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耀法兰西-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以虔诚的信念向仁慈的上帝祈祷,期盼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毫无疑问,安德鲁以波兰摄政王储的身份,即将公开署名发表于《费加罗报》首页的这篇社论,意在纪念弗雷德里克六世领导的丹麦王国在波罗的海诸国之中,率先“废黜万恶农奴制”五周年的赞美词,自然带有非常强烈的政治目的。
首先,安德鲁通过赞誉丹麦摄政王“解放农奴”的非凡善举,向那位弗雷德里克六世以及丹麦国民们示好,希望法国、丹麦、瑞典、波兰与波美拉尼亚大公国这五个波罗的海国家能携手共进,反击该死的英国佬。至于瑞典的南方舰队,以及原本要进攻日德兰半岛的5万法瑞联军,将改为支持遭遇不幸的丹麦盟友。
其次,安德鲁想在法俄战争进入最后收官之战时,继续给华沙的贵族议会施加强大的政治压力,明确表示波兰王储殿下将继续他的废黜农奴制之举;
最后,安德鲁也通过这篇发表于《费加罗报》上的社论,向欧洲各国的温和雅各宾派表明自己身为“革…命之子”的立场并没有变化。安德鲁将一如既往的废黜那些不合理封建制度,并将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理念传达给全欧洲。
当然,安德鲁的反俄盟友不止这些,还包括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方向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里海、高加索一带正在新起的波斯帝国。
尽管数月前,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三世曾经明确拒绝了法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的出兵请求,表示未来10年内,奥斯曼帝国绝不可能同俄国在黑海附近重新开战。但到兰斯大使表示将撤销所有军事援助后,这位塞利姆三世有条件的妥协了。
不过,年轻的苏丹王没有下令由法国教官一手培养起来的土耳其新军进攻俄国及其附庸占领的巴尔干半岛,而是派出了一支由数艘快速巡洋舰组成的黑海分舰队,在靠近已成为俄国领海的克里木半岛与塞瓦斯托波尔军港附近进行了一场来去匆匆的武装巡游。
在乌沙科夫指挥的俄国黑海舰队出港迎战前,这支土耳其海军都跑得无影无踪了。这总算也完成了法国大使的出兵要求。尽管俄土双方海军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克制,始终一弹未发,但土耳其海军的这次武装巡游也足以令俄国的黑海舰队紧张了好一阵子。以至于俄国枢密院和沙皇保罗一世都不敢把功勋卓著的乌沙科夫将军调往波罗的海舰队,负责对法瑞两国联合舰队的海上战斗。
当俄国涅曼河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达圣彼得堡时,沙皇保罗一世为了抽调更多的军队抵抗法国人即将发动的新一轮攻势,下令放弃援助被波斯帝国虎视眈眈的格鲁吉亚王国;继而将驻扎里海与高加索一带,由瓦列利安·祖博夫伯爵率领4万步兵和2。2万骑兵,以及上百名火炮,尽数调往立窝尼亚地区。
……
“我信你个鬼,你们这两个糟老头子都坏得很!”这是安德鲁在一周之内第二次说出这句话,仅仅将人称单数你改为了复数你们。
前一个坏老头属于俄国人鲁缅采夫,想着让法军统帅去迫使圣彼得堡方面同意俄国元帅的投降;至于安德鲁嘴里的另一个糟老头子,就是千年老宅男康德。
那是在两天前的一场赌约中,安德鲁居然输给了以千年不变而著称的康德。那是后者在50年里第一次破天荒的主动允许一位女人(康德妹妹)进入自己的大学公寓楼。
而作为输的一方,安德鲁不得不将克莱佩达,也就是东普鲁士人时不时常念叨的默默尔城,划归波美拉尼亚大公国统治。在这之前,安德鲁曾一度宣称要将克莱佩达交给波兰或是立陶宛。
今年入秋以来,由于受到残酷而血腥的柯尼斯堡围城战的影响,康德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尤其是记忆利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有医生建议康德如果和亲人待在一起将有助于恢复健康。
