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尔街传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议完送走老头之后,打电话给麦考德先生让他派人跟进,并且成立一支临时小组专门负责退市的事情,务必要保密,万一退市的消息泄露出去,等于是在送给对冲基金公司赚钱的机会,不过损失不会太大就对了,毕竟绿山咖啡又不是什么大公司,可操作的空间有限。
    觉得自己这样闷头独自找项目肯定不行,索性让保镖安排直升机,前去普川大厦看看新组建的公司,安排点任务给他们,让那帮家伙们帮着一起找找。
    不能说一整天都在做无用功,但确实没有多大的进展,以至于头昏眼花回到家里时候,叶冬青多多多少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能力。
    自己也察觉到有点焦躁了,机会这东西总不可能说有就有
    利奥对冲基金。
    由于准备建造眼镜蛇大厦的缘故,并没有单独去租新的办公场所,目前跟淡水投资集团租用的办公楼在一起,员工们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要加班,叶冬青在临下班时候告诉他们,明天每人都要有一个简略的项目方案。
    忙是忙了些,但如果员工递交的项目被采纳,并且投资获得回报,他们的抽成奖金也会相当丰厚。
    这批员工当中有位叫做沃特杜兰特的年轻人,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以往的能力不算太出色,拥有在美林证券的两年工作经验,在淡水投资集团刚工作四个月,差点被裁员,然后又调到这个新成立的对冲基金公司里。
    他今晚参加了场派对,直到回家之后才想到有事情没干,醉醺醺地打开电脑搜索近期表现很好的股票,找来找去盯上了刚上市没两个月,股价从八十八美元冲高到一百美金的谷歌公司,他用得浏览器就是谷歌的产品,搜索到的目标也是谷歌公司,因为熟悉,再加上瞌睡了,随便打印几张内容就躺上床睡觉。
    叶冬青难得又找到创业时候的激情,第二天一早便来到公司。
    他已经和花旗银行的吴迪先生联系过,试图让对方加入进来,专门负责跟投资者们的协调事宜,三百五十万美金的年薪,外加业务提成,对方同意在年底离开花旗,明天一月份正式加入进来,主要是看中这家新公司的发展潜力。
    喝着特意买来的绿山咖啡,老实说口味只比速溶略好一些,跟用价值几万美金的咖啡机,冲泡出来的那种正宗牙买加蓝山咖啡没法比,主要是喝习惯了,一时半会儿口味很难变过来。
    将就着喝完,把杯子扔进垃圾桶,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叶冬青走过去,拍拍手问道:“好了伙计们,公司账户里现在躺着六千多万美金,每多一分钟都意味着损失了赚钱的机会,谁有什么好主意么?”
    集思广益嘛,换了个叶冬青不怎么熟悉的行业,多问人不算丢人。
    有位急于表现的员工自告奋勇,举手说道:“从六月份开始美联储开始又一轮加息,卢布的表现非常不好,我搜集整理了资料,觉得会有很大可能在短期内贬值,受到影响比较严重的还有人民币、比索,这里面只有人民币可能走高,国际游资并没有随着加息而流入美国,华夏方面的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际投资又一次走高,华府方面可能会要求人民币升值,因为那边的货物已经影响到了不少美国工厂,失业率进一步攀高”
    叶冬青挥手打断他说:“这个项目我了解过,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可以拿出两百万美金给你去试着投资,但是回报率很可能无法让我满意,谁还有更好的想法么?”
    。。。。。。

第358章 出手目标
    正开着早会,沃特杜兰特肚子疼,记着要去上厕所,眼下又不好离开。
    见叶冬青处理得如此迅速,想着早死早超生,来了句:“谷歌的股票怎么样?它近期非常火爆,考虑到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以及广告业绩的上升,短期内它有可能升高,自从上市以来涨幅已经高达百分之十三,各家机构都对它热情十足。”
    听完眼睛一亮,自从谷歌在今年八月份上市后,叶冬青就很少去关注这家公司了,虽说是Facebook在广告投放业务上的竞争对手,然而涉及到的发展方向不同,彼此之间的竞争也不大,谷歌公司推出的那款社交程序早已被脸书干趴,很少有人再提起。
    感觉自己有些灯下黑了,拥有部分谷歌公司的股票没错,可既不是董事会成员,也没有利用内幕消息炒短线,这家公司完全可以去投资,成长潜力还是挺不错的,可以利用杠杆赚上一波。
    没等这位名叫沃特杜兰特的员工继续往下说,叶冬青就指着他脸上带笑来句:“很不错的建议,待会儿来我的办公室继续细说,我对这家公司的股票很感兴趣,已经两个建议了,还有没有?要知道业务量跟你们的收入直接挂钩,只要项目能赚钱,大家都不会少赚!”
