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早来此,不过是为了阻止他向刘璋提前建言,让那刘璋为难罢了。

  益州牧治所大堂。

  众人分宾主坐定,刘璋向刘瑁道:“兄长,甘兴霸有何罪,你且讲来?”

  未等刘瑁开口,赵韪禀报道:“启禀主公,那甘宁、娄发二将昨夜和荆州别驾刘阖密谋,意欲造反!被巡夜士卒探得,末将派人前去捉拿,不想那贼人甘宁竟潜入公子瑁府上。公子瑁受其蒙蔽,昨夜还和庞乐、李异动了手,若非末将再派杨怀、高沛二将前去,怕是早被那贼人逃脱矣。”

  “什么?”刘璋挺直身子惊道,“你说甘宁、娄发二将与刘阖勾结谋反?”

  “没错。”

  “赵韪,休要血口喷人。”刘瑁忙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汝说甘宁、娄发与刘阖勾结谋反,可有凭证?”

  赵韪冷哼一声,道:“甘宁不过一郡丞,娄发不过一裨将,未得主公允许,如何便能私会荆州别驾?在场谁人不知?荆州别驾刘阖此次前来,名为吊丧,实乃包藏祸心,意欲搞乱我益州耳。既如此,那甘宁、娄发仍然开门揖盗,与其私会,若无贼心,岂会如此?”

  “主公,赵韪之言,你也听到了。实非兴霸、娄发私会刘阖,实乃那刘阖前往兴霸、娄发府上。身为益州僚属,外使前来拜望,虽无媾和之意,出于礼仪,亦不能将人拒之门外也。且,甘兴霸很快便将刘阖赶出府邸,显是对刘阖之言并不认同,如何能够说他们媾和谋反?”刘瑁据理力争。

  “哼哼。”赵韪冷笑道,“公子对甘宁、娄发所做之事如此清楚,莫非公子对二人私会刘阖之事早已知晓?”

  “赵韪!你休要血口喷人。瑁对吾弟刘璋一片赤诚,如何会与刘阖之流为伍?赵都尉还是就事论事为好,切莫小题大做,东攀西扯!”

  刘瑁言语之时,只觉有心无力。

  在这州治大堂之上,多半是无能庸碌之辈,没有几人能够辩清世事,慧眼识珠,相助于他。

  “主公,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旁边末座,一人盎然曰。

  刘璋瞟了说话之人一眼,面有不喜,当着众位僚属之面,想是不好呵斥,只得说道:“永年有话直说,无需多礼。”

  “多谢主公。”刘瑁从此人自称为“松”,刘璋又称呼他“永年”,便可知晓,此人定然是张松,字永年。

  刘瑁自然知晓此人。此人虽其貌不扬,然才华横溢,博闻强记,粗通谋略。

  在益州之地,也算是个人才。

  只听张松道:“启禀主公,在下以为不应治甘宁、娄发之罪,而应立即将那荆州别驾刘阖赶出城都逐出益州地界。”

  “为何?”

  “主公容禀。松早有言在先,那荆州别驾从事刘阖此来名为吊丧,实则包藏祸心,必然伺机搅乱我益州之地。如今,刘阖夜访甘宁、娄发,不过一面之缘耳,如何便能密谋造反?定然是那刘阖故意如此,令我益州主公部曲异心,实乃离间毒计也。如此,治甘宁、娄发之罪,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况那甘宁、娄发随公子瑁出征剿灭黄巾贼寇,功劳卓著,尚未给予封赏,便无端遭此横祸,岂不寒了众位将士之心?赵韪此举,实乃令我益州自毁长城也。请主公三思。”

  张松之言刚落,那赵韪按剑而起,怒喝道:“张松匹夫,安敢如此辱我?看我斩杀腐儒耳!”

  “赵韪,同殿臣僚,莫要如此。”刘璋慌忙劝阻,勉强将赵韪劝下。

  张松傲然坐下,并无丝毫惧怕之意。

  刘瑁急忙起身道:“主公,张永年之言甚是,还望主公三思啊。”

  那刘璋一时无法抉择,望着稳坐一旁之庞羲,道:“庞议郎以为如何?”

