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巨盗(醉酒)-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这时也都发现,热气球果然飞了起来。那个大大的热气球终于慢慢的升了起来。在众人的一片欢呼声中,热气球载着俞仁越升越高,终于飞过了众人的头顶。

俞仁轻轻的松了口气。终于成功了。

一天以后,杭州湾外的大衢山海岛上,俞仁正带着曲先生精心挑选的五十名亲信,在一艘大船上练习登岛。为了保证能够最快、最安全的登上陈钱岛,俞仁按着他后世在一个旅游景点看到的一条绳编的桥,也设计了一个用渔网做底的绳桥。他们现在练习的正是如何利用小船在浅摊处最牢固的固定绳桥的一头,和快速通过绳桥。

由于一切在设计时,俞仁都考虑的很细。这一次的演练十分顺利。

当最后一名参演的李家海盗通过绳桥后,俞仁看到一直站在岸边的曲先生向他抬了抬手。

俞仁命令刘强将船靠岸。

当俞仁登上岸,他看到李玉带着莺儿也一起站在曲先生的身旁。

曲先生见俞仁上了岸,便向李玉一拱手。“属下带他们到前面再练几遍,以确保今晚的登岛,万无一失。”

李玉点了点头,曲先生便带着人走了。莺儿也马上找了个借口,离去了。海岸边,一时只剩下俞仁与李玉两人。

李玉看着俞仁。许久,才说出一句话来,“你,过的好吗?”

俞仁露了一个笑容,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欢喜。因为他从李玉的这句话里,听出了她对自己的关心。现在,俞仁已不敢再对李玉有什么奢望了。必竟,他们两人的身份相差的太远,远到连俞仁这样一位四百年后的穿越者,也不知道要用什么办法才能消弭。现在,他只要知道李玉的心里还有他,他便满足了。

“挺好的啊!”俞仁看着海岸边几只掠过的水鸟。

“我现在就像它们一样自由,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没有悲伤、也没有牵挂。”

李玉的神情黯淡了下去。沉默了好久,李玉这才像是下定了决心的样子道,“其实,很多的事情,你应该也都知道了。我不是有心要向你隐瞒,实在是我的身份太特殊了。

其实,我的真名叫李莹。李玉只是我的一个化名。我们李家从祖辈开始,便一直做海外贸易的生意。后来,到了嘉靖朝,朝廷突然不让商人出海了。于是,我们家也跟着其他海商一样,开始进行私运。

嘉靖中后期,由于戚继光和令叔祖俞大猷俞大将军的打击。像我们家这样的海商们,便与倭寇一起,被逼出了大明。我祖父于是便带着李家和不少的多年来一直从事海运的乡亲,乘船迁到了吕宋。

第六十七章 李氏家族

在吕宋,我们大明的汉人最多时曾达三四万人。后来,隆庆朝开关,我们李家也与其他汉人一样,又开始从事起大明与吕宋之间的海上贸易。

那时候,我们李家虽然在吕宋商队中,也算比较大。可是却并不是最大的一支。除了许二叔家,吕宋至少还有七八家比我们大的商队。

可是,到了本朝的万历三十年。皇上听信一个叫张嶷的人的话,说在吕宋岛上,每年可以开采黄金十万两,白银三十万两。于是,皇上便派人到了吕宋,想要跟吕宋的酋长商议在吕宋开矿的事。此时的吕宋已经被西洋人占据三十多年。

皇上派去的使臣提出的要求,被西洋人拒绝了。于是,朝廷在吕宋开矿的提议便这样做罢了。

可是,皇上这一个突然心血来潮的决定,却害惨了我们这些定居在吕宋的汉人。

由于吕宋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的属国。西洋人认为皇上这次派使节到吕宋的真正目的,是为探听吕宋的虚实,打算向吕宋发兵,帮助吕宋人把他们赶走。所以,西洋人便开始限制起我们汉人的行动,并且收缴了我们的铁器。

西洋人的做法,自然也引起了我们汉人的警觉。于是,很多的商队便开始暗中组织力量自卫。

这件事被西洋人发现后,便派出大批军队,在吕宋屠杀汉人。他们的命令是,只要是汉人,便一律杀死。

当时我爹有一个朋友是当地人,他正在帮西洋人做事。得到这个消息,他马上悄悄告诉了我爹。

我爹得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飞报各个在吕宋的汉人商队,同时,开始准备逃离吕宋。可是,由于那七八家商队新近才从大明进了一批货。货才刚搬进商行,还没来的及出手。他们舍不得抛下货物,再加上,他们向来与我们李家是竞争关系,对我爹的话不太相信。他们认为西洋人不过是为了些钱财,不会真的对他们动手。就算是西洋人真来了,使些钱也就摆平了。

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西洋人动起了真格的。他们首先封锁了海港,然后在吕宋大肆屠杀我们汉人。那真是见人就杀,根本连讲话的机会都不给啊!

