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就是大玩家-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竖起了耳朵,睁大了眼睛倾听着,仿佛在听着一个神奇的传说。
直播间,还有的不少人在截屏拍照,大家看到阿什库头上戴的狍子做的帽子,还有狍皮衣服,还有狍皮靴子,都感到非常特别新奇。
一时之间,直播间的关注人数和粉丝量急剧上升。
阿什库见他们对鄂伦春的生活这么感兴趣,喝了几口放在鹿角里的马**酒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鄂伦春族过去一直以各种兽肉为主食,一般日食一、两餐,用餐时间也不固定。冬天在太阳未出前用餐,餐后出猎;夏天则早晨先出猎,猎归以后再用早餐。有时也在猎区过夜。早晚两餐;均由妇女在家司厨。两餐主食以瘦肉为主。鄂伦春族的日常饮食多了许多米面品种,如用大米或小米煮成的苏米逊(稀饭)、老夸太(粘粥)和干饭;用面粉制作的高鲁布达(面片)、卡布沙嫩(油饼),面包饺子也很常见,鄂伦春族食肉面很广,除森林里各种野兽外,还捕食飞禽和河里的鱼类。”
“DXAL特产的飞龙(松鸡)肉质鲜嫩,最为驰名。食用最多见的是狍肉,其次是犴肉,把犴鼻视为美味佳馔。兽肉时将带有骨节的肉块煮于锅中,半熟后即捞出,每人用刀割取蘸盐水而食,尤喜食带血筋的肉,认为带血筋的兽肉鲜嫩可口,富有营养,并有增强视力、消除疲劳等食疗作用。在食用狍子肉时,喜欢将煮过的肉及其肝脑切碎拌和,然后加拌野猪油和野葱花而食。
鄂伦春族也习惯于将各种兽肉精细加工或炒、或炸,制成各种野咻佳肴。用肉加蔬菜制作各种炒菜也日渐普遍。鄂伦春族保存猎物,大都用晒干的方法,特别是在夏天,鄂伦春族猎人多把兽肉切成小条,晒成半干,然后切成小块,放在用蒿子杆编成的帘子上,下面烧木炭,用烟熏,可保持肉久存不变。
过去,在饮食上,民间有许多禁忌。如:在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意思是告诉山里的熊是乌鸦在吃熊肉。夫妻之间一方死后,另一方三年之内不能吃兽头和内脏。有的地方还禁止妇女吃熊肉,产期妇女不准吃兽头和兽心脏等。如今这些禁忌均已改变。
在只有8岁的时候,阿什库就跟着父亲进山打猎。
后来大部分鄂伦春族人已陆续从森林里搬出来,定居在山下。他们原来所在的部落,以及附近流域的几个部落被安置在鄂伦春旗的托河乡的昔日特奇村。在鄂伦春旗内,这种安置猎户的猎户村共有7个。
尽管已经下山,居住在平坦的河流谷底,拥有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但鄂伦春人依然不习惯于农耕。男人们仍然上山打猎,带回来村里均等地给大家。除了居住地点发生变化,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
打猎是森林狩猎民族的生存之道。鄂伦春在大兴安领的林海里悄然地行进,挨近野猪、鹿、狍子乃至熊等动物,然后放枪、放猎犬。
韩飞眼睛里闪烁着激动地光芒:“小穆,我敢打包票,咱们这档节目,回去收视率暴增不说,肯定还能的大奖!”
“什么大奖?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穆羽和林琳都如坠雾里,韩飞却笑而不语,只是把镜头对向了那辽阔的茫茫山野。
第四十九章 美丽的鄂伦春女孩安巴
风停了,雪住了,因为气温低得那辆长安越野打不着火了,只好依旧停在隐蔽的路边。
积雪已经深达近半米多深,看到阿什库的雪爬犁,林琳兴奋地跳了起来。
“我看到了真正的狗拉雪橇,哇,太帅了!”
本想走近那四条膘肥体壮的猎犬跟前表示友好,没想到那几条猎犬丝毫不买账,朝着她呲牙咧嘴地一阵狂吠,吓得她“妈呀”一声躲到了穆羽身后,不料,脚下一滑,坐在雪地上。
新换了一身嫣红的户外运动服的她显得娇俏可爱,从未走过大山的阿什库看得一愣一愣的,惊为天人。
穆羽怜香惜玉地拉她起来,不料也踩到了那块冰上,林琳就重重地跌倒在穆羽的怀里,她面红耳赤地想推开穆羽,因为离得太近,穆羽一张嘴,唾沫星子喷了她一脸。
“你!”
