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技传承(布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坏搅恕?谧酉旅媸翘醢岛樱趵系率腔琶χ械税岛庸嗜チ耍 崩洗宄ぢ吵钊莸馈

    通知这种消息,的确不会让人感觉好过。

 014 阅卷两、三事

    感谢日愈发达的网络,让每年高考的主角绝对不仅仅是当年的考生跟考生家长们。

    虽然两天的高考时间是一晃而过,但在网络上的盛宴却才刚刚开始。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部青春大片,上半部自然是由考生跟以及考生家长们在社会各界的配合下上演人生百态,而下半部则是活跃在网路上的段子手们开始对准高考试题开启疯狂吐槽模式。

    尤其是语文。

    每年高考过后,高考分压根都还没公布时,网络上总能突然出现一大堆的高考零分作文。这些作文大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对现实世界、社会制度、或是命题老师各种吐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却又颇有同感,直让人大呼过瘾、有才。

    不过对于那些正儿八经的阅卷老师来说,却又是另一番光景了。实际上,每年的高考阅卷工作都是个苦差事,甚至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

    虽然电脑技术发展到今天,一大部分的试题都已经是用电脑阅卷、人工复核的方式来审阅,但是对于主观题来说这显然不可能交给电脑代劳。而为了发挥最快的阅卷效率,保证录取工作的有序进行,大多数省市都采用的是每个阅卷老师只管批阅一道题的流水线阅卷形势。

    任何流水线式的重复性工作都绝对谈不上轻松,更何况是高考阅卷这种关系到一个学生一辈子前途,自然让人压力颇大的事?所以在阅卷办公场所的气氛之严肃可想而知。每个参与阅卷的高校老师或是研究生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很愉快的活计。

    尤其是作文阅卷的老师更是如此。他们的阅读量最大,而且往往是主观打分,自然要求更高。往往一篇作文只用不到半分钟就得给出一个分数。

    张小春就是省城大学的一个语文讲师,也是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的阅卷老师之一。连续三天的阅卷工作已经让他感觉审美疲劳了,基本上一篇作文他只用二十秒左右就能给出成绩。直到系统突然刷出一篇作文,其中很多字甚至他都不认识时,才这位资深语文讲师,直接放慢了进程。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兀жj。每啮毚臑……”

    第一段还没看完,他整个人就晕了去。很显然这个学生所用到的不仅仅只是简化的汉子,其中有不少的古字,而这些古字有些他都不懂意思,甚至读不出来。

    当一篇作文读都没法读时,甚至不知道这些古字书写的正确与否时,他自然没法做出评判,张小春硬着头皮花了整整三分钟时间,将通篇读完,只能确定考生通篇都用了骈体古文的形式写下的这篇作文,那些古字连猜带蒙他也只能猜出大半的意思,到是挺贴合今年这道作文题。当然更让张小春欣赏的是,能在短短2个半小时内,不但完成了前面的习题,还能写出这么一篇高质量的骈体古文来,这个考生的古文造诣该有多高啊!

    “有意思!”最终张小春没有给这篇作文给出任何分数,而是视做疑问卷,直接在电脑上提交给了专家组,随后他便直接恢复了之前的判分状态。

    很快,一天的阅卷工作终于完成,张小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才从电脑前站了起来。此时阅卷室内的老师们已经渐渐散去,他则跟在人群之后,走出了阅卷室。

    “嘿,老张,你们作文阅卷的完成进度怎么样了?”张小春刚刚走出考试院,准备搭院里准备的班车回到学校宿舍时,突然有人直接拍打了他的肩膀招呼道。

    只听声音,张小春便知道这是他在学校里的同事兼好友韩文清。别看着家伙的名字取得挺文艺范儿,不过这位韩老师教的却是高数,两人之间还是因为有个打乒乓球的共同爱好才熟络起来的。