还好,我们爹因为这一次从大明运来的生丝和瓷器还没卸船,许二叔则因为他们家的商队还没来。他这次正好生病,去大明进货的事于是便拖了几天,他也没有同去。

我爹与许二叔,带着家人和商队的人和船刚刚逃出马尼拉港,西洋人便封锁了港口。

我爹与许二叔不敢停留,怕西洋人追出港,于是便一路向北驶。还好,他们出海不久,便遇上了正从大明南下的许二叔家的商船队。于是,大家合二为一,转道向北。

他们先去了东洋。在那儿,我爹便定居了下来。可是许二叔却不习惯东洋的生活,不久,他便带着许家商船回了大明,打算做更远途的南洋贸易。

自此之后,我们李家和许家的商船便全都开始装配起了火炮,而且还组织起了自己的护商队。

慢慢的,我们的力量便发展成了东南海上的两股最大的势力,连现在的西洋人,也不敢轻易向我们动手了。

由于我们李许两家贩运的多数都是私货,在朝廷里,很多人便称我们为海盗。可是,我们其实从来都没有做过抢夺其他商船的事情。对沿海的商民,我们更是秋毫无范。有时遇到年景不好,我们李家还要利用设在各地的商铺,进行施粥。

十三年前,吕宋岛上的那一场屠杀,我们漳州人死的最多。这其中,也有我的母亲。

当时,我母亲去了外婆家。我外婆家又不在马尼拉港。我爹一得到西洋人准备要向我们动手的消息,便马上派人去找我娘。可是,到底还是晚了。最终,我娘与那个找人的家仆都没能逃出来。”

说到这儿,李莹的声音哽咽了。她的情绪稍稍有些激动,眼里露出了晶莹的泪光。

“我曾经对着马祖发誓,此生一定要杀光吕宋岛上全部的西洋人,为我娘报仇。”

俞仁向李莹靠近了些,伸手将她轻轻搂在怀里。他感觉她的身体在轻轻的颤抖着。显然,那一场大屠杀,对于李莹心灵的影响极为重大,虽然当时她才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

“放心,西洋人敢做出这样人神共愤的事,上天也不会放过他们的。”俞仁安慰她道。

“可是,西洋人的船那么坚固,他们在吕宋又经营了四十多年。你说,我的这个仇能报的了吗?”李莹对打败西洋人显然不太有自信。

“放心吧!只要我们努力,这个仇,早晚有一天会报的。”俞仁轻轻拍着李莹的肩头,安慰道。

“你回国,便是要准备扩大力量去向吕宋的西洋人报仇的吗?”

李莹点点头。

“前些年,我们家一直都在东洋。五年前,我十五岁时,我爹才允许我带了一批战船和商船回到老家漳州。我爹说他年龄大了,他不再想报仇的事了,只想太太平平的度过余生。

可是,我不行,这个仇无一刻不记在我的心头。为了报仇,我从小便在海船上混,到十五岁时,我爹已经把我们家大多数的生意都交给了我来打理。在我十五岁生日那天,我突然向爹提出,要带一批人回老家发展。

我爹当时许久没有说话,他看出了我的心思,却没有反对。

就这样,我带走了李家当时在东洋大半的力量,四十七条商船、十五条战船。我带着这些船,先是到了漳州,我们仍以海运为主。可是暗中,我却招了不少当年在吕宋被杀同乡的后人。由此,我开始组织起一支复报的队伍。

我本打算直接在福建发展,然后带队杀到吕宋。

可是,后来我遇上了曲先生。

曲先生原本是位落地的秀才。后来他也学别人跟船到南洋贩货。他曾多次到过吕宋。

可是,曲先生的运气不太好,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到我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连回老家的船钱也付不起了。我见他谈吐不俗,又是我们漳州老乡,于是便让他搭我们李家的船出洋贬货,还免了他的船费。

