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轰轰轰。。。。。。”
    漫天的火炮声,哪怕远在数里之外的康亲王都能听见。
    他走出中心营帐,道:“这是什么声音?”
    一会属下来回:“报王爷,城楼上忽然出现上百门大炮齐射,将士们炸死炸伤无数,而后叛军大开城门,冲出数千骑兵出来。。。。。。”
    “王爷,他们这是要与我们决战了!先是两边出现偷袭骑兵,如今他们又开城门,这是准备偷袭我方大帐!”
    谋士如此分析道。
    “哼,如此伎俩孤王岂能看不出来?他们以为派几只骑兵就能调空孤王周围所有兵马?
    异想天开!
    不过他们竟然敢开城门,简直是天助我也。
    传令,暂时不管两侧人马,命营中待命的所有将士,全军出动,一举杀进京城,杀光所有叛军!”
    康亲王冷笑一声。两侧虽然有数以万计的敌军,但是至少还有二十里远。城门,则近在咫尺。
    排除他派去阻击敌军的六万大军,他这里护卫王帐的都还有数万军士,而且是他的亲信。一气杀上去,铁定能破城!
    康亲王眼中突然火热起来。
    看来城中的人也是好胜心切,终于露出破绽。。。。。。
    大事,可期!
    中心王帐旁边有一个专门搭建的瞭望塔,康亲王爬上去,准备亲自指挥这至关重要的一战。
    站上近十丈高的瞭望塔,康亲王举着西洋望远镜,终于看见了战场。
    与士兵回报的无二。
    漆黑的城墙上冒着浓浓的黑烟,数千骑兵扇面杀出,将自己这边被炸伤的士兵一一收割。。。。。。
    虽然自己这边死伤惨重,但他不以为意。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这已经是敌人最后的猖狂了。只要这几这边的大军出营,便能瞬间吞噬掉这些人。然后在对方来不及关城门之前,冲进京城,杀光反抗者,登临大位。
    咦?那是干什么的?
    康亲王忽然发现那黑烟袅袅的战场中,穿梭这几只“小蚂蚁”,不细看还看不见。
    似乎,用车推着什么家伙什。
    是火炮?
    康亲王觉得匪夷所思,骑兵配火炮,这是鸡肋吗?
    谋士见康亲王面色有异,便问何事。
    康亲王将望远镜给谋士,并道出他的疑惑。
    “不好,王爷,他们好像是想炸王帐!”谋士惊叫道。
    另一个谋士立马嘲笑道:“胡说,这里与城墙至少隔着六七里地,炸王帐,开什么玩笑?”
    “是啊,所以他们在把火炮往前推!”
    “是么。”另一个谋士也举起望远镜细瞧了起来。
    “呵呵,你看他们又不动了。
    这么远,就是传说中射程最远的车弩也不可能达到,火炮?曲先生是在说笑吧!”
    康亲王秉着小心无大错的心思,道:“不论他们想做什么,传令骑兵出动,将这些人截杀!”
    第一个谋士始终盯着那些人,见那些人停下之后就在不停的调转火炮,最后的方向,赫然就是他们瞭望塔这边!
    “不好王爷!速速下塔!!”
    不用他提醒,康亲王爷也看见了。虽然心中同样认为火炮不可能打到这边来,但是被这种东西对着,任谁都不可能坦然。
    康亲王想了想,终于决定先下去。
    可是,他们下塔的速度如何比的过炮弹飞行的速度
    一道火影,带着优美的弧线,划破天际,击碎瞭望塔,砸落在大帐中心顶上。
    顿时,无数碎片同样带着高温和火焰,伴随着一声炸响,向着方圆数十丈激射。
    。。。。。。

第八零五章 胜
    “王爷~!”
    无数尖叫声响起,伴随着呼唤。
    康亲王掀开压在他身上的一块瞭望塔的木板,茫然的坐起来,看着已经燃起大火的王帐。
    这是何等神兵利器??
    “王爷!”
    亲信跑过来搀扶他。
    才刚站起身,耳边再次传来之前听到的破空声。
    举头望天,数道和之前一模一样的火影,陆续飞驰而下。。。。。。
    康亲王绝望的闭上眼睛。
    。。。。。。
    接受到全军出动命令的将士们还在陆续出营,但是都不约而同的回头,看向爆炸的来源。
    “是王帐,王帐着火了。。。。。。”
    开始有士兵惊慌失措的道。
    王帐,不止代表里里面有首领康亲王。更重要的是,那是军心,是军魂!
