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小农民(平湖秋色)-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玉环这时候也走过来,在广州的时候,张光荣已经向他介绍过了。她的爸爸柳副主任也认识,而且还知道她跟女儿也是好朋友,当然亲热了。
仪式开始了,县委李书记亲自主持,杨玉环见着云山公社的干部们,也亲热地走上前,跟大家招呼。她还能不知道沈主任当时要调~戏柳月茹的事,小声对他说,台上讲话的柳副主任,就是柳月茹的父亲。
天!沈主任的眼前黑暗了,差点晕倒,想不到,柳月茹是大干部的女儿。然后脸由青变白,再变为青。
杨玉环心里却在暗暗冷笑,就他的德性,还想当干部,干一个生产队长都不够格。
仪式结束了,本来干部们都要进村视察一下,张光荣却透过话筒喊:“请领导们观看,青山大队模特队的表演!”
“还有模特队!”柳副主任笑着小声对曾书记说。
“哗!”大队的广播员朝着电唱机放下了一张比盛菜的盘子还大的老式唱片,听到“吱吱”几声唱片快速转动的声音,然后现场才响起《红色娘子军》的音乐。
事先搭好的台子上,刘巧花第一个出场,穿着还没及膝盖的短裙,迈着一字步走了出来,第一眼就朝着坐在柳副主任和曾书记旁边的张光荣笑。
“这叫哈?”曾书记打过枪,杀过敌人,但是也不知道这叫什么。
“这是模特,专门展示我们自己生产的服装的。”张光荣小声解释。
柳副主任却惊呆了,他前不久才出过国,在外国就看见模特表演,想不到张光荣也知道有这种模特,看台上姑娘们的表演,不比外国人差嘛。
张光荣还在台上的两侧挂着两幅大字,就是青山牌电风扇和青山牌服装。这样一登上报纸,他们的产品也就在里面了。
照相机的闪光灯闪得更密了,这也是新生的事物,记者们跑到前面,高光地照啊,省日报社肯定是第一家报道中国有模特表演的。
刘巧花转了两个来回,走进后面的时候,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谁也没有想到,国内首次的模特表演,是在这样的地方举行的。张光荣突然自己笑了一下,他想找杨玉环,让她也表演一个。
八位美女都表演完毕,掌声还没停,突然台下一片寂静。杨玉环出场了,身着一袭无袖粉红连衣裙,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出。
刚才她还不愿意,不过张光荣要用拉的时候,她才极不情愿地同意。她这一出来,台下不管男女都呆了。太美了,虽然她的走步没有先前八位的专业,但是谁也没有注意。台下的人都被她美艳的外表,更被她华贵的气质所吸引。
粉红的连衣裙衬得她的粉脸也泛着一抹娇红,抹着淡淡口红的樱桃小嘴浮起一丝自然的轻笑,柔软无骨的双臂随意地轻轻摆动,让大家的眼睛都左右跟随。走到前台边,即将转身之时,朝着张光荣盈盈一笑,好家伙,没有人鼓掌,因为大家不记得了。
R县的干部们更是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杨玉环?不少人都看得屏住呼吸,真的太美了。
一个转身,那个娇美柔软的后背摆起来也是相当美,又是一个回眸轻笑,然后走进后台。
“哗哗哗!”张光荣先鼓掌。这时候大家才如梦方醒地拍着手掌,这一阵掌声最少也得有两分钟之久。
杨玉环走进后台,急忙换好衣服跑了出来,还在暗骂张光荣,搞得她紧张得心还在快速地跳。
都结束了,反正今晚就在县委招待所宴请官员们,柳副主任和曾书记走在前面,视察呗。
“太好,可以搞一个模范村。”曾书记小声对旁边的县委李书记说。
“哎呀,不敢相信啊!想不到我们国家还有这样一个村子。”柳副主任看着五金电器厂的风扇又说:“风扇是有季节性的,可以研究冬季用的产品,这样你们的厂才不会停歇。”
张光荣点着头,这个他早有想了,他正跟赵俊在探讨呢。
“如果整个公社,以青山大队为龙头,会发展得更快。”曾书记跟李书记这样说,李书记会心地还是点头,他有让张光荣来担任云山公社书记的想法,只是太快了,他当大队书记还不到一年呢。
'第二卷:白手起家 第131章:惊人的赚钱啊'
青山大队真的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整天听得到建筑工地施工的各种声音。村里又有几户人家的新房子也完工,而张光荣自家的房子也已经打好了地基。
一到兴旺的时候,那真的叫万事如意,多线开花啊。青山牌服装现在他不用自己推销了,广州的省纺织品总公司纺织商场几乎跟他包销,这商场批发的门路广,服装厂第三批服装一送过去,马上就被批发到上海。
青山牌现在有两种产品,另一种就是小型风扇。这东西赚钱更快,每一支出厂价可以赚到六块钱。因为这年代,上海产的一台华生牌台扇要一百多块钱,你有钱还买不到,也要证的。物以稀为贵,一把成本四块钱的小风扇,出厂价就是十块,而且不管你生产量有多大,就是不够人家提货。
小小的风扇,但在这个年代,却能让老百性的生活质量提高五年最少。就因为是大众能够接受的价钱,而且只他一家独有,生意还能不好?