后来,曲先生自愿加入了我们李家的商队。他在知道了我要找吕宋的西洋人报仇后,便主动的找到了我。他说他曾多次到过吕宋,那儿的西洋人的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的铁甲船,船体大,火炮也比我们的利害许多。

要想打败他们,凭我们现在的实力,那还差的太远。于是,他向我献计,让我与许家联合,把东南沿海的大小的海盗们都收归旗下,然后独占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

如此一来,便可以得到巨额的收益。有了钱,那船也就不在话下了。我于是听从了曲先生的建议,开始专心经营东南半壁的海上贸易。直到今天。”

俞仁听了李玉,不,应该是李莹的讲述,这才对他们李家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但他同时也有一个困惑。

“那,像你们家这样在东南沿海大张其鼓的扩张势力,朝廷就不管吗?”

李莹轻轻一笑。“朝廷?朝廷上面的高官们根本不会知道我们李家的事情。因为我们从来也不在国内做触犯大明律的事。我们虽然在东南沿海的很多州府都设有商铺,可是我们商铺里的人都是正经的生意人,也按规定向朝廷交商税。

至于卫所的总兵们,我们也都每年有孝敬的银子。他们本就是有钱万事足的主,只要我们不给他们惹事,他们才懒的管我们呢!何况还有银子拿。”

第六十八章 飞登敌岛

俞仁这才明白,为什么李家在东南沿海的势力发展的如此强大,朝廷却一点动静也没有。

两人正聊着,莺儿突然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李莹一见莺儿来了,赶紧从俞仁的怀里挣脱出来。

莺儿一出现,马上在她的身后又出现了另一个人——江九郎。

俞仁明白了,莺儿其实刚才是去给他们放哨去了。

江九郎走过来,向李莹汇报他对于今晚攻打陈钱岛的准备情况。可是他在汇报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俞仁。俞仁能够感觉到他眼中的那股仇恨。俞仁在心中暗暗警惕,看来自己以后要小心此人了。

江九郎还没汇报完。那边,曲先生也已带着刘强和五十名攻岛的先锋队到了。

在进行了一些最后的准备后,李莹决定,让俞仁随刘强一起攻岛。其实李莹本不想让俞仁为他们李家去冒这个险。可是俞仁却认为,这个计划中的热气球他最熟悉,如果自己不去,万一出现些异常状况,便没有人会处理,将会影响到全局的战况。

由于李莹担心俞仁的安全,江九郎提出了一个建议:派他们大衢山上功夫最好的头目石廷柱作为俞仁的贴身保镖,专门保护俞仁。

当晚,众人早早乘船赶到陈钱岛附近,刘强作为这次攻岛强登的头领,带了两艘商船,绕到陈钱岛的东北面。他们与负责后续攻岛的江九郎约定,只要他们一抢占西南面的炮台,便马上发射三支烟花作为信号。

江九郎看到烟花便马上带着他的九艘战船从西南面发动总攻。

本来,李莹是准备亲自带九艘战船接应的。可是,江九郎却极力反对,说她身为主帅,不该轻易涉险。这样,这项重任便落到了江九郎的身上。

今晚的夜空飘着朵朵浮云,月亮也只露出一个芽,倒很利于俞仁他们偷袭登岛。虽然早已做过了多次的演习,大家仍然十分的小心。他们都知道,这一战关系重大。如果他们这一次登岛失败,钟老三必然会严加防范,他们将很难再有第二次的机会。

眼见着月儿已过中天,到了他们预定登岛的时间。刘强悄悄抽着腰间的佩刀,向众人下达了行动命令。

于是,四名水手当先放下两条独木舟。俞仁带着三名先锋下了独木舟,热气球也被他们带在小舟上。

四名水手轻抬木浆,向黑暗中的陈钱岛划去。划过了大约四五里水程,俞仁所乘的独木舟触到了水下暗礁,舟身轻轻一震,停了下来。

大家早有准备,并不吃惊。俞仁看了看距离,估计只有不到两里远了。他于是示意水手把独木舟就停在这儿,然后向后面的那条独木舟示意靠过来。

可是后面的独木舟却总是碰到暗礁。足足花了二十多分钟,两条独木舟这才靠到了一起。于是,大家按着事先的计划,点起了热气球。俞仁等热气球开始浮出舟面,赶紧跨进竹篮里,顺手又在火盆里添了一锹煤。

