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噬梦人-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具体情境、放弃具体事件,保留情绪氛围”之上。“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能在用以治疗的梦境中保留‘快乐的感觉’,而去除‘导致快乐感觉的明确事件’,那么此类治疗,将可避开‘记忆混淆’中会造成困扰的副作用。”
此即为“非事件式治疗”之原理。当然,若须避免依赖明确事件,而仅保留“情绪氛围”,则梦境之制造难度、制作成本等亦随之提高。因此,较之“事件式治疗”,“非事件式疗法”之费用亦堪称高价。人类联邦政府卫生部遂将此类医疗费用列为部分给付。
然而事实上,费用问题亦非唯一争议焦点。重点在于,于临床数据上,即使副作用明显较少,但“非事件式治疗”之疗效,明显不及先前的“事件式治疗”。“我们认为这可能肇因于患者的个别心理素质……”于接受平面媒体专访时,John Berger坦承,“非事件式疗法”的疗效确实较不亦掌握。“是这样:由于梦境中缺乏明确事件作为主轴,仅保留某种‘氛围’,我们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对于部分心思较不敏感的患者,可能较无法体会梦境中所夹带的情绪。这种状况下,自然难以产生明确疗效……”然而法定精神疾病之疗法,首先必须确保该疗法之安全无虞;加之以若“虚假记忆”普遍发生,除于病患之日常生活产生困扰之外,更将使得疾病诊断因之失准,甚至因此误诊。举例而言,原先并无妄想症状之纯粹忧郁症患者,即因产生“虚假记忆”,进而导致医师将之误诊为忧郁症合并妄想症状;此类案例亦时有所闻。整体考虑下,人类联邦政府依旧维持原先态度,禁止“事件式治疗”,仅核准“非事件式治疗”。但由于“事件式治疗”确实较有成效,且先前已行之有年,技术成熟而普及;此种旧式疗法遂转入地下,禁不胜禁。
此一状态(地上“非事件式”、地下“事件式”)历经数十年,虽则“非事件式疗法”之疗效亦已有所改进,费用亦已降低,但截至目前,大致依旧如此。
第47章
2219年12月5日。傍晚4时55分。台湾北海岸。
暮色苍茫。光线已酝酿着夜的气息。海洋与天际线隐没于浓重的雨雾后。更辽远处,浪潮声在广漠空间中来回摆荡。然而实质的海洋已消失于视界内。目光所及,空气幻化成了水的粒子;一切事物均沉没于雾的潮浪中。
雾的海洋取代了仅存在于听觉中的,真实的海。
向晚的滨海公路上犹有车行。路旁,老妇头脸裹于头巾中,牵着个小孩漫无目的地蹒跚步行着。一条老狗无精打采地跟在他们身后。近处,红土地上,除了“Remembrances”的店家招牌与建筑外,几间农舍模样的破败空屋像是被弃置的棋子般散落着。
稍远处矗立着两间小型石板工厂。然而亦已停业。
一个戴着鸭舌帽与一副淡青墨镜的女人打开玻璃门,走进“Remembrances”。
店内仅有两桌客人。其中一桌共有三人,二女一男;他们交换话语,低声谈笑。而另一桌,一清瘦中年男子单独依窗而坐,凝视着窗外沉落于雾海底部的景物。
然而戴鸭舌帽的墨镜女人并未落座。她直接走向柜台。
“你好,请问老板在吗?”女人问。
“您好。”店员是个红发女孩,“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嗯,”女人微笑,“我是来开寄物柜的。”她摘下鸭舌帽,露出一头光泽美丽的褐发。
“噢,好的,请稍等。我们很快就为您处理。”店员洗了洗手,解下围裙,走入柜台后的房门。
不到半分钟时间,店主出现了。戴眼镜的中年男子。温和的眉眼,薄唇四周一圈青苔状短须。
“您好。”店主温煦微笑着,向女人点头,“您要开您的寄物柜是吗?”
“嗯……其实不是我的,”女人说,“是我父亲租用的。”
“您带了钥匙吗?”
“没有……”
店主仍笑着,微微挑眉。“嗯,这可能有些困难哦。因为您也不是本人……”
“必须是本人才能开寄物柜吗?”