    谷歌,其他的不提,只是这家公司就足以弄出个比较漂亮的开门红,还是能够反复收割的那种优质投资目标。
    压在他心头的石头顿时消失,情绪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奖金”这个词诱惑力十足,顿时有人再次举起了手,被叶冬青点到之后抛出雅虎公司,很无趣的提议,当场就被否决掉。
    对冲基金只是一种交易方式,最近被人当成某种稳赚不赔的理财方式,其实更像是个用来蒙骗投资人的噱头,传统基金也可以采用对冲、换位、套头、套期这些操作形式,相反的,对冲基金也能跟普通的基金公司一样长线投资。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互联网崛起,再加上经济稳定上升引发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使得对冲基金遍地开花。
    现如今交易员和投资者们,之所以更加关注起了对冲基金,是因为对冲基金公司一直在强调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还有能够“跑赢大盘”的投资方法,使得现如今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层出不穷,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债券、固定收益证券、量化投资、多策略投资等等,业内管理的总规模已经突破万亿美元,由于门槛较低,对冲基金公司的能力以及素质良莠不齐。
    投资者们看重收益,而不少对冲基金经理人则是看重他们投入的本金,哪怕只管理一千万美金,通过收取管理费一年也能赚到二十万美金,假如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赚了钱,那就赚得更多了,为别人打工才能赚多少?自己当老板,岂不是更舒服。
    叶冬青瞄准得是高端投资者,法律规定一家对冲基金的投资人数只能在一百以下,投资门槛为一百万美金,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防止普通人损失惨重,他的这家对冲基金公司说是起投为一百万美金,但除了自己公司里的这帮高管们,别的投资人拿来至少一千万美金,他才会考虑帮忙进行管理。
    钱太少了没必要去浪费时间,他觉得自己如今的人生还没那么不值钱。
    公司才刚起步,内部员工也在磨合期,不少人没猜出叶冬青的心思,有些小公司也被提出来,或许能赚到三五百万美元的利润,但他看不上眼,以后可以让手底下的员工们自己去试试。
    因为沃特杜兰特的提议,叶冬青不仅想到了谷歌公司,进而也衍生到了纳斯达克指数上,开会前还没什么头绪,此刻已经觉得手里的钱太少,迫不及待想去拉拢更多投资人过来和自己一起分蛋糕,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让出一部分利益。
    大规模资金目前不收取任何管理费,这足以表明他的信心,只有帮投资者们赚到钱时候他才能获利。
    等到早会开完,叶冬青回到自己办公室之后,心理上又有些不平衡了,220制度里的那个“2”估计很难拿到,想着等到做出点成绩之后,是不是应该提高利润分成比例,这在市场上有先例可循,一些知名对冲基金确实能赚到更多。
    想归想,现在还不打算实施,准备走一步看一步。
    让人帮忙将谷歌公司的近三年业绩资料送来,又去查查纳斯达克成立以来的指数波动情况,上世纪一直在涨,到了本世纪初的高位,然后一次大跳水,别看只是一条折线图,背后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这让叶冬青不由感慨起九十年代的互联网黄金时代,不过眼下也不错,这波利好可能会持续十多年。
    风险肯定是有的,目前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两极分化情况很严重,拖累了指数,目前又在两千一百点左右徘徊,瞬间让他打起退堂鼓,只准备从中挑选一些表现不错的股票下手。
    对冲一家上市公司,方式有许多种,例如用股票与资金对冲。
    投资股票,最担心的事莫过于满仓时股价下跌,空仓时上涨。对此,在股指期货没有推出之前,如果将股票与资金对冲,就减轻这种让人担惊受怕情况的出现。
