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狼-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军大喜,则乘风大呼‘大风!大风!’,纵左右横击之,盛庸大败,损失了数万人后,退回德州。吴杰、平安引兵准备会合盛庸,闻庸已败,就退守真定。

    夹河之战,重新确立了燕军的有事,而黄子澄和齐泰也因为夹河之战的失败,被罢免,逐出京城去暗中给朱允炆募兵。

    朝廷隐瞒战报已经是不可能了,因为百姓们的消息貌似比他们的灵通过了,这让百官破口大骂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根本不知道消息是谁传出来的,但是些消息肯定都是朱棣捣的鬼。

    不然这些消息怎么都是说燕军的好,把朝廷的军队贬低的一无是处,就连东昌之战,也说是朝廷使了阴谋诡计,燕军将士拼死抵抗······

    而朝廷自己出来为自己正名,百姓们根本就不信,没办法,百姓们的消息都比朝廷灵通,这怎么澄清?

    击败盛庸后,朱棣进军真定。考虑到攻城较困难,决定诱敌出战。于是下令军中四出取粮,而用暗探向吴杰等透露此事。吴杰等决定袭击燕军。

    闰三月初九,两军会于藳城,遂交战。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天的战况对燕军不利,南军的火弩和弓箭把燕军的军旗射成了筛子,第二天,燕军差点不支,结果就在此时,又刮起了大风,于是燕军又赢了。

    朱棣让人把成了筛子的军旗送回北平,警示后人。

    白河沟、夹河到藳城,燕军三次得大风相助而胜,朱棣不得不认为这是天命所在,非人力所能为。

    但是朱棣也清楚明白所谓事不过三,这几次侥幸得胜,实在是撞了大运,下一次未必就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话说这朱高炽的日子过得是越发的悠闲了,北平的这些政事已经难不倒他了,齐景说的没错,只要民心在自己这边,一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问题一出现,北平的官员去解决,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不失公允百姓们都会接受,因为民心在自己这边。

    更何况道衍现在也在帮自己,前几天朱高煦还没走的时候,自己跟他埋怨了几句政事的繁杂,他就给齐景去了信,然后齐景差人给自己送了封信,里面写着必要时候可以把道衍推出来顶缸。

    道衍看到这封信的表情朱高煦一辈子都忘不了,道衍捧着信件,不停的喃喃自语,“就知道,我就知道,他来找我没好事······”

    朱高炽当时乐的满脸就剩下牙,太好了自己终于能腾出时间来陪陪母妃了。

    徐妙云最近也是很开心,自己的大儿子乖巧懂事,二儿子虽然性子跳脱了些,但是对自己的孝心还是有的,自己的三儿子有他两个哥哥在,自己也不用担心,虽然不知道高煦和高炽为什么不喜欢高燧。

    齐景那就更让自己满意了,那天齐景顶着一脑袋泥土,提着工兵铲从自己房间的砖帝里跳出来的时候,自己差点没吓死,不过齐景四处张望鬼鬼祟祟的样子,活像个土拨鼠。

    想到这里徐妙云就忍不住笑出了声音,看的旁边的朱高炽一脸的疑惑,徐妙云答应齐景不说,只得摸摸自己乖儿子的脑袋,说道,“高炽,你出来玩,把瞻基留给张氏,能行吗?”

    朱高炽撇撇嘴,“瞻基如今才三岁,留给张氏照顾是应该的,孩子事务繁忙,哪里有时间?”

    徐妙云无奈的摇摇头,陪自己出游也算事务繁忙?不过自己的大儿子确实是和从前不一样,但是这种改变让徐妙云很欣慰,因为越发的有他父亲的气质了。

    ————

    前方战事大的火热,朱高煦却收到来自朝廷的信。

    道衍看到这封信如临大敌,一瞬间就知晓只是朝廷的反间计,正想出言提醒,却晚了一步,朱高炽手快的把信打开了。

    看了一眼,朱高炽就鄙夷的说道,“病的不轻!”放下信,又觉得不解气,他也看出来这是朝廷的计谋,提起笔,在信上写下四个大字,‘一派胡言’,然后让人把这封信送回去,强调要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道衍见朱高炽下完命令之后,就若无其事的开始翻检桌子上散乱的东西,不由得出言问道,“世子就不担心王爷会多想?”

