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内,听到这话的众夫人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
    她们大多都是走过这一趟的,知道规矩有多重!又事关重大,哪里敢不十二分小心?扭扭捏捏?贾清说的倒是轻松……
    贾母瞪了贾清一眼,心道他做事越来越没章法了。心中也无法,只得扭头对旁边的北静王妃等歉意的道:“我家这小子向来就是这样,让众位见笑了。”
    这里以北静王妃为尊。
    王妃笑道:“太夫人说笑了,这是宁侯心疼新妇呢。前儿王爷还说,皇上最喜欢的就是宁侯纯真随性的性子,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一点不作伪。可惜这一点旁人都学不来,只得艳羡罢了。”
    众人当然只能又是一笑。
    贾清如今掌管京营已经两年,威名贯彻神京城。而正庆帝对他不加掩饰的宠信与信任,更是让一干王公大臣们看红了眼。。。。。。
    甚至有传言说贾清可能是正庆帝遗落在贾家的私生子云云。
    对于这种传言,在上层贵族当中,当然只是一笑置之。
    王熙凤看着薛姨妈用一脸灿若午阳般的笑容看着贾清,脸上的满意都快说出话来了,因笑道:“老祖宗,我们还是快让他们拜天地吧,你没见二弟已经迫不及待了?”
    “呵呵。”贾母一笑道:“那就开始吧。”
    贾母旁边的一老婆子立马道:“新郎新娘拜天地咯~”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交拜~”
    “礼成~!”
    不过片刻功夫,大礼即成。王熙凤等人再也忍不住,合着三春姐妹上前就围着宝钗,一个个口中都赞说“太美了”等等。
    贾母道:“凤丫头,还不把宝丫头送到新房去?”
    “得勒,这就送。”王熙凤顾盼巧笑道。一边催促着丫鬟们送宝钗走。
    回头见旁边贾清脚步一抬,又立马推他道:“你做什么也去?现在还没到你入洞房的时候,你呀,还是出去把外头那些贵客招呼好了,再回来吧!”
    贾清瘪瘪嘴,他本来也没想着立马就要入洞房好叭!
    对着贾母、薛姨妈一拜,又对着堂内的众妇人一拜,贾清转身朝着前面而去。
    今日外面,贵客真不少。
    。。。…
    紫禁城,大明宫。
    正庆帝忽然问身边研磨的戴权道:“大皇子近来在做些什么?我听先生们说,他近来不大到上书房了?”
    戴权闻言手一顿,犹豫道:“大皇子近来,不怎么出府,倒是经常邀二皇子、四皇子过他府上吟诗作对,共赏美人。。。。。。
    今儿,二皇子和四皇子也去了。”
    正庆帝子女不多,只有五个。
    三个皇子,两个公主。
    正庆帝听了戴权的话眉头一皱。
    这两年很多人都隐晦的对他说起过,大皇子极力结交京中权贵、大臣,长袖善舞。
    他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他并不多在意。就算他要防备,也是防备他那个韬光养晦,几十年深藏不露的三皇兄,而不是注定会被他立为太子的大皇子。
    不过这几年,随着他的有意打压,康亲王也主动退让了,渐渐淡出朝堂,在皇城中做个闲散王爷。
    当王子腾几乎一举捣毁哥萨克老巢,使得俄国被迫递上降书。加上这一战之威,边关小国无不闻风丧胆,纷纷派人翻倍进贡,甚至派来皇子、世子为质。
    他的君权,一时威加海内。
    连太上皇都完全放弃了把控朝局,一心在龙华宫静心养病。
    经过这两年,朝堂也被他成功换洗,江南那伙子混账该杀的杀,该抄的抄,该贬的贬。
    眼见大楚在短短的两年之内重新焕发出新气象,他正准备大干一场,改变历朝历代百年必然颓废的定局,实现中兴。
    这个时候,别说大皇子,连太上皇复出都不能夺走他的君权。
    大皇子本来就被他寄予厚望,将来是要继承他的帝位的。多学习一些,总比像二儿子旻宁那样不学无术要好些。
    虽然心中认为大皇子这些举动不足以令他警惕。
    但他到底是帝王,对此事非常敏感。自然额外关注一些。
    这大皇子突然“不求上进”、“安分”了,反倒令他起了一些疑惑。
    “吴副统领现在何处?”
