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耀法兰西-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些年中,雅典人使他们的帝国日益强大,因而也大大地增加了他们自己国家的权势。斯巴达人虽然知道雅典势力的扩大,但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制止它;在大部分的时间内,他们仍然保持冷静的态度,因为在传统上,他们如果不是被迫而作战的时候,他们总是迟迟而作战的;
  同时,也因为他们自己国内的战争,他们不能采取军事行动。所以最后,雅典的势力达到顶点,人人都能够清楚地看见了;同时,雅典人开始侵略斯巴达的盟国了。在这时候,斯巴达人感觉到这种形势不能再容忍下去了,所以决定发动现在这次战争,企图以全力进攻,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想消灭雅典的势力。”
  于是,修昔底德在文中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安德鲁对此的通俗解释是,“当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我将其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纵观自16世纪以来,当欧洲的每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8例,而且全部爆发了战争,其中大半数都与英国有关,诸如英西战争、英荷战争、三十年战争,英法战争,三次王位继承战与七年战争等。所以说,修昔底德陷阱已成为欧洲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铁律。”
  事实上,“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大约是在另一时空中的2012年,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首任院长、国际问题专家格雷厄姆·艾利森首先提出来的。回到18世纪时,安德鲁自然将这种理论毫不客气的据为己有,用于处理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矛盾关系。
  基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考虑,安德鲁才决定彻底灭亡普鲁士,摧毁掉整合德意志精神的脊梁,令其50年内不能对法国造成任何威胁;至于东方的俄国,安德鲁接触的越多,就越不将这个野蛮民族视为对手。当然,安德鲁也不会效仿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拿破仑皇帝,傻乎乎的跑去征服有冬将军帮助的俄国。
  唯独海峡对岸的英国,才是最大的威胁。
  数天后,丹麦那边传来安德鲁期待已久的消息。英国大西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在巡航时,未经过丹麦海军的授权便直接闯入厄勒海峡,使得丹英两国爆发了一场严重海上冲突。战斗初期,由于丹麦舰队有组织的抵抗,一艘英舰遭受重创,但在其他英国战舰的猛烈打击下,数量更多的丹麦舰队反而损失惨重……
  此战,仅有9艘战舰的英国大西洋舰队分舰队在自身被击伤1艘的情况下,击沉与缴获了30多艘丹麦舰船之后,大获全胜的扬长而去。


第377章 奥日什…卢瑟攻防战(1)
  1793年11月初,安德鲁在柯尼斯堡的临时统帅部里签署了一道法令,将派遣军队(明为效忠霍亨索伦家族的数千普鲁士官兵,实为驱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护送已正式宣布退位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其子摄政王威廉三世,还有其他的普鲁士王室成员,分批前往1万海里外的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的鲸湾港。
  尽管整个德意志都为法国征服者的这一疯狂举动而感到震惊,但除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大公弗朗茨二世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向兰斯法国发出了一份不痛不痒的外交抗议声明之外,其他上百个德意志邦国的君主们一个个都保持了缄默,他们默默注视着昔日强横无比的普鲁士王国与霍亨索伦家族被安德鲁法国剔除了德意志帝国的大家庭。
