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古代做皇帝1-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一个多月后,福建路的官道上,一匹快马在急速奔驰着。

    顺辽互市十余年,大顺境内早就不缺良马了。

    “驾!!!”

    马上那人疾驰而过后,两旁的山上突然探出两个戴着花草编织的帽子,细看下才知道是两个人。

    “是他吗?”

    “应该是了,看,他转入山中去了!”

    “好,派人去联络追命、冷血!”

    ……

    福建路,一座不具名的山顶上,突兀地出现了好几排房屋。

    房屋前面,燃着熊熊烈火。白日也点火,显得很是诡异。

    “教主,这是太原府吕梁山分坛传来的消息!”

    一个鹰钩鼻的男子,接过了书信,打开后一看,然后怒道:“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居然敢命令起本座来了?”

    “教主,那王昰实在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不如我们派人取而代之了吧?”一个属下冷冷地说道。

    “哼,本座倒是不介意他这么狂妄,要是他们能将光明带往中原每一个角落,本座还求之不得。只可惜昏君在位,奸臣当道,贪官横行,黑暗一直笼罩着中原啊!”那教主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你说贪官有,我们不反对。但是你说圣上是昏君,那我们可就不同意了。”

    一个声音突兀地传来,所有明教的教徒都立即绷紧了神经:“谁?藏头藏尾的,不是好汉!”

    突然,两道快如闪电的身影自下而上,猛地欺进那教主身旁,一人扣住了他一边脉门,那教主登时动弹不得。明教内不乏武功好手,可谁能想得到,他们的教主被一招制敌呢?

    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挂在了那教主的脖子上:“看你的模样是个聪明人,你现在应该让你的教徒放下兵刃,对吧?”

    那教主凛然不惧:“你们是冷血、追命?”

    “哦,看来你知道我们的名字啊?”

    “久仰大名!”那教主一副镇定地模样,“你们到了,朝廷的大军想必也就不远了。都放下兵刃吧,无谓伤人命了。只可惜我的宏图大业,不能成了……”

    “呸,你还有资格说这个?假惺惺的模样,要是真的体恤百姓,就不会妄动刀兵。想想看,你们明教自前朝以来,双手染了多少鲜血?刽子手也有脸面说这个,也不怕臊!”冷血不屑地说道。

    “放开教主,不然我们跟你拼了!”

    “放开教主!”

    “放开教主!”

    ……

    追命冷冷地扫视了一下周围,说道:“看来你手下对你还算忠心啊,不过可惜了……”话音未落,就听到了一阵甲胄的声音。

    “是金衣捕快吧?”那教主突然说道。

    “没错,金衣捕快。知道了金衣捕快的实力,我劝你们还是束手就擒吧。陛下仁慈,最多就是监禁你们一生而已。”冷血面无表情地说道。

    “罢了,成王败寇,也无谓抵抗了。本座投降,你们千万别伤人命……噗……”

    追命突然给了他一拳,恨恨地说道:“还说不伤人命,说,你把我们监察司的弟兄,都怎么样了?”

    “哈哈哈,早就葬身狼腹了……”那教主仰天大笑,笑声竟然有些凄凉,“输给陆承启,我心不甘,心不甘啊!”

    “把他带走,省的聒噪!对了,忘记告诉你了,吕梁山上的明教,包括淮南西路、山东东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的明教,都让我们一锅端了。光明顶,只是最后的小菜而已!”

    那教主听了这个消息,登时怒火攻心,蓦地喷出一口鲜血,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这么不受打击啊?还没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哩。”追命有点惊愕地说道。

    冷血冷冷地说道:“不就是捉了王昰,走了方腊、王虎么,这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是好消息啊,听说方腊、王虎都跑去回鹘了。借助回鹘举国之力,倒是能给朝廷添加不少压力的。毕竟回鹘举国信奉摩尼教嘛,接受两个摩尼教教徒,再正当不过了。”追命眨巴着眼睛,无辜地推敲道。

    “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要是陛下知道了,肯定要向回鹘问罪的。现在朝廷正和辽国打仗,你这再出了乱子,陛下怎生忙得过来?”冷血恨不得给他一脚。

    追命轻功最好,一闪就避开了,这一脚踢在了那教主身上:“陛下怎么做是陛下的事,我们只是据实禀报而已。难道你想犯欺君之罪?”