    朱高炽疑惑的抬头看向道衍,“我担心什么?没事,高煦在前线,不会有事的,再说不还有齐景吗,他说可以拿你顶缸,没事的,放心!”

    道衍哭笑不得的看着反而安慰自己的朱高炽,转念一想,也是,有齐景和朱高煦在,怎么会有事?!

    这次朝廷学乖了,给前线的朱高煦和朱高燧都去了信,说朱高炽和朝廷密谋,不信的话有信为证。

    朱高煦接到朝廷的密信,大惊,正想去朱棣那里,走了一半又回来了,朝廷的密信到自己这里,六扇门和朝阳堂怎么会不知道?!齐景不会放任朝廷拿高炽说事,这事情又蹊跷。

    想到这里,朱高煦又慢悠悠的去了张辅的军帐里,看见张辅正悠闲的吃着午饭,心中大定,转身就要走,就听身后的张辅说道,“郡王不必担忧,乱起来才能看的更清楚。”

    朱高煦闻言眼睛一亮,脸色却沉了下来,快步走回帐篷,开始等待。

    结果没让他等多久,朱棣就把他叫了过去,帅帐里只有三个人,朱棣、自己还有朱高燧,朱棣的脸色很平静,说实话朱高燧禀告的事情,他并不信,自己的大儿子自己的很满意,朱棣相信朱高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高煦,你来了。”朱棣把一封信推到朱高煦面前,“这是高燧的老仆从北平送过来的信,信上说你大哥要造反,密通朝廷,让燕军北返。”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像是没看到朱高燧讨好自己的得意眼神,从怀中掏出那封朝廷密信,放在朱棣桌子上,转身就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停了一下,走回来一脚把朱高燧踹倒,又狠狠踹了两脚,满脸嫌恶的看着朱高燧走出了帅帐。

    朱棣看着朝廷的密信和朱高煦的行为脸上的表情非常的精彩,然后看了一眼自家的三儿子,真是没什么好说的,挥挥手,像是撵苍蝇一般,轰出了自己的帅帐。

    朱高燧离开帅帐的时候都不明白,这么好的机会朱高煦为什么不把握,自己放弃驳倒朱高炽的机会,把机会让给朱高煦,都这样帮他了,他为什么还踹我?!真是不知好歹!

    朱高燧不知道,其实从齐景出现的那一刻,历史就已经改变了。

 第六十一章 孤狼

    黄子澄和齐泰被贬之后,方孝孺就正式上位了,反间计这种缺德的方式就是从他手里下的命令。

    当然朱高炽的一派胡言四个大字也把他气得不轻,朱允炆更是咆哮无比,但是也是无可奈何。

    朝廷的探子根本玩不过人家,这能怪谁呢?!看来只能怪齐景咯!

    ————

    齐景现在焦头烂额,离断只是给了大致方位,但是茫茫草原怎么找?!离断肯定知道具体位置,但他就是不告诉自己,齐景也没办法,只好漫无目的的游荡,还好这里还残存一些北元残余,倒是不缺给养。

    当然齐景也不是滥杀之人,只要没人向自己攻击,自己就不会攻击,比如现在,齐景就兴趣盎然的看着一个小部落在剿灭狼群。

    也不能算是剿灭狼群,就是几只母狼而已,这些牧人的主要目的是掏狼窝,这几只母狼明显是刚刚产崽,战斗力直线下降,看的齐景直撇嘴,不过下一刻,齐景就不无聊了。

    狼窝很深,那些牧人把点着的草塞进一个洞口,然后从其他的洞口就渐渐爬出一只只的狼崽,然后这些狼崽就被大笑的牧人扔向了天空,生生摔死。

    正当牧人准备离开之时,竟然有一只狼崽悄悄的冒了个头,本来可以躲过去的狼崽被眼尖的牧人看到了。

    那魁梧的牧人哈哈大笑这就要去抓,狼崽被他抓在手里,狼崽拼死反抗,又挠又咬,可惜小狼崽的牙和爪子在牧人厚实的皮肤上只能留下淡淡的痕迹。

    齐景看着小狼崽在牧人手中挣扎,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同病相怜的感觉。自己就如同狼崽,被命运紧紧抓在手中,如果向其他狼崽一般只是发抖,那只有被抛上天空,要是反抗,虽然可能结果还一样,但是至少努力过了。

    既然我的命运不能由自己的决定,那么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我要牧人手里的狼崽,要活得,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

    齐景命令一下,身后的特战队员们瞬间来了斗志,嗷嗷叫着就冲向了那一帮牧人,还好,算这帮杀才还有点人性,只是用钝器打伤了这些牧人。

    牧人们围在一起,瑟瑟发抖。

    齐景策马过来,看着这些牧人,眼中的鄙夷之色浓重,人不如狼!

