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关陇老秦人-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秦人替王室挡住了北方的戎狄这事情还有错了?如果不是秦人来到关中抵挡住了北方戎狄的入侵,那现在包括王室在内关中的所有国家都有遭受戎狄的侵袭,你自己倒好打不过戎狄竟然还怪罪起别人来了。这难道不是嫉妒还能是什么?”仲山甫毕竟是卿士,不容自己的尊严受到别人的挑衅,于是很不客气的对程伯休父说道。
  “你、你、你怎会如此说话,我这哪里是嫉妒,我只是说了一种现象罢了。”程伯休父虽说是执掌军队的大司马,但无论是威望还是职位都在仲山甫之下。既然仲山甫已经发怒,他也不好当着天子的面跟仲山甫争执。
  “好了,二位就少说点。以我看散国的局势还是要由散国自己来解决,如果散国自己不来向王室说这事情,那就说明他能够自己处理得了,我们也就不需要为此事操心了。”虢公说道。
  虢公既是虢国的国君还是王室的大臣,乃是地官司徒执掌的是土地人口劳役等民政事务。加之虢公本人又是关中西部最大的诸侯国虢国的国君,在王室说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既然虢公已经说话,仲山甫和程伯休父也不再争执,算是认可了虢公的意见。
  就在这时,内侍进来禀报道:“启禀王上,矢国国君姜无余求见。”
  矢国国君求见?
  这令周王室君臣多少有些意外。
  虽说矢国也是王室的畿内诸侯,但毕竟是外姓人,并不是很受王室的器重。这个时候矢国的姜无余来王室做什么呢?
  周天子不免有些意外,望了望身边的几个人。
  卿士仲山甫说道:“臣下觐见王上,王上理应召见。”
  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确了,不管人家是来做什么的,周天子都应该接见才是。
  在周王朝,诸侯们虽然在自己的国家是国君,但是放在王室跟前依然是臣子。
  于是周天子对内侍道:“请矢国国君上殿。”
  “诺……”内侍答道,随后对着殿外喊道:“矢国国君觐见………”
  不一会儿,矢国国君姜无余疾步走进周王室大殿,见到周天子赶紧拜道:“臣矢国国君姜无余拜见王上,祝王上万年,王室万年。”
  “嗯………,起来吧!”拜见完之后,周天子对姜无余说道。
  姜无余起身后,周天子问道:“今天既非朝拜之日,不知你前来王室有何要事?”
  姜无余道:“臣知道今天不是朝拜的日子,但是臣今日之所以前来镐京是有要事要想王上禀报。”
  “哦?你有要事禀报?说来听听。”周天子颇有兴趣的问道。
  “臣要向天子状告散国。”矢国国君说道。
  要状告散国?
  周天子君臣不由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第222章 军国大事岂容儿戏
  “你要状告散国,这是为何?”周天子不由得问道。
  “散国擅自把我们的陇川租借给原本处于西陲的秦人,这不符合我们之前的协议。”矢国国君姜无余说道。
  “你们之前的协议?你们之前有什么协议,孤王怎么不知道呢?”周天子吃惊的问道。
  “王上可否记得,散盘子刚刚继位不久曾经因为陇川的归属问题跟我们矢国打过几次仗?”姜无余问道。
  “孤王记得。”
  “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几次战斗都是矢国取胜的。”
  周天子点点头,“是这么回事。”
  “这其中就有问题了,既然是我们矢国取胜了,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得到陇川,最后却让失败的一方散国得到陇川呢?”姜无余问道。
  这话问的,当下就让周天子姬静有些难堪了,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因为他知道当初虽然是矢国战胜,但是在王室的调停下,最后陇川之地还是划归给散国所有。原因很简单,散国是姬姓国家,而矢国是外姓国家,再加上当时的周王室在尹吉甫的辅佐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根本不会把矢国一个小小的诸侯国放在眼里。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虽然周王室还是周王室,依然会受到周边诸侯国的敬仰,但是千亩之战也让周边的诸侯国看到了王室不行的一面,所以该说的话也敢说了。
  “大胆姜无余,你竟然质问天子?”仲山甫见状。