  整个1793年的欧洲,当下唯一能阻止法国东方方面军的10万俄国大军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失败之后,其残余部队正仓皇朝涅曼河东岸方向逃窜。或许下一步,等到明年开春之际,安德鲁就会命令他的无敌雄狮继续进攻圣彼得堡或莫斯科。
  毫无疑问,安德鲁法国的强大已令德意志的君主们感到窒息,无法加以反抗,但他们内心或许也会有一丝窃喜,那是征服者信守了承诺,公开表示不会将原有的普鲁士王国及其奴仆国的土地割让给非德意志国家,诸如兰斯法国或是波兰。
  此外,安德鲁还暗示,一旦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能够接纳波美拉尼亚大公国,他将允许上西里西亚地区从萨克森公国手中(实为法军控制),回归来自柏林的统治;但作为交换,整个东普鲁士必须将割让给波兰,仅仅是保留柯尼斯堡南北方向110公里还有以东180公里的范围。其面积比起现在的加列宁格勒(俄国飞地)要大一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德鲁是为柯尼斯堡大学里的老宅男康德保留了这一片土地。
  由于征服者已事先同德意志学者们达成妥协,使得原普鲁士地区民众反对法国占领军的声音非常微弱。即便是德意志历史上的那个超级大愤青费希特教授也放弃了反法口号。不过他并不打算效仿朋友们献媚于法国独…裁者,而是准备跟随被流放的普鲁士王室,一同赶往万里之外的西南非洲,准备在那里重建普鲁士。
  事实上,就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以东的人种来说,整个东普鲁士与波兰地区同属于西斯拉夫人。所不同的,只是一个信仰路德行新教,已经习惯于说德语了;另一个继续信奉正统的罗马天主教,依然说着波兰语(古老拉丁语的一个变种)。
  至于西普鲁士和但泽、勃兰登堡和柏林,就是原普鲁士王国在维斯瓦河以西在1772年之前的固有领土,以及柯尼斯堡和上西里西亚等地。安德鲁将会在1794年之后将上述土地交给波美拉尼亚大公国。为此,这个新兴的德意志邦国必须在未来20年内,向他父亲拥有的兰斯法国支付高达4亿5千万法郎的占领军费用。
  然而此时,作为胜利者的安德鲁看上去有些闷闷不乐。因为数天前,伟大的征服者于柯尼斯堡举行了一场盛大舞会,却没看到那个美丽娇小的波兰女粉丝。尽管科兰古中尉一大早赶往那个叫布尼洛的小镇,为玛丽·瓦莱夫斯卡送去一份来自法军最高统帅的邀请函。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位安德鲁的副官却意外获知,瓦莱夫斯卡夫人已在三天前离开那座小镇,据说是跟随家人回到了华沙。
  尽管安德鲁统帅的约…炮行动遭遇到挫折,但法国…军队的数百门炮火依然将俄国人打得屁滚尿流……现在就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两周前的10月下旬。
  当法军指挥官获知俄军的作战方案之后,这场法俄战争就如同教科书描述的那般。在法军的放水下,前一阶段里鲁缅采夫元帅的分兵与诱敌实施的相当顺利。
  巴克莱将军率领的右路军(拥有2万兵力),一口气连续向西攻占了苏瓦乌基、戈乌达普、斯沃博达与卢尼诺等地,并在越过涅曼河的第五天,将俄国左路军的战线推进到距离柯尼斯堡已不足50公里的索尔达托沃村。
  来自俄军情报部门证实,围攻柯尼斯堡的法军麦克唐纳将军所部(东方方面军左路军)确信来犯之敌为俄军主力部队。随即,法国人放弃了围攻柯尼斯堡,转而抽调各个作战部队,准备掉头阻击增援普鲁士的俄国…军队,留下少量部队联合安德鲁统帅的近卫师团负责继续围困柯尼斯堡。
  在经过互有胜负的几场小规模战斗之后,法军左路军的3万多人不急不慢的与2万俄军相互对峙于索尔达托沃村以西8公里处。
  在涅曼河以西60公里的塞伊内镇附近,一个哥萨克骑兵团遭遇到法国步兵与波兰骑兵的毁灭性打击后,负责指挥3万俄国左路军的列普宁将军随即下令向西发动猛烈进攻。等到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塞伊内镇之后,俄国人连续拿下了包括奥古斯图夫、埃乌克、克卢瑟与奥日什在内的重要城镇。
  然而,令列普宁将军非常失望的是,法国…军队,以及为安德鲁作战的波兰…军队似乎都无意恋战,每当俄国…军队前锋快要抵达时,城镇守军便迅速放弃抵抗继续后撤。
