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入红楼-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官回去之后,一定严加管教。下官保证,以后他绝对不敢再冲撞宁侯的亲眷!”
    堂内的众官员诧异,这张伯伦,居然这就认怂了?这可不像是总督府以往的作风。
    更让他们诧异的事还在后面。
    贾清冷笑一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押令孙上公堂,并不为他得罪了本侯!
    私闯民宅,威逼良家,纵毒蛇伤人,殴伤人口,如此这些,若是国法判他无罪,本侯绝对一句多的话不说,又何用本侯饶他!
    府尹大人,宣判吧!”
    “这。。。。。。”胖府尹有些为难。在张伯伦说出那般软话之后,连他都以为这事会就这么算了,谁知贾清竟然如此得理不饶人?又对他有何好处?
    猛然间想起贾清是天子近臣,张伯伦是太上皇宠臣,这,难道是今上要对张伯伦动手了么。。。。。。
    胖府尹一时坐立难安。
    张伯伦寒声道:“宁侯别忘了,下官这晚辈的腿已经折了。。。。。。”
    贾清嗤笑道:“怎么,张总督这是要治本侯的罪吗?”
    身上有爵位之人,地方官府是无权直接治罪的,需得先上报朝廷,着人通报宗人府。只有宗人府同意,地方官府才有权力治罪。
    这还只是普通爵位。像贾清这种超越品级的贵爵,只有朝廷才有资格审讯!
    张伯伦显然动怒了,冷冷道:“宁侯这是执意与下官过不去了?”
    他这总督,虽然才二品。但若是真把他当个二品官,那就太蠢笨了。
    一个总督,虽然是地方最高文职,但是对于陪都南京城来说,二品官太多了,如何会让人生畏到这个地步?
    原因只有一个,他是太上皇宠臣,安置在南京城,任总督一职已经超过二十年了!
    绝对的根深蒂固!
    他并不畏惧一个京中的权贵。
    贾清冲他招招手。张伯伦虽怒,但还是略近一步。
    贾清笑道:“听说南京城近来文人士子多有活跃,文风鼎盛。我若是回禀陛下,这一切都是总督府的功劳,张大人,你会不会感谢我呢?”
    贾清这话,并不算太小声。至少,旁边的府丞、通判等人,都听见了!
    众人心中齐齐打了个寒颤!
    太狠了。
    若是如此,怕是偌大的总督府,用不了几日,便会烟消云散了吧!
    近来江南文人士子主要干了什么?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虽然他们中多有暗中推波助澜的人,但是表面上,没有人敢与此事沾上关系!
    贾清恰在此时出现在南京城,本来就够引人遐想的了。要是他回去真这么对正庆帝讲,不管正庆帝相不相信,保管都会拿张伯伦出气!
    而且名正言顺,反正证词是贾清提供的,就算事后有人攻讦,也是贾清的罪过。这样杀鸡儆猴的好机会,正庆帝会放过?
    张伯伦一去,江南的局势,对于正庆帝来说,或许就好多了。。。。。。
    旁人都看的清的事,身处旋涡中间的张伯伦自然更加清楚!他瞳孔一缩再缩,最后死死的看了贾清一眼,转身找了个位置坐下。
    胖府尹大气不敢出,他一步一挪的走上案首,一时不知该做什么。虽然看出张伯伦是退了,但是任是谁都知道此时他心中的怒火。
    这个时候得罪他,他拿贾清没办法,要收拾他们,还是比较简单的。。。。。
    “南镇抚司詹大人到!”外面通传衙役道。
    张伯伦道:“宁侯好手段!”
    南京城有些权势的,就没有不知道他与詹旲之间恩怨的。这个时候詹旲出现在这里,不用猜也知道干什么来了。
    “张大人谬赞了。”贾清笑回。
    张伯伦强忍怒气,别过头不看贾清的嘴脸。
    。。。。。。
    一刻钟以后,张伯伦一甩袖子带着随从出了应天府衙门。
    他并没能带走张槐。
    “判了,判了,那天杀的张槐被判了,要吃牢饭呢!”
    “天呐,没想到世上还真有人能治总督府里人的罪!”
    “哈哈,果然是恶人还需恶人磨。。。。。。”
    “说什么呢,宁侯是惩奸除恶的好人!”
    应天府衙门之前,围观看戏的老百姓们慢慢散去。但是可想,这件事,会迅速的在南京城传开。
    总督府,不再是不可招惹的神话!