“也不一定。是这样的,”店主解释,“如果您记得带钥匙,那么不是本人也可以。如果没有钥匙,那我们可能就必须读一下您的芯片虫,确认您就是本人后,才能为您开寄物柜——”
“是这样啊。”Eurydice摘下墨镜,“但我父亲已经过世了。”
“啊,不好意思。所以说,那是您父亲生前的寄物柜是吧?”店主瞥了Eurydice一眼,“您记得编号吗?我可以帮您查查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好的,我记得。编号是39。”
店主端详着Eurydice。“好的,我了解了。”店主做了个邀请手势,“我们进来谈吧。”
穿过走道,拐了个弯,步上一道短梯后,他们进入一个小小的,储藏室模样的房间。
格局特殊的房间。悬吊于一奇异位置上。略高于一楼又略低于二楼之阁楼。一侧墙面大片开向紧邻于民宿建筑的玻璃花房。挟带绿意的天光汹涌漫淹进室内。然而房间对侧却因照明之缺乏而陷落入黑暗。整座储藏室般的小房间跨越了极大亮度反差,黑夜与白昼并存。
而另一侧墙则以一窄窗开向一楼门厅。窗仅约一尺见方,几无采光功能;但由此处望去,能清楚看见门廊、柜台及室内陈设人影之全景。
房间室内十分凌乱。四处堆积的杂物与空间彼此推挤。一方木桌被置于房间中央。或由于那众多物品之遮蔽,暗影自大片光线的缝隙处渗入。
店主扭亮桌灯,拉了张椅子请Eurydice坐下。
“请问如何称呼您?”店主问。
“我叫Eurydice。”
“好的。Eurydice小姐,是这样的,一般而言,依照合约,如果确认寄物柜的租用者过世,那么除非有类似遗嘱、手谕之类的证据足以证明死者的主观意愿,否则我们会为他将该柜位保留7年。换句话说,租用者死后,柜内物品至少将被原样封存7年。而即使是在7年过后,我们仍会尽量为租用者保留柜位;直至寄物柜数量不敷使用为止。”
“你们没有遇过同样的情形吗?”
“有的,但很少。”店主笑了笑,“所以,即使您就是租用者的家人,但基于慎重——抱歉,您手上有其他凭证吗?”
沉默半晌后,Eurydice开了口。“我17岁时来过这里。是与我父亲一起来的。当然,那是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了。我想您或许还记得我——”
店主没有说话,只是默然望向Eurydice的双眼。Eurydice注意到他右眉下有道不明显的疤痕,如瓷器之缺口。
无数尘埃于空间明亮处翻动,而后依次落入暗影中。
“寄物柜里装的,其实是我母亲的遗物。”Eurydice继续说,“我母亲生前为一家电影公司工作。许多年前,她在一次外派业务中发生意外,因而丧命。她过世后,或许是为了避免触景伤情,我父亲便将我母亲的遗物整理打包,送到‘Remembrances’这里来。
“刚刚提到,上次看到这些遗物时,已是我17岁时的事了。”Eurydice表示,“现在我父亲也已过世。我希望能停止寄物柜的租用。我母亲的遗物,我会自己设法再行处理。”
“我了解。”店主点点头,“很抱歉,让我们先从租用者的死亡开始吧。冒昧请问,关于您父亲的死亡,您有任何凭证吗?或者,您是借由什么消息来源确认这件事的?”
“我父亲的死讯是经由一位中间人传达的。事实上,巧合的是,多年前我母亲的死讯,同样也是透过这位中间人——”
“您知道这位中间人的姓名吗?”
Eurydice摇摇头:“我与我父亲都称呼她M。”
“嗯……”店主未置可否。
“事实上,我父亲的死不是最近的事。”Eurydice继续说,“那也好几年了。我其实可以当时就来这里处理母亲的遗物;但坦白说,是因为最近在我身边陆续出现了某些不寻常的征象,迫使我不得不加快这件事的进度……”
“不寻常的征象?”黑暗中,店主的嘴角略过一抹神秘微笑,“是什么样的事呢?”
“说来有些奇怪。”Eurydice稍停,“是这样的,这位中间人M,最近也发生了意外。”
“所以?”
