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6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嘿!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这人一点不坚强,不打就招了。”
  “春春!咬他!”林来嵘气急败坏。
  春春!
  万峰奇怪地看着表情像哭一样的谭春,然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春春!谭春,这个小名太适合你了。”
  笑得谭春都快哭了。
  “万总!货收到了没有?”待万峰笑够了,林来嵘问。
  林来嵘问的货就是指那一船改道渤海的汽车设备。
  “我不知道,我是十号从家里启程到尚海来的,我来的时候还没收到,今天是十四号,有可能收到了。”
  “收到了记得把尾款打给我。”
  “小气鬼,阎王爷不瞎小鬼钱,收到货就付款。”
  “我从香港出来的时候是七个人,声明一点我们是认识的并且是一起出来的,但我到尚海的下飞机的时候却是四个人,万总!你能想明白这是什么情况吗?”林来嵘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脸得意地看着万峰。
  这问题有什么难的,不就属于脑瓜急转弯吗。
  “另外三个人根本就没上飞机,这有什么难的。”
  “错误!他们上了飞机。”
  嗯?什么情况?
  七个人上了飞机到尚海的时候就下来四个,那三个人哪里去了?
  中途下机?这不是扯吗!飞机这玩意不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也没有中转站呀。
  这是怎么回事儿?
  “看看!一向以聪明自居到万大总裁都弄不明白了。”
  林来嵘终于觉得自己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
  “我,明白了,你们从香港出来的时候并不是坐一架飞机,去得也不是一个目的地,所以其中三个人是去别的地方了。”
  除此之外万峰想不出还有什么解释,总不至于半路跳伞了吧?
  在民航机上跳伞,这话说出去一定会被人当成白痴的。
  林来嵘脸上的笑容骤然凝固:“这你都能想到?”
  “这是什么呀?出这题的人也就小学四年半的水平。”
  “少得意!我问你,那三个人飞哪里去了?”
  万峰无语,这特么上哪里去猜?香港一天飞往世界各地的班机几十上百个架次,他又不是卫星哪里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猜不出来了吧!?”林来嵘又得意了。
  这有什么可得意的?
  “告诉你他们飞去渤海了,那三个人是从日本来的。”
  “浅田信?”万峰一下就想到浅田信的身上。
  “脑袋到底好使,一下就想到了。”
  万峰没因为林来嵘的夸奖就显得高兴,反而挠头了。
  浅田信今天飞到渤海,正常情况下天黑就能到将威。
  他来是和万峰商量他到华国来工作的事情的,显然不会在华国待很长时间。
  而他一时半会还回去不。
  来的时候几乎什么事儿他都想到了,唯独忘记了浅田信。
  这可如何是好?
  想了想,万峰马上给路金水打了一个传呼,几分钟后路金水回话了。
  “路工!我家里来了几个从日本来的客人,我明天准备回去,和尚海市领导的会谈过些日子再说吧。”
  尚海这边的事情过几天还可以再来谈,但浅田信那边可不能耽误,他必须回将威去。
  “万总!我已经联系好了,明天就可以会谈了!”
  这么快就联系上了?
  “那好!明天我就和他们聊聊,最好能安排在上午。”
  万峰没想到路金水这事儿办的这么利索,继续联系上了也就耽误一天吧。
  他马上又给诸勇打了一个长途,告诉他浅田信到将威后周到接待,他后天就回去了。
  第二天上午八点,万峰一行人和路金水汇合。
  路金水对背景做了一下介绍。
  尚海市政府现在也是蛮头疼的,在国家表示不再支持半导体产业并开放了半导体市场后,尚海众多的半导体企业就走上了穷途末路。
  尚海可是有几十个半导体方面的企业,企业员工划拉到一起也是有数万人的。
  这些人一旦失去了工作对尚海的社会和环境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虽然有些外国企业要在尚海成立半导体方面的企业,可以接受一部分下岗员工,但是光打雷不下雨,到现在除了飞力铺外就没有一个有实际行动的企业。
  当路金水找到他们说有一个国内企业要接受这些企业和员工的时候,政府简直是喜出望外。
  但是本着对要下岗的职工负责的精神,他们需要了解一下这家国内企业的综合实力。
  这也就有了此时这个类似于座谈会一般的见面。
  一行人打车来到了尚海市工业局,在工业局里万峰见到了几个人。
  对方是什么官职万峰也没想住,反正有工业局的还有什么企业安置办公室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单位。
  对方的态度倒是蛮不错的,虽然谈不上和蔼可亲但还是面带笑容。
  对方很礼貌地问了万峰的籍贯企业名称等。
  万峰只是说了华光科技的名字,并没有全都说出来。
  “老路说你要接手元件五厂,无线电七厂十厂和十四厂?这四个厂加在一起可是有近六千多员工,你能接受的了吗?”