  不过,令俄军指挥官异常欣慰的是,在人口稠密的埃乌克、克卢瑟与奥日什市镇,他们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粮草与酒水补给,不必再等候从两百公里外,涅曼河东岸运来的军需补给。由于天雨路滑,加之路途遥远,补给车队的运量减少了近一半,有时还迟迟不到。
  此时此刻,鲁缅采夫元帅亲自率领5万人的中路军(俄国远征军的主力),正位于距离奥日什市镇38公里的埃乌克市。这位俄国元帅和他的德国参谋长正在设在城市教堂的临时指挥所里,急切等待列普宁将军的左路军发来的消息。
  ……
  进入1793年初冬,东普鲁士地区的雨水依然很是频繁,虽说降水量不大,但道路一连好些天都变得泥泞不堪;天空极其阴暗,死气沉沉的田野一望无际。
  等到夜幕降临之际,奥日什城堡上的硕大窗口射出耀眼的灯光,好象过节似的,把城堡下面的平地映得通亮。然而,这一天并非什么节日,那是野蛮的俄国佬占领了镇子,住在城堡大套间里的指挥官列普宁和他的将校军官们正在享用晚餐。
  由于奥日什距离涅曼河已经两百公里,已经属于俄军后勤补给的极限。所以,依照方面军的命令,列普宁将军指示3万俄军驻守该镇,不再继续向西进攻。
  这位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列普宁现年60岁,为俄国贵族世家出身。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列普宁是最出名的军事和外交官之一,曾经参加过两次瓜分波兰,以及1768一1774年和1787一1791年两次俄土战争。
  曾先后作为俄国驻普鲁士、波兰与奥斯曼等国大使的列普宁在欧洲外交场合表现的风度翩翩,彬彬有礼,待人和气。然而,等到列普宁以军人身份回到战场时,他便抛弃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与其他的俄国将军元帅一样,变得既野蛮又粗俗。
  与右路军的巴克莱将军不同,身为俄国贵族的列普宁对于个性残暴的哥萨克骑兵的斑斑劣迹早就是熟视无睹。这位指挥官简单明了的告知哥萨克首领们只有三点要求:首先是哥萨克士兵必须作战勇敢;其次,不能主动伤害其他友军;第三点,不准劫掠俄国…军资。至于其他,列普宁并不会对军纪做出太高的要求。
  于是,在从埃乌克、克卢瑟到奥日什的各条街道上,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在斜坡和广场上,趾高气扬、肆无忌惮的俄国士兵正在安营扎寨;军官则强行征用富人别墅作为自己的宿舍;至于骑兵们,干脆将基督教堂或是天主教堂充当马厩,并让神甫与教士负责喂马,并提供干草。
  当天下午,一支法国…军队试图攻俄国人占据的奥日什镇,但被早有准备的俄国士兵轻松击退,并赶在黄昏之前结束了战斗。
  夜里,前线的侦察骑兵回报说,法国…军队已退守于40公里外的希尼亚尔德维湖西北方向一带,进行重新集结,等候主力部队抵达。依照法国人行军作战的惯例,法军预计会在三天之后,向俄国…军队左路军驻防的奥日什镇发动进攻。
  或许是列普宁年级大了,伏特加喝多之后就头脑不太清醒,居然忘记了俄国人的对手,不是那个傻不拉几的奥斯曼病夫,而是曾经的欧洲霸主法国;此外,如今兰斯法国的军队与路易时代的法国,同样有着天壤之别。更别说,七年战争之后的战争格局与战斗方式均已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
  等到一切安顿好之后,在哥萨克骑兵的恶劣影响下,俄国士兵也纷纷行动起来,准备以劫掠方式犒劳一下长途行军之后的劳累。
  不久,军官划分好各自片区,俄国士兵们便开始洗劫东普鲁士人的村屋和地窖;各级指挥官们还向沿途的市政厅或是乡镇所下达了征收命令,继而获得了大批肉食;如果运气不错的话,军官还能免费享用到妖艳迷人的吉普赛妓…女。
  每天夜里,俄国人就在城堡与军营里大摆筵席,开怀畅饮不花钱的伏特加与啤酒,并为圣彼得堡的新沙皇而干杯。
  伶仃大醉之际,无数俄国人在集体高呼“乌拉!乌拉!乌拉!”,宣称他们将会打败法国佬,将整个维尔瓦斯河以东的土地,不管是普鲁士人的,还是波兰人的,都将统统谨献给伟大的保罗一世沙皇。
  ……


第378章 奥日什…卢瑟攻防战(2)
  在经历残酷而血腥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整个欧洲包括东欧,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间的宗教仇杀已几近消无;加之东普鲁士人与波兰人实际同为西斯拉夫人,所以,波兰平民很少因为宗教原因主动反抗普鲁士的统治。
