,变得默默无名了。
就在艾迪和友人言谈之际,这时候那段子豪已经在介绍完其他人后朝他们这桌走了过来。
艾迪立刻站了起来。
“你好,艾迪,我可是你的影迷!”段子豪伸出了手,对着艾迪笑眯眯道。
艾迪内心激动啊。自己落魄以后几乎很多人都看不起自己,连朋友都小瞧自己,可是现在人家段子豪却这么给面子……
其他人也都被段子豪此时的举动搞的有些糊涂,要知道这个艾迪以前很红,现在却很瘪三,可是段子豪却如此看重他,这是为什么?
实际上前世段子豪的确是艾迪的影迷。
在段子豪看来,这个艾迪简直是香港影坛的一个谜。
话说1982年艾迪凭借《边缘人》中的精湛演技,脱颖而出,夺得第19届的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但是短短几年后他的演艺事业就走向了黯淡。再后来。他为了东山再起,在台湾拍摄电视剧《猎鹰》,没用替身,直接从三层楼高的船上跳到码头,不慎跌断了双腿,从而宣布了演艺事业的结束。
第40届金马奖筹时曾希望他来参加担任颁奖嘉宾,但是内地、港台、星马及印尼等地都试探过,完全没有他的踪迹。艾迪成为众多金马影帝中最让影人影迷牵肠挂肚的一个‘迷失‘影帝。
此刻,艾迪足足惊愕了几秒。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握住段子豪的手,激动地说:“段先生您好,我很高兴认识你。真的很高兴!”
这些话绝对是无比激动的,要知道,艾迪从大红大紫到潦倒落魄,可以说尝尽了人间冷暖。可是段子豪却对他这么客气。没有丝毫看不起和冷落的意思,这不禁让他心中一热。
虽然只是一个短短的问候,却让所有人看到了段子豪那心胸宽广的一面。他不会因为你落魄而瞧不起你。也不会因为你贫穷而嘲笑你,他对你只有尊重,当然,前提你必须要是一个好演员。
在与众人握手寒暄完毕后,段子豪径直走上宴会厅布置的舞台,上面竖着麦克风。
段子豪用手正了正话筒,然后说道:“首先在这里我很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到这里来参演此次晚宴;此次,我要感谢影帝娱乐的所有人,影帝娱乐能够有今日成就,你们功不可没!”
段子豪轻轻地鼓了鼓掌,下面人们也都很有礼貌地回应。
掌声落下,段子豪这才继续说道:“至于这一次我为什么要举办这次盛大的晚宴,目的很简单,除了一起嘉华年外,就是想要结识各位,与各位做朋友!相比之前,在座的一些朋友已经对我们影帝娱乐有一些了解,不过我觉得不够,现在还是由我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段子豪接下来,就把影帝娱乐公司的发展情况,依旧日后的发展路线说给了大家听。
对此,聪明的人一听段子豪的这番话,就明白其中定有深意,这么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公司,除非他有一个目的,那就是………
段子豪在舞台上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要向各位介绍我的公司,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加盟影帝娱乐,绝对是你最正确的选择!”
“加盟影帝?”
“不会吧?”
“我是不是在做梦?”
“这样也可以?”
……
“这样是绝对可以的!”段子豪忽然笑道,“请大家放心,我给大家开出的条件绝对的优厚,如果大家愿意,也可以投资在影帝娱乐上面,让我们一起来发展,一起来变大变强!”
“什么?投资影帝娱乐?我没有听错吧?”
“是啊,是不是在开玩笑?”
……
“我绝对没开玩笑!”段子豪在台上笃定地说道,“我知道大家说都是业内精英,有的人是导演,有的人是演员,还有的是编剧,是摄影师………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大家就可以一起携手创业,将自己的梦想,共筑在同一个舞台上,有你,有我,有大家!”