  万峰点点头:“没问题。”
  “你能保证这些员工吃饱饭吗?”
  “他们在我的企业里收入肯定会比原来多不会比原来少。”
  “你光接受了员工,那原来的企业怎么办?”
  “设备可以作价我全部留下,厂房可以留给政府。”
  万峰算计了,设备要不他也得买,尚海这些企业的设备还不算是太落后,其中很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从外国进口的生产线,这些设备他现在就是想买也不敢保证巨创贸易都能给他弄来。
  至于厂房他没准备接受,地皮虽然是好东西,但他怕将来扯不清产权。
  这些国营集体企业是真的存在斩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的,如果最后进入扯皮的阶段怕是会没完没了。
  他一个外地人和人家扯皮,他可扯不起,也没准备在这些琐事上浪费精力。
  因此虽然地皮有巨大的诱惑但万峰还是坚决挥剑斩断。


第1781章 浅田信的感谢
  “你把工人和设备弄走了,却把厂房留给我们,我们拿这些厂房怎么办?”一个干部问。
  万峰这个心累,这个问题也得问我吗?
  “地皮将来在尚海可是非常非常值钱的东西,你们可以把地皮卖了,这些企业的地皮将来能卖几十个亿不是问题。”
  几十个亿!这是多么吓人的数字。
  对方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眼里全是吃惊,他们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想。
  浦东开发区尚海政府才划拉来九千万的启动资金,这些地皮一下子就卖几十亿了?
  这是不是有点聊斋了?
  再说这些地皮是属于国家的,又不在开发区里,不享受开发区特有的政策,谁敢卖呀?
  “我知道你们不相信我说的话,这些厂房你们好好保存着,政策是早晚会开放的,用不了几年就会有人来买的,价钱是你们现在怎么想都想不到的。”
  几年后政策会出现什么变化现在还真不好说,就是身在官场的人也说不清楚。
  “这个问题我们不讨论了,你不要厂房那些设备你往哪里安装?”一个官员问了一个他疑惑的问题。
  “我在外高桥买了一块地在盖新工厂,所有的设备我能用上的都会安装在新工厂里。”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外高桥?外高桥和金桥接壤的岳飞庙那栋老大的建筑就是你盖的?”
  万峰点头。
  这些干部能一口说出那个工地没什么技术含量,岳飞庙哪里就两栋建筑,都是他盖的。
  几个干部相互又看了一眼,显然,那两栋巨大的建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个问题,元件五厂现在效益还不错,这个厂子不能放给你,其它的三个厂子可以考虑。”
  元件五厂是万峰要的重中之重的企业,现在就它可以直接生产芯片。
  “元件五厂现在的效益都是我给他们的活儿干,如果没有我给的活儿干,去年他们就完了。等我的企业投入使用,这些活儿自然是要转到我自己的企业的,你说元件五厂还能存在下去吗?”
  这本来就是事实,没有万峰的芯片任务元件五厂也面临倒闭风险。
  “五厂加工的芯片都是你的?”