    所谓股票与资金的对冲,说白了就是采取折中的办法,即在一般情况下,什么时候都不满仓,也不空仓,任何时候都既有股票又有资金,除此之外还有股指期货对冲,叶冬青觉得现在对冲纳斯达克指数简直就是在扔钱打水漂。
    想了想,最终还是用七层仓位投了谷歌公司,动用金融杠杆看涨它,吩咐出去后没过多久,就听说已经按照要求买入了订单,通过花旗银行旗下子公司完成的交易。
    除此之外也动用五百万美金,作为保证金用杠杆看空卢布,如果美联储接下来的动作足够大,很可能让“北极熊”方面本就糟糕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老实说叶冬青对这笔订单压根没多大把握。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觉得有点刺激

第359章 华府一日游
    出于对冥冥之中某种不可抗力和谐的敬畏,叶冬青一直避免跟政客们过多接触,关系唯一稍微密切些的只有迈克尔布隆伯格市长。
    这也是他虽然住在普川大厦,跟未来那位当上下楼邻居,但却一次都没交谈过的原因。
    可是到了叶冬青现在这种层次,即使不主动找别人,别人也会找上门来,比如华府的一位大秘书,兼任政策顾问头衔的那种,今天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跟叶冬青见面,客气地请他去华府一趟,到那间象征着美国权力巅峰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做客。
    2004年,大选年。
    背后的深意叶冬青大概能猜到,估计是想借用自己在华裔和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借此帮忙拉拉票摆出个姿态出来。
    连任已经是注定了的,石油、军火商人们发了财,华尔街方面也跟着捞到不少钱,一大帮人从中获益,医疗改革弊端、无辜战死的平民等等,也就没人关注了。
    叶冬青真抽空去了趟华府,算是为以后铺好路,省得因为人脉关系不光被一帮人惦记着,过程还算愉快,拍了不少照片,也顺利登上几家报社的头版新闻,当天晚上就有电视台新闻节目播放了他在小布家里吃饭、聊天的画面。
    权当是一次旅游,老实说叶冬青见多了黑暗,不太喜欢跟那帮人来往,当天过去,晚上就回了纽约,然后在网上发了几张图片,夸赞一下便完事。
    从头到尾都没明确支持谁,只是说了点自己做生意时候的诉求,例如进一步对互联网企业并购重组期间的费用进行降低,还有对互联网企业的税收减免等等,不关自己事情的一概没提。
    被媒体宣扬了一番,叶冬青搞对冲基金的事也被人给扒出来。
    有人已经接到消息说他看多谷歌的股票,而且出手规模还不小,这让对冲基金行业里的一帮巨鳄们觉得有趣。
    没闲着,从华府回来的第二天就接待了两家养老基金组织、一家军人协会组织,就连美国邮政这家连年亏损的企业,竟然也找上了门,试图给予资金让叶冬青帮忙管理。
    可能是上面有人打过招呼,商谈过程相当顺利,这四家总共投入九千多万美金,让叶冬青帮忙管理这笔资产,陆陆续续有不少人通过官网写着的电话打过来,询问这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具体情况。
    看样子,多半是不用为募集资金而发愁了,成立才刚刚两天,就已经管理起了一亿五千多万美元,还没怎么主动联系别人呢。
    华尔街方面也有不少人跟叶冬青联系,花旗银行旗下的投行表示关注,高盛、美林证券方面也派人过来跟叶冬青接触,因为有着淡水投资集团作为招牌,让投资者们对叶冬青的能力更放心。
    千万别小看叶冬青现在的影响力,就在他放出消息说谷歌公司市值被远远低估时候,一波上涨行情差点将这家公司的股价送到一百一十美金,别的行业暂且不提,在互联网领域他现在确实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组织派对的事交给秘书助理们帮忙,花了点钱请专业的派对组织公司帮忙布置现场,昨晚在华府度过,今晚叶冬青又一次成了主角。
    身为东道主,晚上六点多钟时候叶冬青就开始忙着接待客人,老布隆伯格来参加了,带了瓶好酒作为礼物,高盛、摩根、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这几家最大投行,都有代表过来做客,富豪太多,一些企业老板忙着到处打招呼,小爱德华和他母亲约翰逊夫人也专程到来,礼物是一件古董瓷器。