    漫天的炮火还在轰隆隆的下。。。。。。
    前方,已经和敌军交战在一起的士兵们忽然听得对方大喊:“神器天降,诛杀叛逆!逆王已死,投降不杀!”
    “神器天降,诛杀叛逆!!”
    “逆王已死,投降不杀!!”
    “逆王已死,投降不杀!!”
    。。。。。。
    一声声嘶喊回荡在战场上,摧毁着士兵们的战意。
    他们看不见漫天的炮火从何而来,只看见后面王帐被炮火肆掠。
    再加上数日以来,城中不断射出的信,上面说康亲王是逆王,行的是图谋造反,株连九族的事。本来就有不少士兵和将领怀疑了。
    终于有小股将领们彻底失去斗志,虽没有放下武器,但是,也已经是刀剑垂直而放。。。。。。
    十传百,百传千。
    士兵,本来就没有太多死战的信念。
    因为他们大多数参军的目的,都只是为了吃饱饭,拿军饷而已。
    在见到果然自己不反抗,敌军便好像没看见他们一样,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停手观望。
    不但士兵观望,将军同样在观望。
    因为将军们也不知道,康亲王到底死没死。
    但是将军们不知道,他们这短暂的观望,就算是放弃了最后组织反抗的机会。
    因为,有士兵开始放下武器了。
    “逆王已死,投降不杀!!”
    。。。。。。
    城楼上,王子腾、牛继宗以及数位军机阁的大老粗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贾清笑道:“各位将军,立功的时候到了。还有八个城门尚在死战。。。。。。”
    呃,众人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然后一个个眼神转动。
    兵败如山倒。正面敌军已败。现在无论去哪个城门,捡战功都很容易啊。。。。。。
    除了牛继宗和王子腾,其他人通通一抱拳,带着自己的亲信,各自奔向一处城门而去。
    王子腾和牛继宗是不甚在意这一点点战功,故而不与众人争抢。
    牛继宗瞪着大眼睛道:“你手中这样的玩意儿,还有多少?”
    贾清笑道:“都在这儿了。”
    牛继宗理所应当的点点头。还好不是太夸张,只有八门。要是也像城墙上这些玩意一样多,那他觉得大楚可以计划将周边所有对大楚有威胁的异族挨着敲打一遍了。。。。。。
    能够想象当别人还抱着木头,推着投石机作战的时候,大楚把这玩意儿往前面一摆,在他们愣神的时候,就把别人炸的七零八落,然后骑兵列阵冲击,那简直就是屠杀啊!
    (我大清刚被列强轰开大门的时候,军队作战便是被屠杀。)
    “现在,该我们下去,收拾残局了。不管逆王死没死,都不能给他喘气的机会!”
    王子腾如此说,然后便亲自带兵出了城。
    贾清却对柳湘莲道:“用信鸽传信出去,逆王兵败致死,朝廷只诛首恶,余者投降便可免死。”
    这几日,康亲王同样聚集了大量的援兵在京城周围。
    这些兵马,人数不在少数。
    只要让他们知道康亲王已死,大多数应该都不会再反抗。
    等到卫宏和史鼎等人的大军开进,剩下便只有清扫战场一事了。。。。。。
    战场便是这样,瞬息万变。有时候,结局来的就是这么快。
    不过贾清不会出城。
    他的任务,依旧是守城。
    不论是叛军,还是援军,他都不会准许进城。。。。。。
    只有当进城周边的乱军全部散尽,恢复秩序,京城九门,才会完全打开。
    。。。。。。
    。。。。。。
    十日后。
    一切尘埃落定。
    金銮殿,封赏大朝会。
    十多日没有上朝的正庆帝,也出现在了大殿上。
    “。。。。。。。
    晋辽东总督史鼎为三等忠勇公;
    晋太尉王子腾为一等靖安侯;
    。。。。。。
    封大同总兵卫宏为三等忠诚伯;
    封南镇抚司同知詹旲为一等子;
    。。。。。。
    ”
    一份长达四尺的封赏诏书念完,以史鼎、王子腾、牛继宗为首的数十位受封赏之人全部叩拜谢恩,然后各自归位。
    随即,气氛却有些静谧。
    此次剿灭叛乱,最大的功臣贾清,并不在诏书之上。
    就算此时,京城九门,皇城四门,依旧在京营的把控之中。
    这是正庆帝有意为之,还是。。。。。。
    众臣静观其变。
    “老臣李珍,叩请陛下,收回宁国公贾清手中的天子剑。”