  反倒是新教、天主教与被俄罗斯视为正统的东正教的宗教仇恨依然如故,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其中最典型一次,就是乌克兰的民族激进分子针对波兰天主教徒的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大屠杀(沃伦大屠杀)。
  回到1793年,安德鲁在进入已受降的柯尼斯堡的第二天,就在城市大教堂里对着一干神职人员发表了一次非同寻常意义的讲话,他说道:
  “我深信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或是路德宗、加尔文等教派,都是能为一个有良好秩序的社会带来真正幸福,并能加强一个良好政…府的基础的宗教。在此,我向你们保证,在我所能控制的区域,我所拥有的力量将在任何时候用任何手段全力保卫它,因为我非常确信,倘若没有宗教的社会就象一艘没有指南针的船,导致文明的欧洲沦为人间地狱,会让善良人们变成残暴恶魔的帮凶……”
  安德鲁这番有目的的谈话,显然是针对巴黎市政厅在十天前于革…命广场上公开处决了多位不宣誓主教和教士的一种政治姿态。之前身在兰斯的独…裁者对于发生在巴黎各种不幸事件,一直都是“异常忧虑”、“很是不安”、或是“非常遗憾”的外交式表态,但此次的声明则要强硬了很多。
  ……
  就在3万俄军左路军在奥日什镇一带逍遥快活时,勒费弗尔和东布罗夫斯基所属部队已悄悄从小镇的南北两翼迂回包抄过来。在此之前,这6万法军已在当地向导指引下,于东欧平原的泥泞道路和茂密森林沟壑,还有危险的沼泽边缘艰难跋涉了两天一夜。
  尽管战前反复考察过地形地形,但勒费弗尔和他的参谋长絮歇依然低估了雨季道路的艰难程度。大部队在穿越沼泽密布的森林时确实耽搁了很多时间,幸好拥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波兰民众将拯救他们的部队从泥潭中解救了出来。
  这些爱国者全力以赴,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粗绳、马匹、双手与口号。男人使劲们推着炮车的大轮子,妇女们带来了伏特加给士兵们鼓气,并在空地上燃起了堆堆大火,供冻得瑟瑟发抖的法国士兵取暖。最终在夜幕降临时,第四军的所有参战部队都赶在战斗时刻之前,进入了他们各自的作战位置。
  位于距离奥日什镇5公里外,一座环绕于茂密白杨林间,废弃多年的公墓里,勒费弗尔将军将整个身体蜷缩在带羊绒的将官大氅里面。此时的他正背靠在一座墓碑上小憩一会儿。但很快,这位法军指挥官醒了过来,那是俄国佬的歌声实在太吵也太难听了,居然将安德鲁统帅创作的“玛格丽特”改为“喀秋莎”,把“向法兰西女人告别”变成了“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即便是相距数公里之外,俄国人的“乌拉声”也能将躺在坟墓里的人搞得不安神。
  当勒费弗尔再度起身时,他已经发现直属警卫团的士兵大都已醒了过来,相互间吃着干粮或是喝着热饮。一旁的副官见到长官睁开了眼,殷勤递来一杯香喷喷的热可可取暖。不得不说,东欧平原的寒风比起大香槟地区要冷多了。
  等到一大杯热可可下肚,勒费弗尔浑身充满了精神。他掏出了怀表,确定了时间已是夜里8时30分,距离进攻时间还有最后1个半小时的时间。
  为了让官兵喝上咖啡与可可,安德鲁甚至下令将但泽港口的咖啡豆全部封存,作为军资尽数运到前线供应20万浴血奋战的法国与波兰士兵。在经历过三次法普战争之后,原本是小布尔乔亚们最爱的咖啡同样成为法国官兵的日常标配。尤其是参谋军官们,那些夜猫子大都依靠咖啡来维系高负荷的繁重工作。
  自从安德鲁支持贝尔蒂埃与沙恩霍斯特对法军总参谋部实施的一系列改造过后,法国…军队中各级参谋官的地位、待遇与重要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军中对参谋军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更为专业,更为全面。
  在安德鲁看来,前线的高明指挥官可以是野路子出身,再后天加以培训,诸如马塞纳和莫罗等人;但出色的参谋官必须,也只能是毕业于科班,他们需要接受标准化、正规化、职业化的战争教育与军事训练。由于战事频繁,贝尔蒂埃与沙恩霍斯特还开办了行军学校,随时随地的为军队培养数量庞大的作战参谋。
  作为最基本素质之一,各级参谋都要依照军事长官的要求迅速而准确的预演出战斗经过图。除此之外,侦察参谋还要会画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