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6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配合服装销售,也用了火凤和旋风两个系列。
  当然这两种鞋就不能像以前的鞋那样做出来差不多就包装发货了。
  这次的鞋是要经过条件恶劣的实验的,从鞋底到鞋面鞋帮胶口都要经过严格的试验。
  必须达到抗拉又抗拽,抗洗又抗晒,抗踢又抗揣的水平,而且穿着要美观舒适。
  当然价钱也比普通的鞋要贵两倍左右。
  好鞋不贵,真的实惠。
  既然要打造名牌,不贵点怎么行。
  万峰把自己辛辛苦苦画下的一大本子中外明鞋的画稿啪地拍在栾凤的手上。
  “好好保存着,别让人家偷去。”
  “啥玩意呀?”万峰捧着着比砖头还厚,足有好几斤的大本子一脸懵比地问。
  “看看不就知道了。”
  栾凤打开本子,脸上的表情就开始像雨后的彩虹一样五颜六色的。
  “这个好看!这个好看!这个也好看!这个就没啥意思了。”
  “这些鞋的样式,你就照着从前到后的顺序一年拿出个两三款推推就行了,这本子里鞋样够你玩到二零二五年了,记住了?”
  “记住了!”
  一听就是没经过大脑回答的,她记住个屁!


第1832章 挖机的用途
  鞋厂安顿完了,服装厂也开始动迁了。
  服装厂动迁的阵势比鞋厂可大多了,毕竟鞋厂只是个有三百来人的企业,而服装厂现在的人数可是一千五百多人。
  服装厂那些娘们一看新厂的面积比原来大多了,就在院子里撒欢。
  这时候如果往她们中间扔一个男人……
  后果不堪设想。
  服装厂搬迁的时候,万峰没在跟前,他正在黑礁接收汽车厂的一期工程。
  九月二十号是计划接收的日子。
  汽车厂的一期工程,包括三个车间,一栋办公楼、仓库和三十栋住宅楼。
  剩下三个车间和三十栋住宅楼以及厂区的绿化和剩下一少部分的围墙则要等明年了。
  一同跟着万峰到黑礁来验收的人还有文光华,待大车全部转移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就是他的主战场。
  那三个可以运用的车间要安装三条卡车生产线,尖头平头和小翻斗各一条线,这个怎么安装还需要他自己设计。
  万峰看了车间、办公楼、仓库,最后又来到住宅区。
  这片住宅区一共有五十栋住宅楼,现在竣工了三十栋,是一建承建的。
  住宅区严格来说和厂区是分离独立的,它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区域。
  这些楼房今年冬天其中的三栋首先要拿来当宿舍楼用,因为从南湾集团那边过来的人有两千多人。
  加上在黑礁当地又招收的人,暂时这里会住三千多人。
  至于那些拉家带口的,今年是顾不上了,等明年再说吧。
  明年这里说不定就会住几千人甚至上万了。
  一个卡车制造公司,没个万八千人的怎么好意思出门。
  “卡车线打造好了几条?”
  “暂时就打造好了一条尖头的,再加上翻斗车的那条线,这里今年冬天也就安装这两条线了。”
  现在打造生产线是个问题,这么多生产线要一条一条的打造出来,没有专业的企业这不行呀。
  等服装厂搬走,马上就把生产线独立出来,然后补充人员,否则这速度也太慢了。
  好像这一届的技校学生也快毕业了,干脆把这一届毕业要留在南湾集团的人全塞进去,这也是二百多号人呢。
  就这么办!
  万峰在南湾汽车第一期工程的接收书上签了字。
  谭春的脸上都笑出褶了,有了万峰的签字到南湾集团的财务部门就能领出钱来,连材料费带工时费好几百万呢。
  “明年的二期什么时候能完成?”
  “二期就简单了,少了一栋办公楼能节省很多时间,明年八月保证完成。”
  “又吹牛了,今年一期你还告诉我九月完成,现在是几月?”
  “九月呀!”