“虽然我们不再是青春少年,早过了那种追梦的年纪,可是我想要说的是,不管我们的年纪有多大,不管我们的青春是不是已经失去,不管我们曾经的激情是否还存在,我们现在可以做的是,站起来大声说………我绝不服输!”段子豪激情澎湃道。
沉默,仅仅不到一秒钟。
然后掌声如雷。
看着鼓掌的众人,段子豪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看起来影帝娱乐的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
就这样,在这番段子豪一手策划的盛宴下,包括香港知名导演徐可,高志森,吴宇森等人,还有著名影星洪锦宝,张帼荣,周闰发,以及钟楚虹,林清霞等人,都表示对影帝娱乐“很感兴趣”。
说起来,如果是以前段子豪发出这样的话,一定不会让大家这么有兴趣,可是现在,影帝娱乐短短一年不到,却获得了上亿票房的恐怖成绩,几乎每一部戏都过2000万,这种奇迹绝对震撼了所有人。
正因为如此,不要说段子豪诚意拳拳地邀请大家影帝娱乐了,就算他不开口邀请,也会有很多人主动上门。
因此,在嘉华年结束以后,段子豪就被洪锦宝,张帼荣,林清霞等人给围住了,大家伙找了一个地方深谈。
最后,洪锦宝,徐可,张帼荣,发哥四人各自出资800万,合计3200万,正式入股影帝娱乐,成为股东之一,林清霞,钟楚虹,吴宇森等人则表示日后有机会会帮助影帝娱乐拍戏……
可以说,这次段子豪收获很大,尤其影帝娱乐作为新成立不久的娱乐公司,猛地多了3200万的发展资金,除此之外,还有五家香港投资公司很希望能够入股影帝娱乐,给出的价码是融资1亿五千万,如此高的价码再次破了香港电影公司的融资纪录,由此影帝娱乐储备资金达到了惊人的3个亿,从一家小型公司,一跃成为可以和嘉禾,新艺城,以及邵氏抗衡的新型电影公司。
第一百九十章。金像提名(三更)
回过头来,段子豪第一次做导演的作品《阿飞正传》已经拍摄完成。
这部戏是段子豪的试水之作,也是影帝娱乐第一部文艺片。
主演是张帼荣和张曼玉,刘德铧做客串,摄影师是杜可风,剪辑师是张叔平。未来这些人物可都是影坛大腕,如今聚在一起打造一部文艺片也算是一种缘分。
前世的时候,段子豪很不喜欢王家卫的电影,觉得他的电影太闷,有些让人看不懂。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王家卫的电影充满了符号感,精彩的台词,精美的场面调配,以及道具服饰等,几乎都是精雕细琢。
不过相比日后的《花样年华》和《一代宗师》,段子豪更喜欢他这部《阿飞正传》,原因是那两部戏是年代戏,而这部戏却是在演现在的香港。
作为戏中的主人公,“阿飞”这个角色几乎就是迷茫好追求自由香港一代人的影子。
这部戏剪辑完毕后,已经到了1984年的2月份,按照农历来算,快要过年了。
香港很多地方都挂起了红灯笼,传统的舞狮节目更是层出不穷。
在这期间,影帝娱乐也邀请了一组舞狮队伍,不过不是为了庆祝过年,而是庆祝公司搬迁,准确地说,搬迁到了旺角一座新的大楼内。
没办法,随着加盟影帝娱乐人数的增多,原本的公司实在是太小了,于是段子豪就斥巨资,在28楼,直接买下了这栋楼的一个楼层,打造成影帝娱乐公司。
如今,原本不到十人的小公司,单单签约演员就有三四十个,其余的导演。编剧,摄影师等也差不多有二十几名。
公司人员足足扩大了六倍。
因为公司资金充足,因此段子豪在审核完剧本以后,就安排旗下人员开始自己筹拍电视剧,或者电影。
比如股东之一洪锦宝的《五福星》系列,王京的《赌神》系列,刘镇伟的《赌圣》系列,以及林正英的《僵尸道长》系列。
除此之外,段子豪还投资其它电影公司的电影,因为他知道哪部戏能赚钱。比如说他投资岑建勋和吴耀汉的《智勇双响炮》,刘观伟的《猛鬼学堂》,以及陈友的《僵尸叔叔》……
可以说,段子豪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正在大力地圈钱,这种速度,足以让所有感叹他的“慧眼识珠”以及“点石成金”。
当然,在圈钱的同时,段子豪也在捣鼓不赚钱的玩意,比如他这部《阿飞正传》。
……
《阿飞正传》都快要上映了。
按照影帝娱乐传统的习惯。在上映前是要做新闻发布会和前期宣传的。
可是因为段子豪知道这部戏是赔钱的玩意,可不愿意再冤大头地砸进去那么多钱,因此一切皆免。
也就是说,在没有发布会。没有前期宣传的情况下,《阿飞正传》正式在香港数十家电影院上映了。
请注意,是数十家而不是数百家。
段子豪可是知道,租赁院线可是要花钱的。为此,他又省下一笔费用。
《阿飞正传》的默默上映,反倒吸引了很多影迷。他们不明白,段子豪为什么把这部戏搞的这么神秘。
难道说,这部戏有什么与众不同?