就如柳月茹的爸爸说的:风扇有很强的季节性。张光荣早就想到,现在已经在跟赵俊和技术员商量:同样是风扇,但是吹的是热风,适合冬天使用。
赵俊和技术员却愣,从没听说过吹热风的风扇。但是张光荣就懂,电吹风不就是吹热风,只不过可能将来的价钱比较高而已。
小家用电器虽小,但是却也能带动一个国家的轻工业的发展。这年代日本的电器虽然只有小量进入国内,正规渠道进口的有,但是一般人买不到。因为有走私,已经开始多了起来,人家的产品确实没得说。
但是张光荣内心有这种想法:老子就是不服,重生前没有那种机会,老子就要打破以前的格局,让青山牌家用电器占据日本市场。
青山村热闹了,每天都有汽车开进村里。现在社员们再次佩服张光荣,当时让大家义务修路,还有社员想不通,因为这条路其实是省道,为什么要给别人修路?今天,他们知道了。
钱钱钱!每天都有人家前来提货还钱,大队出纳算钱算得手都抽筋,“噼里啪啦”快速地打着算盘。娘的,管什么人民币有细菌,钱就是最好的杀菌药,帮忙数钱的张组织手放嘴唇抹,反正他的口水就是钱。这哥们现在服了,当时他不同意赵俊当厂长,现在知道,他确实没那个能耐。
张组织还是个一般工人,但是这也不重要,反正他的股份也不少。这家伙当然不会向张光荣当面认错,爷们的脸放不开。只能是经常往他家跑,监督一下建筑师傅的质量呗。
张光荣自己呢,也是钱如流水,哗哗往他的口袋里装。上午从五金电器厂出来,想到服装厂跑一趟,因为忙,在广州买的那些丝绸,要做什么服装还没设计出来呢。而且今天有一车货,昨天就已经接到电报了。
绿色的国徽凤才一进入县城,突然有人在喊:“张组长!”
原来是四眼,这家伙自行车头挂着袋子,想到青山大队找张光荣,当然是还他手表的钱了。四眼这家伙赚了几把了,从张光荣手里接过有四批货,全部都批发给县百货公司。虽然每批货也就赚个三两千块的,但是这年代钱确实大,上万的家产了。现在他的那一帮弟兄,是县城最大的一班。
张光荣脚往地上撑,停住自行车,指着四眼车头的袋子问道:“是我的吗?”
