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明-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简直是荒唐而可笑,在辽阳镇的地界之内,惟功不打算叫这种事发生。

四海商行放开了股本,随时容纳投资,按投入存入的比例高低,按年分利,不敢说有多高的出息,但算一算帐,肯定比拿来买地强。

现在还谈不上鼓励消费,人们穷怕了,除了世代经商的商人和军官世家舍得拿分的银子买庄园别墅之外,更多的人拿了军饷俸禄和分红,肯定是选择留下生活费之外,就全部再投成红利。

杜廉的钱也是如此,他这一次回辽阳,就顺道把三百两银子存入四海商行,留下自己的详细资料,领了牛皮制的凭据,拿着凭据,哪怕是几十年后,只要商行在,他的儿孙一样能领分红,用商行的人的话说,这也是铁杆庄稼!

事事顺心,最不顺心的就是这一趟差事。

倒不是杜廉想回中左所千总部,那里当然很好,但海盗敉平之后,中左所千户所的日常就是训练海上作战,整个千户所在未来会全部列装火枪,当然,是装了刺刀的火枪。

骑兵编制除了保留一些哨骑和塘马外,也是不再拥有重甲骑兵了。

杜家兄弟还是想在步营发展,中左所独立千总部已经不再适合他们。

杜廉的野望,就是能留在近卫第一营。

“百总,看到你家老四没有?”

“嗯,看到了。”

杜廉不仅看到了,还听到了杜礼不少混帐话,这叫他脸色难看,感觉特别的难堪。

杜礼自破门而出之后,已经绝迹杜家,连杜义和杜廉先后调任回来都没有露面。这一大家子已经是分崩离析,但杜廉最难受的还不是这个,而是这个兄弟已经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我家四弟,原本不是这样的人。”杜廉缓缓摇头,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这两天,情形不对。”杜廉的副百总叹道:“怕是要出事哟。”

“风雨欲来!”

杜廉没有多说,答了一句后就抿上了嘴,远远看着上蹿下跳的杜礼。半晌过后,才又道:“但盼大人赶紧出手解决这些麻烦,便是雨后天青。”

“上头的事,我们怎会明白?但做好本份,听从军令便是。”副百总嘿嘿一笑,答说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听令行事就没有错。”

……

……

天黑之前,杜礼等人集结了近千生员,这是半个辽东大半生员的数字了。辽东都司毕竟不比江南,江南光是浙江一个省就有过万生员,辽东这里,加起来也不会到三千人。

能集结这么多人,也是因为种种原因,当然,利益是最要紧的。

这些生员,或多或少带几个伴当随从,加起来就有数千人了,等城门关闭之前,突然又涌进来不少人,有不少粗手大脚,神色拘谨的,还有一些油头滑脑,眼神飘忽的人混杂其中,不停的吆喝提调。

这一下,人员近万,好在辽阳城可落脚的地方太多,现在商业大兴,每日都有大量的半个北方的商人到辽阳来,以前,北方商人的活动中心肯定是京城,其次是张家口等边贸城市,再下来是西北商人聚集在太原等城市,往辽东的行商,基本是蓟镇商人,而且极少到辽阳,多半是往宁远和广宁去了。

辽阳在辽东都司初立时是中心城市,但随着广宁战略地位的提升,大本堂这样的地方都设在广宁了,军镇中心必然会有大量钱财,商人逐利,还怎么可能往辽阳来?

现在当然不同。

大量的商人不停涌入,连甘肃一带都有商人前来,辽阳这里有他们以前根本弄不到的南货,而且他们贩货到京师,再下天津,渡海到中左所,一路到辽阳,交通便给,沿途还能看货,光是风景,也颇值得一观了。

商业发达,带来的就是地方产业的兴盛,客栈也是比以前多出几十倍来,用来安顿这些跑来闹事的生员们,倒是正好。

那些粗手大脚的泥腿子样的人,还有其中的刁滑之辈就在城门附近的几个小型广场上安顿下来,到了天黑之后,辽阳城中到处都有点明照亮的灯火,这些从外而来的家伙个个都顾不得休息,一个个张嘴结舌的在四周转悠,看着风景时,那种难以置信的神情,时不时的出现在脸上。

哪怕是看了很久,有人发下杂粮饼子和清水时,这些人仍然是边吃边看,辽阳现在的城市情形,和他们年画上的仙宫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比那些年画更贴近人,甚至更超出想象罢了。

一个成年累月在几个村子间晃悠,见到的无非是几间茅檐草舍,最多看过几间青瓦房,逢年过节逛个小庙就算是旅行的村民,一下子到这样的城市,见到的这样的情形,无法保持镇定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些家伙来咱辽阳干甚?”

