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狂飙时代-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贷款人肯定会觉得很吃亏,倒时候不会善罢甘休的搞不好不是一家两家。
所以,这段时间广安也收紧单纯的贷款业务。
而李大东作为资深的银行高管,看到类似的项目自然心痒难搔,就试探着问老板,看看你能不能够以入股的模式来和这些公司合作。
就着目前美元兑软妹币市场价14:1或者13:1的汇率,和官方汇率一比,简直是要占一半便宜啊!
这样的便宜不占,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
所以就着这机会,龚褒霖总算是终于归位了,他本来就是被陈咨找来做投资的,只是前段时间忙碌的是核心产业的投资业务。
现在核心产业的圈子初步完善后,自然而言这块也就独立起来了。
再有就是广安金融集团旗下本身就有一家广安投资的子公司,这次也就着机会成立了。
不过两家公司的目的不一样,广安投资目的针对的是保守客户,多是财务投资。
而明日投资主要是风投和孵化,主打长期的能够配合核心产业的公司。
同时,美国的两家主打风头的公司hh公司和kBB公司,将划归其管理,但保持隐秘,以离岸公司同步控股为兄弟公司作为关联。
第三块是调任宋君出任研究院总裁,主管项目和投资的资金分配和后勤。
未来研究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资金投入巨大,宋君目前被锻炼的软件开发、机械都懂点,研究院体系前期的三大研究所将暂时合并管理,等到未来规模大了再次安排独立的高管就好。
不过她需要先处理完京城二机的改制才行。
目前芯片研发、操作系统研发、数控机床的研发,都属于研究院体系,等到做出初步成果,才将在程序上移交各家专业公司。
第四块是公司架构调整问题,因为陈咨的个人股份都已经转移到明日控股,所以目前国内松散的公司都被直接统合到明日控股旗下,管理条线也变的日益明确。
当然控股公司都是属于最高级的治理机构,逼格高,可架构却相对简单,人数也会很少。
多数这些核心领导还会兼职属下集团的领导职位
胡可虎调整成为明日控股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级别,这部门走的是Pmo管理模式,调控夸公司和集团级别的战略配合调整,也是找他这号人来的初衷。
当然目前他得等挖到的海城那名副总来就职未来汽车总经理才能够卸职。
前期的工作他就在旗下的各家公司打酱油,因为没发展起来,组合投资的项目基本没有。
龚褒霖出任明日控股投资部部长,下属明日投资公司总经理。
宋君出任纪律和监督部部长,下属研究院总经理。
冯正出任行政总监,下属未来东方机械集团行政总监。
段源出任审计和风控部长,并设计期权模式,目前的这些精英加入的时候,就都有期权的允诺,但是目前公司发展太快,变化快,必须有个一体纳入的制度。
段源作为核心企业的关键股东,又是干咨询行业的,他来做实在是在合适不过了。
又对各家公司的财务进行了整体归纳,启源旗下的会计咨询公司,将以独立身份监督控股公司旗下的所有公司的财务审计和大项目过程审计。
这个制度其实在各家公司开始就建立起来了。
陈咨不想去考验人的品德,在金钱和利益的引诱下,能够坚持的人真不多,与其让这些人绞尽脑汁去动心思,不如先期以制度保证,可以让人绝了这样的心思,让其把精力放在工作和应得利益上,不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也可以纯化氛围。
当然,总是会有人搞歪门邪道比较拿手,那就是坚决清理的家伙了。
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各种利益明确,是创造高绩效、高效率工作的可靠保证。
目前国内国企的效率这么低,也有关键管理层都有外块捞的缘由。