“嘿嘿,是你的,三万二!要不找个地方,点一下。”四眼小声说。
“切,谁跟谁呀,老子还能不相信你。”张光荣大咧咧拿过四眼递给他的袋子,这一批四百块手表,给四眼是单价八十块,赚一倍。四眼给百货公司是九十,然后百货公司有零售,也有的批发给邻近的县。这一来,无形中形成了一条链条。
“走了,吃一顿,今天应该有一车货,不过有没有手表我可不敢保证。”
张光荣现在的走私布料都卖给S市服装二厂,这家厂生产量大。当时卖给县服装厂的那批,搞不懂县服装厂却赚不到钱。怎么着,县服装厂买他布料,还依照他第一批货的款式,有生意吗?有人做过的,销路当然没有他的好。况且张光荣的服装有青山牌的商标,县服装三那有,价钱只能便宜点了,这样就是赚钱了,也没多大的利润。
钱是难赚,但是逮着了机会,要不赚也难。张光荣现在和那边的百货公司挂得紧紧的,而且有的是那边的发票,当然安全。
现在的县城,两个月不到就起了不小的变化,跟朋友吃顿饭,也不一定要到公家的食堂。整个县城已经开了四五家饮食店。
张光荣啊,谁不认识,和四眼刚把自行车停在饮食店的门外,开店主的老头可是县城有名的民间厨师,生意好得不得了。店主会不知道,就是因为有了张光荣当了那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副组长,今天他才能稳稳当当地开着这一家饮食店,正正当当地赚钱。
店主那热情,不用说,店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反正打心里高兴,这一顿不管如何,就是不收张组长的钱。并不是拍马屁,而是从心里激发出来的感激之情。
“老伯,生意好吗?”张光荣还没坐下,看着十多张桌子都坐着人,不由笑着问。
“好!”店主就一个字,然后也是笑:“没有你张组长,我这手艺只能到处给人家办喜事了。
张光荣还请了店主一根香烟,这老头也不用问张组长想吃什么,“呼呼呼”,煤炭炉口的那个鼓风机一开动,大火马上升起,老厨师开始亲自炒了起来,
四眼的姐夫刀疤脸带着两个人也在附近转悠,张光荣一看见马上就喊。那哥们转脸一看,发现是张光荣跟小舅子,立马小跑着进来,现在他也是县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员。
“嘿嘿,张组长,刚好了!”刀疤看见吃的眼睛最尖,可惜店主的油爆鲜蚝还没起锅。
“老马,现在做生意的店铺开始多起来了,你们治安组的日子比以前也好过了吧?”张光荣也是这哥们加入领导小组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名字叫马天成。
“嘿嘿,是不错。”刀疤脸最少现在可以省下一个月的烟钱。铺户多起来,当然有人在他转悠的时候,塞一两包香烟。就这店主也塞过,要不然他没笑脸,脸上的刀疤展不开。
“不过不错也就算了,人家做生意不容易。”张光荣话一说完,那店主已经自己将油爆鲜蚝端上来了。
“来,张组长,品尝了以后,可要提意见。”店主抓着肩上的面巾擦着手,朝着张光荣又是笑。刚才他跟刀疤脸说的那句话,这店主听着就爽。
“好,外焦里嫩,好手艺。”张光荣朝着店主伸出大拇指,把店主乐的,眼睛都笑成一条缝,马上又走到炉子前面,再来几样。
“喂,张组长,你这一车货,就能赚了好几万吧。”四眼老是想着张光荣将大把的钞票装进口袋的镜头,他要有一半,保准两个月,就能将整个县城的几小帮家伙都收了。
刀疤脸更是心痒痒的,看着张光荣放桌子上的那个袋子,知道是钱。暗自想:老子要能跟这家伙一样赚钱,还干什么狗屁的治安组。
“也不多,别看那一车布,其实还没有手表多。”张光荣那能说出详细的数目,要说了,怕他们两个吃不下饭。
“走了,我还要到服装厂等货呢。”张光荣伸手往口袋里一掏,四眼急忙捂住他的手,钱应该他来出,算他请张光荣吃饭。
这顿饭最多也就二十块,张光荣要能让四眼出才怪,小钱就糊糊涂涂,大钱才精明点嘛。
店主也不收,瞪着眼睛喊:“我不能请你一顿?”
“能,但是这顿就不能。”张光荣将二十块塞进店主手里,他要不还钱,这店主今天可能会白忙。
货还真的来了,张中国正在指挥着几个搬运工卸货,那位押车的急,找不到张光荣他当然急。
货都差不多卸完了,张光荣跟四眼两人才到。押车的是那边的一位经销人员,看见张光荣,马上钻进驾驶室,提出一个扁扁的塑料箱。
四眼一看箱子就两眼发亮,不用说,这箱子里面装的就是手表。心里乐,手掌放一起快速地擦。
“三百块。”跟着张光荣后面走进服装厂小办公室的经销人员,说完打开箱子又说:“点一下。”
“不用了。”张光荣点火准备泡茶,拿出两千块往这哥们手里一拍,两人都是相视一笑。这两千块就是口头说好的价格,然后单据上开的是另一个价格,要不人家的货还能大老远拉给张光荣啊。
“这是上批货的货款。”张光荣又从口袋里掏出早就算好的钞票。
“张光荣,你要有准备,以后可能货比较多,因为现在走私越来越多,公安抓的也多了。”经销人员边将张光荣还的钱装进袋里边说。
“没关系,再多我也能消化。”张光荣将早就准备在办公室里的一大袋子东西提了出来说:“这是给黑哥和三哥的,麻烦你带上。这些都是他们自产的土特产,不过黑哥就是喜欢。
“行,黑哥还在骂你,说是看不到你的鬼影子。”这哥们说完了以拍着张光荣的手臂,小声说:“他那女儿,有两次跑到我们那,问你的消息。”
“别管那男人婆。”张光荣听着也好笑,想起她的飞机场。
运货的车子刚走,焦急地在外面等着的四眼马上溜进办公室,“嘻嘻”笑着指着箱子问:“多少?”