    内阁首辅李珍忽然出列,跪请。
    多位文臣附议。
    刚刚大受封赏的武将行列,立马爆发出一系列不满之声,被王子腾回头看了一眼,才稍稍安静下来。
    此次,站在右列的武官、武将,大多算是受贾清恩惠,得以加官进爵。就算不计较这一点,如今贾清在朝堂右列中,那也是站在第一排的两个人之一,和王子腾并列,算是武官的领袖。
    自古文武之争便存在,虽然本朝文官向来力压武官,但并不是代表武官们便服气。
    心中纷纷骂道。
    这群老不死的家伙,刚刚把你们从叛军手下解救出来,就开始想着卸磨杀驴了。
    特别是李珍这个老不死的,听说还是宁国公的座师,竟带起头来坑害自己的学生。。。。。。
    不过,陛下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贾清出列道:“陛下,臣自半月前奉皇命,请天子剑以摄不臣。至今,叛贼尽诛,不臣悉数落网。
    臣,自请奉还天子剑。”
    “准。”
    上方的正庆帝只道了一个字。
    文官中便有人大喜。
    他们都觉得贾清身上权势太重,久之必为朝廷祸害。
    必须想办法削剪。
    但是旁人又不敢撄其锋芒。
    贾清身上四重权势,第一为一等宁国公爵,在国朝所有异姓爵位中列第二。这一点就算了,与他们不相干,他们也干涉不了。
    第二重,太子太保。位虽高,但不过虚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皇帝当时为了笼络贾清所赐,不足为害,主要是也拿不走。。。。。。
    最重要的是后面两样。
    京营节度使,掌管京营。此次一战,京营的战斗力之强,令人叹为观止,也心生忌惮。
    不过,除非正庆帝对贾清失去信任,否则他们也动不了。
    那么就剩最后一件东西,那就是天子剑!先斩后奏,尽诛不臣。
    这一件杀器,对文武百官威胁太大,一定要拿走。否则,想想以后要是一句话没对上,被对方一剑杀了,那委屈找谁诉?
    果然还是首辅大人威望高,一句话就把这件事解决了。
    天子剑可以直接带着上朝,贾清便将它解下来,当殿交给太监,然后便归位了。
    并无任何遗憾。
    本来天子剑便是正庆帝给他拿来在混乱中震慑京城的,如今战事平息,要是不还,那就太不识趣了。
    一把剑而已,文官们害怕,他却觉得没什么大作用。
    他最大的权势,在人脉,在威望,在圣眷,在京营,在后宫,唯独不在一把剑上。
    瞧瞧吧,这满殿的武官,一半以上与他宁国府是亲友故旧,剩下还有一半也受他恩惠提携过。。。。。。
    就连内阁四位大佬,首辅是座师,次辅是老师,除了一个新晋的阁臣不太熟,就连崔文龙和他也是关系莫逆。
    其他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也大多有着不错的交情。
    加上他明着摆在台面上的大功勋,只要不骄狂,谁也不敢动他,也动不了他。
    偏偏,就有人敢不长眼。
    “微臣弹劾宁国公贾清,行为不端。欺辱寡嫂,侵占侄媳,行为恶劣,玷污朝廷威严。”
    一名御史出列道。

第八零六章 教诲
    听到有人找他麻烦,贾清眉头一挑,还真把他当做落水狗来打吗?
    正庆帝坐在龙椅上不说话。李珍是知道正庆帝身体状况的人之一,便替正庆帝询问:“宁国公,可有何辩解?”
    贾清本来直接想来个不认的,料想旁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一想自己之前的打算,摇头一笑,当殿跪下,道:“臣有错,臣认错。”
    根本懒得和那小小的御史扯嘴皮子。
    换做对科举出身的文官来说,被人弹劾这等作风问题,便是丢官罢印,毁前途的罪名。但是对勋贵出身的他来说,甚至都不能算是罪,只是“错儿”罢了。故而他只认错,不认罪。
    这下众臣的脸色就精彩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早有耳闻,但是听到贾清当殿承认,那感觉还是相当震撼的。
    不少道学儒生都紧紧的皱起眉头,其中就包括贾政。
    还有人忍不住口中骂了两句。
    正庆帝眉头一皱,随即却像是发现了什么,盯着下方跪着,但仍旧身姿挺拔的爱臣,他眉头舒缓下来,道:“既如此,着罚你半年俸禄,以儆效尤,你可服气?”
