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保安-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涌炝顺宸娴乃俣取

    后金人明白明军总是那几板斧,先是炮击然后是火枪声,当后金军队接近时明军就该转向逃跑了。明军火炮的装填很慢,一轮炮击之后的时间反而是最安全的,利用这段时间接近明军,火炮也只能打到后边,冲在前面反而是最安全。

    但这次后金人打错了算盘,明军的火炮没用多长时间就打响了第二轮,巨大的炮弹将后金的骑兵连人带马打翻在地,势头不减给后边的人造成大量的杀伤。后金人有点儿迷惑了,明军难道有这么多的火炮可以梯次开炮。岳托看到冲锋的速度有所减慢,明白后金队伍中产生了恐惧,这个时候绝不能退缩,不然先前的伤亡都白费了。

    岳托通过亲兵向前方下达了加速进攻的命令,后金人重又振作了起来。向前冲锋的速度逐渐加快。后金人又硬扛了保安军两轮火炮射击之后接近了保安军的阵地,几百人的伤亡对于数千人的冲锋算不了什么,他们也看到了希望,将马速提到了最快,这么近的距离一会儿就冲过去了,在肉搏之中没有明人是后金军的对手,有心急的后金士兵已经摘下马弓,准备接近时给保安军致命的一击。

    咚咚的炮声又响起来了,这次后金人没有看到黝黑的炮弹,却听到了暴雨袭来的声响,只不过落地的不是雨点,而是一颗颗蚕豆大小的铁沙,铁沙穿过人体和马身,精良的铠甲在火炮霰弹面前显得如此的脆弱,队列中装备最好的白甲只要被打中了也只有落马而亡一种结果,对后金人来说战场上没有了安全的地方,也没有谁是战场上的宠儿,想活命只能祈祷炮弹不要落在自己身边。

    狂奔的马匹没有给人任何思考的时间,成队的冲锋更不是队列中单个人相转向就可以转向的。当后金人将马速完全提起来时他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要么冲上去杀死敌人,要么被迎面而来的炮弹打死。

    对面的保安军却没有那么多烦恼,炮兵完全是机械的装填发射,迷漫的硝烟使他们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战果。

    火枪兵蹲在战壕之内,听到的只有隆隆的炮声和后金人接近的马蹄声。战士们没有时间去想生与死的问题,长期的训练使他们在此时能想到的只是教官讲的火枪射击的步骤。从第一声炮响之后仿佛过了很长时间他们才听到负责指挥的排长声嘶力竭的叫喊声:“预备!进入阵地!开火!”

 第三百九十七章 轮到你跑了

    保安军士兵机械的站起来趴在战壕边上,将火枪指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在排长喊出开火的命令之后扣动扳机,然后退下来开始练了上千次的装填过程,后边早已准备好的另一排士兵过去将手中的火枪打响退下来。保安军一共准备了三排士兵进行轮射,确保了火枪射出的火力连绵不绝。冲上来的后金人在这样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线膛枪射出的米尼弹连高大的马匹都能击穿,对付后金人的**凡胎当然不在话下。

    急促的枪声响过,后金的骑兵如同撞在了看不见的墙上,前排的士兵立时连人带马被打翻在地上,自己死掉不算还成了后边队伍的障碍,后边的骑兵只能减速小心的避让着,速度的减慢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保安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射击,对后金人来说得更多次的面对死亡。

    岳托带着人在后边观战,保安军开炮之后后金人有了不小的伤亡,这令岳托十分心痛,这些后金的勇士还没有接触到敌人就牺牲掉了,但他对胜利还是充满了信心。

    当保安军的枪声响起时,岳托有点儿迷惑了。以前明军的火枪只能起到听响壮胆的作用,今天却阻止了后金骑兵的冲锋,这究竟发生了什么。正在岳托没能决定是让队伍继续冲锋还是暂时退回来之时,海面上出现了一只庞大的船队,船队挂着明军的旗号,它的出现可能是来增援明军或者是接明军撤退,这个时候绝不能后退,如果让明军跑了,前面死掉的后金士兵就白死了,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岳托不怕明军数量的增加,只要过了这个死亡地带,再多的明军也不是后金人的对手。