    “哼!”

    冷血不去理他,把那教主交由金衣捕快后,才拍了拍手,径直下了山。

    “喂喂喂,你去哪?”

    “回京城!”

    “回京城做什么啊?”

    “帮无情!”

    声音越来越远,听得追命一阵无奈,狠狠地咒骂道:“呸,又是一个有异性,无人性的家伙……”

 第九百三十五章:铲除叛徒

    京兆府,长安城内。

    四月的天气,青石板街上那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有大诗人韩愈感慨,“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长安的春,是极为诱人的。就好像一枚青玉,稍稍透出些绿意,却比满绿更为让人心动。不只是霸陵飘拂的柳丝,不只是青阳门里的胡姬酒家,不只是曲江岸边的杂花生树,不只是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里的歌舞升平,长安的春意下,还透露着一股肃杀的气息。

    在这一间民宅前,不知为何,被城防司团团围住了。

    只见门前那两只气派的石狮子,威严地看着一干手持刀枪、劲弩的官兵,似乎要将他们吓退一样。

    朱门紧闭,两个铜环上的瑞兽,怒目而视。

    “乐业丞,你的事已经败露了,你是自己出来,还是我们打进去?”

    一个劲装女子,纤手按在刀柄之上,冷冷地说道。

    民宅内没有动静,静悄悄的,似乎连一个人都没有。

    这劲装女子知道,民宅内的人,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他还想着拖得一时是一时,可能还会有人给他翻案呢?

    “别装了,吕梁山上的王昰,已经招供了。”

    劲装女子不屑地说道。

    “所以你们就来了?”民宅内突然传出一个声音,阴沉沉的,听得让人极为不舒服。

    “你的案子太大了,陛下震怒不已,亲自下旨捉拿,你说呢?还是老实跟我们走吧,交待完毕,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劲装女子冷冷地说道,“别想着逃,你的府邸早就被团团围住,任你插翅也难飞!”

    “我想不会是从监察司调人罢?也是,监察司里面,超过三分一是我的心腹。稍有风吹草动,我怎能不知?唯有的可能,就是城防司、禁军和金衣捕快了。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阵仗啊!”朱门突然“吱呀”的一声,开启了。

    一个身穿白衣的中年男子,静静地伫立在门后面。

    “我知道陛下宅心仁厚,是不会为难我的家奴、家眷的,对不对?”这中年男子丝毫没有局促,反而异常镇定地说道。

    “那就要看你的家奴、家眷有没有犯事了!”劲装女子冷冷地说道。

    中年男子深吸了一口气:“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无情,你还是放过他们吧。”

    “放不放过,是陛下说了算,律法说了算,监察司的规矩说了算。”这名劲装女子,正是监察司的无情。她冷冷地看着这名白衣中年男子,不屑地说道,“乐荃,你别想装蒜了,陛下早就怀疑你了。你要是聪明的话,就不要反抗!”

    说罢,她做了个手势,立即有人上前去,绑住了前监察司业丞,乐荃。

    “无情,你是知道的,我的武艺不看入目,为何要这么大的阵仗?”乐荃被绑,一点都不害怕,反而还侃侃而谈。

    “进屋搜!”

    无情无视了他,而是冷笑着走进了这座外表看起来不咋样的府邸。

    进去了之后,才发现是别有洞天。宅院是两间民宅打通了的,就好像一座小花园一样,里面的布置极为讲究。亭台楼阁,假山曲水,好不奢华。

    “钦差,这府邸里面,似乎还有机关!”

    一名有经验的金衣捕快,看了一眼屋子的结构,再四处敲击了几下,立马向无情禀报道。

    无情持有陆承启的令牌,自然就是钦差了。不然以她的职位,哪里调得动这么多兵马?

    “开关在哪?”无情问道。

    “应该是在书房!”那金衣捕快不愧是查了多年案子的老手,一眼就断定了出来。书房是古代文人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睡觉以外,文人呆在书房比任何地方都要多。

    “打开看看!”无情知道,任何秘密都不能放过。

    那金衣捕快领命而去,一番鼓搞后,很快就找到了开关。

    “咔嚓!”