于是,管家瓦西安斯基想去请来小康德老先生6岁的独居亲妹妹来大学公寓楼里照顾自己的哥哥。按照管家的话说,长期接受康德援助的这个妹妹与康德长得很像,而且品格一样的和蔼可亲,身体健康,很有着精神和活力。
然而,老宅男似乎很不习惯于女人在身边服侍,哪怕是亲妹妹与自己多说几句话也会感觉别扭。因而他拒绝了医生、管家与众多朋友们的建议。
基于对老校长健康的担忧,柯尼斯堡大学校务委员会就向安德鲁统帅请求帮助,希望后者能说服康德老先生。
于是便有了安德鲁与康德的这场赌约。
第388章 法兰西研究院与国民义务教育
尽管安德鲁在表面上不愿意承认,但内心还是意识到自己被千年老宅男联合柯尼斯堡大学校务会的一干教授们蒙骗了,就连康德的老管家与妹妹同样参与了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然而事实上,安德鲁被德国文人们“欺骗”的事件也并非第一次,早在柏林就有好几桩,但心知肚明的穿越者每次都表现的乐不思疲。
这是属于收买人心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全世界的文人学者几乎都有一个共性,明明是一件自己很想做、很期待的事情,嘴巴却在不断说着“不要、千万不要”,但双手已将衣袋拉开。
这或许有些虚伪,但确是诸多手无缚鸡之力文人的处世之道。可偏偏欧洲各国君主们就喜欢文人的这种调调,无论是专…制的国王,还是开明的君主,或是两者的结合体。需要指出的,18世纪欧洲有名望的君主大多属于最后一种。这其中就包括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与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于是乎,伏尔泰可以在腓特烈大帝筵席上公然奚落主人不喜欢女人的怪癖,却不妨碍他从普鲁士君主那里不断获得金钱,以及人身的安全保障。
当叶卡捷琳娜二世想邀请伏尔泰访问圣彼得堡时,那位欧洲启蒙时代伟大而犀利的智者居然写信讥讽说:“抱歉,尊敬的陛下!您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女人!”对此,叶卡捷琳娜二世仅仅一笑了之,不仅继续保持与伏尔泰的书信联络,还指示俄国驻巴黎大使在伏尔泰每年的生日当天,送去来自俄国女沙皇的赏金。
在安德鲁发迹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原本是看不惯这类文人的。所以,接盘法兰西科学院的兰斯科学院,其中的科学家和学者尽属于理工化学之类的著名人物,而极少有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以及音乐家什么的。即便是以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闻名于世的孔多塞侯爵,被后世称之为“法兰西最后一位启蒙思想家”的他,在重新入选兰斯科学院的标签却是一名卓越数学家的身份。
毫无疑问,上述缘由都来自独…裁者的个人喜好与厌恶。不过这种状况在第二次法普战争期间开始改变。在柏林的数次学者聚会上,安德鲁逐渐意识到,那些性格冲动的思想家、作家与哲人才是勇敢反击封建愚昧的第一道前沿阵地。
被安德鲁定义的理工类科学家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日常工作不过是在延续、研究与验证哲学家提出的理论;至于工程师与发明家就是将上述人类的丰硕精神食粮最终物质化,实现概念中的东西,并造福于普罗大众。
就在半年前,兰斯科学院常务委员会的一次日常例会中,委员们一致决定将兰斯科学院恢复为它的最初名字,“法兰西研究院”,而不仅限于理工类。
作为该院最大资助者兼常委会一员的安德鲁也公开支持了孔多塞院士提出的一项提案,即将在两到三年内逐渐恢复法兰西研究院的所有五大学院。上述五大学院包括法兰西学院、文史科学院、科学院、美术院、伦理政治科学院。
其中作为理工类的科学院已经在兰斯土地上茁壮成长了近3年,而在今年4月间恢复的就是法兰西学院。历史上,法兰西研究院中最著名,最有名气的就是法兰西学院。它是1635年由当时的法国的著名权相,红衣大主教黎塞留公爵下令创办的,专事语言文学研究、维护法语纯洁性与标准化。