第七六五章 贫嘴
    “犹记侯爷当年剿灭白莲教之风采,如今不过几年,侯爷是越发的尊荣了。
    今日既幸得见侯爷,下官已命人在醉远楼定了雅号,请侯爷移步小酌几杯。。。。。。”
    出了应天府衙门,詹旲对贾清发出邀请。
    贾清辞道:“今日就免了,我还有事不宜在南京城多待。待下回吧,下回换我请詹大人。”
    詹旲略显遗憾,也不强求,又道:“今日侯爷大发神威,令张老儿颜面扫地……下官恐他心生忌恨,还请侯爷多加提防才是。”
    詹旲说的轻便,神色却颇为郑重。
    与这只老狐狸在南京斗了这么久,他太清楚对方的脾性了。
    之前贾清派人告诉他,让他帮忙搜罗一些张槐的罪证送过来。如此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因此,在贾清给他张槐安排的几点罪证之上,詹旲又虚实难辨的给他按了几点罪名,管叫他牢底坐穿。
    贾清如此打张伯伦的脸,他怕贾清中对方的暗算。
    贾清摇摇头,道:“无妨,他若是真敢出手,我管叫他后悔生人。”
    贾清作为天子近臣,比詹旲等人更加清楚京城的局势。若有可能,正庆帝比谁都希望打破江南的局面。
    这也是他今日大张旗鼓的原因之一。既然出手了,就大大方方的出手,也让正庆帝知道他的心之所向。
    这是表忠心。
    虽与他之前暂且明哲保身的想法相背,但细想如此似乎更好。
    他既然靠的是圣眷,便不妨让这份圣眷再浓烈些!
    反正迟早都要和这些人对上。
    再说,贾清早知道这个张伯伦不是什么好东西。南京城,什么青楼、赌坊,好多都是他的。
    一个敢堂而皇之让家下人开青楼的官员,能是什么好鸟?
    这也就是,总督府在南京的名声臭名昭著的原因。
    踩着这样的货色刷存在感,贾清一点压力也没有。再者,贾清有预感,正庆帝是真的要对江南这些老顽固出手了。
    甄家,便是第一个。。。。。。
    谈起甄家,贾清有些犹豫。说起来,两家关系着实不浅呢,这一次,自己到底该不该出手帮衬帮衬?
    ……
    ……
    薛家,薛蝌满脸喜色的对薛母道:“母亲,张槐的事,已经彻底解决了。是清世兄亲自去衙门,逼那府尹断的案,已经把那张槐抓进去了。连张总督亲自来说情也没用呢。”
    薛母惊诧道:“他有那么大体面,比总督的情面还大?”
    薛母年轻时虽然生的好,但到底出身小门小户,后来嫁给薛逍,也不过是操持家务,抚养儿子女儿。在她眼里,总督已经是最大的那一起官儿了,往日里亲戚邻里们谈起,无不敬畏。
    “母亲不知道,清世兄是侯爷呢!那府尹在清世兄面前,连坐都不敢坐,可威风了。”
    薛母一愣,侯爷?这个词意思就太明显了,哪怕是村妇乞丐也能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以前只知道贾清身份贵重,却也没想到贵到这个地步,竟是那戏文中的侯爷!
    看着自己这个素日里沉稳持重的儿子此时眼中满是激动,薛母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好道:“原来如此,难怪之前听他口吻,竟不把总督府放在眼里。想来他那样尊贵的人,往里日见过的王公大臣多了去了。亏我之前还为他担心。
    怎么之前没听你大娘说起呢?”
    “我听说,清世兄也是近来才得封侯爵的。如此的话,大娘来不及告诉我们也是有的。”
    薛母点头,叹道:“宝钗丫头是个有福气的,相中了这般尊贵的一个郎君。瞧他行为举动,都透露出大家风范,而且连我们这样隔了房的亲戚也这般照顾,想来对你们宝钗姐姐也是极为看重的。所谓爱屋及乌,就是这般了。
    不过纵然如此,过些日子你们随他上京,也要恭敬些,免得给他留下不知礼数的印象。到时候再搭上你们宝钗姐姐的名声那就不好了,特别是你琴儿,你可听明白了?”