    戴权回道:“西郊帝陵出现漏水事件,万岁爷不是让胡统领派人去查看吗,胡统领便派了吴副统领去了。”
    正庆帝眉头皱的更深。
    戴权是一辈子服侍在皇子、皇帝身边的人,心思转动的也快,忽然明白正庆帝关心所在,想了想道:“万岁爷,还有一事。康亲王爷为生母庄贤太后在普灵寺祭生辰,已经十多日了。”
    正庆帝沉着道:“把卫立则宣进来,另外,再宣胡勇觐见。”
    卫立则是禁军左参领,胡勇,是禁军统领。

第七八四章 敬酒
    临近黄昏时的潇湘馆,萦绕着薄淡的氤氲之气。
    紫鹃在屋里没看见黛玉,四处找了找后,才在后院的抄手游廊上看见黛玉。
    黛玉坐在凉椅上,呆呆的望着院里一丛斑竹遮住的苍苔,紫鹃以为她又因时生悲,便上前为她披上一件长衫,道:“姑娘,我们回屋吧,椅子上凉。”
    黛玉头也不回,忽然道:“紫鹃,要不我们也去吃宝姐姐的喜酒如何?”
    “啊?”紫鹃没由来脸一红。
    亏她还以为黛玉又吃醋、伤感。谁知她竟生出这般心思!
    “姑娘,你说什么呢,你怎么能去呢!”紫鹃决心要打消黛玉这样危险的想法。
    黛玉嘴一撇,她就知道是这样。
    “可是,你不是说过,那年我被赐婚时家里摆了喜宴,宝姐姐也到场了,还帮着凤姐姐张罗?”
    “呃。。。。。。”
    紫鹃有些无言以对。
    听起来似乎两者相差不多。黛玉和宝钗本无大小之别,宝钗能够为她贺喜,她自然也能为宝钗贺喜。
    但是,怎么真要这么做就不像那么回事呢?
    黛玉这个时候跑过去,也太。。。。。。抢眼了!
    “哼,我知道宝姐姐行事圆润,具有章法,我不如她。你们都怕我过去碍眼。”黛玉愤愤道。
    紫鹃一想,似乎,还真是她说的那么回事。
    宝钗定亲在先,又是姐姐,以此两点再加上滴水不漏的处事风格,众人并不觉得她出现在喜宴(荣国府为贾清、黛玉庆贺的家宴,届时贾清黛玉皆不在场)上有何突兀不妥。
    但若是反过来,黛玉这会过去,估计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她了,生怕她做出点什么来。。。。。。
    所以,下午贾母等过去之时,也并没有叫上黛玉。
    黛玉自然也不想去。只是她想了一下午突然想通这个道理,一时不忿罢了。
    照这样来,虽然她身份上还压了宝钗一头,往后,众人怕是都把宝钗当“大奶奶”,把她当做“二奶奶”了!
    其实黛玉也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她只是觉得,这是宝钗故意为之。
    分明她那日可以不去参合她的事,但是她却去了。这就是故意要让众人看见她的大度,她的雅量。
    这是已经把她自己当做“姐姐”了。
    黛玉不忿的是这个。
    但是不忿归不忿,她确实做不到宝钗那样,这个时候过去喝她的喜酒。方才只是说说罢了。
    紫鹃笑了笑,道:“好了姑娘。你懒怠理俗务,这方面自然不如宝姑娘。再者你和宝姑娘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性子,宝姑娘行事大度,处处约束守礼,而姑娘这是率性而为。虽然旁人都说宝姑娘好,但是我瞧着,二爷却更喜欢姑娘呢!”
    黛玉抿嘴一笑,然后赶紧遮掩,口不对心道:“胡说,她更喜欢宝姐姐才对!”
    紫鹃也不和她做此辩驳,笑道:“姑娘既知二爷真心,也犯不上在这点上过于介怀。宝姑娘如此虽然博得名声,但是对姑娘实则并无不好。
    姑娘你忘了,为两年前二爷抄书那事,姑娘天天与二爷一处,而宝姑娘则自己在蘅芜苑。如此算来,姑娘其实是得了好处的。”
    “呸,那算什么好处!”黛玉反驳,随即却羞臊了。
    那段日子,她与贾清两个浓情蜜意,其间多少不能为外人道的事就从那时开始发生的。。。。。。
    导致,后来她只帮贾清抄了一卷,而宝钗,却抄了足足三卷呢。
    没办法,贾清每对她动一下小手小脚,她就要半天静不下心来。然后,效率下降不说,还老是出错,害她被贾清嘲笑呢。
    当然,经过这两年贾清孜孜不倦的努力,黛玉心胸早就更放开了。
    放在两年前,今日这样的情况她必是要落一阵眼泪的。
    可是如今,她却一点也不。
    虽然有贾清提前来打过预防针的功劳,但是她自己释怀才是最主要的。
    还有一事贾清偷偷给她说了,她说当年他在她父亲面前说过,要为她凑齐一百万银子的嫁妆,如今也已经准备好了。
    再加上她从扬州带回来的林家的家产,到时候她的嫁妆单子,绝对是亘古绝今的。
    宝姐姐的嫁妆虽然也罕异的丰厚,但是比起她的来,就没法比了。
    贾清甚至说了,她的嫁妆,比整个宁国府的家底还要厚的多!