你说一个人整天就想着自己的利益去了,哪里还会尽力给公司做事,有时候这种私利往往损害的就是公司的利益,是一种利益对立方,哪里还能够保证两者兼顾。
三天的会议开完,从组织架构、战略、文化、执行力、人才、创新等等领域都重新规划了一遍。
说实在话,此前陈咨集团的各家公司都是各自玩各自的,算是创业期的玩游击,而这次会议算是结束了以前的草台班子玩法,明确了集团作战的模式和目标,明晰了未来。
第四百六十九章 美日最终决战
有了明确的目标,各个条线的人都脑子清晰,知道自己的劲儿往哪儿使,所以这个会开完,陈咨自己都感觉方向清楚明确了好多,神清气爽,就别说宋君、龚褒霖、胡可虎目前这三大主力了。
这个会议的意义让所有参与者都感觉到这或许是集团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各个高管的眼里和陈咨眼里更是。
就着这机会,陈咨又和各个诸侯们做了单独的沟通,给解答各家公司的自己的期望和初期规划,特别是新加入的李大东、柯斌付。
又和唐尼克仔细商谈了未来的投资部署和策略。
由于在美国的华尔街吸收了很多的精英,目前鲲鹏基金也鸟枪换炮。
不但给亚洲补充了策略分析师,美国那边还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除了仍然主要做日元外汇期货外,林逸白团队目前也进驻了伦敦,开启了伦敦金属期货。
美国市场除了股票证券外,债券和期货也纳入了投资范围。
投资公司也开始运作。
朱英杰团队在前几天,再次结束了日元外汇的这次操作,但这几天一直在开会,陈咨也没时间关注,现在会议开完了,自然关注上了自己的钱袋子。
这次是连最开始的4000万美金期权合约都已经全都退出。
主要是陈咨和他们有交代,一旦日元下跌到100元上下,就必须全部清仓。
事实上陈咨只记得日元这次应该是八九月份会抵达100块的整数关口,再反弹了一波。
这世这个点位发生在1993年的8月17日,日元汇率下跌(币值升值)至历史新低100。200。
稍后在陈咨的记忆中应该是在1995年再次下跌到历史低位80块左右,然后就再次拉升到1998年的150元左右,和1990年的160元,构成对称的‘m’图形。
本来中继的1993年按平常是没法记忆到具体过程的,事实上陈咨确实不知道这个涨涨跌跌的过程和日期,但是他记得这个整数的数值。
毕竟100这个数字怎么样都太具有特征是不是?
刚刚好这次还是日本和美国的金融大战关键的转移代表事件,围绕着100日元这个数值点的日期点,美国和日本在外汇市场和期市、股市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掺和了历史重要事件,还是整数数据关口,这么一对照,这就想忘记也不行啊!
美日的金融决战在蕴量了一个多月后最终爆发,脱开了欧洲这个搅屎棍后,日本和美国都重整旗鼓。
日本在六月中就集中了资金主稳日元外汇,但是在七月中旬被美国击溃,8月17日抵达100元这个关键点后,日本不敢让日元突破,集中力量保稳了日元100元大关。
但是,金融老手美国早已经在这里挖了个坑,事实上这是不公平的对战,两方都知道日本不敢轻易舍弃100元大关。
于是美国在这里做了个局,大量圈死了日本的资金。
1993年8月17日,日元被美国打压的抵达这个历史纪念低位的时候,日本只能竭力保卫,美国在外汇市场趁机取得胜利后迅速撤离,发力进攻日本的其它资本市场,包括期市、证券、债市等等所有的资本市场。
由于大量资金圈在了汇市,日本被美国击打的一败涂地,各个市场都被攻击的暴跌。
日经指数从日本好不容易费心费力恢复的22000点左右,被打击的直线下跌。
居陈咨的记忆,应该是在年底前的11月份还是12月份,日经指数应该是被暴击打压到3月份的起涨点16000点左右。
具体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个可没法记得清楚了,可以说是半年之内开了次过山车。
这要是正常的市场可能发生的吗?
肯定是很少几率才会发生的!