    自来家门门风便是娶妻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一门姐妹之间,一个差了,便连其他姐妹也受指点。薛母就怕宝琴使性子,要是让贾清嫌恶,带累宝钗,那她臊也臊死了。
    “是。”薛蝌与宝琴都应了。只是宝琴心中却有些不赞同母亲的话。
    他也就在母亲你们面前装得大方知礼罢了,实际上却是个轻薄之人。随行带那么多侍妾便罢了,竟还对自己这个小姨妹说,实在轻浮得很。
    ……
    苏州与金陵城离得并不太远。贾清在南京耽搁了两日,再骑快马,竟也只比黛玉等人晚半日抵达苏州。
    此时的苏州城怀仁街,林府。黛玉正坐在后堂正厅,聆听钟姨娘的“谆谆教诲”。她用心的听着钟姨娘和她分析林家老宅各房情况、主事人品性如何以及苏州各世家大族、官员前来吊丧者该如何应对。
    黛玉很聪慧,这些钟姨娘几乎只是一说她便明白了。
    一时香菱高兴来说:“姑娘,二爷来了,如今正去灵堂呢!”
    黛玉心中一喜。她知道只有贾清从南京来了,才能让香菱专门跑来回她。
    “姨娘,我去看看父亲……”黛玉腼腆道。
    钟姨娘一笑:“去吧。”
    她知道黛玉几个月没见着贾清,心里怕是早就思量的紧了,也没笑话她。反正如今刚到苏州,还在安置。吊丧的事宜,都安排在明日以后,暂时还不需要黛玉做什么。
    黛玉行了一礼,立马带着香菱往外走。她与宝钗不同,想见贾清,她便定要去见的……
    到了林家祠堂门口,远远就看到一个挺直的身影跪在灵前。黛玉忽然双眼噙泪,一步一步走进里面去。
    那人似有所感,缓缓回头,露出一张日思夜想及至于有些陌生的脸。忽然,他嘴角上扬,展露一个灿烂的笑容,道:“林妹妹,好久不见。”
    这一笑,顿时将所有陌生感全部抛失。黛玉泪水夺眶而出,盯着贾清,哽咽不能语。
    贾清不在的这些日子,她经历了太多太多,但是她很坚强,除了在贾母跟前,几乎未曾大哭过。可是如今看见贾清,她却怎么也控制不住了。
    “唉。”贾清一声轻叹,站起来,上前揽着她娇弱的身子,轻拍其背,安慰着她。
    黛玉哭声更甚,身子抽噎,几不能遮掩。
    见状,贾清只得捧起她的脸,低头一吻。
    哭声顿止。
    黛玉身子都软了,沉溺在天旋地转之中无法自拔。
    “好了,等会被别人看到,该骂我们两个不孝了。”
    贾清的声音唤醒了黛玉,黛玉睁眼一瞧,才发现贾清已经松开她的脸,正居高临下,戏谑的看着她呢。
    “呀~”黛玉心中一窘,立马推开贾清,低头整理自己的仪容。
    却也没什么可整理的……
    贾清见她找不到掩饰尴尬的方式,有些手足无措,顿时呵呵笑了起来。谁知,黛玉听到了,抬起头,一道锐利中带着浓浓威胁之意的眼神射过来,贾清立马不敢再笑。眼睛一转,贾清又道:“人都说,要想俏,一身孝。这句话放在别人身上未必真,但是放在我林妹妹身上,那可真是千真万确!本来我家林妹妹就是天上地下难得一见的绝世美人儿,如今这副模样,怕是连天上的仙女也比不得了!”
    “贫嘴。”
    虽然是嗔怪,但是她绣帕掩嘴而笑那一刹的风情,直让贾清挪不开眼。
    “呆子!”
    黛玉又娇声骂道。察觉此情此景有些打情骂俏的嫌疑,在此间实为不妥。便收敛起心态,走到贾清身边,郑重的屈膝在蒲团上跪下,拜三拜。
    贾清效之。
    黛玉侧头瞄了他一眼,小嘴一扬,什么话也没说,就这么与贾清一道,心有灵犀一般,跪着守灵。

第七六六章 产业
    一连十几日,贾清与黛玉两人几乎都腻在一起。
    一起起坐吃饭,一起守灵,除了夜里不曾同榻之外,能够待在一起的时间都待在一起了。
    黛玉也几乎忘了与钟姨娘的承诺,有贾清在,她才懒得去伤那些脑筋,都让贾清代她做了。
    她是一时半会也不想离开贾清的左右。
    或许也是知道,等回京之后,这样的机会就难得了。
    而旁人都知道黛玉被赐婚给贾清,对于两人之间的亲密,也没有多的话好说。
    主要是不敢。
    贾清与黛玉,一个是侯爷,一个是县主,诽谤这两人,可是大罪!
