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擒凶-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搜索救援行动,许伯未获救之后精神十分恍惚,后来被送回居住地,从此,由于许伯未的身体原因,至今他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考古行动。

    “什么叫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郑超把心里想不通的问题大声提了出来。

    “你把考协的电话抄一份给我,我打电话亲自问一问。”马林等着郑超给他去抄电话号码,他对李健武说,“简历中最有用的线索是,五年前许伯未参与了一次云南的考古活动,回来后精神就不怎么正常了,导致许伯未后来住进精神病院很可能也与这次云南之行有关系,可惜简历中没怎么提及这件事情,只说途中发生了一些意外,似乎考协是在故意隐瞒,如果警方抓住的嫌疑犯并不是许伯未,那么我们继续查下去也没有意义,这样,目前时间急迫,你把嫌疑犯的照片和审讯时的录像通过网络传递给考协,让考协联系与许伯未相熟的同事或朋友鉴别一下,五官相貌虽然相似,主要让他们看看嫌疑犯的行为举止是否与考古学家许伯未吻合。”

    “好的,我现在去办。”李健武答应着走出办公室。

    几分钟后,马林得到了考协的电话号码,他拿起固定电话的听筒,拨通了考协的电话。

    马林:“你好,请问是中国考古协会吗?”

    考协:“是的,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马林:“我这里是津海市公安局,我想向你问询一些事情……”

    考协:“哦?是关于许伯未的事情吗?难道你们找到了他?他现在在哪里?是在津海市吗?”

    马林:“9月1日深夜,津海市发现了一个与许伯未长相十分类似的人,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人是否就是失踪的考古学家许伯未,所以需要你们的帮助。”

    考协:“难道许伯未已经病得不能跟人讲话了?”

    马林:“不,那倒不是,我们发现的嫌疑人他很好,但是依照他的口供,他并不记得自己是谁了?”

    考协:“原来是这样,或许是许伯未的病情又加重了。”

    马林:“我已经派同事通过网络向考协传输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希望你立刻观看那些资料,加以识别。”

    考协:“好的。”

    马林:“7月份,许伯未从精神病院走失,是什么原因令其走失的?”

    考协:“这个我们考协也不清楚,因为许伯未已经很多年没有参与我们考协的活动了,你可以直接问精神病医院的医生。”

    马林:“还有一件事情,我很想问一下。”

    考协:“请讲。”

    马林:“导致许伯未后来住进精神病院的原因,是否是因为五年前去了一次云南,也就是许伯未参与的最后一次考古工作有关系呢?”

    考协:“这……这个问题,很遗憾我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从云南回来后,许伯未的身体就非常不好,之后也不再参与考古活动了,后来不知怎么就住进了精神病院,这些我也不是很清楚。”

    马林:“我很想知道,去云南的那一次,是怎样的考古活动呢?”

    考协:“关于考古的话题我还是可以回答你的,那是在五年前,云南某山区出现了多处塌方,看起来就像是被盗墓团伙破坏了,一大片区域被挖得到处都是窟窿,有一队牲口拖着山里采摘的药材碰巧经过那里,地面突然下陷,有些牲口就掉了下去,好在没有人员伤亡,抢救过程中,发现塌陷下去的区域疑似是一个墓地群,很可能是古代多处墓葬的一个重要场所,消息立刻传到考协,考协一方面联系当地部门采取了保护措施,同时也把这则消息上报给考协领导,当时许伯未没有任何考古任务,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一名学生前往云南实地考查,这次考察活动持续了大约两个星期,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很大的窟窿

    马林:“我想知道的不光是考古过程,我更想知道简介上说的意外究竟是什么意思?”

    考协:“考古过程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塌陷的坟墓也不是什么古代墓葬,只不过是一些人在地上挖出了很多坑洞,为什么要挖那些坑,原因尚不知晓,更没有任何历史价值,可以说,许伯未的这一次云南之行相当失败,更倒霉的是,许伯未从云南山区返回的过程中,的确发生了一些意外。”

    马林:“请你告诉我,是什么样的意外?”

