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千秋-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怎么吹嘘我侄儿了?”越大老爷挑了挑眉头,脸上既有无辜,也有不解,“我称赞的是昨日英王殿下在石头山玄刀堂中,一语定人心的事。难不成裴御史没听说?”
  小胖子一下子懵了,可他却没时间因为越大老爷突然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而狂喜,因为他赫然看见,满大殿数百双眼睛,顷刻之间全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哪怕他昨天那番发言确实是为了在武林之中打出他的名声,可并不代表他愿意和这许多文官做对。
  因此,小胖子毫不犹豫地说:“越大人谬赞了,昨儿个是越小九撵走了武德司都知沈大人,保下了神弓门那几个弟子。各派弟子如今谁不赞玄刀堂大师兄气度天成,仁义无双?”


第221章 乱拳出击
  御座上的皇帝一直没有说话。除了垂拱殿中的少数官员议事,在这种大朝会上,他一贯的形象便是多听多看少说,大多数时候就是惜字如金的一个字——可;又或者拖延敷衍的两个字——再议;只有在极少数的时候,他才会用明确的态度表示拒绝——不可。
  这是他从太后执政,自己大多数时候只听不说的前二十年就养成的习惯。
  此时此刻,高高在上的他用作壁上观的态度看着裴御史和越大老爷针锋相对,当越大老爷借着把话头拐向他的大胖儿子,让裴御史吃了个小小的哑巴亏时,他的脸色连一丁点变化都没有,直到小胖子顺势把皮球踢给了越千秋,他才微微挑了挑眉。
  小胖子和他当年这么大的时候很像,面对这种情况不会露出鲜明态度,而是更愿意让别人顶在前头。
  这看似很聪明,当时这么做的他得到了很多臣下的称赞,可他早就发现,这不是因为自己审慎的考虑,而是纯粹因为他没有充足的底气面对那些大臣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可对于官员们来说,这样一个有些软弱的皇帝,远比乾纲独断的皇帝要符合他们的利益。
  因此,微微有些失望的皇帝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越千秋。今日之事他心里早有思量,倒说不上期待越千秋有什么惊才绝艳的表现,只是很好奇昨日他把小家伙赶了回去之后,越家今日竟然老中青三代一同上阵,不知道有什么打算。
  越千秋斜睨了小胖子一眼,对他的祸水东引没有一点意外。见裴御史犹如眼珠子泛绿的猫似的,得意地把目光转向了自己,他就不慌不忙地说道:“大伯父称赞英王殿下,英王殿下却又称赞我,我本来也想挑个人吹嘘吹嘘,可如若那样,就没完没了了。”
  他镇定自若地在大殿上开着玩笑,可却在这一个了字之后,词锋立时一转:“但英王殿下在玄刀堂中,确实说过一番很有道理的话。这样,我给大家复述复述。”
  他看也不看小胖子那一瞬间呆愣的表情,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小胖子的语气。
  “就算是神弓门的那个什么掌门真的叛逃了,既然他没带上这次到金陵来的这些人,那不就表示他把这些人给丢下了?一方是弃国弃家的叛贼,一方却是赴京来参加重修武品录,赤胆忠心的大吴子民,你把人当成叛贼抓回去,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小胖子自己都有些忘了自己当时的具体说法,只大约记得是有这么一回事,可此时看到越千秋这夸张的演绎,又发现满朝大臣鸦雀无声,他一下子就意识到,越千秋之前没这么挤兑沈铮不是因为一时忘记,而是特意留给自己说,眼下才好演出来,他顿时气得牙痒痒的。
  而如三相裴旭这般,当初曾经去观摩过六年前越千秋那场拜师宴的,同时生出了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只不过,那一次是吴仁愿欺负小孩子越秀一,然后又被同是小孩子的越千秋给挤兑了回来。现如今,被调戏的人换成了小胖子,可方法却如出一辙。
  这六年越千秋虽然名气不小,可大多数时候都混迹在同龄人之中,和朝中官员们反而不大再有交集,所以裴旭立刻醒觉到,裴御史这个族侄恐怕难以对付越千秋这种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的刁顽少年。
  他正要使眼色让人暂且退下,再换他预备好的下一个人继续上,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裴御史不退反进,竟是气冲冲到了越千秋的面前。
  “你简直是胡言乱语!英王殿下堂堂皇子,怎会向着那叛逃的神弓门余孽说话!”