    “大概还有四天就能完成了,你们呢?”张小春随口道。

    “我们只剩下一天的任务量了!基本上后天就能休息了!对了,跟你说个新鲜事,我们数学阅卷那边都传开了,今年有个理科学霸,几乎把所有数学大题全部用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给出答案,还全部正确,挑不出一点毛病,很厉害啊!要知道今年我们省的数学题可是公认的偏难,尤其是最后一道题,可要花不少时间。他竟然有功夫琢磨出三种解法!现在的孩子,太狠了!”韩文清直接走到了张小春的身边,兴致勃勃的开口道。

    “哦?每道大题都用三种解法?”张小春眨巴着眼睛道。能在大学当上老师,自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想当年数学可不是张小春的强项,否则他也不会报考文科专业了,听了自然颇为惊异,“那到的确是个好苗子,你也改到他的题了?”

    “嗯,我改的是倒数第二题,我看了看他的第三种解题思路甚至已经用到了微积分方面的知识,显然是自学的。”韩文清挑了挑眉道:“我估计我现在带得几个班里,都找不出一个数学基本功能像他这么扎实的!”

    “说起这个,今天我也碰到了个很牛的学生啊。他竟然在高考上用骈体古文的形式写了篇作文,不瞒你说,他这篇作文我都读不通顺,其中用到了很多古字我压根不认识,还有些能大概猜出意思也不会读,想一想这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听完韩文清分享完他遭遇学霸的情况,张小春也感叹了句。

    “不是吧?读个作文你还能碰到不认识的字?还根本读不通?”韩文清诧异道,“不就是写了个文言文嘛?有那么夸张?该不会是那考生胡乱写的把你都糊弄住了吧?”

    显然理科出生的他对于什么骈体什么古字压根就没有任何研究,所以才会问出这么个让张小春完全无法回答的问题。

    “好吧,你赢了!”张小春郁闷道,跟理科生讲什么骈体古字,他的脑袋真的秀逗了吧,“你只需要知道,我敢肯定能写出这种作文的考生很厉害,最起码他的古文造诣绝对在我之上。”

 015 专家组的评价

    对于阅卷老师来说,一天的工作结束就能休息了,但是专家组的工作却还没结束。对于他们而言,每一篇由阅卷老师提交的存疑卷或者多评制度下给出评分差异太大的争议性作文都需要他们认真对待。

    毕竟对于高考而言,每一分对考生都极其重要,甚至影响一个考生一辈子。这一点都不夸张,尤其是对于那些目标是华夏最顶级学府的考生而言,一分的差距往往能决定他能否进入心仪的顶级学府。

    所以作文专家组做为最后把关人员,或许日常比阅卷老师轻松不少,但是一旦碰到一些争议较大的作文时他们还是相当慎重的。往往需要几位专家仔细研读,并讨论一番后,才会给出最终分数。

    当然这里说的仔细研读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作文只有八百来字,专家组又是由起码有十年以上一线教龄的资深老师组成,虽然每个人喜好有别,但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都能给出一个相当中肯的评价,就算偶尔有些争议,但最多十分钟就能统一意见。

    直到张小春上传的这篇古文作文出现在专家组的面前。

    通篇读完这篇文章就花费了比平常阅读多出多出两、三倍的时间,而当阅读完之后,这由四位高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更是开始面面相觑,半天都没有人开口评价。

    这些专家教授的水平自然要比普通阅卷老师要高出一大截,甚至其中还有专门做古文研究课题的教授,只是看完这篇文章后,还是将他们深深震撼了,实在是这篇文章不但是用古文骈体一蹴而就,其中还用到了大量的生僻古字,虽然他们都能确定这篇文章不管是立意跟切题都很贴切,甚至可以用精彩来形容,但是当文章中很多古字他们都不能确认使用的否合适,甚至其中是否有错别字时,这分还真不好打了。

    当然,能在高考考场,用最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这么一篇作文,所有的教授此时心里自然是对完成这篇文章的考生评价颇高的,这篇文章能得高分大家估计都没有异议,但是高到什么程度却是有待商榷了。