这样的行情把日本的社会流动资金几乎全都圈死,众多企业哀嚎遍地。
特别是很多本来经营困难的企业,本想就着资本市场复苏来激活企业,但这过山车一来,直接被再次更深入的打入深渊。
可以预见,日本的再次破产潮会马上来临,而且会是最猛烈的最深入的一次。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1993年8月17日的日经指数和日元外汇曲线,搞不好也能够猜测几分玄机。)
这也是可以理解和预见的,为了这次决战的最终胜利,严格的来说,美国从84年起就开始布局,从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双方紧紧纠缠了9年。
多次爆发贸易冲突和金融战,直到现在,日本才颓势确认。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这是美国坚决干(防和谐)死日本的信念。
美国不希望太削弱日本,因为这条狗现在还需要它来牵制华国和北极熊。
但是,同样不会让日本的经济凌驾于自己至上,否则膨胀的日本人迟早会再次爆发二战前的狂妄。
这是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决定的。
所以他们一持续9年的计划打断了日本的脊梁…强大到令人恐惧的日本经济。
不得不说罗纳德。里根总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的世界格局都是由他的计划奠定。
他的‘星球大战计划’弄死了苏联,让美国独霸全球,同时他的压制日本的计划从广场协议开始,让日本成了失落的30年。
两个领域的敌人都被他给弄死。
同时针对苏联的’万塔计划‘和日本的’剪羊毛计划(广场协议)‘总共让美国获利至少10万亿以上,支撑了美国后来30年的挥霍无度和做世界警察的巨额经费。
否则,美国开启信息革命的资本从哪里来?
“boss,这次朱英杰组他们目前已经全都撤出,这是这次的收益详细报告,他们想问您后续的投资计划。“唐尼克拿出包里的一叠文件递给陈咨。
陈咨严肃的道:“前几天我和朱组长通过电话,正等着你这份报告。”
“这次行动很失败,我先看看再说?”
首先第一页就是3月份的4000万美元的200倍美式看跌日元汇率期权合约行权的收益。
由于都是各大银行和投行的期权,倒是没有拒绝行权的,这笔投资是硬性的,不能算在这次的投资里。
当初平均买入价格是119日元,换算成美元点位是0。0084033美元点买入。
行权点位是在100。90日元左右,换算美元是0。0099108美元点位行权成功。
足足19元让人发晕的幅度。
共获利是(99108…84033)/5*6。25*76160=1435140000美元。(每波动0。0000005相应的获利6。25美元,4000万美元200倍杠杆可以购买76160张合约,对应的期货合约是12500000日元每张。
(注:第三百六十三章 的148000张是计算错误了,这里改正成76160张)
第四百七十章 资本再涨
也就是合计14亿3514万美元。
这个获利陈咨表示满意,当初买这些期权的时候就是挑的汇丰、巴林、瑞士信贷、美国花旗、摩根等大型银行,就是怕小银行没法承受而拒绝行权。
但是看到第二项的盈利的时候,陈咨即使有了准备,还是忍不住深皱了小眉头。
这次日元期货的投资按照陈咨的估算来说应该至少获利40亿以上的,但是事实上最终真正获利只有不到9亿美元。
这次的投资从6月底朱英杰团队休完假开始,入市资金高达15亿美元。
本来上次有总资本36亿美元左右,后来投资美国几大公司的股票去了10。6亿左右。
并购广安银行再注资花费了1。5亿左右。
还了瑞士信贷和环艺的拆借贷款1亿美元左右{还欠1。65亿美元}。
支付芯片半导体以及美国马自达二手汽车生产线预支付款4亿美元支付了1。5亿{还剩2。5亿需支付}。
东捷和海豚、启源投入1亿美元左右。
收购interdigital公司和VersacaD公司共花费3亿美元。
合计共支出19亿美元左右。
所以能够投入的资金就只有了17亿美元。
留下了2亿美元作为机动资金,所以最后入市的资金是15亿美元。
但是,这次自从从入市起就不是很顺利,主要是这时候是美元决战日元汇率的高峰期。