  今天是九月二十号,可不是九月吗,虽然里十月只有十多天了这也是九月。
  “算你对付过去了。”
  接收完了工程,万峰开着车来到海边。
  海边的垫方已经里原来的岸边有一百多米远了。
  一辆接着一辆的翻斗车,到了垫方的边缘,转过头把车倒到海边,然后扬起车斗,把土石方倾倒下去。
  待倾倒完土石方的翻斗车离开后,有推土机把堆积在边上的土推进海里。
  万峰算算日子,这些车还能干两个多月,到十一月底就得停车了。
  两个月估计往海里能垫进去二百米远,港口海岸线的长度是五千米。
  这才一百万平米,也就是一平方公里。
  港口垫方面积是三平方公里,握草!今年才能垫出三分之一,明年一年要填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呀。
  可惜这些翻斗车有点小了,要是双桥6X4的翻斗就好了,那样就快了。
  现在就是设计双桥6X4的翻斗车也来不及了。
  等设计完生产出来,这边工程估计也干完了。
  万峰在海边待了十多分钟,开车来到玉山下。
  夏天看着还有点巍峨的玉山已经被扒去了一半。
  翻斗车一台挨一台地排队等着装车。
  这里有五台铲车和一台挖机在给翻斗车装料,一台铲车平均两三分钟能装走一台。
  这里是其中一块取土的地方,在港口的东面还有一块取土的地方,那边也有一百多台翻斗车在工作。
  万峰把皮卡停在一边,走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的于庆涛身边。
  “下来,也不怕摔个昏迷不醒。”
  一直盯着铲车装料的于庆涛这才发现万峰,急忙从石头上跳下来。
  “你今天怎么来了?”
  “我那个厂子一期今天交工,我来接收的,接收完了就过来看看,我这些翻斗车怎么样?”
  “还行还行,一方土三千四百多斤,五方半就是一万九千多斤,近十吨。这一天都是二十二三趟,都跑了三个多月的,没一台有过机械故障,你们这车造得不错。”
  一台新车三四个月就出故障,那还造它干啥。
  “哪台挖掘机呢?”
  “也没出问题,还是挖子快呀,现在那小孩手也练差不多了,两斗就翻子,一个小时能装近四十台车,铲车就慢了。”
  这多新鲜呀,铲车是铲,挖机是挖,工作方式根本就不一样。
  “以后若是再干这样的工程,还是挖机好用。”
  “这台挖机我们可是改造过的,否则就原厂的那玩意,估计早就出问题了,有没有兴趣再改两台给你?”
  “哎!挖子是好东西呀,但是太贵了。”
  “呵呵!现在才哪到哪,过几年一台国产挖子也得六七十万,原装进口的日本大挖都近二百万,小的还一百多万呢。”
  于庆涛眨巴眼睛:“按照你这意思,我才弄两台将来也不亏呗?”
  “当然不亏,用不了几年挖子干活一个小时就得过百,像你们黑礁这地方,平时维护虾圈建个虾圈、扇贝圈、海参圈什么的都用的着挖子。”
  “这扇贝圈我知道,这海参圈是什么玩意儿?海参也能养吗?”