    “陈老教授,您是专门做古文研究的,要不您先来说两句?”见久久没人出声,负责这次高考作文评审工作的郑平安开口点起了将。

    “这个考生有大才啊!”被郑平安点名的陈教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先感叹了句,才苦笑着继续道,“说来惭愧,我虽然是研究国学、古文这些,但是让我像他这样在短短一个小时里写出这么一篇文章,能将古字用到如此举重若轻的境地,也是力有未逮,更重要的是这文章用到的古字,大部分我斟酌一番还能注释出来,但还有些就是在古代都堪称生僻的字,我也需要古字典的辅助才能释义,所以要让我现在就给出分数,还真不行。”

    别看这位带着眼镜穿着白色短袖衬衣的小老头其貌不扬,但是他却是省城里全国重点大学、华夏最好的师范大学中华师范大文史专业的教研组长、博士生导师,更是国家级国学会的副会长,在这次负责最终审稿的专家组中,他的古文造诣也是公认的最高的,此时就连他都说暂时无法给出最终分数,其他人自然干脆闭嘴不言了。

    “行,那这篇文章就先放放,大家回去都查查字典,也看看这篇文章究竟有没有什么错漏,今天时间也不早了,干脆就先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明天我们在继续!”听到陈教授的回答,郑平安也知道今天关于这篇作文肯定是没法出结果了,干脆大手一挥道。

    “这样最好!”陈教授点了点头,“我都迫不及待想赶回家,结合古字典好好研究一番这篇文章了!”

    说完,不等郑平安答话,陈教授一脸希冀的继续开口道:“对了,郑主任,能不能给我走个后门,透漏点这个考生的个人信息?”

    “哈哈,怎么?陈老您这难道是见猎心喜,想抢徒弟了?现在我可不敢违反纪律,这样等到成绩出来全部报到考试院那边后,我提前跟您通个气!不过有个消息您可能不爱听,这个考生是理科专业的!”郑平安大笑着调侃道。

    “什么?是个理科生?”陈教授各种夹杂着失望、惊异还有一丝恼火的感叹了句,随后吹胡子瞪眼的抱怨道:“这孩子怎么选专业的?有这么扎实的古文功底学什么理科?他怎么想的?现在的高中老师难道都不知道如何帮助引导学生了?光凭他能写出这篇作文,这孩子就算是直接考华夏古文学硕士的水平也够了啊!”

    “哎呀,陈老,你这还真是动心了啊!看来这篇文章真的很打动你啊,不会今年第一篇满分作文要出现了吧?不过要说到人才,今年还真出了几个有特色的家伙啊,刚才午餐的时间,我还听理科卷那边的老家伙说,今年还出了个超级学生,高考数学大题竟然全部用了三种解法,其中不乏用到大学才用到的数学知识,这在高考阅卷历史上也是头次见啊,而且今年的数学题还普遍反应偏难,那孩子考试的时候该有多闲啊!哎,我们都老咯,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郑平安随口感叹道。

    “嗯?怎么听你这么说今年咱们省高考生的风头都要被理科生占去了?”陈教授不满的嘟囔了句,随后像是反应了过来突然狐疑道:“诶,等等,你说那个数学题目全部用三种解法的孩子不会就是写出这篇作文的考生吧?”

    “你想多了吧,陈教授!古文上有如此造诣,数学还这么逆天?那岂不是天才了?没听说有这样的尖子生啊?”不等郑平安接话,旁边便立刻有人摇头道。

    这话也带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像这样的尖子生绝对不会默默无闻的,起码应该代表学校参加过各种比赛,而作为在高等教育第一线工作的教授们来说,对那些尖子生都是颇为关注的,不过今年真没听说过哪个省内学校出了如此文理双全的优秀学生啊!