  此话一出,裴旭忍不住在心中暗道坏了。他这个侄儿乃是一步一个脚印考上来的,素来秉持的政治态度就是要严格钳制军中武将,对于民间武者更是要严加防范,此时说这话不仅仅是为了打压越千秋的气焰,更是代表了世家子弟的立场,隐隐提醒英王李易铭选边站!
  李易铭虽说一直都没有被立为太子,而且一直都有不利于这位英王殿下的流言在外流传,甚至越千秋这个身世不明的越府养孙都能够与其分庭抗礼,亲自调停的皇帝也没对越千秋怎么着,可并不代表裴御史可以自做主张去强逼李易铭表态!
  这个蠢货还没这样的资格!
  果然,李易铭虽说不忿越千秋把自己给裹挟了,可他昨天本来在父皇面前就替神弓门的曲长老应长老和那几个弟子说了话,此时哪里可能因为裴御史这一句话就改变立场?
  更何况,他很不痛快裴御史那种咄咄逼人的警告语气,当下立时暴跳如雷。
  “裴御史你什么意思?越小九刚刚那番话确实是复述我的,怎么,你觉得我说错了?我给神弓门那些硕果仅存的弟子说话怎么了?我朝不是暴秦,也不是动辄族诛的两汉,我朝的律法是古往今来最健全最宽容的!御史的职责是甄别忠奸善恶,不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眼见小胖子动用了熟练的扣罪名技能,而裴御史的强硬气焰变成了目瞪口呆,越千秋就义愤填膺地接上了话茬。
  “神弓门叛逃,事出突然,裴御史想要杀一儆百,这很容易理解,可叛逃的人已经跑去北燕安享荣华富贵了,留下的不过是顶罪的弃子,这简直是不用脑子都能想明白的事。徐厚聪给朝廷丢了个难题,难不成我们还遂他的心愿?”
  “如今各派英杰云集金陵,英王殿下昨天不但稳定了人心,还彰显了朝廷的宽容大度。各派年轻子弟盟誓锄奸的时候,英王殿下更是在旁边监誓,深得大家敬重。”
  小胖子到底年纪小,爱听好话,此时不由觉得越千秋这话非常顺耳。相形之下,指桑骂槐警告自己不要站在武人这一边的裴御史,那就实在是可恶极了!
  越大老爷暗赞越千秋聪明,当下自然是顺着侄儿的基调,沉声说道:“要知道,近来金陵城很有一些流言,说是此次朝廷是有意召集各派精英汇聚金陵,然后一网打尽。神弓门叛逃之事一个处治不好,就会成为流言大肆传播的契机,当此之际,裴御史刚刚说的那些钳制约束打压之类的举措,纯属胡闹!”
  没等裴家那一方重振旗鼓再推一个人出来应战,越大老爷就慷慨激昂地说:“诸位要弄清楚一件事,神弓门叛逃去了北燕,而根据前方来报,在北燕还有人接应。既然如此,那就证明在此之前,北燕谍探就已经和神弓门接触了。而对于这样的接触,朝廷事先有觉察吗?”
  “没有!既然没有,那么追责神弓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追究相应官府的责任?上次北燕使团来时,曾在我朝演出了一场金枝记的闹剧,事后更是大举南侵,最终因为边将奋勇,更有刘将军和戴将军带兵扰乱其后方,让四大家族南投,北燕这才无功而返。而这一次,我朝哪怕不能像北燕那样轻易出兵泄愤,可难道不应该派出使团面见北燕皇帝去交涉?”
  裴御史终于抓到了机会,**地冷笑道:“越大人真会说大话。如今这情势,就和当年两国交兵之前一模一样,你这是派使团,还是派人去送死?你看满朝那么多人,谁肯去?”
  “自然是我去。”见裴御史那张脸上的表情全都瞬间冻结,越大老爷这才不慌不忙地说,“怎么样,我肯当这个正使,裴御史肯不肯当这个副使?”
  那一瞬间,越千秋就只见满朝大臣全都是一副见了鬼似的表情,他就似笑非笑轻哼一声道:“原来不过是只敢嚷嚷着对自己人喊打喊杀,一听到要亲身涉险,就立刻软蛋了!”


