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铁骑纵横(我的伤心谁做主)-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直在巡视营地,安排士兵住宿的袁术经过此地,听到声响后,便走了过来,见一间房子的外面围满了人,便挤了过去,看到房间里的对峙后,便朗声问道。
那些公子哥士兵见到袁术出现,突然欢喜了起来,急忙跪在地上,向着袁术拜道:“我等参见中郎将大人。”
袁术身边的一个公子哥士兵恶人先告状,对袁术说道:“大人,这个家伙刚才打了一个我们的人,还用剑斩断了他们的兵器……”
“是啊是啊,大人,你看我都被打成什么样子了……”那个被打的公子哥士兵急忙爬了过来。
袁术看了一眼毛霖,见毛霖手中握着一把宽刃剑,通体红色,泛着点点荧光,而毛霖本人又体格健壮,身材高大,一看就非善类。他走进了房间,冷笑了一声,道:“一个小小的都尉居然如此猖狂,敢在本官的眼皮子底下动手打人?你可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士兵都有什么样的背景吗?被你打的那个人他爹在朝中可是将作大匠,位列九卿。而且你手中还握着凶器,对我的部下行凶,你这样做,等同于造反。我看在萧太守的面子上,也不为难你,你自裁吧。”
此话一出,那个受了毛霖气的公子哥士兵尽皆拍手称快,欢呼雀跃,纷纷在一边幸灾乐祸。
自裁?毛霖可从未想过。
“我凭什么要自裁?你以为你是谁?不过是个中郎将而已,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凭什么要我只凭你一句话就自裁?我打人是不对,可是你也要问问青红皂白啊,是他先打了我的部下,还差点打死了,你连问都不问,先来责备我,你这是包庇他们,放纵他们。做为他们的统帅,你要对这件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毛霖本身脾气就臭,从来不避讳权贵,即便是站在他面前的是太子,他也是如此说法。
“大胆!”袁术被激怒了,甩手便打向了毛霖。
“啪”的一声脆响,毛霖伸出了左臂,直接抓住了袁术的手腕,如同铁钳一般的大手抓的袁术的手腕有些生疼,疼得袁术脸色大变。
“大胆贱民!放手!快放手!”袁术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的主,虽然身上有些武艺,但是从未与人真正的对阵过,自然不及毛霖这些在刀口上舔血的人物。他那白皙的如葱一般的手腕被捏的生疼,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抽搐。在京师里,他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不管任何地方,只要他袁术一出现,立刻会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谁也不敢惹他,任何出言不逊的人,都要受到惩罚。
可是,怎么这次来到凉州,处处遭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现在居然还被人捏的生疼。
“毛霖,快放开袁将军!”萧风的声音突然传了进来,随后他的身影也从众人中挤出,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结识孙坚
毛霖听到了萧风的话语,不敢有所违抗,当即松开了袁术的手腕,直接站到了一边,低声道:“主公,我……”
“你不用说了,我都看见了,你这样对袁将军无理,是以下犯上!”萧风急忙打断了毛霖的话语,言辞严厉的说道。
说完,萧风径直走到了袁术的面前,拱手道:“袁将军,萧风约束属下无方,以至于让属下冒犯了袁将军,如果我的属下有什么过错的话,还请袁将军多多包涵。”
袁术因为疼痛而面部扭曲,左手握着被毛霖捏的生疼的右手,双眼中满是怒火,恶狠狠的瞪着萧风,怒道:“萧风,你纵容属下如此胡作非为,以下犯上,本官绝对不会饶过你的。”
萧风没有理会袁术,而是扭脸问毛霖:“怎么回事?”
毛霖于是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给了萧风听,萧风听后,眉头皱了起来,重新转过脸,面对着袁术,眼睛里已经充满了怨恨,压低声音说道:“袁将军,这件事是你的属下打人在先,我属下的都尉前来制止也是应该的。要说冒犯,毛霖确实对你有些冒犯,但也请你问清楚青红皂白之后再发表意见。你倒好,上来就袒护自己的属下,还要斩杀我毛都尉,这难道就是一个当朝的虎贲中郎将的一贯作风吗?”