    明军的船队接近了海岸,船只没有停靠而是掉转船头将船只的侧面对准了海岸,从打开的船只炮窗内推出了一门门的火炮,火光闪过,船上的火炮对岸上开始了炮击。

    船只上巨大的火炮有着超远的射程,使他们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对后金军发动霰弹攻击。霰弹越过保安军的军营落在了后金的队列之中,这对正在努力前冲的后金人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船队上的几百门火炮一起开火将后金军所在的地方变成了炼狱,从天而降的霰弹完全将数千后金骑兵笼罩在其中,整个战场上没有一个安全的地方。

    保安军火炮的高射速保证了在后金军反应过来之前给予他们大量的杀伤。当岳托明白过来想要下令士兵赶紧退回来之时,后金军实际上已经开始溃败了,侥幸没有被打死的后金士兵已掉转马头向后跑了。可想跑也不是那么容易,保安军的火炮一直打个不停,火枪手在硝烟中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打到敌人,只知道长官没有下达停火的命令,这枪要不停的一直打下去。

    后金人拼命逃出了保安军火枪和火炮的射程时,全部人马已损失了大部分,保安军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在他们溃退开始保安军的三千骑兵已开出了营地,当后金人逃出火炮的射程时火炮停止了射击,张楚给骑兵们下达了冲锋的命令,骑兵们拼命的催马向前卷起阵阵烟尘向着正在溃退的后金人冲去,拿刀砍人的后脑勺这种事最轻松了。落在后边的后金士兵成片的丧生在了保安军的马刀之下。

    这时的后金军已没有办法组织起来进行抵抗,只能尽快的脱离战场,重新组成阵列才有反击的可能。保安军当然明白这点始终保持着对后金军的压力,让后金人不断的奔跑,再奔跑,岳托压阵的队伍也被败军冲散,加入了逃跑的大军。世事轮回,不久前后金军还在追着保安军跑,转眼间轮到后金人跑保安军追了。

    岳托在亲兵的护卫下跑出了很远才摆脱了保安军的追杀,聚拢身边的后金士兵发现只剩下了一千多人。这真是一场彻底的败仗,不但损兵折将,而且没给敌人造成损失,敌人的气焰正盛,现在根本没有反击的可能。岳托只能带人向离保安军更远的地方撤去,防止保安军再追杀过来。

    保安军没有追的太远,而是返回去开始清剿战场上的溃兵,巩固自己的战果,队伍中一些新加入保安军的东江士兵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我杀了三个鞑靼了!”

    “那有什么新鲜的,从背后砍死的不算。”

    "怎么不算,我在东江打了四五年仗,这还是第一次亲手杀死鞑靼。根据咱们保安军的规定我是不是能得到奖励?”

    “当然能得到奖励,算你小子走运,只要是杀死鞑靼就有奖励,刚才是开玩笑呢,不管怎么杀死的,只要有战果就会有奖励。这下你发了。”

    保安军的士兵们一边打扫战场一边高兴的谈论着。

    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进行了很短的时间,这使得在战船上观战的陈继盛、毛承祚等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就完了?

    从前不可一视的后金骑兵自己冲上来,然后死掉,上万的后金人只有一千多人逃走,其余的都变成了地上的尸体,保安军如果不是后来追击敌人甚至都不会溅自己一身血。

    “这世界真的变了,承祚你以后就跟着张总兵吧,我带着老弟兄经商给你们挣些零花钱,这战场已不是我呆的地方了。”陈继盛无奈的对毛承祚说道,本来他离开军队还有些恋恋不舍,这次保安军的战果让他感觉自己真的老了,应该休息了。

    “您放心,我一定跟着张总兵将原先东江的地盘都收复回来。”毛承祚兴奋的说。

    “我看张总兵其志不小,光收回东江地盘他不会满足,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陈继盛对于自己不能参与其中感到有点儿遗憾。

    岳托带着残兵败退的过程并不十分顺利,不时的有保安军追上来骚扰一阵,在道路上还会不时的踩上地雷造成伤亡,弄得队伍士气越来越低下。岳托强打精神不断激励着士兵,才使后金军在崩溃前退回了后金人的地盘。

    岳托面对前来接应的同僚羞愧异常,这还不是最难堪的,他还要去向皇太极复命,如何面对皇太极成了岳托最大的难题。

 第三百九十八章 崇祯的喜悦

    后太极已经接到了岳托战败的消息,除了感到愤怒外更多的是震惊。

    本来出动一万人去攻击东江地区大家都认为是十分有把握的事情,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这东江军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强大起来了,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败后金的队伍,并且还造成了后金如此大的伤亡,这里边的原因一定要弄清楚。