第222章 歪楼了
  越大老爷说出的话,便犹如在原本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水面上砸下了一块巨石,立刻掀起了惊涛骇浪。而越千秋的讽刺,就如同又在这水面上鼓起了一阵龙卷风。一时间裴御史那张脸就犹如变色龙似的,也不知道变幻了多少种颜色。
  而直到这时候,严诩方才站了出来。他非常自然地跨前几步拦在了越千秋身前,挡下了裴旭那犹如针刺一般的视线,以及那些对徒弟的敌意。
  “皇上,千秋昨天在玄刀堂给诺诺过生日,邀请了各派年轻弟子做客,臣就顺便在家里招待了各派此次领头的各位掌门和长老。得知神弓门叛逃之事后,大家的第一反应全都一模一样,如此败类,实在该杀!可第二个反应是什么?全都是在惋惜此次进京的神弓门那些人。”
  “各位大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徐厚聪本就不想来,曲长老和应长老是冒着和他反目的危险,带着弟子过来的。他们是为了向朝廷表明决心,谁料却被自己人捅了一刀!朝廷要追究他们很容易,可当年神弓营那无双射术,以后大家可能只有在北燕神弓营才能看到了!”
  “严大人此话未免言过其实……”
  “欸,别叫我严大人,我可当不起!”严诩**地把那个插话的官员给堵了回去,随即冷笑道,“再说了,刚刚裴御史说责任,我知道他不外乎是想说,都怪朝廷这些年对各大门派的钳制少了,可刑部总捕司是出动得少了,巡武使也收敛多了,可武德司的人呢?”
  说到这里,严诩的目光随之就投注到了某个方向:“沈都知在各大门派埋下的钉子好像却越来越多了吧?只不过,你的运气不大好,北燕秋狩司的楼英长自从六年前潜入后,自始至终你就没抓到过他的尾巴。反而你埋在各大门派的钉子被他一张纸送到了各派掌门面前!”
  越千秋就只见严诩从怀里拿出几张纸,犹如抖钞票似的,把一张张东西抖得哗哗作响。他当然知道这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连忙上前从严诩那儿把几张纸给接了过来,上前几步后双手呈上道:“皇上,这是各派掌门收到的告密信。”
  眼见陈五两上前接了那几张纸转呈皇帝,武德司都知沈铮脸色铁青,裴旭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宗旨,立时开口说道:“神弓门叛逃分明是早有预谋,这怎能怪到沈都知头上?至于这些告密信,天知道是不是捏造的!如果不是之前一直放纵了武人,神弓门就应该武品录除名!”
  严诩哂然冷笑道:“裴相公这话倒是好笑了。神弓门叛逃如果在上一次巡武使定品时,就被武品录除名,那时候,他们还会好好呆在大吴?一个不在武品录上的门派,一群人化整为零悄悄出境,恐怕谁都无从察觉,到时候反过来危害我朝的时候,只怕朝廷几乎无从察觉。被人打一个猝不及防,和现在至少还能提前得到消息相比,哪个危害更大?”
  他顿了一顿后,猛地提高了声音:“看来之前吴仁愿和高泽之因为一己之私,而陷害白莲宗和玄刀堂的那两桩案子还是判得轻了,所以才有人不把此事当成教训,故意放纵了神弓门叛逃!只可惜,神弓门的徐厚聪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硬是带人从天罗地网中跑出去了,没能被人拿下当成炫耀功绩,打压别人的靶子!”
  这指桑骂槐的话,沈铮怎么会听不出来?
  可严诩字字句句全都戳在了他的软肋上,而且他确实放纵了神弓门的叛逃,损兵折将之后虽说截到了几个人,却被徐厚聪那大部分人和家眷全都逃走了,以至于他底气大失,这才把气撒在曲长老应长老和那六个神弓门弟子身上。
  他只觉得自己是一片忠心,着实有些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的委屈。
  若不是皇帝因为越老太爷的缘故,一味纵容越千秋,不肯杀了这个身份不明的祸害,他怎么会想着一石二鸟,一面放长线钓大鱼,一面能够把越千秋最大的靠山越老太爷拉下马,于是放任那疑似楼英长或者其手下的人和神弓门接触?
  怎会放任神弓门掌门徐厚聪在支走曲长老等人之后,有机会叛逃北燕?
  他唯一的疏忽,就是真的让那些叛国的家伙跑掉了而已!