韩飞失笑,他岂能放过这难得一瞬间,对他而言,在野外的每一个镜头,都是万分珍贵的。
“猫尿狗尿一擦就掉!”林琳愤愤地道。
大家都笑了。
带上了所有的东西,坐上雪爬犁,在已经踏出的小路上驰骋,没过一会儿就看到在一个背风的山脚下,看见了五六个“斜仁柱”的鄂伦春的建筑,上面落满了落满了厚厚的积雪,一条壮硕的大黑猎犬摇着尾巴从里边扑到阿什库面前,“汪汪汪”撒着欢。
阿什库从一个袋子里,拿出一块野兽的肝脏用刀切了,扔到雪地上,猎犬们一阵想先恐后的就吃起来。
“阿什库哥哥!你回来!”随着一声如银铃的般的清脆笑声,一个身穿狍皮狍子的妙龄女孩子嘎嘎嘎地笑着跑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针线活计,似乎在绣着什么。
“阿什库,你答应我的漂亮的兽皮呢?”
阿什库笑道:“安巴,急什么,来客人了,快招待客人进屋!”
安巴扫向众人,看到高大英俊的穆羽的时候,黑亮的眼睛闪了闪,“欢迎你们!外边冷,大家快进屋!”
“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都是和东北三个和森林息息相关的3个少数民族,并称为“三小少数民族”,她们在语言和生产生活方式上有不少相通地方。而鄂伦春又是其中最深入森林的民族。
鄂伦春的女孩子一般从小学习针线活,缝制兽皮服装,采集山菜野果,男孩们从小跟着父亲进山学习打猎,8岁那年的阿什库抱着父亲,一起坐在马背上。而小猎犬也跟着善战的大猎犬一起进山,在大猎犬的示范下,小猎犬也懂得了如何扑向猎物了。鄂伦春人的捕猎技能一代代相传,猎犬也是如此。
猎人猎取的猎物,若在过去是要拖回部落,然后不管各家有无出力,都要均等分享,对老人要尤其优待。很有可能,狩猎者本人分得最少。阿什库说,在打猎的年代,往往是五六个家庭组成一个小部落,男人进山打猎,获得的猎物,不管老弱病残,都能平均分配到。这种社会形态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
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一切还像那支《鄂伦春小唱》所唱的:“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但随着狩猎时代的结束,这些都在慢慢成为鄂伦春族和其它森林民族的记忆。
1994年鄂伦春旗政府开始做“禁猎”的思想动员工作。其宗旨是:“改变民族落后的经济制度,给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环境;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最后的狩猎禁令在1996年颁发,狩猎变成非法。全旗范围内不允许再打猎,猎户持有的猎枪也被陆续回收。鄂伦春不得不彻底地从狩猎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变,而一些鄂伦春人还被招募为禁猎人员——原本的狩猎者转而成为禁猎者。
再后来,随着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业公司代表国家拥有森林里每一棵树的产权,私人不再被允许砍伐森林的任何一棵树木。至此,森林民族基本被从森林里驱逐出来了。
15岁那年,阿什库的母亲给他做了一整套狍子皮衣服,包括帽子、袍子、靴子。皮制的靴子,在鄂伦春语里有专门的称呼叫“齐哈密”。
阿什库后来也经常穿着这套袍皮衣服进山打猎。虽然个子比较矮,但他自称是打猎的好手。森林供给鄂伦春人以食物和衣物。因为离开了森林,许多原本根植于狩猎的手工技艺也因而改变,例如对兽皮的加工。
森林里流行的生产方式是,男人外出打猎、女人留守时,就忙着“熟皮子”,既对兽皮进行靳制加工,接下来就是为冬天添置被褥,给家人缝补狍皮衣服,做狍角帽、狍皮靴子。
狍子是森林里最容易猎取的一种动物。它们是森林里较常见的动物,并且生性好奇,在枪响后往往还回头看发生了什么,所以容易被再次击中。
很难想象一旦没有狍子,森林生活会是怎样。这种动物对鄂伦春人日常的吃穿住都有太大的贡献。我在托河乡吃到了狍子肉,尽管是人工饲养的,但依然非常鲜美。
狍子的筋在搓捻之后可以变成结实的线。袍子皮在保暖上更是无可取代。鄂伦春族的传统服装以皮制为多。用狍皮、鹿皮、羊皮等制作冬季长袍、裤子、套裤、靴子、帽子、手套、袜子等。狍子的相对容易获取,也就成为鄂伦春人重要、的“衣料”。
在冬天漫天飞雪的时候,穿上狍皮衣服,能很好地保暖。而猎人戴的袍角帽看上去就像狍子,又能迷惑这种动物。
狍子的毛在夏天比较短,约为3厘米长,而在冬天为了御寒则会长得到七八厘米长,并且更为若软和浓密,冬天的狍皮衣将有毛的一面朝向里面,能更好地保暖。视穿着御寒的需要,妇女们选择不同季节的狍子皮,就能获得不同的保暖效果。
安巴正在缝制给自己缝制一件狍皮衣服,正等着用漂亮的猞猁毛来装饰领子和袖口,穆羽明白了急忙拿出那张猞猁皮,“这个可以吗?”
