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保安-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也将目标转移过来。

    几轮炮击后箭楼轰然倒塌,连边上城墙上的后金士兵也被炸的非死即伤。

    冷格里急忙派人增援,可在不断响起的爆炸声中,士兵根本无法登上那段城墙。

    利用炮火的掩护,保安军从壕沟中推出了浮桥,顺利的渡过了护城河,大量的保安军手提竹篮冲到了城墙下,竹篮内装的是一颗颗手榴弹和保安军专用酒壶。手榴弹雨点般飞向了城头,城头立时变成了一片火海,人根本没办法在上面立足。

    拉着城门吊桥的铁链被炸断了,吊桥连通了城门和护城河外的道路。大型的攻城炸药包推进了城门洞,巨大的爆炸将城门炸了个粉碎。

    爆炸的烟尘还没有消散后金士兵推着塞门刀车冲了过去,想要堵死城门。城门洞扔进来的手榴弹立时将他们和刀车一起炸翻在地上。

    成群的保安军冲入了城门,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了准备反击的后金兵,然后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冲了上去。后金兵立时就溃散了。

    冷格里在城门被攻破那一刻被侍卫拖着逃离走了。他还保护持着清醒的头脑,明白宝贵的骑兵与敌人打巷战是得不偿失的。立即下令所有的后金军撤离归化城。城池丢了不要紧,只要队伍能够保全,就有机会再夺回城池。后金的人口太少了,经不起大量的人员损失。

    命令一下后归化城另外三处城门打开了,后金士兵不顾一切的向着大草原上逃去。

    冷格里努力的收拢着队伍,希望能够保存更多的人马。

    可溃败已无可避免,冷格里带着少量的亲信逃回后金向皇太极领罪去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储饲料

    保安军迅冲入归化城,逐条街清理没逃走的后金士】>

    勇猛如后金人在大势已去时投降也是很正常的事,城中的战斗很快结束了。

    对于逃出城的后金人,保安军只象征性的追了一下,将他们赶远完事。后金骑兵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把他们逼急了反咬一口很不合算。

    硝烟散尽张楚和大公主带着大队人马进了归化城。

    大公主心中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当初从归化城仓皇而逃,自己都上战场拼杀突围,不是张楚及时赶到,自己早死于敌手了。在这么短的时间,这个看着弱弱的男人竟然将归化城夺了回来。想到这里,大公主看张楚的眼神多了一丝温情。高兴的对张楚说:“太好了,我马上派人寻找大汗,一定要将大汗接回归化城来。”

    “现在要做的是先稳定蒙古各部,树立起你在他们中的权威。大汗现在下落不明,蒙古人得有一个主心骨,先由大公主您来领导蒙古人,找到大汗需要时间。”黄金家族的金字招牌还是很有用的,为了减少投靠后金的蒙古人数量,张楚只好将大公主推向了前台。

    “我能行吗?”大公主虽然自小就好参与政事,但真的让她统领全局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没问题的,不要忘了,还有我在后边支持你,谁让你是我媳妇呢。”张楚开玩笑道。

    “那我试试吧。”大公主脸一红,竟然没有反驳。

    二人来到林丹汗曾经的府弟,大公主边走边向张楚介绍里边的环境。

    后金人逃得匆忙,没来得及进行破坏,整个府弟的建筑还完好。士兵已清理干净几个房间,张楚大公主进房间商量起对蒙古人的管理问题。

    张楚认为林丹汗统一蒙古多次努力之所以失败的原因,除外部环境外,对各部族的控制能力弱也是一个原因。后金逐渐强大起来与八旗制度的建立是分不开的。蒙古人被打散是个机会,正好对蒙古进行一下改革。

    张楚使用最熟练的是在延长等地用的保甲制度,所以他决心将保甲制度做一些改良,在蒙古人中推广。

    制度的推广是要以实力为保障的,没有实力任何制度都推广不下去。为了保卫自己在蒙古的利益张楚决定在草原上进行一次复古,推行朱元璋的卫所制度,朱元璋当初建立的卫所制度无论从组织设计还是实际效果都是不错的,不过以中国人的聪明劲任何制度都会被找出漏洞,卫所在明末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但它的耕战思想是没有错误的。在后世这个思想又焕了青春。