    这一日,贾清与黛玉跪完两个时辰,起身去茶厅略歇一歇。
    贾琏来问,林家所有祖产,包括店铺、田庄、宅院、珍玩古董,在苏州所属不少,问贾清该如何安置。
    贾清道:“除了祖宗祭田留下,在林家族人当中,寻一个老实本分的,带来与我过目,我来安排他过继到义父名下,承嗣。其余的家产,包括所有祖产和义父生前的积产,全部清点、折现,与林妹妹带回京去!”
    贾琏道:“如此,就怕林家的人有话说。。。。。。”
    “不用理会!”
    “好。”
    贾琏复杂难明的看了贾清一眼,带着林忠等人下去办事去了。
    此时黛玉对贾清道:“我又不在乎那些,何苦都带回去?”
    贾清笑说:“小没良心的,我这是帮你敛财呢,你还反过来埋怨我?”
    黛玉俏脸一红:“那也犯不着都带了回去,我要那么多银子作甚?没得叫那些长辈们埋怨我!”
    “呵呵,妹妹是清高洁净之人,岂不知道钱财最是蒙人心神之物。
    留下这些东西来,那些各房各户的人哪个见了不眼热?白白生事!
    索性我们都带了走,绝了他们的念头,岂不大家安生?
    况且,妹妹家里以前也是列侯传家,家中祭田便是七八千亩。这些祭田,每年产个一二千两银子还是不难的,足够他们承嗣的一家富足的过日子了。
    倘或将来他们子嗣当中有出息的,到时候我们再帮衬一把,再现林家祖上荣光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不行,就在苏州做个富足的乡绅吧,也未免不是个好的结果。”
    宗族祭田,别说自家人不能卖。就是子孙犯了事,抄没家产充公,祭田之类的东西也是不入官的。
    贾清只给林家留下这些东西,他们自然没了念头。
    本来,这些东西都是黛玉的。留与不留,全在黛玉个人意愿,又岂容旁人置喙。
    “哼,你既这么会说,那依你便是。”黛玉与林家那些隔房的族人本就不亲,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与贾清争执。
    贾清调笑道:“小富婆,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呸,说的忒难听了!”黛玉做狠状,上来要挠贾清,并道:“京城里谁人不知道你宁国府二爷是有名的财神,在你这个大。。。。。。大富翁面前,我们林家这点家产,算的了什么?”
    黛玉揪住贾清的脸颊,意在吓唬。手上的力道,跟按摩没什么差别。
    贾清岂能怕她,一个用劲就把她搂住,笑道:“好好好,我们翁婆一家亲,岂不是刚刚好,天生一对?”
    “噗嗤~”紫鹃上来添茶,闻言喷笑出声,手里的茶壶都差点端不稳了。
    贾清不满的看着她,直到她知趣的退下去。
    黛玉面色发烫,扑在贾清怀里不敢见人。
    但是她并不心慌。
    以前她不敢与贾清过分亲近,现在,她与贾清婚事已定,她什么都不怕了!
    贾清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心中爱极了这个人儿,抱着她感受了一会温存,便拍拍她的秀背,道:“走,该去祠堂了。再过三日,便足了七七之数,也该让义父入土为安了。”
    “嗯,都听你的。”黛玉道。
    她,有点懒。。。。。。
    。。。。。。
    贾清与礼部的官员已经议定了林如海的安葬之处,便在城外林家的祖坟山上。
    那里,同样与贾家的祖坟一般,有人看守。不过,与贾家专门建了家庙不一样,林家祖坟,并没有这么大张旗鼓,只有两位老仆看守,每年从林家领些银米。
    贾清见了觉得不妥。林如海如今的身份可是辅国公,比之先辈列侯的身份也不差。他的下葬之处,不该如此凄清。
    于是贾清命人妨贾家宗庙,在外面修建道观,供奉香火。
    这点钱,无论是对贾清还是黛玉来说,都微不足道。
    这些小事也不用多多赘述,只说三日后林如海下葬,整个苏州城,不单礼部主持的送灵队伍以及林家宗族之人,便连城内文武官员,不拘大小,全部赶往送灵。
    加上各府的家下人、随从,浩浩荡荡两三千人,排了竟有一里半远,堵住了苏州城最宽敞的街市。
    一时之间,成为整个苏州城最令人注目的大事。
    城内百姓都知道,林家,又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是辅国公爵位呢。
    不过,毕竟人死烟灭。
    这样的盛况,也不过维持了两三日的功夫,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