    考协:“那几天一连下了几场大雨,回去的山路上发生山体滑坡,许伯未失足落入山下,被困在大山里将近一星期的时间,许伯未虽然被困,但他的学生逃了出来,学生脱险后联系有关部门开展营救活动。一星期后,许伯未被救,与许伯未一同获救的还有一位外国的探险家和三个随从,许伯未与四个人在山里巧遇,这五个人花费了几天时间翻越了几座山,最终也没找出正确的出山的路,直到五人遇到了前来救援的队员和许伯未的学生,经过就应该是这样。”

    马林:“你说与许伯未一起参加这次云南考古活动的还有一名学生是吗?”

    考协:“是的。”

    马林:“那么你能不能把那个人的电话转告给我,如果需要的话,我方便跟他问询。”

    考协:“好的,不过需要查一查,事情毕竟相隔数年,这样吧,等查到后我会立刻通知你们。”

    马林:“谢谢。”

    放下电话大约5分钟后,马林看见李健武从门外走进来,马林问:“你把嫌疑犯的资料传给考协了吗?”

    “不用传资料了,那个人就是考古学家许伯未,”李健武坐下来,气息还没有喘匀就接着说,“考协的人告诉我,许伯未的左手小臂上面有一道很长的伤疤,是一次下墓室的时候被瓦片割破的,缝了十多针。”

    “你是说,嫌疑犯的手臂上也有这条伤疤?”马林大声问。

    “是的,伤疤不可能造假的,”李健武继续说,“我审问过这个人很多次,不只一回看见那条伤疤了,像是一条蜈蚣一样,缝了好多针。”

    “这么说来,许伯未的身份已经被证实了。”马林低低的声音像是自言自语。

    “考古学家,多有文化的人啊,居然强奸妇女还放火焚烧现场,想不通,真的想不通,待会我去问问许伯未的学生,这个老师的品行是否端正……”

    “许伯未学生的电话号码考协的人也发给你了是吗?”

    “嗯,发给我了,不过我刚才打了,手机没信号,考协的人告诉我,那个学生正在外面考古,不知什么时候手机才能有信号。”

    “既然这样暂时先不去查这条线。”

    “马警官,接下来我们该查哪一条线呢?”李健武盯着马林问。

    “我还需要再去一次那栋小洋楼,昨天由于抢险队员在楼内忙碌,我没机会进入楼体内部,还因为昨天我并不认为案件如此复杂,所以今天再去那里一趟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吧,我让郑超开车带你去一趟。”李健武对马林的行动非常支持。

    ……

    30分钟之后,郑超开着警车与马林来到小洋楼,院门上了锁头和封条,停着一辆民警的车守在门口,郑超与民警交谈了几句,民警打开铁门,让马林和郑超走进去。

    小院内已经被整理干净,那些设备也被科研单位全部用车拉走了,在进入小楼之前,马林对郑超说:“你没必要跟着我一起进去,这样吧,你留在门口,跟民警或者路过这里的行人打听一下小洋楼的情况,比如这楼里以前住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经常出入小洋楼内部,还有,小洋楼有没有发生过奇怪的事情之类的。”

    “那好,我就不进去了,马警官你要注意安全。”郑超说。

    马林一个人走进楼内,满目都是焦黑色,不过味道没原来那么浓重了,底楼地板铺就了很多木制地板,烧毁严重,露出了一个很大的窟窿,从窟窿朝下看,下面是已经腾空了的地下室。

    马林找寻结实的地板踩上去,在底楼绕了一圈而后上楼梯,又在二楼绕了一圈,然后他走进一扇门,这是一间类似于卧室的小房间,里面有一扇窗户,马林把头探出窗外,正好看到院子里被刨开的两个长方形墓穴。

    站在窗边,马林拿出手机给李健武拨电话,接通后,马林说:“李警官,我现在正在小洋楼内,我发现了一些疑点,你最好派来几名技侦人员,认真对楼体进行搜查,免得遗漏掉有用的破案线索。”

    李健武:“好的,马警官,你似乎有什么新发现了,是吗?”