    一阵机关松动后,书房里的书架突然一分为二,露出一个隔间来。

    “进去看看!”

    “这……这全是监察司的密档!”一个金衣捕快掌灯进去后,惊叫了起来。原来这隔间里面,居然全是监察司的密档,里面记载了各地州府官员的秘密,甚至连皇帝陆承启的都有。

    “混账!”无情进去一翻看,气得浑身颤抖,“这天杀的乐荃,居然敢窥探天子私密!”

    “钦差!钦差!”一个金衣捕快突然跑了过来,“假山……”

    “假山怎么了?”无情怒目瞪了他一眼,吓得那人说话都开始结巴了。

    “假山……假山里面有密道,我们也搜……搜不到乐荃的家眷!”

    无情是个极为聪慧的女人,哪里不明白中计了?“调虎离山!”无情猛地飞扑出去,拉住乐荃的手:“人呢,去哪了?”

    “哈哈,你们一辈子都别想找到!”乐荃丝毫不惧,反而哈哈大笑道。

    “不对,他的声音不对!”无情突然发现,这人的脸上的肤色和脖子上的肤色相去甚远。她猛地揉了揉乐荃的脸,发现居然有些松卷。“嘶啦”一声,她猛地一揭,一张人皮面具就被揭了下来。

    “你是赵帆!说,乐荃去哪里了?”赵帆是监察司是四大监察使之一,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这里。

    “早就跑得远了,你们是追不到了。”赵帆哈哈大笑道。

    “砰!!!”无情恼怒地一拳打在他的脸上,登时像开了个酱铺一样,红的白的黄的一起出来了。

    突然,外间传来一个声音道:“那可不一定……”

    只见府邸中,一个人突然拉着五六个人进来了。当头一人,正是蓬头垢面的乐荃,身后则是他的家眷,包括两个妾侍和三个儿女。都用一条绳索绑了起来,怎么都逃不掉。

    无情喜出望外:“冷血!”

    “嘿,我恰好赶回了长安,在延平门外看着他们行踪诡秘,出于好奇上去查探,不到半刻,就被我识破伪装了。乐业丞,好久不见了啊!”冷血笑眯眯地说道,“你也算识得时务,乖乖束手就擒了。不然的话,恐怕你连你的儿子都保不住!”

    乐荃这时候倒也硬气:“要杀就杀,你放过我儿子就行!”

    说罢,他身后的家眷都低声抽泣了起来。

    “哭?被你们害死的边境百姓都没机会哭了!”无情一阵厌恶地说道。

    乐荃平静地说道:“一切都是我做的,与他们无关。什么都冲我来好了,我愿意认罪……”

    “嘿嘿,哪有这么容易?不招供出同党来,你认罪又如何?对吧,赵监察使?”冷血对着赵帆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脸来。

    赵帆冷哼一声,没有搭话。

    “都带走,先关押在天牢,派多几个人看守着。要是丢了要犯,你们没有脑袋赔!”冷血一本正经地说道。

    城防司和金衣捕快押解着这几十号人离开之后,冷血才深情地望着无情,微笑道:“我回来了……”

    无情的冷漠脸蛋上,突然浮现了一抹红晕,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第九百三十六章:顺辽大战

    长安城内的监察司发生了“地震”,远征的禁军却一无所知,甚至连朝堂上下,也只是风闻而已。

    监察司的消息,文官们并不关注。他们关心的只是北伐的禁军,是战胜还是战败。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真是奇了怪了。

    其实都知道,他们是心急了些。

    毕竟禁军有一大半是步卒,行进缓慢。哪怕大同府离长安城只有千二百里地,但算起来每日只走百多里路,最快也要足足半月才赶得到。要是路上再有什么耽搁,那就更久了。到了大同府后,再整军一番,出得长城,也要几日。这么算下来,一个多月算快的了。

    即便是陆承启,也不知道现在禁军到哪里了。

    长城外,古道边。

    “这条是什么路?”