    以后啊,就算宝姐姐管家,其实手里的“大权”还不如她。
    哼,他当然知道这是贾清为了让宝钗管家拿来忽悠她的说辞,但是她还是忍不住有些小得意。
    本来女子出嫁,比的东西就那几样,嫁妆就是其中最大的一项。
    旁人都说薛家豪富,但是如今她却在嫁妆丰厚上完胜,能叫她不得意?
    紫鹃和黛玉又说了几句,便扶她回屋。
    忽有小丫鬟来报说宝二爷来了。
    黛玉便让人请进来。
    。。。。。。
    贾家贵为后族,贾清作为贾家族长,是副其实的扛鼎人物,他的大婚来贺之人云集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人来的多,也有来的多的不好。
    比如说,这人一多,劝敬、灌酒的人就多了。
    虽然贾芸孝顺,一早就准备了自家酒庄上产的上等佳酿君子醉。这君子醉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改以往酒系的烈性,变得谦润温和,乃是贾家酒坊为了与传统名酒争夺市场的代表之作。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贾清要想摆脱外面这帮人,回去安度春宵,也绝非易事。
    好容易摆平了厅内的一二十桌人,贾清来到外头临阶的一桌,本意是一桌意思一下,谁知他这一出来,大家都离座过来敬酒。
    这外面的大多是一些家里的小辈,而且多为家中年轻男子,言语、行径就比大厅内肆意的多了。当然,贾清也随意多了。
    只吃了头一拨六七人的酒,贾清便笑道:“今日多谢大家赏光驾临,贾清本该与大家一醉方休,奈何等会还有差事要办,便不与诸位一一畅饮了。我先干为敬,诸位且随意。”
    说着接过贾芸递来的一杯酒,与几人示意一下,举头饮尽。
    众人虽然遗憾,也只好陪他饮尽,但是却不妨碍笑道:“今日侯爷还能有什么差事?难道是惦记着洞房花烛?”
    候虎如今也进军队历练了,但是为了喝贾清的喜酒,他专门告假回京。他生性跳脱好动,此时岂有不接茬的?
    “嘿,我说李三儿,你小子还懂不懂点人情世故了?咱们宁大侯爷说有差事自然是有差事的,洞房花烛难道不是差事?
    人家新媳妇长得跟天仙似的,这会子不惦记着洞房花烛,难道还认真在这儿陪咱们吃酒?
    再说,真要把他灌得走不动道了,让人家新娘子独守空房一夜,那我们罪过岂不是大了?
    所以,我们还是将息一些,让他赶紧喝完回去‘看’新娘子吧!”
    候虎义正辞严,要不是他着重在“看”字上加了重音,再加上一脸贱笑,众人都要以为他是个正经人了。
    “小侯将军说的有理。。。。。。”数位脾性相投的“正经人”附和笑道,同样贼贱贼贱的笑容。
    贾清灿然一笑,并不以为意。
    一时大家笑毕,众人也轮番敬完了酒,贾蓉又上来。
    他表现的郑重,来到贾清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神情有些“激动”,满目泪光道:“侄儿这些年来承蒙二叔不弃,一直对侄儿照顾有加,侄儿深感二叔慈爱之恩。
    以前是侄儿不争气,没能明白二叔的苦心。但是侄儿现在想通了,以后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也为悛儿做个好榜样。
    若是二叔能够帮衬侄儿,谋个外官,让侄儿和悛儿两母子能够有个倚仗,侄儿便是万死,也当铭记二叔的大恩大德。”
    贾蓉的头越埋越低,但是举着酒杯的双手却高高抬着,似乎因为决心痛改前非,又当面求官,心情有些激动紧张,以致于连手都用力过度而有些抖。
    场中其他人都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幕。
    宁国府的人员结构确实挺复杂趣味的,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听闻贾清治家有方,所以都乐意看看贾清会如何对待在他大婚之日求官的贾蓉。
    没有人感到贾蓉的举动意外突兀。以前是因为贾清未婚,现在贾清都成亲了,再留贾蓉在府里似乎是有点不合适。
    所以,贾蓉有这方面的担忧也属于平常。他这是在为自己某后路了。

第七八五章 刺客
    潇湘馆里,黛玉看着独自而来的贾宝玉,笑问道:“你不去吃宝姐姐的喜酒?”