    岳托怀着不安的心情讲述了战斗的全过程,皇太极认真的听着,不时询问一些细节,完事之后就让岳托退下了,这令岳托很意外,皇太极顶住了来自其他后金贵族的压力没有处罚岳托,在皇太极看来岳托这次行动中并没有犯什么大错,所有的失败,是由于明军改变了,他们所使用的火枪、火炮变得犀利无比。在现阶段皇太极还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克制明军,并且在皮岛出现了拥有强大火炮的明军船队,想要攻克皮岛变得十分困难。皇太极只能隐忍下来,等待有更好的机会再行报仇。

    在东江那里自然一片欢腾,这场自东江军镇建立起来从未有过的大胜,提振了东江的士气,同时也巩固了张楚的地位,在战斗的事实和队伍中教导员们不断教育双重作用下,东江的士兵已认为张楚是那个唯一能够带他们走向胜利的人。

    张楚借着胜利的势头,在与皮岛相对的陆地上寻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建立起了一个明军的据点,那里拥有港口和棱堡,棱堡内布置了大量的火炮,并能得到来自海上舰队的火力支持。后金人想要拔掉这个据点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以这个据点为支撑,保安军不断的扩大活动范围,并派出小股部队到后金的地盘骚扰,东北的汉人受到了东江这次胜利的鼓舞,对后金人的态度也强硬了起来。甚至还有人拿起了枪对后金人开始了复仇,拿鞑靼人的脑袋到东江这里换武器、换银子。

    皇太极只好派出人马四处清剿,忙着灭火,东江地区牵扯了皇太极大部分的精力。后金人不得已收缩了自己的控制区域,保安军重又在陆地上站住了脚。

    张楚的目的当然不是多占一点儿东北的土地,张楚派人进入到保安军势力范围内的各个村庄,将村庄内的汉人利用保甲制度组织了起来,建立起了民兵发给武器和枪支,使他们具备抵抗小股贼人进攻的能力,并且通过烽火传递信息,村子之间能相互支援,如果有大股的后金人来进攻还可以提前预警。

    陈继盛等东江的老人组成了东江贸易公司,活动在东北的各地,与当地的汉人进行交易,运入粮食和武器,收取东北的人参、皮货等物产,张楚在东江与山东之间组织了固定的船队在两地往返,皮岛作为中转站逐渐的又繁荣了起来。保安军打败了后金人的进攻,朝鲜人对这件事十分敏感,立即派人到东江与张楚暗中联系,先前朝鲜虽被迫与后金结盟,但内心中还是对明朝有很深的认同感,先前有一支明军出现在了济州岛说是要帮助朝鲜抗击后金,朝鲜国王李倧当时还将信将疑,这次出现在东江的同样是号称保安军的队伍,一下子就打败上万的后金人,朝鲜人对大明又有了信心。

    张楚的回复更令李倧振奋,张楚重申了保安军将负起作为朝鲜宗主国的责任,当后金人对朝鲜进行劫掠时会出兵帮助。

    张楚说不仅在口头上表达对朝鲜的善意,而且要用实际行动改善朝鲜人的生活,张楚深知由于后金的阻隔,朝鲜与明朝之间的贸易已断绝多年,张楚这次将增加由登莱运往朝鲜的物资,用登州的棉布、丝绸、火药、铁器等物与朝鲜的马匹和木材等进行交换。

    朝鲜的使者面对张楚要提供的大量物资兴奋不已,有了这些东西至少能让朝鲜王室过上好日子,不过他在与张楚谈物物交换的条件时使者却又发了愁,张楚坚持双方的交易以自由贸易的形式进行,价格由商人们自行决定,这虽然看上去很公平,可与使者心中希望的朝贡方式有很大差距,使者也明白现在与先前已大为不同,想要用朝贡的方式以少换多不太可能,只是现在朝鲜的物资十分贫乏,这将使双方的贸易额大为减少。