  九一年的时候,养虾的养扇贝的都有了,但是样海参还得些年头。
  “怎么不能养,将来如果有需要,养鲸鱼都不是问题。”
  “净扯!你说养海豚我信,养鲸鱼?倾家荡产也养不起。”
  我就那么一说,你还当真了。


第1833章 第一台汽油发动机
  从黑礁回来,大车部门就开始搬迁。
  先是过去的人员住宿安排,待人员住宿安排完毕,那条打造好的尖头卡车生产线运过去开始安装。
  预计十一月底能安装完毕。
  到九月二十八号,服装厂也全部搬迁到了新厂,又用了两天的安排乱七八糟的事项。
  十月一号国庆当天,由将威村干部和万峰、栾凤主持了一个隆重的开业仪式。
  参加开业仪式的还有几位特殊的客人:渤海旋风队的商业部经理等。
  仪式举行完毕工厂开业后,万峰和渤海旋风队的商业开发经理进行了一次会晤,协商关于明年赞助的问题。
  谈判很顺利,峰凤服装全套赞助明年旋风队的服装鞋帽外,还买下了旋风队的胸前后背广告。
  广告金额扩大为二百万元。
  九二年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A组继续采取主客场赛制。
  去年峰凤服装赞助渤海队对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很有帮助,去年的运动服系列销售比去年上涨了百分之二十。
  峰凤服装在全国的专卖店已经开到了三千家左右。
  虽然是直销店,但是采用的形式依然是以前那种柜台形式,而不是后世的超市形式。
  这让直销店的名字有点名不副实。
  这也是经过考虑的,在九一年采用超市那些开架售货有点不太现实,怎么也得再过三四年环境才允许。
  去年的产品仅仅包括各种运动服休闲服和球袜帽子。
  球袜和帽子不是峰凤服装生产的,球袜是花儿姐的企业生产,帽子则是小树屯村民做的。
  当年将威一队一项副业的计划里,小树屯就是专门生产各种帽子的,不过后期有些家庭比如许斌家许军家都放弃了这个行业。
  但也依然有人家在继续做,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剩下的人家做的产品花色、用料和质量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这些球袜和帽子都是用的火凤和旋风商标。
  火凤和旋风这两款产品依然延续了当初设计者的风格,火凤系列以暖色调为主,宣扬的是热情奔放。
  旋风系列则以冷色调为主,展示的是宁静致远。
  今年将会出现球鞋系列,鞋厂正在进行紧张的球鞋开发计划,当然样式无须设计,主要就是设计球鞋的结实和舒适程度。
  上午主持了服装厂的开业仪式后,下午万峰又在南湾集团新厂主持了浅田信部汽油发动机的样机诞生仪式。
  发动机样机生产是从中午十二点开始进行的,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加工,下午三点多一点,第一台L型468汽油发动机终于研制出来了。
  这是一台直列四缸的电喷汽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虽然是买现成的技术,但南湾集团拥有它的专利,这也算是南湾集团自己的产品了。
  样机虽然诞生了,但是还要经过点火和各项数据参数的观察。
  它能不能商用还需要接下来几天的分析记录。
  身患天然多动症的南湾集团发动机研究部门在看懂图纸那天起就对这款发动机进行了各种分析和推演。
  据说已经异想天开地设计出了好几个延续的型号。
  在这里恒必达的那套在秦光辉顾红忠眼里显得有点简单的电脑设计系统发挥了重大作用。
  秦光辉部门在研究了恒必达这套设计系统软件后,大胆地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这套系统连浅田信都吃惊地张了半天嘴。
  “想不到南湾集团竟然连这个也能整,太意外了。”
  这半年多的时间,浅田信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一个整字,在他学会的华语对话中,整字占据了很大的比列。
  比如怎么办被他说出就是怎么整,吃饭被他弄成了整饭。
  万峰估计他在南大湾待个三四年保证能变成满嘴土话的土著。
  与他还要经过三四年的学习不同,原本就会说一些华语的浅田和子已经把当地话说得贼溜,她已经能和依梦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
  浅田信虽然来到南湾集团已经半年多了,但他对南湾集团的了解依然停留在纸面上。
  华光和他就在一个厂子里,到现在他也不清楚在汽车部门对面的华光科技是干啥玩意儿的。
  现在他知道了,南湾集团的电子部门实力尤其是在应用软件设计上的实力非常强大。
  1。0排量的发动机对万峰来说太小了,将来根本没什么用处。
  华国地大物博,自然人们也养成了大气的性格,虽然不像米国人那样大就是美,但对私家车马力大空间宽敞的追求却是永远不变的。
  将来华国大街上跑的小车,排量1。5以下的发动机除了微面外几乎没什么用武之地。
  因此这款发动机对南湾集团来说就是个研究的基础。
  靠着它万峰希望能研究出自己的大排量的发动机。
  万峰规划了1。6、1。8、2。0排量发动机的发展规划,争取在两千年前后拥有自己的起码不输于三菱4G系列发动机的发动机。
  三菱的4G系列发动机,可以说是华国汽车行业的祖师爷了,一款三菱发动机究竟养活了多少华国汽车万峰不太清楚。
  反正只要是国内厂家自己生产的汽车,随便验查十台,说九台用了三菱4G发动机有点夸大,但其中有七个品牌用了三菱发动机一点不为过。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那些外国厂商根本不提供发动机技术,也不卖发动机给华国厂商。
  发动机技术就是深度合作的厂商也别想。
  只有三菱愿意把它在世界上只能算是二三流的发动机敞开供应,这才形成了华国的自主车企十有八九都用三菱发动机的场景。
  三菱在华国最早投资开发动机厂是1997年和1998年,分别成立了申阳航空三菱和东安三菱两个发动机厂。
  万峰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发动机在六七年后取代三菱在华国车企中的位置。
  南湾集团除了自己运用外,也会敞开供应给国内的各个车企。
  当然如果能达到大众丰田的发动机水平那就更好了。
  万峰相信,凭着华国人的聪明勤劳,他们现在就起步,只要一点不懈怠地研发下去,十年二十年后追上丰田大众的发动机水平并不是一句空话。


第1834章 将来没打算修手机
  在战斗机上,华国用二十年的时间都追赶上了米国的哀抚凉凉,万峰用二十年时间还追不上一款汽车发动机?