也是在这次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安德鲁欣然接受了拉瓦锡院长代表法兰西研究院授予自己的科学院院士一职。这主要是基于安德鲁…弗兰克参与了牛痘天花疫苗的研发(世界上第一位牛痘接种者),也同样涉及安德鲁提出了数学领域著名的四色问题,还有对热力学领域有了前瞻性的看法(被后世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以及医疗救护与卫生消毒方面的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与此同时,那位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英国蒸汽机工程师瓦特也被授予法兰西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半年之后,法兰西研究院再度授予了3位德国籍院士(外籍院士):康德以及他的两个学生歌德和席勒。当歌德在魏玛、席勒于柏林分别收到法兰西研究院发来的入院邀请后,欣喜如狂的他们立刻抛弃了所有工作和应酬,在第一时间里乘坐长途马车赶往兰斯,并在法兰西研究院的学术大厅里公开阐明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最新成果,最终从孔多塞院士手中接过了代表崇高荣誉的外籍院士证书。
从17世纪开始,欧洲的主要列强中法国、英国、瑞典、奥地利、普鲁士与俄罗斯,甚至是最保守的西班牙也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科学院(研究院)。但其中历史最悠久、荣誉级别最高的,毫无疑问就是傲视全欧洲的法兰西研究院。
从黎塞留公爵开始,路易十三、路易十四一直延续到路易十六,法兰西历代统治者都将大量的金钱和荣誉堆砌在法兰西研究院的学术大厅的殿堂之上。
等到大革…命爆发之后的第三年,长裤汉的野蛮取代了巴黎的文明。正当欧洲的学者和科学家纷纷惋惜于法兰西研究院的衰落,准备悼念它的英年早逝之际,安德鲁下却令在兰斯重建这座研究院,差不多是全盘继承了路易时代开启的著名学术机构。尽管它的名字有了少许变化,且更侧重于理工类的研究与发明。
在安德鲁以征服者的高傲姿态进驻法军占领下的柏林城时,这位兰斯的独…裁者很是高调的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动用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塑造法兰西科学院的崇高地位时,那位依然不愿意增加拨款给柏林科学院的普鲁士君主,就已经彻底输给了我。”
这句非常装…逼的话,来自穿越者效仿另一时空的普法战争之后,德二帝国某位大佬的名言,“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事实上,兰斯法国的义务教育从三年前开始,已在经济状况最好的马恩省实施了试点,随后德国人洪堡兄弟“应邀”加入联省政…府的教育部门。
1793年之后,新成立的兰斯内阁政…府开始将义务教育向其管辖下的北方15省,大比利时9省,以及西德意志12省(莱茵河以西、以南的地区)做逐步推广,开始规定了国民教育义务性、免费和世俗化原则(减少宗教干涉公共教育)。
为此,安德鲁以最高统帅的名义下令组建领导和管理36省的各级教育工作的公共教育部,内阁首席部长普利欧亲自担当教育部长,而洪堡兄弟从旁辅助。
按照安德鲁的设想:在未来10年内,35岁以下国民识字率与基本读写能力必须提升到65%;等到20年之后,教育必须在法国必须成为一种强制的义务,而被所有国民认识与接受;再到30年时,整个法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必须达到90%。(另一时空的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7。5%!)
在洪堡写给康德老师的书信中,提及了安德鲁和兰斯法国对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他说:在兰斯,安德鲁要求他的内阁财相优先拨款三个部门,分别是军队、科学院与公共教育部。其中军费大都来自外债,为了筹集高额的军费,安德鲁已经向证券市场的商人们抵押了北美的圣路易斯安那和加勒比各岛屿的殖民地,另外还包括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等地,但绝不向国民多征收一法郎的军费。
科学院与公共教育部取自国内的财税款以及私人捐赠。那位最高统帅公开表示将自己在联合集团的30%收入无偿贡献给科学院与公共教育事业。