“还不是要闹事?”

“嗯,入他娘,好好的日子不过,跑来咱这地界瞎搅什么。”

“看样子这一次要闹大,也不知道总兵府有什么应对没有?”

“不管怎样,只要总爷一声招呼,咱就上去打。”

“对,我也是。”

“咱辽阳城就跟着总爷走,皇上来也不顶事。”

“哈哈,说的是,我也是这样的心。”

一群辽阳本城的居民时不时的路过,他们可能是将作司的工人,也可能是建筑司的人,或是各司的文职人员,杂役,也可能在城南给军营种菜,或是在城北各军营打杂,帮厨,做杂活。

总之这驻在城中的过万的军人和各司人员给辽阳城带来的蓬勃的活力,几乎但凡有一点能力和心思,辽阳城中的人就能过上不错的好生活,甚至不需要直接给辽阳镇服务,在辽阳镇的带动下,商业大兴,城市发达,随便做个什么小买卖生意也能养活妻儿,天天细粮吃不起,两三天吃一回是没有一点儿问题,隔十天八天的,就能买只鸡或两尾鱼打打牙祭,这是以前逢年过节才有的事情,现在也不是怎么当回事了。

治安也好,公众服务也好,医疗卫生,治安环境,样样均是比两年前变了模样,这样的变化,但凡有一些人心的都是看在眼里,感受在心,这样的总爷,怎么会叫人不拥戴?

除了王政和为首的文官和官绅,还有杜礼这样的生员阶层,在这一次大变革中没有捞着什么好处,反而动摇了他们原本的势力,使他们被削弱了,这样才引发剧烈的反弹,而普通的辽阳城民,自然就是和眼前这一群一样,对着这些外来闹事的,冷眼冷语,十分的反感和不友好。

第588章 猛虎

对辽阳百姓的态度,队伍中的刁滑之徒眼光闪烁,三五成群的在商讨着明天的事情,而那些粗手大脚的农人们则是十分困惑。

他们是受了生员们的蛊惑,当然,还有财东,族人,这些人都是他们平素看在眼里的人上人,自然是说什么是什么。

但到了辽阳,感受的却是和听到的完全不一样,自然心思就活泛了。

“说是军户就是牛马,俺们这一路过来,似乎不一样啊。”

“人家那屯堡,天天有戏看,还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乐的不成了。”

“四乡八里的杂耍班子,以前是在咱们民户附近跑,现在,全在屯堡里头了。”

“关家听说也去屯堡了,俺们以前笑人家,现在看看,连人一角也不如了。”

众农人都是叹息,眼角之中闪烁着种种不同的光芒,他们的憨厚和朴实是因为信息的不足,不是所谓的天性纯良,此时看到的和生员们灌输给他们的截然不同,又联想到加入屯堡的民户信息,两相对比,这些人的心思自是为之一变。

“管他呢,这一次来俺家田主给十斤白面,值当了。”

“只要不要俺的命,挨一顿打换这几斤面也值了。”

“俺也一样,端人碗受人管,拿人东西就得办事,有啥法子?”

“算了,吃饱了睡觉。”

低沉的议论声中,这些外来者吃饱了杂粮饼子,最后贪婪地看一眼辽阳城景,然后便是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几个公安司的人的经过这里,看到大片的人睡在地上,也只能摇头苦笑。

按平素的管制条例,绝不会允许这些人睡在空地上,还随地便溺,但这些家伙摆明了是闹事来了,总不能激化矛盾?

“算了,容他们一下,不给上头添麻烦。”

“只盼这些瘟生早些走!”

“什么狗屁秀才,识字读书相公,书他娘的都读在狗肚子里。”

几个公安司人员的低骂声中,起更的鼓声渐渐响起,公共灯火也是被更夫们逐次熄灭,整个城市,渐渐沉浸到黑暗中去了。

……

……

“大人,最新的军情送到了。大人,醒醒,大人?”

