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色无双(微言)-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次安彦雄都想要动强要了奢辛蕙的身子,换来的却是奢辛蕙手持短匕,反倒是差点把安彦雄给吓了一跳。

无论奢辛蕙是想杀他还是自杀,都是安彦雄所不愿意的。

她毕竟是奢家人,在水西城也经营数年,潜藏的实力不可小觑。逼急了,他也捞不着好。

于是将所有火气发泄在贵阳城的安彦雄只是将其圈养了事。不过,奢家倒是有动议要将奢辛蕙带回来。

奢辛蕙在安家失势,但也掌握了一帮子文职属下。而今奢家打下了诺大个四川,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奢辛蕙回去,也是刚好。

奢辛蕙既然提议要走,水西也没谁拦得住她。

左右只是带走十几几十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还不少都是汉人。安彦雄当然没什么在意的。而且,贵阳窘迫之极,他也要抓住机会,全力破城。

“走吧……”奢辛蕙留恋地看了一眼宣抚司府。踏上了离开的道路。

谁也没有注意,为何奢辛蕙身边会突然多出一百名武士。

尽管这些武士都打着奢家的牌子,但至今,奢家还未有正式的公文消息传到水西城。

就这样的,奢辛蕙出了水西城,消失了城内一干大员的目光内。

进入了莽莽群山之中,小道之上,百余人簇拥着奢辛蕙等一干文武。只是,看这些武士首领的表情,尽管对奢辛蕙神态恭敬,却并未有那种如奢辛蕙身边人那样顶礼膜拜的感觉。

要知道,在彝人这里。人的印记是十分深刻的,这些人既然选择了跟随奢辛蕙,就等于是将一切都交给了头领,包括尊严和生命。

但这百余武士和武士头领的做派完全不一样,每个人尽管保护着着奢辛蕙一干人。但神态之中,却都带有一种淡淡的骄傲。

而且,比起一般的汉兵。这些武士更加强悍,不仅作战技巧更加娴熟精湛,彼此的配合和指挥的有效,更是一等一的强悍。

依着奢辛蕙的目光去看,也不觉得自己所见过的精兵之中,有哪一支能超过的。哪怕是奢家最强的武装永宁卫,安家的最强武装罗甸卫也比拟不了。

他能感觉到,比起一般的汉族士兵。这些武士不仅在实力上分外强大,那种精气神,更是谁都比不了。这是一种历史传承的荣耀,一种武士的尊严和辉煌在里头的精神。

蓦然地,奢辛蕙想到了一个地方……

衡州!

“苏队长!”奢辛蕙唤来了苏克容:“你们是来自衡州吧?”

苏克容傲然地微微颔首,随后道:“不错,这便是书院派来支持公子行动的一百名书院卫队!奢夫人,此次事情事关重大,公子所言不得有失。更不会让我们这等秘密暴露,否则……所以,还请奢夫人莫要轻慢了!”

奢辛蕙神情凛然,苏克容的意思很清楚,要是此事不成功,那所有人都会死。甚至都不会容许奢辛蕙去投降!

慢慢点头,奢辛蕙道:“苏队长且安心罢。我经营水西数年,也不是好相与的。这次通关文牒和印信都准备好了,再加上宋万化对水西的隐秘并不知情,一切就绪下,不愁他不信!”

苏克容一礼,退下。

麻女看着苏克容的背影,眸光一黯。

奢辛蕙轻轻拍着苏克容的背:“担心什么,只要胜了,往后都还有时间。”

七阳坡。

战争还在继续,却已经不再局限于七阳坡。

在兵力趋于劣势的情况下,苏默将安梓所部彝兵投入了战斗。其中,温扬武所部丛林特遣队战功卓著,几次将安顺到七阳坡的粮道给截了下来。

安梓所部彝兵而今已经有一千人的编制。这些彝兵在击败张楚所部中俘获不少,苏默首先想到了安梓,让其招降一些罪行轻微的彝兵战俘补充兵力。

安梓是前任宣抚使的女儿,又在彝人族内威望隆重,在苏默的政治宣传中,是个极其关键的人物。在安彦雄造反后,苏默首先便撕碎了之前对安彦雄的承认,正式宣布让安梓即位水西宣抚司宣抚使,领彝兵协助平叛。