    一个禁军士卒看着这直直的长路,不禁腿脚有些发软。

    “好像是叫皇上路吧,听说是秦朝时候修筑的。”一个稍稍有点学识的禁军士卒不确定地说道。

    “嘿,都不知道了吧?我可是京兆府人士,这条路再熟悉不过了。不错,这条路是秦始皇修筑的,叫‘直道’。南起京都咸阳甘泉宫,北至九原郡,穿越十四个县,一千八百多里地。俗称‘皇上路’、‘圣人条’!这几年陛下也下旨翻修,才有现在的规模,不然早就被野草埋没了。”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这娃子,倒是懂得挺多的。不错,这就是秦直道。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开始修筑长城,治直道、驰道。长城是纯防御性工事,直道平日百姓能走,战时则辟为军用。秦朝时,匈奴屡犯中原,秦始皇才想出这个法子的。直道扼守着多个要塞,匈奴就算越过了长城,也打不到中原来。秦灭亡之后,汉朝也一直用着直道。西汉初年,匈奴曾两度试图进犯关中,其中一次入萧关,直抵雍县和甘泉。既然匈奴有意窥伺甘泉,为什么不从九原直接南下,却要远远绕道六盘山下?

    原来,在子午岭的东西,分别是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草原人南下侵犯中原地区,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当时洛河河谷和马莲河河谷都没有受到骚扰,这又是什么原因?究其缘由,正是子午岭上增添了一条直道,使得匈奴不能不有所顾虑。他们虽然暂时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长期盘踞。当时匈奴左贤王曾一度占据阴山和河套地区,但不久又复撤走,就是这个道理了。前朝突厥也曾一度南犯,前朝能转守为攻,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布下了阴山防线,也是直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禁军士卒一瞧,原来是王韶,连忙行礼道:“将军!”

    “好了,等会就到河套了,河套再往东走,便是云内州城。云内州城再往东,就是大同府。我们说是去大同府,其实不过是声东击西罢了。真正的目的,是去云内州,汇合折克行、朱大光两位将军。合兵一处后,径直往东北而上,直捣黄龙!”王韶笑眯眯地说道,“你们是第一次上战场吧,紧不紧张?”

    “禀报将军,不紧张!”一个禁军士卒握紧了手中的洪祥式步枪,咧嘴一笑道,“有了这火枪,还怕契丹人吗?”

    “哈哈,是这个理!”

    大伙都笑起来了。

    再过得三日,云内州城已经在望。

    与折克行、朱大光合兵之后,大军稍作调整,便在次调转方向,往临潢府而去。

    “姊夫,这是……要和契丹人决战的势头?”

    杨怀玉也是知好歹的,看得军中气氛都明显变了,他也醒悟了过来,悄悄地问王韶道。

    “没错,看到前面那些频繁出动的探马了吗?他们估计是发现了敌人大部队的行踪了……”王韶很肯定地判断道。

    杨怀玉也想起了皇家军校学到了知识,吞了吞口水,兴奋地说道:“那就是说,再有一会,就能碰上敌人的主力了?”

    王韶迟疑了一下:“还是要步步为营好,我估计今晚会安营扎寨,等敌人上前。”

    杨怀玉一愣:“为什么,直接杀过去不就是了?”

    王韶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忘了?以逸待劳,稳胜之!我们大顺此次出兵,以稳为主,不能贪功冒进,只能步步为营!万一再中了埋伏,葬送的可是四十万大军!”

    杨怀玉不屑地说道:“那多没劲啊!”

    “嘿,仗有得你打,我估计,这两日契丹人会来偷营!”王韶笃定地说道,“到时候我们守住粮草就得了,记住,一定要将粮草分开安置!”

    “不如紧紧留下马匹的草料,将干粮发放到伙?”杨怀玉突发奇想道。

    王韶一愣:“这个主意不错!就算契丹人要偷袭,也讨不了好去!”

    他们合计了之后,立即向种诊汇报了。这个想法太新奇,种诊不敢冒险,却也没有不同意。留下一半粮草分开安置后,把一半干粮发放到每个士卒手上,足足有半月用度之多。

    当晚五更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