惟功起的早,所以睡的也相对要早一些。每天清晨天色微明,启明星还在天际之时他就起来了。

照例打拳,强身,练习器械,很多少年时学武的习惯,他没有抛下一样。

有时候,一拉弓就是半个时辰,全身汗流不止,见到的人都为之感慨。

孙承宗有一次提早来回事,见到惟功习武时的模样,不觉叹道:“我总以为大人是天授之姿,现在看来,是我太浅薄了。”

这样的评价,也是辽阳镇内普遍的看法。

大人是很聪明,很多东西真是聪明天授才能想得到,但大人是永远比任何人更努力的那个。

说来很怪,惟功惟一不怎么想碰的就是火器。

可能是男儿都想过仗剑走天涯,没想过拿把枪走天涯吧。

一点点的审美怪癖并不影响惟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良的火器配给他的部下们。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最高成就,而惟功的想法就是自己这边不死人,对方死光光,这就是他的武道的最高成就了。

在他的卧房之外,有一小队士兵持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来回的巡逻着。

在总兵府邸的高处有好几处箭楼,也是有士兵轮流值夜。

能在起更之后,叩响他房门的,真的是寥寥无几。

惟功醒来,那份由朱尚骏和沈阿福等人通力合作才得来的重要情报,终于递到了他的手中。

匆匆看毕,惟功神色也是十分严峻和凝重。

送情报的是郭宇,黑大个也是神色凝重,背着两手,毕恭毕敬地站在雨檐之下。

督查局会审核每个情报,郭宇已经知道这情报中张元功已经危在旦夕,甚至可能现在已经是离开人世了。

他们也知道惟功少年时遭遇惨变,养父和生母遇害,现在又有生父垂危,郭宇心中,亦是替眼前这位大人感觉难受。

“他算是受了我的拖累……”

惟功表面平静,心中怒火已经沸腾,就算是长江黄河,在这样的怒火面前,亦要被燃成灰烬!

张元功坦白说没有什么抱负,对国事也没有真正的见解,就算是纨绔,也是落在别人后头。英国公府自张辅等人之后,几乎没有出名的人物,不象成国公府在嘉靖年出了个朱希忠,而抚宁侯府在崇祯年间出了个朱纯臣,有名的纨绔,为大明的覆亡添了一把柴。

张元功只是一个纨绔也不算特别厉害,能力也不出众,也没有野心,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叫自己的亲生儿子袭爵,除此之外,再无他事。

这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是因为惟功,恐怕是人畜无害,是会平平安安度过一生的。

“大人,是我们保护不力,罪该万死!”

王国峰闻讯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是神态复杂的张用诚和周晋材等人。

关键时刻,还是这些最早就跟随的弟兄们来的最早,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有替惟功难过的神色。

张用诚更是难过,当初刚成立顺字行,到牙行写契书后开业,不少麻烦是凭打架打回去,有一些官面上的麻烦,还得英国公府出面帮手,当时国公府内斗也很严重,不过张元功还是接见过张用诚几回,对顺字行的一些小麻烦,也伸手帮过几回。虽然是国公,对张用诚这个乞儿出身的儿子的心腹,张元功也是很看重,曾经当面赏过几样东西,好生勉励过张用诚几句,毕竟张元功也是知道,张用诚是惟功的第一心腹和得力的人。

俱往矣了……

“这一次怕是要人头滚滚才行了……”

“大人,他们动手,我们就还击。军情司和顺字行加上镇里的好手往京城里调,不管是谁干的,锦衣卫还是东厂,或是什么勋贵大府,还是晋党,咱们统统宰了他们。”

“算了。”惟功一字一顿的道:“这一次是一环套一环,被人家算计了。好在,情报来的及时,我们还可以应对。”

众人默然,在场的都是跟着惟功多年的好手,不论是身手还是头脑都是顶尖的。

京里的动作是疏离万历和惟功的关系,打击英国公府势力,然后辽阳城怂恿官绅宗族生员闹事,底下还有什么动作,还用多想?

“辽东巡抚应该在路上了。”惟功坐在椅中,缓缓道:“这一次,就展示一下我们的肌肉,叫有一些知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

陶希忠也匆忙赶来,此时答道:“是,参谋司立刻定计划,三日之内,调集重兵,迎接我们的周巡抚!”