今晚的风向倒是正好合适,刮的是东北风。这一点,俞仁也是经过仔细观察的。虽然他的这个热气球在设计时便考虑到了掌控方向的问题,做了几个可以调整方向的小装置。但是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俞仁不敢马虎。

俞仁的热气球在夜风下,果然按着他预先设计的一样,正慢慢的向前方黑暗中的陈钱岛漂过去。气球也越升越高。俞仁敢紧打开少许漏气孔,把气球尽量控制在低空。因为他担心气球飞的太高,上面的火光被岛上的海盗们发现,使自己的这次偷袭失败。

可是,俞仁必竟是第一次在海上控制热气球,前面在大衢山时,由于俞仁担心这个热气球的布纸结合的顶罩,用多了会坏,并没有再进行试验。他这一漏气,热气球很快便向下降去。眼见着便要触到海面,俞仁大吃了一惊。这儿的海水里可是养着无数的毒蛇的,自己的这个竹篮为了尽量轻,设计的也是镂空的。要是让竹篮沉到水里,只怕自己马上便会被水里的毒蛇咬死。

情急之下,俞仁一把抽出随身带的长剑,将剑插向隐约露出水面的一块暗礁。长剑发出一声轻响,剑身开始受力,很快便被压的弯了下去。还好,气球下行的势头也终于被控制住了。

俞仁却不敢稍有放松,他的双眼死死的盯着手中的长剑。眼看着长剑的剑身一点点的还原成了直线。俞仁终于松了口气。

热气球终于又慢慢升了起来。

等到热气球飞到陈钱岛上空后,俞仁这才敢再次打开漏气孔。很快,热气球便降落在了岛上。

可是,由于岛上的树木太多,热气球被挂在了树枝上。还好,对于这个情况,俞仁早已做好了预案。他从热气球的竹篮里拿出一根备用的绳子,将他套在旁边的一根较粗的树枝上,然后顺着绳子滑到了地上。

在下树之前,俞仁早已做了观察。

站在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几乎可以看到整个陈钱岛的全貌。只是由于夜晚光线不好,并不能将细处也看的清楚。这个陈钱岛是一个方圆足有十几里的大岛。岛的西南与东北面各有一个不太高的小山。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正好是在山坡的半腰上。

这一片的山坡周围并没有人家。倒是西南面有许多的屋子。大约五里之外,靠近西南角的位置,可以看到一排的灯光。这是此时岛上可以看到的唯一的灯火。这些灯光可以帮助俞仁看到,在它们的旁边便是炮台。

俞仁下了树,沿着自己气球漂来的方向,很快便在海边找到了系在气球下面的细绳。

按照计划,俞仁将细绳快速的收上来。

不久,他便将绳桥的一头系到了一棵大树上。做好这一切,俞仁藏进旁边的一个树丛里。

大概等了不到一刻钟,俞仁便看到刘强当先提着刀走上了绳桥。由于他们设计的这个绳桥的另一头是系在独木舟上的,所以不能同时上多人。

等他们一行五十人都上了岛,已是接近四更天了。大家不敢再多耽搁,赶紧向十里之外的西南面炮台悄悄潜去。

陈钱岛上的炮台边,有一排的石屋,共有九间,屋子里灯光通明,显然里面有人驻守。屋子外,却只放了三个明哨,而且全是面向大海的。大概是他们觉得根本不可能会有人能从他们的身后来袭击他们。

看到这一切,俞仁才真正的松了口气。刘强将手下五十人,分成十队,每队负责一个石屋。多出来的一队便由他亲自带领,负责暗杀哨兵。

这一次的偷袭十分成功。由于敌人根本没有一点准备。等他们杀掉三个哨兵,冲进石屋时,那些海盗们才猛然惊觉。于是,这一战,他们几乎是兵不血刃。一下子便将石屋里的四五十名海盗会数擒获。

刘强见炮台已被他们夺下,便按照事先的约定,点燃了三支烟花。

可是,这三支烟花点过,海上还没动静,岛上却一下子炸开了花。在他们的周围灯光越亮越多。看的众人心惊不已。

俞仁数了一下,足足有四五百盏灯。

“刘强,你不是说这岛上总共也不会超过两百人吗?现在咱们已经绑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灯?”

“我也不知道啊!我还是一年多以前来的了。那时候钟老三的人数总共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