  裴旭已经品出了滋味来,本待继续维护一下沈铮,可谁曾想担任刑部尚书的余大老爷余天成却是开口说道:“严掌门所言,我刑部自当好好彻查。总捕司一等捕头杜白楼昨日从玄刀堂回来,就一直在和其他一等捕头们闭门磋商,想来会给大家一个答案。”
  余天成代表刑部给了一个回答,沈铮顿时明白,自己也不能不给一个答复。哪怕心头再忿然,他也只能面无表情地说道:“武德司也自会给出一个交待。只不过……”
  他到底还是没能忍住,只不过之后就**地说:“不论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神弓门若是不严惩,难以服众!”
  “沈都知这话说的是。”裴旭虽说对余天成这个刑部尚书的态度有点震惊,可此时却当然站在沈铮这一边,“神弓门掌门徐厚聪率众叛逃,神弓门自然应当武品录除名!”
  裴旭此言一出,顿时应者云集。对于这样的状况,他志得意满地看向了严诩和越千秋师徒,看向了越大老爷,看向了越老太爷,可让他失望的是,老奸巨猾的越老太爷也就算了,那张脸上看不见分毫挫败,越大老爷亦是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而严诩和越千秋……
  那一对奇葩的师徒竟然相视一笑!他们怎么就笑得出来!
  小胖子见状,不由得有些可怜裴旭,心想还等你慷慨激昂地说这个?昨天人家越小九就当着曲长老的面提过了!可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皇帝那熟悉的声音:“大郎,崇明,你二人一个昨天去过玄刀堂,一个又曾经入宫为刚刚拜的师父求情,你们两个怎么说?”
  发觉皇帝竟然点了李崇明那个讨厌的家伙,小胖子可不愿意被对方抢在前头。
  他立时大声说道:“父皇,神弓门除名那是应该的,如此方才能让其他门派提防害群之马,引以为戒。但是,记得我朝之前接纳了刘将军和戴将军以及朱冯方马四家,两国议和时,北燕皇帝也派人抗议过,所以这次神弓门叛逃,我朝派使团过去,那也是应该的。”
  而他这话音刚落,李崇明就立时附和道:“臣也赞同派出使团出使北燕。”
  谁都能听得出来,这叔侄俩赞同的不只是神弓门从武品录除名,更是派使团去北燕!
  一时间,偌大的大庆殿中终于出现了嗡嗡嗡的议论声,直到陈五两没好气地敲响了廷钟,这才再次安静了下来。
  从前两国议和,北燕派使者过来,那自然不会有危险,可眼下北燕皇帝为什么要诱逼神弓门叛逃,不就是为了出一口当年的恶气,同时也可能是看中了神弓营的射术无双吗?在这种两国随时可能再次开战的当口,这使团出去容易回来难,看看汉时苏武是什么下场!
  裴御史并不是那些为了求名就能奋不顾身的寒士,出身世家的他家资豪富,前程似锦,哪里肯去冒这样的风险?眼看越大老爷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不由得在心中大骂这一家人都是疯子,竟下意识地反对道:“皇上,为了神弓门几个叛贼就要派出使团,这未免小题大做……”
  严诩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裴御史刚刚才说这是大事,要追究各方面的责任,现在又说是小题大做,这岂不是前后矛盾?看来千秋刚刚还真是说对了,裴御史对自己人倒是喊打喊杀,一遇到北燕,那就和被阉了的马似的恭顺老实!”
  这最后一句话终于刺得裴御史跳了起来:“严诩,你竟敢当廷羞辱朝廷大臣?”
  “我就骂你了,怎么着?”严诩抱着双手,满脸的傲慢,“我家千秋当初在国子监曾经说过,士大夫两个字至尊至贵,不是谁都能够标榜的。现在我也要说,大臣两个字同样至尊至贵,不是谁都能往自己头上安的!”
  “你……好,好,我就去北……”
  越千秋立时逮着机会大叫道:“皇上,裴御史说他要去北燕!”
  裴御史刚刚在开口的瞬间就意识到这是激将法,此时听见越千秋的嚷嚷,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自己上当了,因此几乎毫不犹豫地往地上一跪,直接把官帽给摘了下来,脸上悲愤得无以复加。
  “皇上,这使团派不得!臣自知忠言逆耳,宁可不做这个御史,也要劝谏皇上,不可听奸言啊!”
  眼见殿上一片乱哄哄的,眼见又是新的论战的开始,越千秋忍不住轻轻撇了撇嘴。
  除了爷爷之外,有多少人意识到,今天的议题实则已经歪楼了?


第223章 上梁正了下梁不歪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七个字用在今天这场朝会,当然不那么合适,但从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