  “卿士大人错矣,臣不敢质问天子,只是来向天子澄清一件实事。既然当初天子把陇川之地划给了散国,散国呢就应该尽心尽力保护好这块地方,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丢弃。更不能自己守不住就随意把他租借或者是赠送给别人。”虽然仲山甫厉声斥责,但是已经来到王室的矢国国君姜无余也没打算就此收手,于是很镇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姜无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说的王室君臣当下还没话可说了。
  姜无余见状继续道:“再说了散国租借陇川给秦人也有违王室的初衷。当初先王封秦人在犬丘的时候,本意就是想让秦人替王室驻守西部边境。而设立散国的时候其本意也是为了让散国驻守王室的西北部边境。现在可好,散国把驻守西部的秦人请到关中来替他们守边,这难道不是违背王室意愿的事情吗?今日臣之所以觐见王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王室出面阻止散国这种愚蠢的行为。”
  这话说得真好啊!原本是想替自己着想如此一来竟然成了替王室着想了。
  周天子和诸位大臣不由得对这位外姓诸侯国的国君有些刮目相看了。
  “嗯………,你的意思孤王明白了。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周天子问道。
  “臣是这样想的,既然散国自己守不住陇川,那为何不把陇川交给我们矢国去守护呢?毕竟当初双方打仗的时候,我们科室取胜的一方,按说也应该把陇川交给我们才是。”姜无余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听完姜无余的话,周天子君臣终于明白了,“哦………,人家是来要陇川的。既然是想来要陇川的你直接说不就得了吗,为何还要绕这么大的圈子呢?”
  “你的想法孤王已经知道了,待孤王跟诸位大臣商议之后再做答复如何?”周天子对姜无余说道。
  “诺………,臣姜无余感谢王上的一片仁爱之心,恭祝我王万年,臣告退。”说罢,姜无余转身向殿外走去。
  望着姜无余走出大殿的背影,周天子多少有些难堪。
  自己继位四十多年来,一直是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很少有臣子用这样的态度来跟自己说话。
  当然了,其实姜无余也没有说太过分的话,但从他的口气里,周天子能够很明确的感受到一种轻慢,这让一直很是自得的周天子姬静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舒服。
  “诸位爱卿都说说如何回答矢国的请求。”待姜无余离开后,周天子问诸位大臣道。
  “臣以为矢国的要求乃是无理要求,王上可不予理睬。”没等仲山甫等人说话,程伯休父首先说道。
  “哦……,这是为何?”周天子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王上,臣以为当初王上把陇川划给散国实质上就是一种态度,这个态度就明确的告诉矢国,陇川是散国的地方,不容你矢国一个外姓国家随便侵占。现在散国君位更迭,王室又在千亩之战中失败,矢国想趁机要回陇川之地,我们绝对不能答应。再说了,既然陇川是散国的地方,人家就具有对这块地方的支配权,随便租借给谁,那也是人家散国自己的事情,容不得别的国家插手。”
  听完程伯休父的话,虢国淡淡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知道程伯休父之所以如此替散国说话,那是因为散国现在的国君姬钊乃是程伯休父的儿子仲庚的好友,二人一起在王室学习过。将来仲庚继承了程国的君位还指望着跟散国结盟呢?既如此那当下还是要替散国说话的。
  “王上,臣以为矢国的要求有些道理,毕竟王室当初把陇川划给散国的时候是有些强权在里面的,现在散国没有能力守得住陇川,就应该把陇川重新交给矢国,让矢国自己的去驻守,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两国之间的争执,还会对王室北部的边境起到拱卫的作用。”
  说完这些,仲山甫缓了口气继续道:“再说了秦人原本就是王室安放在西陲的守军,他们不好好守着自己的底盘,跑到关中来做什么呢?臣建议让秦人继续回到他们的犬丘去替王室养马,至于陇川的驻防吗,可以试着让矢国驻守一段时间。毕竟矢国的实力比起散国来还是要强大一些。”
  两位大臣各执一词,这让周天子有些为难,但是从他的内心来讲是不愿意让秦人离开关中的,因为这将近两年来,秦人驻守在陇川确实打败了戎狄的几次进攻,使得戎狄南下的脚步有所减缓。
  一旦因为此事让秦人回到了犬丘,戎狄南下,谁来保护王室的安危呢?