“三百,不过你小子最好还得多找门路,要不然我自己找了。”张光荣喝着茶,将红云开好的单据递给四眼。
四眼才不用呢,百货公司的经理已经说了,多少货她们都要。但是他还不知道,这一次出去了,就有事了。不但是他,张光荣当然也不知道,这批货一到,已经有人在盯着。
'第二卷:白手起家 第132章:被抓'
乱了,现在的R县,特别是县城,有些人就觉得看起来乱。多少年了,县城没有这样乱了,沿街的铺户逐日增加,市场更乱,比以前热闹太多。就连农村也乱,社员们的集体观念突然间淡薄了点,因为各自干各自的活。
县城的居民有了新发现,市场中突然多了三四个买猪肉的摊位,这些当然是经过工商批准的私人摊住。只要你不怕一斤猪肉贵五毛钱,不用猪肉证,就能买到。沿街也开起了好几家买服装的私人服装店,以前的水果摊档,现在的摊位也扩大了好几倍,而且是固定的。
这一些,都是县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策划,然后通过县委,再由有关部门施行。一些人觉得乱,但也有一些人觉得是繁荣。
还是财办郭主任觉得郁闷,县城的一些变化,几乎都跟他有关。只是现在天没亮,就有农民沿着马路叫喊着倒马桶,这声音就跟他无关。
以前只有县果菜公司青果门市才有的那些水果,现在市场上都有,而且价钱还比公家的便宜。一时间,让他感觉他的生活受到冲击了。
云山公社的沈主任又来了,参加青山大队合资厂剪彩仪式的那天,知道省里来的柳副主任竟然是柳月茹的父亲,吓得他好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突然有一种穷途末路的感觉,下有张光荣,上有柳月茹的父亲。当时跟她的那件事,他能不知道?看他跟张光荣显得亲热的样子,沈主任真的怕了。
沈主任已经接连两个晚上到郭主任家了,当然是探探有没有对他不利的消息。其实他是心虚而产生多疑,真要有对他不利的消息,郭主任能知道吗?第二嘛,以前向郭主任献的那个收拾张光荣的计策,已经可以收宫了吧。
郭主任一看沈主任又来了,虽然他比沈主任笨,但是也不是白痴,转头问坐一边的老婆:“张光荣的手表,已经买了几批了吧?”
“是呀,不过要没他的货,我还舍不得呢,我们批发出去单价是一百一,赚二十,零售是一百五,而且……”这位百货公司的经理不说了,她老伴自然懂。
“可以向公安局报案了。”沈主任两眼发出兴奋的光芒,几批了,够将张光荣一头打趴下,打得不能翻身。因为投机倒把,这样大的数目,可以判刑了。
“那我们呢,我们买他的货,不也有事了?”郭主任的老婆反倒怕了起来,她怕张光荣说跟她勾结呗,生活上的勾结当然勾不起来,生意上的勾结也够她喝一壶。
“那不会,你们有服装厂开的罚没品的发票,你们就说认发票就行了嘛。”沈主任这个策划人已经急了。
“谁去报案?”郭主任看着这不知道要怎么认的外甥问。
“当然是百货公司了,打电话就行,就说发现进的货可能是投机倒把的货物。”沈主任挺聪明,百货公司主动报案,就是将来受到牵连,也会减轻很多。
“嗯,好!”郭主任觉得这是妙招,叫好的时候,还差点拍着大腿。
第二天下午,两个民警来到县百货公司,只拿走了一个手表和张光荣开的服装厂的发票,还问了是谁送货进来等等,然后就走了。
“确实是投机倒把!”公安局长看着两位民警在百货公司的取证,不用查看青山大队服装厂的营业执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