开始是几次对冲完全亏损,资金被压缩至12亿美元左右,后期又由于人手过少,掌控账户少而暴露了身份,被美国和日本交战双方配合狙击。
导致资金被放大亏损至7亿多美元。
看到资金被自己弄亏了差不多一半,朱英杰急了,急忙联系唐尼克。
于是把资金再次转化,让美国团队开始接手部分资金,唐尼克把原本准备投资惠普、康柏等公司股票的账户里预留的这2亿美元也再次注入。
所有人这时候是真满心忐忑,就是唐尼克和陈咨申请调动资金,都小心翼翼的。
当时陈咨就直接下了命令,一旦再次亏损至7亿美元以下,就立刻退出市场修整。
日元外汇是大老板一直最关注的,这要真亏损至7亿美元以下,相当于是亏损了一半多以上,相当于是上次的一半利润被吐出来。
这搞不好会让大老板暴怒,所有人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这个修整的意思或许可以直接理解成为开人的意思。
只因大老板的判断没错,而问题出在操作阶段,那就只能说是能力不够了。
但是,现在鲲鹏这样半年时间从小型基金膨胀成为中型基金的奇迹基金公司,谁都不希望被甩下去。
在这里有神奇的金融天才指点方向,还可以让自己的私人资金进入封闭的员工基金,没谁希望自己被赶下这个日后肯定会成为大型或者超大型基金的豪华平台。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鲲鹏基金从唐尼克这基金经理到投资助手,都完全紧张了起来。
通过美国团队和策略分析师们的重新设计方案,朱英杰他们利用了3亿美元保持在暴露账号高杠杆150倍作为诱饵,从美国华尔街账户和英国伦敦账户伪装成为美国自己和欧洲资金,得以成功潜入市场。
但是由于刚刚吃亏的树大招风,这次不但分的很细很多的账户操作,杠杆也下降到了50赔,以便更加的稳健。
由于费了不少手脚,买入的价格从110日元至106日元不等。
中间美国和日本再次联手清洗了一次,就是在6月20左右的111日元左右猛烈打压至6月30日的105日元再次快速拉升到7月10日左右的110日元左右。
这波两极力量联手的强力洗盘{清洗投机客和看不对眼的敌对势力},让欧洲资金和投机基金损失惨重,处在重点关注中的朱英杰暴露账号没有幸免,被迫斩仓,亏损三分之二。
至7月12日,鲲鹏基金累计亏损10亿美元,堪堪抵达陈咨设定的清仓线。
朱英杰也是个狠人,仔细分析后,发现日本主要拉升能量枯竭,美国开始打压,直接开启快速对冲模式,利用华尔街鱼目混珠的进入攻击日本状态,最终再次坚定做空,平均价格在118。60左右。
最终在8月16日和17日,按照陈咨的设定的点位,在100点整的上方,以平均100。80的价格全都逃底成功。
最终获利才19亿,但是前期亏损差不多十几亿,也就是最终获利9亿左右。
这让本来计算应该有40…50亿美元收益的陈咨如何不奎怒。
上次是5。9亿美元赚33亿,这次是前后17亿才赚9亿,这落差让陈咨憋了一肚子闷气。
要不是4000万美元的期权顺利行权获利14。3亿,陈咨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爆发出来。
这是鲲鹏基金第一次大规模的亏损。
所幸这收益早已经知道,该怒的都怒过了。
只是因为不清楚这次的操作过程,所以陈咨才特别在意这次期货组的操作记录。
这么一仔细看来,就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
也慢慢的释怀了这次的低利润。
他自己估计最严重的错误,应该在于大家都轻敌了,大家都没意识到17亿美元的资本应该算是一家中型基金了。
17亿对比5。9亿美元100倍杠杆撬动的巨单影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鲲鹏这么大摇大摆的没花太多的心思隐藏,完全成了市场最明亮的灯泡,这要不被针对才怪呢?
没有全军覆没就算幸事了!
陈咨觉得大家有必需认真的检讨,他前世自己玩的最多也就几百万的资金量。
而朱英杰包括唐尼克他们,同样都是快速被自己预知的趋势带的膨胀成长的,以前肯定也没有玩过这么大盘子。
所以这次在上了几十亿美元资金的战场上折戟沉沙,从概率论上来说是大概率必然发生的事件。
不但是规模上去了没有更多的心里警惕,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