“她并非自然死亡。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她的死亡与我母亲生前业务有关。”
店主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鬓角:“这样啊……”
Eurydice拿出一张照片一般的物事递给店主。
就着桌灯,店主细细端详起来。
“这地点在哪里?”店主抬起头。
“V镇。V镇近郊一处游乐园。”
“什么时候的事?”
“三天前。”Eurydice说,“12月2日。”
“照片是谁拍的?”
“我亲自见到这样的景象。”
店主稍停半晌。“您认为,这位中间人的死亡与您母亲生前的业务有关?”店主将照片交还给Eurydice,“……但您母亲不是很久以前就过世了吗?”
“方才我说,”Eurydice接过照片,“我母亲生前服务于一家电影公司。就我所知,在她过世前,她正在这家小规模制片公司中负责一个纪录片项目。
“该项目的内容我并不很清楚。但根据我的调查,那似乎是和另一家分子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记录该公司进行中的某项生物复制科技研发。
“简单说,我怀疑我母亲的死亡同样并非自然死亡。”Eurydice解释,“我无法查出该复制科技的确切内容。但某些迹象显示,该项技术确实可能牵涉极大利益……”
“那与这位中间人M有关吗?”
“有。”Eurydice站起身来,“我必须如此相信。因为我在M所留下的物品中,发现了与这部20年前的纪录片项目有关的部分资料。”
“方便透露是什么样的数据吗?”
“是一片影碟。”Eurydice看向店主,“一部色情作品。叫‘无限哀愁:Eros引退·最终回’的影碟——”
店主皱了皱眉。“所以您想要检视母亲的遗物?”
“是。但那也不是我来到这里的唯一原因。”Eurydice回应,“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为了那神秘的复制科技实验,为了某种未知信息,已然至少有两人先后丧命。一位是我的母亲Cassandra,另一位则是中间人M。而且,坦白说,除了我自己之外,我也担心您的安危……”
店主面无表情,“怎么说?”
“影碟的内容显示,‘Remembrances’也似乎与此有关。”
店主稍作思索。“好的,我明白。”他说,“您把那片影碟带来了吗?”
Eurydice取出影碟,交给店主。
店主起身将影碟置入播放器中。
光与暗的组合浮漾于储藏室壁面。在Eurydice指示下,两人快速地检视了影片中拍到“Remembrances”的部分。
“关于您说的这些……”检视完毕之后,店主将影碟自播放器中抽出,置于桌面。“除了照片与这片影碟之外,您还有任何其他的物证吗?”
Eurydice摇摇头。“店主先生——”
“Eurydice小姐,”店主客气地打断她,“我想我必须向您说明的是,我很难对您的母亲,或M的死表示任何意见。毕竟我对她们所牵涉的那个复制科技实验并不清楚。我甚至连实验是否真实存在都无法确定……”
“实验确实存在。”Eurydice突然打断了店主的谈话,“我握有直接证据。”
“是吗?”
“证据就在那里。”透过墙上的小小窗洞,Eurydice指向这储藏室俯视着的“Remembrances”门厅,那被四周广漠雾气禁锁的居室中稀疏散坐的人们,“那就是实验对象。K。他正在座位上。”
第48章
2219年12月5日。傍晚5时30分。台湾北海岸。“Remembrances”玻璃花房。
夕晖已全然隐没于云霭之后。天地间仅余下由淡薄阳光折射而来的玫瑰色微光。雾气逐渐散去,海水表面浮现于微光中。很奇怪地,即使此刻空洞而巨大的黑暗已弥漫了此处的广阔地域,海的轮廓看来似乎仍较白日时清晰许多。
浪潮声描摹着虚空的海。
花房里,店主点亮了昏黄灯光。
仿佛自酣眠中突然被惊醒,植物们发出了躁动的细碎声响。
三人穿过门廊,穿过枝叶扶疏的走道,来到寄物柜前。
店主取出钥匙,插入机械锁锁孔:“据我所知,Cassandra的遗物,并不见得全是‘她’的遗物——”
细微的震颤。器械与刻痕咔啦咔啦的摩擦咬合。
“啊,是吗?”Eurydice回应。
店主笑了笑,打开柜门。“我想你并不清楚这所谓‘遗物’的来源,对吧?