“你……”袁术被萧风说的哑口无言。
“还有,我上邽城不比京师重地,这里条件简陋,你们要是不喜欢住的话,大可不住,我的部下都在城外露宿,只因为你们是京城里来的人,才得到此殊荣。要是你们还觉得不满意的话,大可以向司空大人奏报,就说我虐待了你们,有辱了朝廷精锐!”萧风继续说道。
袁术气的吹胡子瞪眼,他的怒气无从发泄,看了一眼最先惹事的一个公子哥士兵,拔出自己手中的长剑,便朝那个人挥斩了过去,怒道:“都是你干的好事!”
长剑挥出,眼见剑刃就要落在那个公子哥士兵的脖子上,众人都是一阵唏嘘,没想到气急败坏的袁术会做出如此举动来。
“铮!”
就在袁术的剑刃要落在那个公子哥士兵的脖子上时,但见一道寒光闪过,萧风单手握着军刺,直接挡住了袁术的剑刃。
“袁将军,再怎么生气,也不至于杀人吧?”萧风调侃道。
袁术的剑刃被挡了下来,看萧风的眼神也越发愤恨,怎么看怎么觉得萧风很是讨厌。他环视了一圈,见周围围满了人,绝大部分都是萧风的部下。而他的部下虽然也不少,但遛狗斗鸡还差不多,真正打斗起来,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怎么可能是这些驻守边关整日在刀口上舔血的将士的对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袁术心中也自有打算,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收拾不了你,以后再收拾你。
于是,袁术果断的收起了兵器,还入了剑鞘,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出了房间。
萧风见袁术走了,也不想将事情闹大,闹大了的话,对他也不太好。于是双方的冲突也就此不了了之了,被打的人也就活该被打了。
萧风带着毛霖出了这片营区,不想再看见这些公子哥士兵,刚出了营区的大门,便迎面碰上了一个身穿铠甲,体格强壮的汉子,正是今日在司空张温车架边上的四个将领之一。
两人相向而行,四目相对,萧风不知其人姓名,只是微微一笑,轻轻朝着那人点了点头。
那人也以同样方式微笑着朝萧风点头,就这样,双方一点点靠近,在擦肩而过时,萧风的目光特意的打量了一下这个人。
此人约有三十多岁,方面大耳,轮廓粗犷,颇有强悍的英雄气概,最吸引人的,是他的神态,虽然好似漫不经心,却给人一种真诚可信的感觉。他的眼神深邃灵动,单看他的眼神,便知此人生性放荡不羁,而他薄薄铠甲下是强壮的体格,配上他无形中散发出来的摄人气势,使人感到此人他日决非池中之物。
萧风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英雄气概的人,隐约觉得此人是个英雄。在擦肩而过后,他突然停住了脚步,不想错过结识这个英雄的契机,急忙扭转了身子,抱拳道:“将军请留步!”
那人听到萧风的声音,便停下了脚步,转身看了萧风一眼,拱手道:“萧太守,不知道唤我何事?”
“将军相貌不凡,英武伟岸,颇有英雄气概,萧风想结识将军,只是不知道将军如何称呼?”萧风道。
那人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爽朗的道:“萧太守实在是过誉了,我并非什么英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军而已。我反观萧太守才是真正的英雄,凉州能有萧太守如此的年轻才俊,实在是一大幸甚,他日仕途上也必然会一帆风顺的。萧太守,在下姓孙,单名一个坚字,字文台,乃司空大人帐下参军。”
“你就是孙坚?”萧风听到这个名字后,略显得有些兴奋,双手一把抓住了孙坚的手臂,眼神中也流露出来些许惊讶之色。
孙坚没想到萧风的反应会如此激烈,脸上一囧,当即问道:“萧太守听过我的名字?”