    贾宝玉摇摇头:“去了,又回来了。我担心你,所以过来看一下。”
    黛玉罥烟眉一蹙,道:“你这话以后还是少说,不然往后嫂子进门,听了会不高兴。再说,我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贾政回京之前,已经替贾宝玉说好了亲事。
    是江南甄家的嫡女。
    甄家两年前因为亏空之事,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一度都以为甄家要完了,后来却没有。
    大家都知道,这大概是正庆帝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网开一面罢了。
    后来,甄家不知如何与贾政搭上了话,定了两家秦晋。
    回来贾母为这事还发过唠叨。贾宝玉是她的心肝宝贝,如今又是正儿八经的国舅爷,他的亲事如何能不好好斟酌?
    甄家虽然门第配得上,但她素来更重品貌。加之贾政事先没与她商量,只是派人写了信来,她如何能依?
    不过经过贾政好话说尽,到底她又派人去甄家看了那姑娘,然后才满意了。
    想来,姑娘长得自然是极好的。
    这也是贾宝玉不哭不闹的原因。
    他想的是:罢了,林妹妹都要嫁人了,自己又何必再执着不放呢?都说那甄家先时比我们家还贵气,同样养的众多女儿家。那甄茯小姐听闻又是其中极美的女子,想来定然也是宝姐姐、林妹妹这样天资国色的人物。如此女儿家嫁给自己,自己倒是玷污了人家。
    贾宝玉见黛玉对他有些淡漠,心中到底添了一层死灰,道:“妹妹何故如此待我,犹记先时妹妹刚到家里,有何话不是同我讲,我有何好东西或是新鲜事物,也是第一时间拿来与妹妹瞧,如何,竟成了今日这般?”
    贾宝玉说着,滴下泪来。
    黛玉一听,一时也有些感动。
    她七岁便进荣国府,刚来之时,确实与贾宝玉最为亲近。
    不过随即就被贾清吸引了过去。。。。。。
    贾宝玉在贾府一众男子当中,其实算得上是性情好的了,尤其对女孩子,格外用心照顾。
    她其实并不讨厌他。
    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与其他人相比,列如薛蟠、贾琏等,贾宝玉自然胜了不止一筹,但是与贾清相比,差距不能以道里计。
    但是他两偏偏又是同年的兄弟,众人哪里有不拿他们两比较的?
    一来二去,贾宝玉就犹如衬托红花的那片绿叶,丝毫光辉也没有了。特别是金钏之事过后,更是令他的形象一落千丈。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不那么受姐妹们欢迎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黛玉冷淡对他的真正原因。这个时代对男儿家真是额外的宽容,就算贾宝玉胆小、不负责任,“害”死了金钏,其实也并不能真的就让他在姐妹中完全失宠。
    事实上,如今除了湘云,三春姐妹对贾宝玉也算是亲近的。
    不过,不包括黛玉。
    因为,她要嫁人了!
    哪怕黛玉再超凡脱俗,行事任性,她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与别的男子亲近,这是最基本的妇德。
    所以,面对贾宝玉的倾情相诉,她只能道:“儿时之事,妹妹自然都是记得的。但是如今我们都长大了,二哥哥也马上就要娶嫂子了,我们自然不能像先时那般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以后我也会嫁到宁国府去,虽然还是分属一家人,到底身份不同了。
    所以,二哥哥也无需在在我身上多留心。听说未来的二嫂子是个品貌皆雅的女子,二哥哥若有心,只好好待她便是,我这里,以后二哥哥还是少来些为好。”
    黛玉说着,眼眶有些湿润,却不为贾宝玉,而是忽然觉得时光易逝,一转眼她都长大,论及嫁人了。
    贾宝玉却不这样以为,他以为黛玉心中还是有他的,一时心如刀绞,深恨造化弄人,竟让他与林妹妹之间成现在这个局面。
    可恨!
    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