    大公主对张楚所说的一切几乎一窍不通,用迷茫的眼光望着张楚。张楚看后笑笑说:“不要着急,我会派人过来帮助你,慢慢你就能将蒙古治理好。”

    归化城树起了张楚和大公主的旗帜,草原上的部落得到消息,大公主兀良哈在驸马张楚的帮助下收复了归化城,大公主决定带领蒙古各部落共同抵抗后金人进攻,各部落必须效忠大公主,对于投靠后金的部落将进行无情的打击。蒙古人与保安军是一家人,效忠大公主的部落将通过大公主在府谷与关内进行贸易,平等的用牛羊、马匹换取粮食等物资,如果愿意还可以到关内生活。

    张楚留下五千士兵驻守归化城,为保证安全,花大力量对归化城墙进行改造,增设了许多炮台,张楚带来的火炮安装到了城墙的炮台之上。谁再想攻下归化城就等着吃炮弹吧。

    从府谷抽调的官员几天后到达了归化城,张楚安排他们辅佐大公主。归化城的管理机构运转了起来,开始了保安军在归化城的第一次征兵。征兵获得兵源是次要目的,主要要求效忠大公主的部落有一个实际的行动。仿照后金八旗抽丁制度,按比例征招青壮到府谷接受保安军训练,再分批回到归化保护大公主。效忠的各部落在受到敌人威胁时,归化城的军队将为他们提供保护。

    一切安排妥当,张楚匆忙的返回了府谷,更大规模的征兵还在府谷进行,张楚给这只新成立的部队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产建设兵团。说白了其实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卫所。

    府谷及周边饥民纷纷过来报名参加。

    征兵处排起了长队,即有关内的汉人也有草原上的蒙古人。

    保安军对征兵进行了大力的宣传,这次征兵最吸引人的是拿着钱粮种地放牧。现在正是青黄不接季节,许多人家吃光了余粮,这次只要参加了生产建设兵团马上就能拿到粮食,而且不光招收青壮,连女子、老人都可以参加,还可以带着家属在一起,天下没有比这再好的事了。有饭吃活下去就是最大幸福的人们看到了希望,排起长队日夜等待要求加入。

    建设兵团实行军事化管理,保安军抽调部队中觉悟高的干部作为骨干领导新加入的人员。兵团驻地选在了河套地区,在那里种植庄稼,放牧牲畜。

    兵团内的所有人员按参加工作的多少记工分,然后按工分每月领取钱粮。兵团的管理者享受军官的待遇,兵团生产出来的产品由保安军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兵团中的青壮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分批到保安军中参加轮战。平时镇压草原上的敌对势力,保护建设兵团的安全。

    府谷毛纺织厂的展对羊毛的需求大增,张楚决定生产建设兵团近期以养羊为主。既适应草原的环境,又有销路。

    这时从中阳传来一个好消息更坚定了张楚搞养殖的决心。

    中阳的农业研究人员解决了牲畜饲料的冬季储存问题,青储饲料试验成功了。牛羊等牲畜夏秋能在草原上放牧,到了冬天则以食用干草为主,饲料晾干后营养价值下降很多。供养的牲畜数量有限,会使大量牲畜在冬季缺少饲料而饿死,阻碍了畜牧业进行大规模的养殖。

    张楚在后世看到过农民在地上挖个坑,铺上塑料薄膜,青草等饲料不用晾干直接放进坑里,埋上土,牲畜就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不但营养损失少,而且许多农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饲料。

    张楚为了展农业,早就组织人进行研究,没有塑料薄膜他们在布匹和硬纸上涂上沥青同样能起到防水、隔绝空气的作用。经过两个冬天的试用,饲料都保存完好。张楚这才决定大面积进行推广。