  “是的,是我给军方设计加工的。”
  这个时候有必要拉拉大旗扯扯虎皮了,万峰仿佛漫不经心地提了一下军方。
  闻听万峰是给军方加工这些人都不在问了。
  “这个事儿我们要研究研究,要过些时间才能给你答复。”
  这是很正常的,如果他们现在就给万峰答复那才不正常呢。
  他们要商议,说不定还会到万峰的建筑工地去考察一番,至于会不会摸他企业的底这个暂时还没法确定。
  事情商议到这里基本上也就完事儿了,政府能商议出个什么结果万峰左右不了,而且短期内还不会有什么结果。
  万峰准备明天就回红崖。
  临行前的晚上,万峰把谭春和路金水请到一个饭店里吃饭,主要就是布置在政府没表态之前一些事情的应对措施。
  “其余的厂子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元件五厂,无线电七厂、十厂、十四厂我们是必须要拿下的,连设备一起,那天我和那几个小厂谈判你们也看到了,我不在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条件和这几个大厂的人接触,普通工人在原厂工资基础上加倍,技术人员加两倍,技术骨干和有名的专家暂时先许诺给四倍的工资,以后还可以面谈,记住了没有?”
  谭春和路金水点头。
  “谭春,这阵子就别和林来嵘打情骂俏了,给我好好地帮着路工办事儿,办好了给你们发大额的奖金。”
  尚海这边的事情暂时就这个样子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万峰明天就的回去处理浅田信的事情,这都是大事儿。
  三月十七号,万峰从尚海飞回渤海,一下飞机就急忙坐车回将威,当天晚上五点半回到了将威。
  回到将威第一时间万峰就打电话给诸勇,询问浅田信和货物的事情。
  货物已经拉到了南湾集团,现在在新厂的院子里堆放着。
  浅田信前天晚上到了将威,和两个随行人员住宅韩广家酒店。
  万峰想了想没有直接去韩广家酒店。
  他又不会说日语,林来嵘也没在这里,他去见浅田信双方也是大眼瞪小眼,没什么卵用。
  万峰马上又给闫凌打电话,叫他明天务必给他派一个日语翻译来。
  闫凌接到电话没有半点怠慢,连夜就在红崖县城里给万峰联系了一个日语翻译。
  从九十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些企业开始在渤海建厂。
  红崖现在也开始日商出现,因此找个日语翻译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当天晚上万峰倒是到南湾集团去了一趟,他要看看那些自己花了两亿五千万买来的东西。
  新厂的院子里堆积了有几十个集装箱,也就是新厂的院子够大,否则这些箱子都没地方放。
  万峰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东西,这些箱子里都装的啥呀?
  现在没有货物运单他也没法了解。
  就是有也白扯,他又不认识日文。
  第二天一早,万峰就派杨建国开车到县城把那个日语翻译接来了。
  翻译是个好像才从大学毕业的女生,戴着个眼镜有点腼腆。
  有了翻译万峰底气就壮了,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韩广家酒店。
  在酒店三楼的一间客房里,万峰见到了浅田信和随他而来的两位同事。
  一见到万峰浅田信就像上次和子见到他那样毕恭毕敬地给万峰行礼。
  他那两个随行之人也向万峰行礼。
  有了上次的经验万峰制定浅田信要对万峰表示感谢了。
  “万峰君!万分感谢你上次的提醒,如果没有你的提醒,我们现在说不定都是孤魂野鬼了。”
  另外两个人显然也是炒房者,对万峰的感谢发自内心。
  这早晨也不是喝酒的时候,万峰干脆就提议出去走走,边走边聊。
  浅田和子也住在酒店里,这个时候也出来了。
  从酒店出来,几个人就向南湾集团走去,一边走一边聊。
  “浅田先生,这次到将威来不会是专门来向我表示感谢的吧?”
  浅田信闻言微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第1782章 大哥大和VCD
  浅田信的高深莫测没持续几秒钟就来了一个大大的叹气:“这次房地产的崩塌对日本的经济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几年内日本不可能看到经济的曙光,我们决定到华国来碰碰运气,万社长!我想确定一下,我们来了到底要做什么?”
  万社长?自己这又成社长了?