    “臣服气,陛下圣明。”贾清面上悲戚。
    众臣心中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京中何人不知贾清是个财神?两年前一口气儿捐献朝廷一百万石粮食据说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今听说那宁国府放银子的仓库都扩建了好多个了。。。。。。
    贾清会缺朝廷那一点子俸禄?
    偏袒也不需要这么明显吧?
    众人再次刷新正庆帝对贾清的优容态度。
    不过也暗中替那御史可惜,如此看来,最多明天,他便会被远远的调出京城。
    这是言官的潜规则。
    踢到不该踢的东西了,总得付出点代价。
    这已经是温和的了,另一方面来说也算是保护他……
    正庆帝也不在乎众臣的心思,暗中使了一把劲儿才勉强站起来,道:“太上皇骤然长逝,朕伤痛欲绝,深感往昔未曾尽到为人子的孝道,因此决定深居幽宫为太上皇潜心守孝。
    在此期间,令太子旻宁监国,内阁、太保、太尉参知国政。
    希望众位臣工皆用心辅佐,以让朕安心尽孝。”
    “臣等遵旨。”
    正庆帝点点头,转身回了后宫。
    朝会匆匆结束。
    许多朝臣都敏锐的感觉到,如今朝堂颇有些波云诡谲之感。
    太子监国不算稀奇,内阁处理国政也是平常,为什么还要专门加上贾清和王子腾?
    还有,今日始终未提对于贾清的封赏,也是十分诡异。
    就算之前已经给贾清升官、升爵位了,在这个时候,好歹也该再表示一下,就算赏点黄金也算个事啊。。。。。。
    在这种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大多数朝臣都选择闭嘴,静观其变。
    散朝之后,方守又将贾清叫到自己的轿内。
    “首辅李大人今日对你发难,你可有怨意?”
    方守问。
    贾清笑道:“弟子还未如此糊涂,座师此举,明面上是牵头削减我的权势,实际上,却是在保我。弟子就算再不知好歹,这一点,还是看得明白的。”
    李珍作为首辅,又是贾清的座师。牵头让他交出天子剑,造成首辅与太保哪怕就算有师徒情分,在大是大非、朝堂立场上也是不会互相包庇,甚至是大义灭亲的假象。
    事实上,天子剑他肯定会上缴的。李珍不过是借此故意在他和贾清之间划一条道。
    与李珍自己有利,与贾清亦有利。
    方守点点头。
    少年高位,是大富贵也是大忌讳。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
    看到贾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认识,方守也很是欣慰。
    不过,随即方守便十分严肃的问道:
    “那你可知陛下为何要让你和王太尉参知国政?”
    “这个弟子不知。”贾清如此道。实际上他有猜测:一,王子腾和他都是武勋,可以帮年轻不知事的旻宁平衡内阁的权利。二,王子腾是元春的亲舅舅,他是元春的同宗族弟,也就是未来小皇子的舅姥爷和亲叔叔。这已经是很明显的帮自己还没出生的小儿子铺路了。
    既要帮旻宁,也要防旻宁。这便是正庆帝为了守护皇室正统血脉不得不为之的手段。
    方守见贾清的神色,便知贾清并不是一无所知。盖因这乃是正庆帝的帝王手段,不好妄加评议,另一个也是在他这个恩师面前表达谦逊,等候聆听他的教诲。
    因此方守便叹:旁人皆羡贾清之权势地位,殊不知,伴君如伴虎,贾清能走到今日,除了机遇之外,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修养足够让他达到如此高度。
    这种修养不在外而在内。
    想到修养二字,方守心中忽然哂笑一番。
    这小子在朝野眼中的“修养”,可是“很好”呢!
    瞧瞧外面传的那些事,总之对方守这个守望天下的儒者来说,觉得甚荒唐!
    不过这么些年高居朝堂,方守对于为官为臣之道也算深谙,知道,若是贾清拥有一个和太正派的名声,对他而言,才是坏事。
    “你是个人情通达的人,家里的事为师也不便多言。但是为师还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