    同时提倡使用煤炭做燃料,将农作物秸秆保留下来作为牲畜冬天的饲料,张楚的大规模养殖计划现在能够展开了。

    建设兵团一个个成立起来,带着物资开进了河套平原。

    张楚出粮出物。一下子他又变成了穷人,口袋空空,他有点儿想念王嘉胤了,现在王嘉胤混的不错应该很有钱吧。

 第一百六十章 崇祯的决断

    这些日子里王嘉胤与张楚合作很愉快,魏学两地之间不停的奔波,给张楚送来银子,将张楚提供的武器不断带回王嘉胤的队伍中。王嘉胤的实力不断增强,与山西的官军和地主武装的战斗中节节胜利。王嘉胤吃到了武器精良的甜头,用买来的武器装备起精锐的亲兵队伍,面对其他义军有了绝对的力量优势,其他义军纷纷投靠王嘉胤。随实力增强的还有王嘉胤的胃口,他已不满足于只攻破一些地主的庄堡,想要打破一些县城。现在兵慌马乱有钱人都躲到了城市之中,城市里有大量的粮食和财物,那才是最好的抢劫对象,打破城池现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大炮去轰,大炮除了朝庭就只有保安军那里有了,还好保安军一直在与义军做生意。为了获得火炮,王嘉胤虽然一直不喜欢张楚,还是派魏学找张楚商量购买火炮的事。张楚上次所说的话已有了活动余地,所以当张楚回到府谷要见魏学时,魏学感到这次成功的希望更大了,很快就赶了过来见张楚。

    ”恭喜大帅取得大胜。“进门后魏学先给张楚道贺,他已知道张楚在归化城打败后金的事,哄张楚高兴没准接下来的生意好谈。

    ”谢谢,这都是士兵们英勇作战的结果。现在王嘉胤大王不也声势浩大攻占了不少地方吗。“张楚心中想着,打下地方多抢到的钱就多,这次有钱买东西了吧。

    ”是的,大王的军队过处所向披靡,贪官污吏吓破了胆,官军也是望风而逃。“魏学有他骄傲的资本,几十万大军不是吹出来的。

    ”你们现在更需要火炮来敲开县城的乌龟壳是吧?“张楚将话引向了正题,开始推销。

    ”那是自然,欺压百姓的贪官和为富不仁的地主现在都躲到了县城之中,只有打破县城才能惩治他们。“魏学尽量将义军攻城的目的说的高尚一点儿。

    ”那是,那是。我说过要卖给你们火炮的,说话一定会算数,不过这火炮乃国之利器,打造起来实属不易,我还有大量的工人等着吃饭,新打下的归化城要进行防守也需要火炮。“张楚才不管魏学他们为什么去攻打县城,只关心火炮的价格,于是要坐地涨价。

    ”价钱咱们好商量,只希望大帅早日交付火炮给我们。“魏学不等张楚多说直接把话挑明,想多要钱就直说,还那么转弯抹角的干什么。

    ”好!好!只要你们钱到位,我马上交付火炮。“张楚被说破了心思却一点儿也不感到尴尬。

    ”钱我马上就运过来,到时你交货就好了。“魏学对张楚的涨价行为早以习惯了,并不与他计较,有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只要打开了县城,买大炮这点儿钱还是不缺的。魏学也听说了张楚此次出战,直接用大炮打垮了后金的部队,又用大炮轰开了归化城,这等于为大炮打了一个活广告。张楚能办到的义军为什么不能做到,有了大炮义军中的老弱没准能活下来,不再作为攻城时的炮灰。

    ”我说你们真没必要将银子运来运去,你们有了钱就近找一家中阳银行,将金银换成中阳银行的银票或银元都行,比用银子方便多了,或者我们在买你们东西时你们收银票,在你来做交易时拿银票过来多方便。“张楚不忘为银行打广告。

    ”好,我会考虑的。“魏学心想银票虽然用起来方便,可总是没有银子放在身边塌实。

    二人愉快的敲定了交易的价格和数量,之后的合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张楚有了钱,王嘉胤有了火炮。王嘉胤如虎添翼,起义军接连攻克了几座县城,得到了更多的财物和粮食,吸引了更多的饥民加入了起义队伍。

    山西州县吃紧的奏报不断的传到了京师,摆上了崇祯皇帝的案头。

    这天崇祯皇帝又招来内阁大臣商议此事,这样的讨论已不是第一次,崇祯是一个优柔寡断,又十分善变的领导人。在他手下工作十分不易,自从他登基以来,短短三年时间,光内阁首辅就换了六七个,朝中官员人人自危,只想着怎么自保。