    使者向张楚说明后,张楚也很为难,朝贡方式只有朝廷才能进行,登莱的财力有限只能帮到朝鲜这里了。

    心中充满歉意的张楚决定对朝鲜有所表示,最后同意派出一小队人马进入到朝鲜与大明边境地区,这队人马将招收当地的朝鲜人组成一支抗击后金的队伍,然后逐渐的壮大,用来保卫朝鲜抵抗后金人的入侵,朝鲜除提供少量粮饷外,这支队伍的武器和铠甲等重要物资都由保安军提供。

    朝鲜使者对这一点十分满意。后金人变得强大以后对朝鲜越来越嚣张,经常以各种名义进行勒索,甚至还会进行抢劫,朝鲜迫于压力还不敢反抗。根据张楚的办法,这支队伍使用保安军的名义,既可以打击小股的后金人,还可避免后金迁怒于朝鲜。朝鲜使者心满意足的回去将商谈的结果禀报给了李倧,李倧也很高兴,安排了亲信的大臣来统管与登莱的贸易,这下子王室多了一个致富的渠道,并且有保安军在前面顶着李倧感觉安全的多了。

    同样充满欢乐的还有大明王朝的紫禁城,紫禁城内的太监和宫女少有的见到崇祯皇帝长时间的露出笑脸,崇祯皇帝这几日心里充满了喜悦。

    给崇祯皇帝带来欢乐的是远在山东的张楚,崇祯皇帝第一次觉得自己花出去的银子值了。崇祯被张楚连蒙带吓的出了价值一百万两的银子和物资,心中很不踏实,害怕被张楚骗了,当初袁崇焕说五年平辽,他出钱出物,换来了后金入关在京师劫掠,孙元化说是要编练新军,八十万两银子拿去了,结果孔有德叛乱了,只有这个张楚还是比较靠谱的,拿钱办事毫不含糊,这个穷人出身就是有好处,同意招抚就平定了山东的叛乱,拿了十几万两银子就杀了上千的后金人,这次虽然要钱要的多,一下子出了一百万两的血,可战果也是巨大的,这反攻旅顺还没有开始,就又有了战果,东江大捷一下子消灭了近万后金兵,而且这个战果都是有人头为证,没有一点儿虚假,这样的仗要是多打几次后金就完了,这可比那个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要实在的多,所以崇祯皇帝对自己成为中兴之主又有了信心,他唯一要思考的只剩下了怎么奖赏张楚的问题。

 第三百九十九章 官商勾结

    想到要奖赏张楚,崇祯皇帝不得不想到了他手下的大臣,皇帝心中涌起了阵阵不快,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养了这样一群天天与自己作对的臣子们,有时他真的羡慕哥哥天启皇帝有个魏忠贤,一句话就能将那些不听话的大臣抓起来让他们生不如死。崇祯皇帝赶紧打消了自己这个不好的念头,能够被大臣们称颂崇祯皇帝最大的功德就是消灭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可不能回去走老路。

    不过太监也是有能办事的,小太监王承恩办事就一向很得力,派出去给张楚做监军已经这么久了,两人就合作的很好,始终也没发生两人互相攻击的事。将张楚这样一个反贼管束的老老实实的为朝廷办事,这次还说服张楚将东江大捷算作了收复旅顺的一部分,没有再向朝庭额外要钱,只希望给东江的士兵一点儿奖励,这一下子就给朝廷省了不少钱。看来王承恩回宫后真的该提拔他一下了。

    关于应怎么封赏张楚朝堂之上争论了很久,封赏是皇帝提出来,张楚又不属于朝堂中的任何一党,大臣们自然找到了反对皇帝的好机会,摆出一付铮臣的样子,讲武将不能给太高的职位,否则会助长其骄横之心,张楚反贼出身,做了太大的官反而会害了他,要让他在下面好好历练历练。

    崇祯皇帝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个结果,所以张楚取得了一个大明多年未有的大捷皇帝也只给他加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衔,反加勉励几句就完了。

    不过张楚在京师的名声却因此大振,许多人都在谈论着张楚的名字,这不仅仅是因为张楚的战功,还是因为张楚还给大家带来了好东西和财富。

    连当朝首辅温体仁在闲暇时也谈起了张楚,话题是由一颗老人参引起的。

    当朝首辅温体仁坐在自家的厅堂之内悠闲的品着清茶,这是他少有的放松时间,管家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温体仁拿起茶几上的一个锦盒,观赏着里边的一颗人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