“军情司务必要查清我父亲受害的详细经过,一切经手人,除了张惟贤外,任何与此事有关的,全部给我杀死。”

在此之前,惟功并没有称张元功为父亲,但在此时,却无人注意到他称呼的改变。

无论如何,始终是血浓于水。

在这一刻,惟功确实是后悔于自己的大意,心中燃烧着的,就是熊熊的报复烈火。

“是,大人,我亲赴京师主持此事。”

王国峰不敢再有所怠慢,出了这样的事情,军情司是最大责任方,虽然情报传递及时,但也只不过是止损。

只要有惟功的一句话,掀起腥风血雨也是无所谓的事。

可想而知,他这一去,必将人头滚滚!

“用诚,你去组织一切力量,对城中的异动,按照原本商定的计划来办吧。”

“是,大人。”

张用诚感到一丝欣慰,惟功虽然愤怒,并且出手,但并没有丧失理智。

辽阳城中的这些家伙,生死又何尝不是在惟功的一念之间,恐怕鼓动这些人的谋主们,也是一样。

有一些人,自以为掌握力量,在真正的强力面前,很快就会暴露出自己的虚弱与无助。

所有人领了任务之后又匆忙离去,整个辽阳镇如同一只被激怒的猛虎,在惟功的命令之下,开始露出锋锐的牙齿与利爪!

……

……

“这就是辽阳?”

周永泰终于抵达辽阳境内外围城堡,看着重修过的宏伟城池,看着城堞上密密麻麻的炮位,看着往来的人群和城中隐现的建筑群落,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才事隔不到两年,他这个巡抚已经快不认识自己曾经来过的地方了。

这些军堡已经是辽阳城的畿内,与周永泰在外围看到的那些破败地方远远不同。

眼神之中,也能看到几个大型的屯堡坐落在官道的两侧。

这里的屯堡全是最早期修筑的,而且距离辽阳和外围城堡很近,可能会遭遇北虏的侵袭,所以城堡修筑以军堡形式为主,不象辽南等腹里地方,屯堡的外围主要是方便治安,只是加高的围墙而已。

这里的屯堡,高大,坚实,黑色的建筑群落如同一只只趴伏着的猛虎,对周永泰一行人,冷眼旁观。

此时正是深冬,道旁积累着残雪,田地之中,却是翻垄过了,黑土之中,是成片青绿的麦苗。林中虽然残雪皑皑,仍然有羊群和牛群被放牧着。

田地之中,也有在忙活的农人模样的屯民。

所有人,在看向周永泰一行人时,眼神中都有一种罕见的灵智之光,也有警惕和防备的神采,在他们的手中和身边,居然都有各色各样的武器,这种情形,哪怕是在实土卫所,大半人口是军人的辽东大地上,也是前所未见。

种种富裕,厚重,还有似有似无的威胁之感,令得周永泰在内的几百人,感觉到置身于洪荒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顿时袭上心头。

第589章 笃定

“军门,似有大队人马过来的迹象。”

在众人沉浸于屯堡的气势,还被大量的武器和诸如风车,大水车等新奇事务所惊奇,而陶成喾的心里格外紧张,他带着人马远远向前,架梁马和哨骑不停的派出去,就算是他在广宁担任捣巢战术的主将时,亦是没有如今日这般紧张!

在众人惊奇的同时,哨骑们纷纷折返回来,而在他们身后不远,是散乱开来的数百骑兵,赤色的军服如同一个个火红的小点一样,在苍茫的黑土地上不停地跳荡着,远远的将这边的哨骑赶了回来,而在地平线上,隐约可以看到辽阳城的羊马墙的地方,似乎有大队人马,不停的从城中开了过来。

“怕什么!”

周永泰先是吃了一惊,接着便是面露傲然之色,他从官轿上下来,叫人牵来一匹驯服的良马,然后将手一伸,一个伴当将望远镜递给了他。

这东西,在苏州已经很常见,葡萄牙人在澳门已经好几十年,荷兰人已经到过澎湖和广州地面,中西之间的贸易借由澳门和广州,当然还有日本和吕宋中转,已经是十分发达,长江口虽然不是贸易口岸城市,但每年有大量的海船出去之后,当然不可能是空船回来,大量的泰西货物,甚至包括书籍和种子也是不停地被运回来。

玉米,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