    下了马,走到那只被吓瘫了的牧人扔在地上的狼崽前面,蹲下身子,把大手摊开放在狼崽鼻子前面。

    狼崽眼中的膜还没有彻底消散,他嗅了嗅眼前的大手,这只手让他闻到了温暖的气息,它开心的爬上了这只大手。

    齐景见狼崽爬上了自己的手,眼中怜爱之意更甚,双手抱起狼崽,把它放进温暖的怀中,拍拍它的小脑袋,“从今天起,你就叫齐狼。”

    ————

    历尽千辛万苦的齐景终于找到了那个所谓的部落,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全部都是汉人。

    一个老头,带着一个女孩,这就是自己的全部家人。

    村长是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说自己等人从周商时期就存在,这个村落只是齐族的一个分支,一直尚有联络,只是不知为何前些年联系不上了。

    然后村长仔细看看齐景,俯身就拜,说齐景一定是从祖地出来的,因为身上的装束和祖地的人差不多云云,然后就把一个老人和一个女孩扔给了自己,说是这两个人也是从祖地里逃出来的。

    齐景一脸懵逼的状态听村长用有点蹩口的汉话说话,脑中全是小星星,人家穿越都是自己编来历,自己穿越竟然别人给自己编来历,而自己完全懵逼。

    朱棣的亲卫看到齐景的反应暗中点头,看来不是假的,要是假的齐景不应该是这种表情,早就应该认亲了。

    老头牵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来到了齐景面前,小姑娘咬着手指看着懵逼的齐景,在老人和村长的鼓励下小心翼翼的走到齐景身边,轻轻拉了下齐景的衣角,弱弱的喊了一句。

    “哥哥。”

    而眼膜消散的小狼,齐狼从齐景的怀里探出小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个小姑娘,小姑娘看到可爱的齐狼,瞬间忘记了害怕,吵着要去拽齐狼脑袋的那一撮硬硬的金色毛发。

    齐狼也跟别的狼不太一样,一开始齐景还没发现齐狼脑袋上的金毛,等发现的时候都长成了一撮,就像是一夜之间长成的。

    齐景终于在小姑娘清澈的眼神中败下阵来,接受了这些让他懵逼的事实。

    ————

    齐子期很喜欢齐景给她起的名字,一切都很满意,可是齐子期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不肯跟哥哥一起走,非要留在这个地方。

    齐景走的时候,对着夕阳下的整个村落挥挥手,齐狼慵懒的在齐景怀里打了个哈欠,然后被齐子期抓去当玩具。

    毛茸茸的多好玩啊,这是齐子期回答齐景问她为什么喜欢蹂躏齐狼的时候说的,齐景闻言长叹一声,装着对齐狼的求救眼神视而不见继续赶路。

    自己离开之后,那个小小的汉人村落会不会存在都是两说,赶尽杀绝对于离断来说很轻松。

    为了不露馅,离断什么都能做出来。

    齐景深深看了一眼快乐齐子期和悲催的齐狼,心中悄悄坚定了想法,这些龌龊事,就到自己这里为止吧,他们不应该粘上这些罪孽。

    齐子期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自己要给她一个平安的成长环境,然后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但愿这样子,自己的罪孽能轻一点。

    月光下的齐景,就像一匹草原上的孤狼,最威风的一面留给天地,最肮脏的部分留给自己。

    ————

    战争打了很久,燕军虽然优势很大,但是奈何人数太少,只能守住片土之地。

    这让朱棣很是苦恼,不过总算有一件好事,齐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妹妹,虽然不是亲的,但也聊胜于无。朱棣很开心,有了家人的齐景让朱棣更加的安心,有了牵绊,就有了弱点。

    朱棣虽然信任齐景,但是他更怕的是齐景这根无根飘萍,会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觉让朱棣心中抓挠,现在好了,有了家人做牵绊,朱棣用起齐景就更安心了。

    朱棣安心了,朱高煦和朱高炽鼻子都要气歪了,给齐景妹妹准备见面礼也就算了,给他的宠物也要准备见面礼是个什么原因?!