    平时叶冬青和华尔街其他机构的走动并不多,这帮人到来,足以说明他已经被某些人接纳了。
    想想也对,身价超过二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尤其是今年才二十岁,谁能猜到叶冬青以后会走多远?以前就不说了,既然这次往对冲基金领域发展,他们觉得未来可能会有互相合作的地方,因此希望早点搞好关系。
    更像是一次表态,如果下次再举办这种派对,人群中的某些人不一定会过来,淡水投资集团那种奇葩的运营模式不算,利奥对冲基金在华尔街这帮人眼中才意味着正式进军市场,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除此之外,也是想深入了解一下他的对冲基金,看看有没有赚钱的机会。
    还有些客人会是叶冬青以后的竞争对手,同样在搞对冲基金的那种,可投资的资金就那么多,肯定会存在些竞争,谁都想让潜在投资者将钱存到自己这里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说来可笑,这群人当中也有基金管理者心存投资的打算,自己搞对冲基金,去投资别人的对冲基金,这也算是种风险对冲。
    当初叶冬青帮伯纳德麦道夫摆平了麻烦,自己掏出好几亿美元的事,早已在圈子里传遍了,这让某些人意识到他是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个不错的小家伙,有人甚至会觉得他傻,可却不会觉得他是个混蛋。
    比起一帮混蛋们,潜意识里就觉得叶冬青更值得相信。
    皇家礼炮威士忌,配上一瓶瓶1996年的啸鹰葡萄酒,外加些给女士准备的粉色香槟以及鸡尾酒,就在小岛上主体建筑以及门口泳池周围,一场交际派对开始了,钢琴师正在弹奏着古典乐章,灯都被打开,就连管家和女佣等人也换上新衣服,档次看起来相当不错。
    布隆伯格市长在纽约混了这么些年,现场的人他几乎都认识,此刻站在叶冬青身边,手上拿着杯威士忌,笑道:“要不要我帮你的忙?还记得我第一次举办这种派对时候,我的妻子紧张到手心流汗,后来证明并没有什么,只要喝到高兴就可以了,你瞧他们,自己就能找到聊天伙伴。”
    姑且算是一种安抚吧。
    布隆伯格市长年纪比较大了,也知道叶冬青很小时候就没了父母,在一个环境糟糕的亲戚家庭中长大。
    可那又怎么样,不还是成功了,甚至比布隆伯格都成功,这让老市长一直对叶冬青抱有好感,当年他自己也是从贫困中走到今天,深知过程有多不容易

第360章 募集资金(万更求订阅!)
    有布隆伯格市长帮忙当然很好。
    今天到场的宾客绝大多数都在做生意,规格比较高,跟昨晚在华府参加的那场都差不多了,只不过分属两个领域,都是精英。
    布隆伯格市长创办的彭博新闻社,如今算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财经传媒组织之一,影响力丝毫不比福布斯小,甚至还要强上那么一线。
    做生意的怕丑闻,彭博新闻社那边随便爆出一些新闻,现场的某些人可能就会破产,又或是丢掉工作,再加上纽约市长这层身份,就算不给叶冬青面子,肯定也会给老布隆伯格市长面子。
    搞传媒的超级富豪,绝对算是最难缠的那一类,哪怕是卖武器为生的超级富豪都不愿轻易得罪他们。
    举个例子,军费一直往上涨,假如哪位搞传媒的超级富豪跳出来,说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贪和浪费现象严重,必然会引起热议,很可能就会使得某些人收入锐减。
    石油、军火这两个行业背后的富豪喜欢闷声发大财,最不愿被公众们提及,原因是他们有许多把柄可以抓,战争、破坏环境、影响国际秩序稳定什么的,随便闹大一件,都够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论起影响力,叶冬青可比布隆伯格市长差远了,但要是将两人掌握的资源合并,威力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以脸书现如今的用户基础来看,确实也不算弱了。
    一老一小组团迎接客人,老布隆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