  于是周天子问仲山甫道:“既然散国受不住陇川,那爱卿以为矢国就能够守得住吗?”
  “矢国既然能够多次打败散国,想必实力应该比散国要强得多,至于能不能守得住陇川,那要等到戎狄南下之后再说。不过既然矢国能够提出愿意接管陇川,想必他们也能够想到戎狄南下的危险,。臣以为可以给矢国一个机会。”仲山甫说道。
  “军国大事岂容儿戏,矢国要是守不住了,王室也要遭受到戎狄的入侵,到那时王室被困的罪责由谁来负?”程伯休父说道。
  眼看着两位大臣又要争执在一起了。


第223章 第三种办法
  既然仲山甫和程伯休父各执一词,于是周天子望着虢公季,很明显是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谁知道虢公季始终望着外面,就是一言不发。
  “虢公,说说你对此事的意见。”既然你要装糊涂,但我就不能不说了,于是周天子直接问道。
  “哦?”虢公装模作样的哦了一声,随即说道:“散国邀请秦人进入关中这事情确实有些复杂,臣需要好好想想,当下还没有办法跟王上说。”
  哎………,这不等于没说吗?
  但是君臣几十年,周天子对这位虢公也是很了解了,知道他有些话不好在大殿上说,于是对大臣们说道:“今日就到这里,诸位回去后再好好想想,我们明日再议。”
  “诺………”仲山甫、程伯休父、虢公季答道。说罢,众人转身离开大殿。
  下午时分,周天子又命内侍把虢公季请来了。
  见到虢公,周天子笑着道:“孤王就知道你肯定有话要说,当下就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话就直接说罢!”
  听完天子的话,虢公笑着问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臣想问问王上对此事有何看法?”
  看看人家这问话多聪明,对于任何意见事情先问问王上的意见。如此大的事情周天子岂能没有他自己的主见?
  周天子想了想道:“既然你已经问起,那孤王也就实话跟你说吧,对于散国邀请秦人驻守陇川这事情,孤王的态度是在不影响关中诸国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默许秦人在关中的存在。”
  听完周天子的话,虢公微微的点点头,他很清楚当下周王室的实力,更知道周边这些诸侯国的实力。周天子之所以愿意默许秦人在关中的存在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让秦人待在关中,那么关中西北的边境靠谁来驻守呢?更何况关中西北的边境是王室非常重要的边境,一旦失守,戎狄就可以长驱直入杀到镐京城下。
  不说别的,单从王室自身的利益出发,周天子也愿意让秦人留在关中,留在陇川这个地方,更何况在秦人进驻之前陇川还是无主之地呢?
  现在秦人守住了陇川,矢国、散国都跑来要这块地方,简直就是强人所难,强取豪夺吗?
  既然天子已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虢公也就有主意了,于是对周天子说道:“既然天子愿意让秦人留下来,那就让他留在陇川不就完了吗?还用征询这么多人的意见呢?”
  “可是现在矢国和散国各执一词,仲山甫和程伯休父又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孤王也很为难啊!”别说你是天子,天子也有天子的难处。
  看着天子受难,虢公的心里自然也不好受,毕竟大小一理,家国一理,今天天子的难处,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是自己的难处呢?
  于是虢公笑着对天子道:“王上,其实除了他们所说的之外,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其他的解决办法?
  周天子一听就知道虢公已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了,于是问道:“说说你的办法。”
  “臣以为,当下散国和矢国为了陇川之地争执不休,为何不把陇川收归王室所有呢?一旦陇川收归王室所有,王上愿意把他赏赐给谁均有天子做主,岂不是更好?”