  外国人又没长两个脑袋。
  服装厂搬走以后,万峰马上就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把关海领导的生产线制造部塞进了服装厂,单独成立了集生产线研发设计和制造的部门。
  人手少没关系,招呀!
  八九十年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想到南湾集团里工作的人多了去了。
  明年南湾集团的工资会再次上调到二百九十元,南方工资最高的企业单位工资多少万峰不清楚,反正在北方企业里,工资能压过南湾集团的几乎没有。
  按照每年涨一点的趋势,九三年南湾集团的工人工资就会超过三百,预计将达到三百五十元。
  上一世九三年,万峰通过关系到红崖汽车部件厂工作,先是半年的学徒,出徒后工资二百一十元。
  现在南湾集团就能给员工开出近三百元的工资,而且南湾集团每年三大节和年底都有物质和奖金可分。
  所以要到南湾集团来工资的人有的是。
  万峰只需登高一呼,应者如云。
  想起汽车部件厂,万峰才记起这个厂子是干什么的。
  红崖汽车部件厂是生产汽车打气泵的厂子,当时的产品有解放CA10,解放141、东风130等车的气泵。
  现在南湾集团的翻斗车就是采用的汽车部件厂生产的解放141的气泵。
  好像听文光华对这款气泵不甚满意,嫌弃它的体积有点过大。
  建议万峰去汽车部件厂谈谈,让他们设计一款体积小一点但不影响打气量的气泵。
  气泵这东西南湾这些配套厂还真没有生产的,因为以前的摩托车不需要那玩意。
  万峰当时好像是答应了,但是过后给忘了。
  在去尚海前万峰准备到红崖汽车部件厂去看看,不知当初那些工友这一世还有没有认识的。
  技校里学习的学员又到了结业的时期了。
  像服装裁剪这类的学员通常一个月学习结束。
  这是在南湾技校,学的时间会长一些,精一些。
  而在社会上,裁剪学习班几乎不超过十天就结束一班。
  人家是按人头赚钱,当然时间周期越短越好,学的精不精就不清楚了。
  南湾技校毕业的学员无论是美容美发还是服装裁剪,只要拿到技校的结业证书,出去单独开门营业都不成问题。
  可这一类学员不是万峰的南湾集团需要的,南湾集团需要的是和机械加工有关的人才。
  这一类的学业就比较长了,通常都是六七个月。
  今年技校的机械方面的人员有二百三十多人,在他们结业后万峰全部录取,然后全塞给了关海。
  短短几天,关海就成了一个手下有六百多人的领导了。
  万峰给你场地给你单独成立一个部门让你领导这么多人,可不是让你玩的,你的给我拿出成绩。
  关海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他把自己的部门的人分成了设计和制造两个单位。
  设计部门的专门从事设计,制造部门的专门从事制造。
  在新部门成立后没几天,就给万峰打造出了一条全自动的飞跃摩托生产线。
  这条线他们已经设计研究了很长时间了,也有两三个月了,在搬到原来的服装厂院子前,这条线已经打造了一段时间了。
  否则给他四个肺吹气,他也不可能报道新地方几天就把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