上行下效。军政部门的各个长官也纷纷效仿兰斯法国的君主,将其家庭收入的10%到20%捐献出来。在内阁财政部里,已有人开始讨论将这类捐献税务化、制度化,使其成为一种国民教育税。
不仅如此,国民教育的问题除了经费难题外,更多问题是在于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尽管拥有近两千万人口的兰斯法国正不停的开办各类师范院校,还不断的从南方法国以及邻国高薪聘请教育老师,但仍感觉远远不够。
于是,安德鲁下令所有政府部门人员,甚至是国内驻防的军事部门的各级长官,都要积极参与当地政…府“国民教育计划”,利用闲暇时间给学生们上课辅导。上述做法,已经作为官员们职务提拔和军官们军衔晋升的标准之一。
对此,威廉·冯·洪堡不无悲哀的说道:“未来50年内,法兰西将一直站在德意志的面前……我们自誉为法国的伴侣,但最终不过是个情人罢了。”
1792年之前,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大约有两百个邦国。等到兰斯法国的军队入侵德意志之后,德意志邦国的实际数目已减少了大约30%。数周前,曾作为无数德意志学者最后希望的普鲁士王国,也最终灭亡于安德鲁之手。
令洪堡越发绝望的,除了已经灭亡的普鲁士及其盟友之外,其他的德意志邦国压根就不敢反抗兰斯法国的侵略,去纷纷效仿萨克森选帝侯献媚于来自法国的独…裁者。至于奥地利,他们至今还没能从比利时的惨败中走出来,只敢欺负同样处于分裂状况的北意大利诸侯,与巴黎法国的军队在阿尔卑斯山打防御战。
……
第389章 消逝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由于老宅男康德一如既往的不愿意离开柯尼斯堡,前往1500公里外的兰斯学术中心里,接受法兰西研究院(法兰西学会)授予他的外籍院士的崇高荣誉。不得已,负责外籍院士遴选与评定的孔多塞侯爵只能写信给安德鲁,委托后者以法兰西院士的身份为伊曼努尔·康德颁发这份外籍院士证书。
依照常理,康德教授接受法兰西外籍院士的这类尊崇荣耀之事,应该放在柯尼斯堡大学的学术殿堂,或是市政厅的宏伟大楼里隆重举行。然而,康德却拒绝了学校评议会和市政厅的各自主张,他希望安德鲁院士能将颁发仪式的地点放在他自己的家中。
因为康德希望他的老朋友兼好邻居,那位“敏锐而耿直的格林”,也能亲眼目睹看到自己获得这份无上荣誉。此时,作为出版商人的格林已身患重疾,近十年来的他一直只能在床上忍受着病痛折磨,估计很难熬过1793年的冬天。
尽管康德老先生几乎一辈子都宅在柯尼斯堡,但他依然是个喜好交游的人,社会性很强,不是许多人认识的孤单、闭塞甚至是滑稽的人物。那是与高雅之人的对话和交谈,对于“康德哲学”的养成与塑造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康德这类并不过分的特殊要求,安德鲁也欣然接受了。
康德的房子位于柯尼斯堡大学的北面,坐落在一个平日里车马稀疏,比较适合徒步的马路旁边。房子的背后是大片城市花园、护城河和教堂,以及有几百年历史的中世纪古堡,古堡中有尖塔、监狱、猫头鹰和云雀。
尽管冬季缺乏风景,但安德鲁相信柯尼斯堡的春天和夏天,这一带会非常浪漫。惟一的缺憾是身为哲学家的康德并没有真正乐在其中,他只是专注于头顶的浩瀚星空,深藏于内心的道德良知,以及他始终惦记的哲学课程。
安德鲁眼前的这栋房子明显有点老了,屋顶与屋檐浮现斑驳杂乱的难堪颜色,估计也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没能再翻新。出于安保上的需要,在康德家四周的1百米范围内,法国宪兵队已提前数小时划出了一道道警戒线,所有马车都被停放于宪兵指定的位置,而且只允许有特别通行证的人徒步进入康德教授的房子。
由于安德鲁此次的身份代表着法兰西学会,所以,身穿深色燕尾服的他仅仅带了圣西尔作为自己近身随从。这位“冷枭将军”也是康德哲学的仰慕者,在圣多明各镇压黑奴叛乱的两年时间里,圣西尔拜读了康德的所有著作。等到近卫师团驻防柯尼斯堡期间,圣西尔一有空闲就来柯尼斯堡大学里旁听康德教授的哲学课程。为此,他支付了整整一个学年高达一百塔勒的旁听费。
整个屋子里,率先出来欢迎安德鲁的是一只狗和一只猫。狗是温顺的拉布拉多犬,传说中康德教授的“守护骑士”;至于那只高冷的猫咪,属于厨娘的宠物。
在老管家的殷勤邀请下,安德鲁拾阶走上楼,进入朴拙简陋的且有些油烟的前厅。左边是一间餐厅,几个仆人正在餐桌作为摆放各式餐具,为客人们的午餐张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