    齐景的勒索信写了很多,燕军一系的每个人都有,就连道衍这种穷的吊儿郎当的和尚齐景也勒索了。

    除了朱棣之外,齐景都写了勒索信,众人虽然气的牙根直痒痒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朱棣,齐景是不敢勒索的,随着齐景身后小尾巴的逐渐增多,齐景也开始用一个正常明朝人的眼睛去看朱棣了,平时玩玩闹闹还可以,但是千万别犯事,因为一旦犯事,朱棣会把以前的错一并加到你身上,所以齐景秉承着绝不犯错的原则和朱棣交流,暂时看起来成果不错。

    至少朱棣自觉的准备了给齐子期的见面礼,但是没有齐狼的,因为朱棣认为,一只杂毛畜生,送什么礼?

 第六十二章 直取京师!

    徐妙云对朱棣的抠门表达了鄙视,然后就被兴高采烈的朱高煦拉出去逛街。

    齐景的速度很快,上一次报告说已经接近大同了,这样的话很快就能到北平了。

    特战队不在,朱棣总是感觉不舒服,就像是长刀没有了刀刃一般。

    ————

    等待的日子总是漫长的,今天对于宫中的宦官们来说更加漫长,马三保的事迹已经传开了,他也是宦官为什么他就能立功赐姓,虽然没有昭告天下,但是燕军中都已经改口了,就差打入京师正式封赏了。

    而自己呢,战战兢兢做事,还要忍受皇帝的刁难。

    朱允炆对外人来说是和善的,但是对于宦官,他是残忍的,他从不轻易的杀掉谁,只是剥夺他生存的权利。

    于和的死换来了百亩良田,而那个黄子澄居然要皇帝收回那百亩良田,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黄子澄不知道从哪里知道宦官有百亩良田的事情,当时就大怒,百姓们土地都不够分,怎么能给这些阉人?!

    朱允炆知道之后也和黄子澄一个想法,严查下令严查这件事情,但是让朱允炆愤怒的是,平时唯唯诺诺的宦官们这次出奇的坚强,宁可被杖毙也说是众人集钱买下的田地,他没有供出朝阳堂也没有供出朱棣。

    在杖毙了几个宦官之后,大怒的朱允炆就将这些调查到的宦官们赶出宫去,还让人看守,不得离开京师,百亩良田也被官府收回,没了田产,那些年老的宦官和宫女,不知道饿死了多少。

    当然也有幸运的,一个年轻的小太监,竟然从京师逃到了北平。

    ————

    朱棣看见这个太监的时候,他正在吃午饭,小太监看着满桌子的菜正在咽口水,朱棣叹了口气,示意他可以吃。

    小太监拿起一个白面馒头,狠狠咬了好多口,徐妙云在一旁还递了水给小太监,拍着他的后背说道,“慢点吃,慢点吃,没人跟你抢,作孽呦······”

    小太监吃着吃着竟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见到此状朱高煦和朱高炽也没心情再吃下去了。

    两个人都曾听齐景说起过皇宫中宦官宫女的惨状,对齐景给他们百亩良田养老的做法十分支持,不管怎么样都是大明的子民,再说生生饿死,也实在太惨了一些。

    最有感触的就是郑和,要不是自己被分到了燕王府,自己会有什么结局?!

    小太监带给朱棣一份大礼,那就是京师的守备空虚。

    连忙找来道衍,把这事情一说,道衍立刻决定,直取京师。

    朱棣点点头,下令全军备战,只等齐景归来。

    ———

    齐狼长得很快,几十天的时间身子就拔了起来,齐景的怀里已经放不下它了,于是齐景决定训练齐狼奔跑和捕捉猎物,训练了几天之后齐景发现根本是多余,这些它天生就会。

    倒是齐子期让齐景和担心,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有点吃不消,几十天的奔波让齐子期越发的萎靡,进了大明的国界,齐景给她弄了辆马车,让她躺在车里这才好些。

    不由得齐景马不停蹄,因为朱棣十万火急的命令已经到了齐景的手上,直取京师,成败在此一举!

    ————

    齐景半夜到的北平城,出示了腰牌之后,城门打开,长长大道上马蹄飞奔,带起的风把趴在齐景背上的齐狼的金毛都吹歪了,齐狼的爪子紧紧抠这齐景的衣服,生怕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