当然,往后水西是改土归流还是继续土司,苏默还未定下。

总之,配合了苏默强大政治宣传又有崇高声望的安梓接受了降兵,这支彝兵武装战斗力焕然一新,涨了一大截。

再加上,彝兵在大多生长在大山里,走山路如履平地。苏默将一千多号彝兵渗透进入宋万化后方,登时便让宋万化的后院焦头难额起来。

但同样,苏默的流氓举动惹恼了宋万化,将后方全部兵力;合计将近三万人的宋万化除了留下兵马五千负责后方安靖外。

余部兵马浩浩荡荡,一举压向了苏默。

苏默此时手下兵马总共也就六千余,被这么兜头一顿猛打,只能苦苦守住营地,发挥汉人善守的本事。

好在,汉家儿郎前日之耻犹在,依靠坚固的营寨和一个月内吃不完的粮食,苏默总算是守了下来。

同时,几波兵马轮流上岗,在控制好了伤亡后,苏默麾下的这些新丁战斗力迅速上升。这支汉军,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成熟起来。

眼见着猛攻营寨非但不能讨好,还白白给人练兵,宋万化倒也不是迂腐之人。于是作势要绕开营寨,分兵袭扰屯堡区。

见此,苏默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兵应战。

两军依旧交战与七阳坡,你来我往,攻势惨烈。

第八章:胜败

野战之上,是真切比拼彼此实力的。没有了营寨城池的帮助,这些新兵需要面对面对对阵这些悍勇的彝兵。

唯一能够倚仗的,只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有效阵法上的战力整合提升。

数万人的你死我活在七阳坡上演绎,彼此将官都在全力以赴。

宋万化咬牙地将核心战力都放了上去,苏默也丝毫没有怯懦,毫无畏惧地迎头而上。

战局在彼此的全力以赴中僵持下来。

——————————————————————————————————————

贵阳。

与此同时,贵阳城的厮杀也陷入了白热化。

高达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檑木准备,三,二,一……投!”

“左边,跟我来三人,杀过去!堵上缺口,上,快上!磨蹭着什么,退者死,执法队!”

“不要留活口,全部给杀了,尸体丢下去砸人!”

“上,上!我要援兵!”

“撑住,还有一个时辰就天黑了。预备队,跟我上!”

……

半个时辰过去了。

叮叮叮……

鸣金声起,安彦雄铁青着脸看着城头上的彝兵入潮水一样退了下来。换个形象一些的比喻,整个一天的攻城战就好似一群蚂蚁一样的潮水,试图漫过这座古老的城池。

只要潮水能够漫过城墙,那城内就将无法组织起反击的兵马。

但就是这么一堵城墙,好似海堤一样无法攻破,上面的汉人坚毅如钢铁,将一次次彝兵的攻势给打落了下来。

彝兵如潮,终究没有漫过这堵城墙。

“彝兵退了……”

城头上没有欢呼声,只有一篇静谧和若有若无的呻吟。

贵阳的兵力缺口已经得到解决,而这个方案是如此的简单:粮食。

只有军方还掌握着大部分的粮食,而城内本来得到控制的食人潮再度萌发了起来。粮食已经将城内六七十万人全部逼入了绝境。

只要能有吃的活下去,什么没有礼义廉耻的事情他们都能做。

李枟已经将城内所有大户的门口全部踏破,到最后,他甚至不在孤身一人去,而是带着亲卫过去。

官府大佬的威严和气度李枟已经不顾了,将整个城内粮食搜刮干净成了他最渴望的事情。

也正是李枟的竭力搜刮,这才让军方保持了粮食的稳定。让城防得到稳固,让百姓暂且还有一条活动。

那便是当兵吃粮!

若是好运,能够吃饱以后活到第二天。若是战死,那更是好运,无论是下地狱还是上天堂,都好过这人间地狱。

高达挣扎着起身,看着满城头上躺在地上的残尸断臂,篝火百姓。一个个麻木的表情下,还在闪动的眼眸代表唯一的生机。

无人多想其他,甚至没有一个人愿意浪费一点能量和体力去站起来,只为了看一眼这乱七八糟的事情。

短暂的胜利换来的只是沉寂,他们等待着后方人员将吃食送上来。

这个待遇,只限于还能活动完全的。

至于那些重伤员,眼神中早就麻木,只有在袍泽同样麻木的眼神下一刀了结时,这才释放出一点解脱的光芒。

战争依旧在继续,活着成了这座城池所有人的希望。

而高达,却不由悲从中来,哭得像个孩子,倚着城墙,指着老天,胸中万千言,只是堪堪吐出来了三个字:“贼老天!”