    马林:“我大致查看了一遍,楼内除去厨房、厕所、储物间这些房间外,还有四间卧室,厨房厕所这些地方生活设施齐备,厕所里有香皂洗头水这些生活必须品,都有经常被使用的痕迹,厨房的冰箱里存储着蔬菜和食物,生产日期都是最近的,这更说明小洋楼被烧之前是有人居住的。”

    李健武:“这些我都知道,小洋楼当然有人居住,我们抓住的那个考古学家纵火犯不就是住在楼里吗?”

    马林:“起码在纵火之前,楼内不只有嫌疑犯一个人居住。”

    李健武:“哦?难道你发现了其他人的痕迹,快告诉我,我现在就派人去查。”

    马林:“过于直接的痕迹没有,我想肯定是被人故意带走了,或者,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在有意避免留下可以暴露身份的线索,不过,四间卧室里,每一个卧室都有一张单人床,柜子里有少量的衣服燃烧后的粉末,其中二楼的一个卧室是女人住过的房间,虽然柜子似乎在纵火之前就被人故意清空了,但是我在窗台的一角发现了少量的化妆品的玻璃瓶,因为是玻璃的所以没有被烧掉,我猜测,小楼内住过一个女人。”

    李健武:“有可能就是那个死去的外国女人?”

    马林:“目前不能确定,等技侦人员检查之后才能肯定。”

    李健武:“我现在就联系技侦人员过去。”

    马林:“好的。”

    李健武:“马警官,你走之后,警方又得到了一个不可理解的线索……”

    马林:“什么意思?”

    李健武:“是这样,得知了纵火犯就是考古学家许伯未之后,我就派人联系许伯未曾经住院治疗的那家精神病医院,这家医院不在津海市而是在临近津海市的Z省,距离我们这里坐高速铁路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知道这些之后,我打电话给精神病医院,想打听一下许伯未的病情以及他走失的原因,接电话的是声称是精神病院的负责人,没想到他却说,他对于许伯未走失这件事情不清楚。”

    马林:“不清楚,仅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怎么可以这么模糊地回答呢?”

    李健武:“是啊,我也很疑惑,追问半天,才知道在电话里跟我对话的人是刚刚来精神病院工作的新负责人,然而更为匪夷所思的是,原来负责许伯未的那位主要负责人,也是精神病院的老院长……他……他就在昨天傍晚,也就是9月3日傍晚,老院长发生了意外车祸,死了!”

    马林:“什么?这太偶然了!”

    李健武:“是啊,就是太偶然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研究人脑的设备

    走出小洋楼,郑超正在门口等待着,马林问他,有情况吗?

    郑超说,他刚才绕着小楼的围墙转了一圈,看见路口停着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经常停在路口等客人,郑超跟司机攀谈了几句,司机表示比较熟悉附近的情况,于是郑超就把司机带到小洋楼门口,等着马林出来顺便问一问情况。

    门口站着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就是出租车司机,郑超走近他,递给司机一根烟,点燃后,郑超给马林介绍说:“这就司机师傅经常在这片区域等待乘客,你可以问问他。”

    马林问:“你好,你对这片区域很熟悉是吗?”

    司机说:“也不是多么熟悉,这地方房子不少,实际上住着的人不多,打车的人也少,我的车经常停在路口那里,因为再往前有一座图书大厦,行人有时候会顺着马路走过来打车,不过有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旅游的乘客,那样我就会带着他们绕着这些小洋楼转上一圈,看一看那些民国时期的建筑。”

    马林问:“起火的这栋小洋楼,在以前,你有没有看见什么人从里面出入过?”

    司机摇摇头:“那倒是没有,我也从没留心观察这些,不过这栋小洋楼晚上会有灯光照出来,这说明小楼不是空楼,而且我记得以前在小洋楼的院子里还有一辆汽车,那车子有时候停在院子里有时候开出去……”

    马林立刻问:“什么种类的汽车?”