  “做汽车!你们在日本做什么到我这里就做什么,炸麻花我也不会找你们。”
  翻译先被万峰的话弄笑了。
  “可是你们有先进的设备吗?我上次看了你们车间,虽然机床不错,但是连条生产线都没有,怎么做汽车?靠手工?”
  当然不会考手工了。
  “浅田先生,你大概还不了解我们企业,我们企业做生产线也是很拿手的,等到了车间你就会看到我们做的生产线了。”
  说话的功夫一行人也就走到了南湾厂,万峰带着浅田信三人直接到加工车间的生产线部门。
  一进这个部门,浅田信就瞪圆了眼睛。
  他确实看到了一条正在建造的生产线,那条翻斗车的生产线。
  不过看了一会儿浅田信就摇头。
  “你这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太低,半数以上还需要靠人力,不先进。”
  我们能打造出来就不错了,还想要全自动化的呀!
  “浅田先生!你们原来的企业生产线都是全自动的?”
  “我们有三条生产线全是全自动的,几乎就不需要多少人。”
  万峰心里一喜。
  “浅田先生!我带你们去看一样东西。”
  万峰带着浅田信等人来到新厂的院子里。
  这些集装箱占了太多的地方,必须的清理清理。
  万峰喊来几个工人,先打开了一个集装箱。
  集装箱里都是机器,万峰也不清楚都是什么机器。
  万峰不清楚,但是有清楚的。
  浅田信身边一个随行人惊叫了一声,然后叽里咕噜地说了一气。
  “这日本鬼子说什么?”万峰问翻译。
  “他说这不是他们企业的机器吗?是什么生产线上的。”
  浅田信也惊讶地走进集装箱,伸手打开机器上的保护层。
  “确实是咱们那XXX小型微面的生产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问题问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买来了呗。
  浅田信有点激动了:“万社长!恒必达的设备被你买来了?”
  万峰重重地点头:“不错,你们恒必达一些主要的设备都被我买来了,还有图纸什么的,都在这里。”
  浅田信的眼睛里光芒四射。
  “万社长!恒必达有三条生产线,两条是两种类型的微型面包车的,一条是微型轿车的,如果有这些设备,往下的一切就好办了。”
  这些日本人,好像没有这些设备我们就不做车了一样。
  “浅田先生!你们到底有多少人?”万峰转移了话题。
  “四十多个,足够用了,有我们这些人在辅助一些你们会社的人,到年底就能做出一辆小型车出来。”
  “噢!这么说浅田先生你是准备到南湾集团来了。”
  浅田信点头:“等我回去号召一下,我们的人就会过来。”
  “既然决定过来了,下面我们该谈谈待遇问题了。”
  待遇问题万峰本来是准备给浅田信这些人在日本的薪水上翻倍。
  但是现在考虑到日本国内的情况,万峰也就把这一比例压到了他们原来薪水上调百分之七十。
  反正他们不出来,在日本就只能坐吃山空。
  这样他还能省点,省点是点。
  浅田信原来在恒必达里年薪是一百万日元,现在万峰开给他的价码是折合到一百七十万日元的薪水。
  这个标准换算到华国币上,一年十多万。
  其余人以此类推。
  浅田信对这个薪水没有异议。
  薪水谈好,其它方面也谈好以后,浅田信立刻回日本召集人马,预计五月份会到华国来。
  浅田信走了以后,万峰这就给他们办理在华国的暂住手续。
  浅田信团队确定要来了,万峰心里一块大石头也就放下了。
  在浅田信走后的第三天,皮卡生产线正式开始安装。
  估计要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当浅田信再次到华国的时候,皮卡车就可能下线了。
  这款皮卡车严格来说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它在档次上还是很低的,否则万峰也不会卖四万块钱。
  现在有无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就该往好一点方面试验一下了。
  万峰和依梦蹲在墙角,开始研究皮卡车的升级问题。
  下一代皮卡的升级主要集中在舒适上了,降低噪音,座椅的升级和驾驶室内的装饰等。
  把这些升级完了,皮卡的档次就可以提一档了,价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