安巴惊喜地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凑了过来惊讶道:“啊,看来你比阿什库还厉害呀,看来你也是个勇敢的猎手!”
一旁的林琳撇撇嘴冷不防地来了一句,道:“什么猎手啊,他喜欢吃猪手!”
第五十章 喜欢吃猪手就能打猎?
众人一时忍俊不住,都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安巴没有明白过来道:“猪手?喜欢吃猪爪子就能打猎?!”女孩子水灵的大眼睛满是迷惑。
韩飞笑得声音最响,“嗯,嗯,是嘀是嘀!哈哈!”
安巴虽然单纯,但从林琳的眼神和语气里似乎有种感觉,面前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子好像是在吃醋那个叫穆羽男孩子的醋?
林琳对安巴身上的的狍皮袍子很感兴趣,左看右看赞叹、称奇不已,“哇,这居然是一整张的狍子皮制作的啊!”
“是啊,是我自己的做的,这不嘛,你看现在我做的这个皮袍子,就想要哥哥给我弄点猞猁毛皮做装饰,才会更漂亮呢。”
穆羽也知道猞猁皮的珍贵,但既然人家姑娘喜欢,又初次到人家做客,总要准备写见面礼才会好看。
“既然你需要猞猁皮,那就送你了,还有这张獾子皮!”
安巴立刻蹦跳起来,上前一把抓住穆羽的胳膊,“我正等着这些皮子做袍子呢,今天我给你做犴大犴鼻子吃吧,那可是招待贵客的好炒菜呦!”
鄂伦春人不论男女,皮袍的样式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皮袍上的装饰简单、大方。为了美观和耐用,袖口和袍边都镶着薄薄的皮子,细细密密地绗得平展硬挺,有的衣领上会缝猞猁皮或是狐狸皮。
女式服装除了镶边外,还装饰有美丽的花纹图案。鄂伦春服饰最常见的是尖顶的云形花纹,这些装饰都与鄂伦春人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对大自然的模仿和喜爱有关。
阿什库对母亲给他制作的那套袍皮衣服珍爱有加,把它挂在小仓库里,偶尔再拿出来晒一晒。
十多年过去了,而这套衣服依然保养的很好,依然能穿着。
但今天,要找到一个能熟练“熟皮子”的鄂伦春人已经很难。由于狩猎非法,无法容易地取得兽皮;另一方面,年轻人也陆续的离开村子,到外地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理,掌握“熟皮子”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都是些老年人。
希日特奇村里,公认的“熟皮子”能手是一名叫阿吉伦的妇女,她已经年过六旬,身体也因为一场大病而境况不佳。全旗里公认的熟皮子能手是一个叫额尔登挂的老奶奶,她则已经年过八十。
新鲜的狍子皮是不能直接进行加工的,必须在阴干之后,再挂到高处风干晾晒。经过这样处理的狍皮做出来的东西才不容易变形,而且经久耐用。
风干晾晒的过程大约需要20天,而经过晾晒的狍皮会变得像纸板一样容易折断或破碎,因此在制作兽皮服饰之前先要把狍皮变软。鄂伦春人传统的方法是把煮熟的狍子肝捏碎、搅拌在温水中,然后用柔软、有韧性的乌芦草蘸着均匀地涂抹在兽皮上。
涂抹一定要均匀,尤其是一些细小的地方,要反复抹透。狍肝水的味道很难闻,不光会弥漫在空气中,还会附着在身体上,几天都难以散去。皮子全部被蘸湿之后,小的狍皮要放在潮湿的锯末里一到两天,大的狍皮涂完狍肝水之后就可以直接卷起来。
接下去才是“熟皮子”。“熟皮子”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整个兽皮手工制作过程中是最累的。鄂伦春人熟皮子用的工具,和镰刀头形状很相似,目的是清除狍皮上的肉质和残渣,再拿锯齿一样的工具反复揉搓。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用两只**叉把皮子固定住,然后双手配合做类似划桨的动作,因为皮子的形状和大小不同,操作起来非常难。“熟皮子”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一边熟一边拽,因为狍皮跟普通的布不同,有很大的弹性,如果用力不均,皮子容易出现膨胀、不平整的现象。皮子熟到干净柔软的程度,就可以准备剪裁和制作了。