李枟在一旁看着高达,缓缓闭上眼睛。他甚至无力去回望身后的景象,光是一想,想想城内那每天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几十具上百具骨头,便让他心揪得颤了。

“朝廷援兵,到底在哪里?”史永安闷闷地问着。

朝廷的援兵在靖州。

“胜了!”

“我们胜了,彝兵远遁,功勋已立!”

……

王超兴高采烈地对李枟说着,这次大战,的确是让他高兴不已。

这是王三善出兵一来,第一次大胜。将彝兵全冈所部击溃在靖州,同时前锋刘泽清已经打通了通往贵州的道路。

尽管全冈带着部分主力且战且退,残存铜仁,但依着刘泽清所报,打通救援之路,并不困难!

“只要我们继续快速前进,抢在安彦雄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打通贵阳的通道,那贵阳之围,十日之内便可解脱!”王超道。

王三善看着地图,也是不时点头:“不错,安彦雄此事的兵马并非不够。另外一个贵州土司安复手中的兵马还可以动用,若是让他堵了上来,那贵阳之围,还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传令诸军准备十日之粮,我要快速出军,抢在安复赶到之前,打下铜仁,解围贵阳,立不世功勋!”

王三善正讲得兴高采烈,还待继续说。

却见王三善的亲卫快步走来,低声在王三善耳边说了几句。

顿时,王三善整个人都僵了起来,王超正疑惑着,待听了亲兵的解释,猛然大怒:“朝廷怎能如此乱来,这是乱命,乱命!”

“放肆!”王三善徒然大喝了起来:“胆敢质疑中枢命令,难道你的项上人头不要了吗?”

王超怒瞪着的头颅登时低了下来,一把扯下头盔,整个人坐在榻上,双眼无神。

王三善的表情也一下子垮了下来,却并没有怎么和王超解释。他心中此刻,也是苦涩无比。

“我此战刚刚大胜,言官弹劾我未制不尊朝廷的申饬就下来了。怎生讽刺……怎生讽刺?”王三善不由喃喃地说着,口中苦涩,怎么都化不开。

陆禅的手段果然犀利,他并未说话。却有大批走狗愿意为陆禅咬人,王三善尽管是陆家的嫡系。但绝非是绝对嫡系。

对于不听话的狗,陆禅显然要下手敲打一顿,以儆效尤。至于战事如何,贵阳里头又死了多少人,这关陆禅什么事?

陆禅要的,只是一条听话,又能给他立下不世功勋的狗罢了!

不听话的狗,陆禅是不要的,他绝不会容许这条狗有机会给他反噬一口!

只是……

王三善心中想着:“难道,我堂堂大华朝廷命官。终究只是一个世家的狗?我大华帝国之基业,百姓黎明之福祉,还抵不过区区一个世家的荣辱?”

王三善不知道怎么去解,也不知道怎么去想。

只是,鼓声渐熄。

欢呼声依旧,停在王三善耳中,却是一片讽刺。

贵阳城外,叛军大营。

“混账!全冈那个白痴怎么打的,堂堂两万兵马,连一个月都守不住就溃退了下来!废物!”安彦雄怒火万丈,他本是不轻易动怒的。

但这些天来,不好的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将他所有的矜持和城府全部击落得稀里哗啦。

让他最为恐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苏默没死,安梓也没死。不仅如此,这两个贱人还跑到了屯堡区拉扯出了一支军队,将宋万化麾下的先锋大将张楚给打败了。

惹得宋万化将整个水东的家底全部拉了出来,三万人马,以前让他来攻打贵阳不肯,一心一意想着多占地盘。

现在,反倒是全部投入到了安顺。

安彦雄没有去为宋万化幸灾乐祸,宋万化那个老抠平素不是这么大手大脚的。

除非真的遇到了强敌,不然可以少派一百人,他是一人也不愿意多出。

“大王,安素来了!”很快,安彦雄的亲兵向安彦雄禀报。

安彦雄沉住气,哪怕在亲卫面前再怎么暴跳如雷,举止失措。在下属面前,他必须保持住胸有成竹的模样。

安素大步他来,这是一个身高在后世换算,一米八多的壮汉。身披铁甲,威武赫赫。

在安彦雄夺取毕节时,这个安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本是毕节左近的大土司,一直以来都衣服安彦雄,对其惟命是从。是安彦雄手下信赖的大将!