   

 016 749。5分的原因

    就在高考的阅卷老师、专家们还在为今年省里高考展露头角的天才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王世子已经回到大山里十多天了。

    在闫家村里生活的村民看来,王世子在得知将从小养到大的爷爷去世后有些不正常,让他们认为这孩子不正常的原因,恰恰是王世子表现的太正常了。

    对于这一点闫家村的老村长或许最有感触。

    在县一中儿子的办公室里,当他通知王世子这一消息时,他眼中的这个乖孩子就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没有像他想像中那样嚎啕大哭、更没有跟他执手相看泪眼的表现出悲痛欲绝之情,相反王世子只是很冷静的表示想立刻动身回到闫家村去看看。

    往山里赶的路上,老村长一直仔细观察着王世子,不过少年平静的脸上始终没有流露出表情,泄露心底的秘密,如果一定要说王世子有什么不同,最多只是不像来的时候那样,对车窗外的一切充满了兴趣,眼睛像是看不够一般一直往车窗外张望,这也让老村长好不容易准备了一肚子安慰的话完全没了用武之地。

    而终于赶到了山里之后,王世子的表现就更加让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看不懂了。这家伙跑到曾经那栋石屋坐落的山腰上,来来回回逛了整整两天。在废墟挑挑拣拣,在裂开的那条缝隙处喃喃自语,总之王世子的表现完全看不出他像是刚刚丧失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亲人的该有的样子。

    而当两天过后,王世子就已经不在山腰上晃悠了,而是完全恢复了曾经的生活。平常就借住在老村长家,每天天没亮就爬起来跑到山上开始砍树,把树干子盘到山下又开始劈柴,到了晚上则喜欢一个人坐在草垛子上,望着天空发呆,不管谁跟他说话,都是微笑以对。但这也让闫家村的村民们开始担心起来。

    王世子的表现太正常了些,这就不正常了。本来虽然找不到这个王老爹的身体,大家还是准备给这个在闫家村呆了近二十年的老人办一个葬礼,但是王世子始终只是坚称不需要,因为那老头绝对还没死,于是这件事最终也只能作罢。

    毕竟外人终归是外人,王世子不愿意办这个葬礼,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勉强。但是对于王世子如此坚持王老爹没死,村里人自然是不以为然的。房子都塌了,整个地上还裂出一道深缝,王老爹也已经60多岁的人了,大半夜的还能跑到哪去?现在人也找不到了,哪还有活着的可能?所以众人也只当是王老爹的死对王世子的刺激太深了,这个孩子到现在感情上还不能接受而已。

    这也让闫家村的村民们对王世子更加同情起来,每天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不忘了往村长家送上一点,实际上送的这些好东西也只是相对而言,比如几个鸡蛋,比如从山里打到獐子上割块肉,杀了鸡分上半边,毕竟谁家都不富裕。不过村民这些自发的举动到是让老村长大大松了口气,原因无他,王世子实在是太能吃了,一天能吃掉他平常三天的口粮,说实话王世子这些天住下来,老村长都快吃不消了。

    作为王世子而言,这些村里乡亲们对他的好自然都看在眼里,不过他也没什么好能报答大家的,只能像往常一样天天上山砍柴、劈柴,然后挨家挨户的分出去,这也是他暂时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了。

    对于王老爹的死讯他是绝对不会相信的。王世子并不傻,相反他接触了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他自然绝对不会相信曾经那么坚固的地下室,会因为地壳的突然变动而完全毁灭,一点痕迹都不留,尤其是在整个闫家村都没受什么影响的情况下。所以他宁可相信那个养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家伙是不辞而别了,至于去哪了他也不清楚,但或许已经不再地球上了吧?

    当然关于这些东西王世子是绝对不会跟村民们提的,不光是因为他曾经答应了老头,自从接受了网络之后,自然清楚自己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的东西对于其他人来说有多么的不可置信,他也不想让别人把他当成神经病,所以这也是他打算保留一生的秘密。

    王世子觉得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离开这座山村前,帮这些山里的父辈们多劈劈柴了。此时失去了网络,信息完全闭塞的他可不知道此时外界已经因为他参加的这次高考而闹腾开了。

    ……

    郑泽明正坐在办公室里悠闲的喝着茶,对于他而言今天也是近期最后一天闲暇日子了,明天就是高考出分的日子,他作为京城大学驻鄂省招生办的负责人,自然也要跟着忙碌起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之前他就很闲,毕竟他已经来鄂省的省会江城已经足足一个星期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

    自从华夏实行教育改革之后,就算是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