    现在的首辅是周延儒。周延儒状元出身,才学是有的,可他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党争上面,还要想着怎样办事说话才能顺了皇帝的意,真正的治国之道根本不敢提出来。

    四月的京师气温并不高,崇祯心中却感到无比的燥热,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一团糟。入寇京师的后金好不容易撤走了,流贼不断壮大的消息又传来了。自己手下这么多大臣,没事的时候说话引经据典,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到了真事上却又推三阻四,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好的办法来。

    ”说说看,应怎样对付这些流贼?“虽然对大臣们很不满,崇祯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说点儿有用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也是对前一阶段杨鹤主张的招抚政策失去了信心,他自己又拿不定主意。

    “流贼不过是疥癣之疾,陛下英明神武,全凭陛下胜裁。”大臣们一个个还是不肯说自己的主张,他们明白谁冒头出谋划策,如果事有不成倒霉的就是出主意的那个人了。皇帝到时不会说自己决定错了。

    “现在流贼势力越来越大,我本着仁慈之心采纳杨鹤的招抚策略,现在看来贼人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招而复判,反复无常,不运用军队围剿不行了。”崇祯皇帝说这话时心中充满了对杨鹤深深的恨意,当初说得天花乱坠,大量的钱粮花出去了,流贼没有减少却越来越多。

    “一定要派兵围剿,不然这些流贼感受不到天威。”既然皇帝说要剿就剿吧,大臣明白了皇帝想干什么。

    “那你们看先剿那一股好呢?”崇祯决心今天将这事定下来,不和大臣们扯皮了。

    “根据各地的奏报贼势最大的数在山西的王嘉胤了,许多的反贼都前去投靠了他,还有就是陕西的张楚,此贼带领的人马号称大明保安,抢占了府谷延长县等地,与其他流贼不同,张楚占据一地后很少流窜。”周延儒带头分析当前的形势。

    “先剿灭王嘉胤,使贼人群龙无首,那个张楚既然号称大明保安,说明他还是有一点儿心向朝庭的意思。况且他还多次和后金作战,也算是为国效力了。”崇祯皇帝十分勤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对于张楚的印象很深,后金入寇京师只有张楚取得了一场像样的胜利。最近又有奏报称张楚在草原上攻打后金占领的归化城,杀死杀伤数千后金骑兵,可惜能打的将领竟成了反贼。最好让他跟皇太极多打败仗,弄得两败俱伤才好,因此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先剿灭王嘉胤。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曹文诏

    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先剿灭王嘉胤,大臣们见皇帝有了决断,自然是一片附议之声。

    接下来就是怎么剿灭,派谁去剿灭的问题了。

    大臣们小心翼翼的揣摩着崇祯皇帝的心思,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还不忘打击一下异己。

    好在大明朝现在没什么兵可用,选择的余地变小了,山西军队在前年勤王时因领不到粮饷发生哗变,大部分逃散,许多人还加入了流贼,指望他们剿贼绝不可能。其他卫所的士兵根本上不了战场,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边军了。还好后金入寇后撤走了,边军压力稍减,可抽调部分边军到山西剿贼。

    派什么人带兵到山西的问题上大臣们发扬了前所未有的谦让精神。都想推举对方阵营的人前往。这可是个没油水又要冒生命危险的差事,最后边军一个参将曹文诏光荣的被选中了。

    曹文诏被选中首先是因为他没靠山、没背景,同时他确实能打仗。

    曹文诏没读过书,没有文化,与朝中大臣都没有联系,在出人头地前,他只是个小兵。十几年来从一个小兵干起,一步步跟随辽东的军事长官东征西讨,靠军功升到了参将。前年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贝勒阿敏,并收复关内四城,这才进入了明朝大佬的视野。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跟随了数任辽东主将,他都被作为东冲西杀的先锋,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能力没得说,所以这人选问题就这么定了。

    有时也得佩服大明朝的大臣们,派别人去送死时连脑子都不过。调曹文诏去剿贼,根本就没有想敌我力量的对比问题,连士兵都没有给曹文诏调配。那意思是调你去你就得去,能不能打赢,以及怎么打赢不是朝庭大佬们关心的事。幸亏曹文诏自己手下还有一千老部下,在他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山西,曹文诏才没有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