“我也不升帐点将了,这个任务,我交给你。带着你部兵马,立刻到铜仁去,我不管你用多少伤亡,有多少伤亡,回来我给你补充,贵阳的收缴给你留一份!也不管你将铜仁怎么搅得天翻地覆,但有一样,给我将王三善堵住,直到贵阳之事了结!”

安素大声应是:“末将领命,定誓死不让汉狗再进一步!”

安彦雄摇摇头:“我不要你的命,我要你将汉军挡住。去吧!”

一万五千余名彝兵精锐从贵阳启程,在安素的高速行军下向着铜仁进兵。

而得到援兵感到的铜仁彝兵守军也是士气大涨,面对刘泽清的汉军先锋,也是拒关坚守起来。

至于宝庆府,此刻的陆禅兴高采烈,显然对此次的手笔十分满意。

陆家的实力无疑是庞大的。

尤其是在陆慷顺利上位西府之长后,陆家的声势就越发隆重起来。以前都说八大家其余家族,三个合在一起实力还是能超过陆家的。但眼下,陆家全面统和八大家的脚步已经卖出。

谁都知道叶向高年事已高,在首相的位置上根本不能坚持多久。

那么,叶向高之后,谁能即为?

唯陆慷罢了!

要知道,自从陆慷入驻西府之后。源源不断的军费开始从朝廷各个地方挤压出来,得此军事大权的陆慷也十分得皇帝重视。

在陆慷上台后,辽地的局势趋于平稳。而十数万官军也开始围剿西南叛贼,一切都向着好的地方发展。

等陆慷剿灭了西南奢安之乱,如此巨大军功,难道还不能成全陆慷?

就算是叶向高,也不能拦住人家上位了吧?

一挨叶向高下台,陆慷上位。

等于是周家失去了一大强援,没了首相的支持。周家肯定会有衰落,也许在和陆慷的交换之中,周家当代支柱礼部尚书周琦会上位成为副相之一。

但一个不可逆的事实便是陆家之鼎盛,已经无人可挡。

而这个时候,陆大公子要收拾一下自己麾下一条不打听话的狗,谁会不给点面子?

“断其军粮,绝其军械,拒其粮饷。又苗兵三万助阵,我倒要看看,王三善是不是脑子真木了,还不清楚,到底谁才是他的主子!”陆禅欢畅大笑,却忘了,这军中,又谁才是主帅!

第九章:南都暗流

西南的局势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四川自从张正蓬入川后,顿时和四川本地文武发生了冲突。也让原本朱燮元做出的军事安排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最高领导的分歧如此公开,下面的乱象更加难看。

若不是秦家的白杆军赶了过来让成都稍稍喘了口气,不然,四川的局面还要糜烂。

但饶是如此,奢家依旧成了四川所有汉儿头顶上无可绕过的大山,沉重得让人几乎窒息。

善化的苏家已经被压迫到了极点。尽管苏默的一帮子故旧一直在帮忙,尤其是文思卿连言官都请来了两位,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当下苏氏的危局。

此时的湖广已经成了一个后勤大基地,朝廷的力量想要进入贵州、四川平叛。湖广便是一个不可能绕过的地方。

若不是我王三善在靖州打了胜仗,只怕而今逃亡江北武昌省城的大户又要增多了。

南京对西南的战局也十分关注,奈何强势的陆慷根本不想南京的另外一副朝廷插手此事。让南京一干人也只能看着眼热。

作为金陵陪都,南京对帝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是江南的政治中心,也是八大家凝结成一团的核心部分。

八大家真正能够深层影响帝国政治,固然有在燕京名臣辈出的缘故。但南京,才是八大家在政治上团结起来的所在。

说起这里,就不得不提帝国十分独到的南京朝廷。

华元和朱元璋建国的情况十分相似,都是面对当时地球上最为强大的敌人。区别只在于华元的敌人更加强大,而且还没有腐朽堕落到让所有人都忍受不可的地方。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地区,还在蒙古人的有力统治中。

故而,华朝在建立之初。有相当一段时间是隔江对峙,直至华元再次发力,才一举将蒙古人驱赶到长城以外,使其彻底失去了卷土从来的资本。

到饶是如此,如何隔着几千里统领一个庞大帝国就成了华元的心病。

严格来说,南京也是一个作为国都的好地方。金陵王气所在,六朝古都的名头也不是白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