一些香港的影评人也很好奇,一般来说,像段子豪这样的大牌第一次执导电影,上映后一定会卖力吆喝,生怕别人不知道,可是段子豪却恰恰相反,不仅不吆喝,什么连他们这些专业也没被邀请去观影。
无奈,他们只好自己掏腰包,却看一看这部神秘兮兮的电影。
那些记者们,也很纳闷,以前段子豪上映新片,他们也都被邀请去观影的,可是这一次可好,正等着他送票呢,他却没半点动静。
无奈,这帮记者也只好……自掏腰包。
段子豪哪里知道,自己准备只拿奖票房预备扑街的《阿飞正传》,因为他抠门的想法,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好奇。
西方有个谚语叫做,好奇害死猫。
一拨人走进了电影院。
又一拨人走进了电影院。
自认为是电影评论人士的家伙们看了一遍《阿飞正传》,感觉……没看懂。于是就又走进去一次。
自认要抓爆料的记者们也走了进去,感觉……台词很有意思,可以深挖掘,于是又买票看了一次。
就这样,《阿飞正传》像是一朵夜晚的玫瑰,在香港数十家电影院静静地绽放。
……
上映一周后。
段子豪收到了票房结果,原本他以为票房能够达到五十万就不错了,毕竟这部戏的成本投入也不算大,主演张帼荣要的也是友情价,一周五十万,一个月下来200多万,成本至少能够收回来。
可是让段子豪吃惊的是………周票房竟然达到了一百万!
一部很多人看不懂的文艺片七天收足一百多万,这也算是很不错了。
就在段子豪吃惊的时候,办公室电话不断响起,原来是香港的一些电影院线打来,要求上映这部戏,至于条件可以好好地商谈。
段子豪再次无语。
难道说……自己这部戏不算扑街?
就在段子豪为自己的戏吃惊不已的时候,很多媒体也莫名其妙地刊登出了关于这部《阿飞正传》的评价。
其中评价最深刻的是香港文艺界女神亦舒,也就是倪匡的妹妹。
亦舒在报纸上写道:“很多人都说电影是第七类艺术,以前我不太赞成,认为艺术要么是凝固的画像,要么是流淌的文字,怎么会是这种闪动的画片?可是看完《阿飞正传》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部戏根本就是一件艺术品。”
“我一般很少会用艺术品这样的字样来形容一件东西,因为在我眼里能够称得上这个字眼的东西少之又少。可是《阿飞正传》却让我不得不冠以这样的称号。不说这部戏画面构造,简直是一幅幅油画般的作品,只说那朦胧**的台词。就像是一段段的小诗,扣人心弦。”
“我清楚地记得里面有这样的台词,‘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这段台词简直就是一段凄美的短篇小说,没有脚的小鸟,让我怜悯和哭泣。”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要说的是。段子豪这次没做演员,改行做了导演,他的第一部戏没有选择那些铜臭的商业片,而是一部高屋建瓴的艺术片,他带给我的惊讶,绝对像是法国人发现埃及金字塔一般震撼。”
“在这里,我要对段子豪先生说一句,你是个天才,一个电影界的天才;以前我以为你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小丑。现在才知道误会了你的人是我,在艺术领域,你已经走到了很多同行的最前面。加油,阿king!”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致段子豪先生的一封信》。
在评论发表当天。很多影评人士纷纷“跟帖”般也发表了自己对这部戏的看法。
他们的看法大同小异,不过有一点都是很很肯定的,段子豪在电影的艺术片领域打造了一个巴比伦式的电影,《阿飞正传》的出现绝对值得众人深思。
香港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大都市。也是一个对艺术孜孜追求的文化圣地。或许因为地方小,文化贫瘠,使得很多香港人对艺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渴望。就像是一个不盛产鲍鱼燕窝的国度。却对这些东西趋之若鹜,但是这些东西又弥足珍贵,只有少数人能消费得起。
艺术电影也一样,在香港看似很受欢迎,但是因为艺术深度的原因,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的动。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