做狍皮衣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动物的筋搓成缝衣服的线。用狍筋线缝制的皮衣经久耐用,即使皮衣穿破了,连接的地方也不会开线。
首先是将狍子或者驼鹿的筋疏散开,再把它们放在湿润的木屑中,这样处理过之后,干燥脆硬的筋就会变得柔软有弹性。搓线中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利用皮肤的阻力,将狍筋搓成线。先按纤维的走向,将柔软湿润的狍筋撕开,越细越好,撕好的狍筋沾湿后就可以放在小腿上搓了。搓线时,需要向一个方向用力,反复几次一根线就搓成了。大概要用两只狍子的筋,才能做一件狍皮衣、一个套裤。这是慢活,得细细地搓、慢慢地搓。
准备好这些之后,狍皮衣就可以开始缝制了。根据每块皮子不同的弹性,在缝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力度,两只手互相配合,一边缝一边留意两块皮子是否完整的拼接上了,尤其要注意的是在缝的过程中不要让皮子之间留有缝隙,否则拼接之处就容易被刮开。用狍筋线缝,缝上之后线露不出来,要是用普通的线缝就不行。
人们担忧,随着这些老人离去,会一并带走鄂伦春的历史,而这是整个鄂伦春族的财富。尽管有不少学者提出,希望能划出一块森林供给鄂伦春狩猎,以保留和传承鄂伦春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然而更有可能的现实是,那些兽皮加工工艺,最终难免只能存在于博物馆里。
什库依然渴望有一天能够跨上马、带上猎犬进山狩猎。他钟爱养马骑马,也热衷养狗、视狗为朋友,他养的许多条狗都既精神又凶猛——据说一条就能“放倒”一头野猪。
。。。。。。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我开新书以来的第一个推荐,心中难免激动、忐忑,毕竟等了很久。亲们,你们的每一个收藏和点击、打赏都是对我的莫大的支持!谢谢你们。
粉嫩穆羽求支持,求收藏!求票票、求打赏!《我就是大玩家》的读者群号讨论群号是:,欢迎去群,讨论剧情,面对面和作者讨论,给予合理的建议和创意!谢谢!
第五十一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
穆羽站在“仙人柱”(音译,也称‘斜仁柱’)外边,把镜头对准,形同半张开的雨伞,由30多根树杆塔成,外面夏季覆盖桦皮,冬季覆盖兽皮,可很快塔成,可随时拆卸的‘仙人柱’,道:“大家看到没有,这也许是我们看到的最后的能代表鄂伦春人的居住地,因为大多数鄂伦春人都慢慢地离开山上,走出了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大山和森林了。”
“66666,主播,快带我们走进去看看吧!”
“我想要多看看那独具风情的鄂伦春姑娘!”
“我就想看看他们是怎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样子!过一过眼瘾!”
穆羽笑道:“这个要求可以有!我马上就介绍给大家看!”
“大家到了没有,‘仙人柱’入门正对面的上方和左右两侧,专供人们坐卧,但有严格的规定。“仙人柱”中央终日燃烧着篝火,用以熟食和取暖。“仙人柱”后面的树杆上悬挂着盛有神象的桦皮盒子,一般不准妇女接触。”
立刻有女观众就刷屏:
“讨厌重男轻女!都啥年代了!”
“就是我也讨厌重男轻女!”
穆羽道:现在的鄂伦春人也已经慢慢融入到现代社会,基本不存在重男轻女的习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