“关于你母亲的死亡,在当时,我所知的一切信息理所当然都来自你的父亲。”店主与K合力将木箱自寄物柜中搬出。光照昏黄。以外界辽远而巨大之黑暗为背景,寄物柜内的空间寂寞蹲踞于玻璃砖中。如木刻版画之暗面。“毕竟你还是个小孩。”店主看向Eurydice,“你当然没有理由怀疑你父亲。但我必须说,即使是你父亲也不见得了解全貌。我想你约略记得里面该有些什么吧?”
箱盖打开。
如一张立体的,油彩褪淡的静物画。物品们彼此静默挨挤着,令自身浸没于时光与尘灰的流动或停滞中。
K与Eurydice仔细审视箱中物件。
女用衬衫两件。藏青色短外褂一件。灰色圆呢帽一顶。发夹一个。木梳一把。平装书籍两本(分别是古典时代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与另一本图文童话书《拜访糖果阿姨》)。炭笔素描(约仅明信片大小)两张。干燥芯片虫标本一只……
“所以,”K端详着两张炭笔素描,“素描其实不只一张,而是有两张——”
“咦,我记错了?”
“但看来没什么特别。”K将两张素描递给Eurydice,“大约就是那两张照片的炭笔临摹……”
炭笔勾勒着简单的轮廓。第一张素描中,一男子横卧于背景中,以背侧面之裸身面对作画者之凝视。而第二张则像是第一张素描物(陷落于不明背景中之肉身)之失焦局部特写。疏淡的铁灰色线条组合,看来却颇有因其精神之迷惑痛苦而扭曲、揉皱,席勒人物画像般的错觉。
“芯片虫标本呢?”Eurydice问。
“这样看当然看不出来。”K稍作思索,而后转向店主,“你读过这只芯片虫吗?”
店主摇头:“当然没有。”
“你这边有能读标本的设备吗?”K提出要求,“我想还是确认一下比较保险……”
两分钟后,店主带着芯片虫标本阅读器'1'再次出现。
食入标本后,阅读器很快以之为蓝本复制了另一只载录有相同信息的活体芯片虫,进行读取——
编号:Y94009827
生化人·男性
出厂日期:2197年3月15日
“不是Cassandra。”Eurydice沉吟,“不是她自己的芯片虫……”
“果然。”K点点头,将芯片虫标本自阅读器内取出,“事有蹊跷。问题是,这生化人是谁呢?啊——”
K低呼出声。
电光石火。昏暗灯光下,幽魂般的枝叶暗影间,K全身战栗。
K突然领悟,那就是他啊。
就是他自己。就是K。那就是在他尚未成为K,尚未被纳入“创始者弗洛伊德”项目,尚未成为被生解标定的实验对象前,于生化人制造工厂中原本预定被赋予的身份。
那时,他还不叫作K。他尚不曾拥有K这个名字。他还叫作Y94009827……
“是你。”Eurydice凝视着K,“是你对吧?”
K默然。“呃,店主先生,请问,”K指向阅读器显示的个人资料,“你对这个身份有印象吗?”
“没有。但坦白说,如果你认为那是你——准确点说,你原先的身份,我不意外。”店主稍停,“……我提过,我从来就知道,存放在寄物柜里的,不全是Cassandra的遗物。毕竟据我所知,许多经手的人似乎都不曾到过Cassandra那场意外事故的现场。”
“你的意思是,”Eurydice疑惑,“甚至连M也未曾到过那伊斯坦布尔旅馆大火现场?”
“或许你从你父亲那里得到的印象并非如此。”店主摸了摸自己的手。他的脸陷落于逆光的暗影中,“我知道,是M将这些物品中的一小部分交到你父亲手上的。你父亲的认知或许来自M的说法。但这并非事件全貌。
“无可否认,M确实是‘弗洛伊德项目’最初的擘画者之一。”店主解释,“但M不是所知最多的一个。因为据我了解,M与Cassandra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像表面所见的那样单纯……”
“什么意思?”
风穿透了广漠的黑暗,撞击着花房的玻璃墙,发出干燥骨骼摇晃般的声响。店主转过头,似乎正凝视着那声响的来处;或导致那声响的,不明确的虚空。“因为,她们曾是一对恋人……”
* * *
'1' 据考,“芯片虫标本阅读器”之盛行约始自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