萧风最爱读三国演义,对英雄会有所崇拜,三国中他喜欢的人物里有孙策,所以对孙策的情况比较了解,一时心直口快,便畅言道:“何止听过,简直是如雷贯耳啊,你不就是孙策他爹吗?那孙策可是江东小霸王啊……”
话只说到一半,萧风便自觉失礼,而且越说越觉得有些跑题了,孙策现在估摸着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会是江东小霸王?他急忙松开了孙坚,急忙道:“文台兄莫怪,萧风失态了。”
孙坚是一头雾水,他看着面前的萧风,搜索了自己的记忆库,似乎从未见到此人,现在也不过才见了第二面而已,不想萧风居然还知道他的长子叫孙策,真是奇怪。奇怪归奇怪,不过他也不好意思问,兴许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也说不定。
“萧太守性情中人,我孙坚不过是普通军官,无甚名气,不想萧太守对我如此了解,实在是我的荣幸。”
萧风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久了,今日还是第一次碰上三国中三大势力的奠基人之一,难免会有一些兴奋,更何况眼前的这个人,又是他所喜欢的三国人物的父亲,难免会有些失态。趁热打铁,萧风想和孙坚结交成为朋友,当即问道:“文台兄,不知道你晚上有没有时间?”
“今日安定好一切后,晚上兴许会有空闲的时间。萧太守,你问这个干什么?”孙坚如实回答道。
萧风道:“文台兄,晚上我在城外摆下筵席,到时候派人去请文台兄,还希望文台兄不要拒绝。”
孙坚笑道:“既然是萧太守的邀请,下官又怎么好意思拒绝呢。晚上也用不着萧太守派人来请了,我自己便可以过去。”
“好吧,那咱们就一言为定了。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呵呵,那我晚上就在城外恭候文台兄的大驾。”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随即分开,而萧风则径直去巡查其他营区的情况了。其他营区的情况相对比较稳定,没有袁术的部下如此嚣张,将领们对萧风都客客气气的。
萧风巡查完城内所有的营区,这才去县衙,准备面见这次大军的统帅,司空张温。
县衙周围站满了人,萧风来到县衙门口,守门的人进行了通报后,获得张温的接见后,萧风才在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县衙。
大厅里,老态龙钟的张温坐在一张椅子上,在他的右手边,依次坐着三个将领,是今日车架边的四个将领中的三位,而左手边则是空着的。
“武威太守萧风,参见司空大人。”萧风一进入大厅,便开始行礼。
“萧太守不必多礼,快快入座吧。”张温抬起左手,示意萧风坐在最左边的座位上,只是说话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
萧风落座之后,扫视了一眼其余三个将领,见这三个将领也都个个仪表不俗,便微笑着朝他们点了点头。三将也以同样的方式向萧风回礼,只是笑容上略有些僵硬,似乎不太适应。
“司空大人,这里地方偏僻,条件简陋,无法很京师相提并论,还请司空大人多多海涵。”萧风率先开口说道。
“萧太守太过客气了,老夫率领大军前来,却鸠占鹊巢,让萧太守和部下露宿在城外,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司空大人快别这么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毕竟司空大人所率领的是朝廷的精锐,理当住在城内。”
“哼!这是哪门子的规矩,谁规定朝廷来的精锐就一定要住在城里?”突然,坐在萧风对面的一个将领开口说话,话语中夹杂着一些不悦。
萧风瞅了一眼那个人,但见那人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一脸络腮胡子,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那人与他只对视了一眼,萧风只觉得自己像是被这人看透一般,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息,实在无法言表,总之给予了萧风一种莫名的畏惧感。
“孟德!”张温怒斥道,“休得胡言乱语!”
萧风听到张温的话后,不禁皱起了眉头,盯着那个说话的人看了又看,心中暗叫道:“孟德?莫非是曹操曹孟德吗?”
☆、曹操孟德
被张温训斥后,名叫孟德的人不再多言,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聆听。
萧风一心想知道这个叫孟德的人是谁,当即问道:“司空大人,这三位将军是?”
张温介绍道:“哦,老夫给萧太守介绍一下,这三位都是我的参军,分别是陶谦、曹操、袁遗,你们多亲近亲近。”
“果然是曹操……”萧风听完张温的介绍后,心中暗暗的叫道,“今日能一日遇见两位英雄,真是够幸运的,不知道三国中另外一个巨头刘备身在何方?”
“萧风见过三位参军!”