  周天子愣愣的望着虢公季,许久不说话。
  有时候一个人为了某一件事情久久解不开的时候,其实换一个想法,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出路。
  虢公季的办法明显是解决此事最好的办法了。
  周天子默默的不做声,也不表态,现在他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建议的合理性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哼………,既然天下都是孤王的,难道一个小小的陇川之地竟然能够难住孤王不成?”周天子自言自语的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虢公季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可觉察的微笑,只要能够把陇川之地收归王上所有,它的归属权该属于谁呢?
  不用明说,虢公都清楚这个地方的去向。
  “你说孤王可以把陇川之地收归王室所有,这总的有个理由吧?”想了想之后,周天子问虢公道。
  “王上若决定了,理由还简单,就说散国跟矢国之间因为此事争执不断,为了稳妥起见先将陇川之地收归王室所有,等双方平息矛盾之后再做处理。”虢公建议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我们明天就这么跟诸位说,如果没有异议的话,就将陇川之地收归王室所有。”周天子说道。
  “王上英明睿智,所有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臣告退……”虽然注意是虢公季出的,但临别时还是要夸赞一下周天子,把所有的功劳都给天子。
  做臣子的,要学会把功劳给主子,把过错给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够长久的待在主子的身边。
  说完,虢公季走出王室大殿。
  有了虢公季的主意,周天子忐忑的心终于放下了,虢公季走后,天子姬静微微的笑了笑,“还是虢公跟孤王一心啊!”
  第二天一早,仲山甫、程伯休父、虢公季等人早早来到了王室大殿。
  “臣等拜见王上。”见到周天子,众臣拜道。
  “诸位爱卿平身。”天子姬静说道。
  诸位大臣起身后,周天子道:“昨日之事,诸位想的如何了?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王上,昨天回去后,臣思考许久还是觉着天下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以维护王室的尊严为上。唯有在此基础上做事才能够算是符合要求,否则就是欺君犯上,应该予以打压和摒弃。”程伯休父说道。
  “嗯………”听完程伯休父的话,周天子微微的点点头,“卿士有何高见?”随后周天子征询仲山甫的意见道。
  “臣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应该以维护王室的决定为上,既然当初王室把陇川划给了散国,那么散国就有权处理陇川的所有事务,包括把陇川租借给秦人。再说了秦人来到关中已经多次打败南犯的戎狄,这对于保护王室的西北边境起到了很好的拱卫作用,我们更应该维持才是。”不用说,仲山甫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虽然仲山甫和程伯休父都说是为了维护王室的尊严,但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而且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
  其实天下事往往是这样,一样的事情就看你怎么解释了。


第224章 天子自有主张
  就在在仲山甫和程伯休父为矢国的事情各持己见的时候,内侍在殿外喊道:“矢国国君求见………”
  矢国国君姜无余求见。
  周天子姬静也不想再听二人的辩解了,于是对内侍道:“宣矢国国君姜无余上殿。”
  “宣矢国国君姜无余上殿………”
  在内侍的传唤声中,矢国国君姜无余快步走上大殿,“臣姜无余拜见王上………”姜无余跪拜道。
  “爱卿平身。”周天子说道。
  矢国国君姜无余起身后,周天子问道:“爱卿有何话尽管说。”
  话还是那句话,只不过换一个说法罢了,于是姜无余说道:“臣的意思还是那句话,如果散国不能守住陇川,那就交给矢国来守护,矢国愿意替王室驻守西北边境。”矢国国君姜无余说道。
  既然一个人已经认定某一件事情了,在没有十足阻力或者是理由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就像现在的矢国国君姜无余。
  从昨天的上殿情况来看,他已经大致了解了周天子的态度。既然没有极力反对,那就是默认。于是姜无余就更有信心要回陇川了。
  “嗯………,你对陇川的要求孤王已经跟诸位爱卿商量过了,当下的散国确实没有能力守住陇川这关中的西北门户。”周天子说道。
  听完周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