    司机说:“挺好的车子,四轮驱动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体积很大,从外观和漆色一看就知道是一辆好车,起码也得百八十万的,不过这种小洋楼住的都应该是有钱人,院子里停着一辆好车也不奇怪对吧?”

    马林问:“那辆车是什么颜色呢?”

    司机说:“黑色。”

    马林转身再次走进院子,他本想找到一条清晰的车辙印,从而推断出那是一辆什么类型的车子,可惜泥泞的地面破坏相当严重,任何信息都没有留下来。

    ……

    9月4日,13点30分,津海市公安局办公室。

    马林和郑超刚进屋,李健武就站起身迎过来,说:“精神病院的老院长在9月3日下班回家时不幸被一辆疾驶而过的车子撞倒,很严重,当场死亡。”

    听到这个消息后,马林脊背都冒出一层冷汗,他说:“老院长的死究竟与许伯未纵火案有没有关联,是意外还是……”

    “故意谋杀?!”郑超突然说。

    “我决定亲自去Z省的精神病院调查一下,马警官,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李健武向马林征询意见。

    “当然要去。”马林说。

    “你看,我什么时候动身为好呢?”李健武又问。

    “有必要去一趟,不过也不要太着急,因为人毕竟已经死了,我现在最想听到技侦人员从小洋楼发回来的消息。”马林说。

    “在小洋楼内检查的技侦人员已经打电话来,可惜,他们发现的一些信息,马警官你也都已经发现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发现。”

    这时候有人敲响办公室的门,郑超去开门,进来一名女警员,她说,拉走地下室那些设备的科研单位来了一个技术员,说是有情况向局里汇报,李健武问那个人在哪里?女警员说在会客室等候,李健武看了一眼马林,于是三人朝会客室走去。

    马林曾经见过这个中年男人,在小洋楼现场,这个人曾经身穿白大褂,不过今天他只是穿了一件灰色的衬衫。

    简单的寒暄过后,马林问技术员:“那些设备有问题是吗?”

    “时间太短,设备目前还没有修复,经过电子专家的鉴识,大部分设备适用于对人脑的研究,说太多医学上的细节估计你们也很难理解,总的来说,都是一批高新产品,我来此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这个,”技术员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移动硬盘,接着说,“在某一台设备的硬盘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音频文件,每一个文件都有明确的时间标签,从标注上面看,很像是语录的东西,我这么说你们能听明白吗?”

    “语录,什么叫语录?”郑超问。

    “我说的是这个意思,”技术员解释着,“一个人想要记录一些话,但是用手写不方便,他就会拿着一支录音笔或是一台录音机,把想到的内容对着录音设备说出来,这种方式比手写快速简便,是搞科研工作的人经常采取的一种记录方法,假使手上正在做试验或是手术,再去找笔和纸显然相当麻烦,为了方便就把突然想到的事情录下来,我这样说,你们总该理解了吧?”

    “嗯,你的意思是说,那些音频文件有可能记录着实验的整个过程?”李健武问中年技术员。

    “我猜是这样,不过,我没有听过里面的内容。”技术员说。

    “为什么?”李健武问。

    “因为每一段音频文件都是一个压缩文件,压缩文件设置了密码,我们曾试图用解密软件破解,可惜简单的解密软件破解不了,所以我用移动硬盘拷贝了一份送到公安局,据说局里不是有精通电脑的高手吗?我估计你们局里的人应该有办法破解的,破解之后,如果真的是实验过程的语音记录,我希望你们能提供给我们单位一份,这样便于我们接下去的研究工作。”

    “原来是这样,那好,你把硬盘留下吧,我安排电脑专家破解这些音频文件。”李健武接过移动硬盘说。

    “好的,我先回单位了,我们两方面有了情况随时联系。”

    ……

    破解压缩文件的解压密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李健武找来了局里最好的电脑专家,只见电脑专家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猛敲了一阵后,却只破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