陶谦、曹操、袁遗同时拱手,向着萧风道:“见过萧太守。”
三人中,陶谦年纪最大,约有四五十岁,但体格健壮,满面红光,目光炯炯有神,丝毫都不显得老,那精神头,倒像是三十多岁的壮汉一样。
袁遗面白如玉,一部青须挂在脸上,显得很是儒雅,三个人中,就数他相貌最为端正,但长相上与袁逢有些接近,兴许和袁逢之间有着某种关系,但较之嚣张跋扈的袁术来,却好过许多。
三个人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曹操,此人相貌粗犷,较之魁梧的陶谦和俊美的袁遗都相差太多。曹操个头矮小,身材虽小,但体格却很健壮,被甲衣包裹着的胳膊可以隐约看见其手臂上的肌肉。脸上挂着一部略显卷曲的络腮胡子,皮肤呈现出古铜色,浓浓的眉毛、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的眼睛,说实话,这长相真的很平平,只能说还对得起观众。
但是,曹操身上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浓密的双眉下的是一双带着淡紫色的眼瞳,鼻梁不高但却挺直,再加上厚薄适中的嘴唇,以及那犀利而又炙热的目光,都使得他身上透出了一身王者气息。也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人物。
萧风一直注视着曹操,曹操也注视着萧风,四目相接的一霎那,两个人的眼睛里似乎迸出了火花,两人的眼睛都有着一番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良久,大厅内一片寂静。
“咳咳咳……”张温轻咳了几声,打破了这里的寂静,紧接着说道,“老夫受命率领朝廷精锐前来平叛,可是尚未抵达凉州,这叛乱就已经被萧太守给平定了。一路上,萧太守的威名广为传颂,老夫本以为萧太守是个四十多岁的人,可今日一见,才知道萧太守居然如此年轻,实在是超乎了老夫的想象。萧太守如此年轻,就获得如此大的功绩,以后的仕途上,必然会平步青云的。”
“多谢司空大人赞赏,承司空大人的吉言,若是以后萧风果真能够平步青云,必然不会忘记今日司空大人的一番点评。”萧风客气的回应道。
张温听后,接连点头,目光中更是给予了眼前这位年轻人一份肯定。同时,脸上还有一丝惋惜,缓缓的道:“只可惜,陇西太守董卓战死沙场了,我大汉又少了一位戍守西陲的将领……”
“董卓乃是一头豺狼,死了就死了,又有什么好可惜的?”曹操插话,表示出了极大的不满。
张温摇了摇头,说道:“人无完人,孟德还依然对平定黄巾之乱时董卓的行为而怨恨,这也情有可原。但董卓毕竟已经死了,人死为大,就不要再说他什么了吧?毕竟董卓确实对朝廷有功,在西陲的一二十年里,大大小小也立下了不少战功,至少他在面对强敌的时候,仍然以汉臣自居,没有投靠叛军。”
曹操冷“哼”了一声,还想说些什么,坐在曹操身边的袁遗突然拉住了曹操的手,目视着曹操,摇了摇头。曹操会意,不再有什么举动了,而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张温是个老好人,出了名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参军陶谦本为扬武都尉,是张温亲自挑选的四个参军之一,按理说,陶谦应该感谢张温的知遇之恩,可是陶谦内心里实在不服气张温,认为张温没什么才能,不足以做他的上司。有一次,在行军过程中,陶谦公然羞辱张温。张温本想处置陶谦,却被和事佬劝说,张温也看重陶谦的材略一笑泯恩仇。
这件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只怕陶谦未必有什么好下场,可是张温是朝廷里出了名的大好人,谁也不想招惹,做事总是左右逢源,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在官场上一步步爬到司空的位置。
陶谦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年龄上,只比张温小几岁而已,可是身体却远比张温强出百倍,在官场上,也算一个老官僚了,但少年时那狂放不羁的习气依然不改,却也能在仕途一路高升,可见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
面对曹操的抱怨,张温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与曹操相比,袁术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连袁术都忍了,又何况曹操呢?
萧风见事情不太妙,便急忙出来圆场,拱手道:“司空大人,朝廷大军一路辛苦,今日只管暂且休息,明日一早,我便呈上这次平定叛军的捷报,由司空大人过目后,呈报给朝廷。”
“也好!”张温只简单的说了这么一句话,随后问道,“老夫听说萧太守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