  庞羲微微拱手,道:“主公,在下以为,刘阖祸心已现,不可久留,早早赶走,理所应当,只是,这甘宁、娄发么……”


第20章 夜求张松


  “甘宁、娄发当如何处理?”刘璋忙问。

  “目下,老主公大葬在即,无法查明事情缘由,可先将甘宁、娄发入狱待审,待老主公大葬之后,审问明白,再行定夺不迟。”庞羲言道。

  刘瑁算是看明白了,这庞羲就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

  不过,他如此建议,看似周全,实则于己不利。

  如此看来,这庞羲虽然和赵韪并非一个鼻孔出气,实则为刘璋肱骨之臣,骨子里是支持刘璋的。

  刘瑁还想争取,岂知那刘璋慌忙言道:“庞议郎所言极是。眼下父亲大葬在即,实在无暇查明此事。不如就放在大葬之后,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到时再行定夺,对兴霸也算公平。那就这么办吧。”

  刘瑁心知,刘璋此举,定然抱有私心。

  此时刘璋乃益州之主,原本对他就心存芥蒂,关押甘宁,无异于砍掉他之左膀右臂。

  这是刘璋梦寐以求之事。

  若是让他自己决策,他说不定尚无此胆量。

  然赵韪已然行动,将甘宁、娄发拿下,今又有庞羲在众位臣僚面前建言,显见得已水到渠成,他不过点点头而已,又何乐而不为?

  刘璋交代,即可释放刘阖,并令其天黑之前离开。

  赵韪领命而去。

  一切已成定局,刘瑁多说无益,只得起身回府,从长计议。

  从州治府衙回来之后,刘瑁一人躲在书房,无计可施,闷闷不乐。

  那侍女凤儿受夫人吴氏所托,送来一卷诗文,说是有人自长安来,新抄写的王粲诗作,若是他晚来无趣,可以读读。

  刘瑁让她放在桌上,心里只是琢磨目前处境和城内能够团结之力量。

  他想起今日州府之中,那备受赵韪欺压和刘璋冷落之奇才张松。

  在这蜀地,张松绝对算是个人才,虽说其貌不扬,但其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粗通谋略,实非府衙之中那些碌碌无能之辈可比。

  目下,刘瑁可谓危机四伏,虽有几名武将支持,一则不在身边城中,二则缺乏谋士相助,一旦有变,不但难以脱身,实有性命之虞。

  为此,刘瑁只想寻找机会多多结交能臣良将。

  平日里他便听说,这张松很不受刘璋待见,早已心怀不满。

  最近两日果见其倍受冷遇,不如便去拜访,或可一举而得其心。

  张松久在CD关键时刻,定然会有用处。

  刘瑁计议已定,随手拎起王粲那一卷新诗藏在怀中,披了披风,戴了斗篷,让人牵过马来,从后门出去,只让云儿一人带路,趁着夜色,径直奔向城中张松住所。

  在一进院落门外,刘云轻轻敲门。

  “夜半三更,何人造访?扰人雅兴,实在该……”随着人声,一人踉踉跄跄走来开门。

  刘瑁更不答话,径直进去。

  刘云将两匹马直接牵进院子,顺手将大门关上。

  刘瑁将头上风帽拿下,躬身一揖道:“永年先生,你说该什么?”

  张松实未想到来人竟是刘瑁,一拱手,朗声道:“不知是公子驾到,死罪!”

  “先生不必多礼。”刘瑁道,“先生这小院儿闹中取静,清幽别致,非君子不能居之,瑁实感佩。先生可否容瑁进屋一叙?”

  张松让道:“公子请。”

  屋内。

  铜灯之下,刘瑁和张松对坐茶几两边,张松令家人撤去羽觞酒馔,烹茶以待。

  刘瑁此时才打量张松,发现他的确丑得可以,额头突出,顶尖发希,嘴唇外翻,牙齿外露,衣服敞开,放浪形骸。

  张松见他打量于他,并不正襟危坐,反而越发散漫无状,道:“公子深夜至此,必然有话要说,请公子开诚布公,尽管吩咐便是。”

  “先生果然爽快,我有王粲最新诗文一卷,请先生一览,若何?”刘瑁将怀中诗文取出。

  张松讶然,似乎难以想象,刘瑁深夜至此,只为和他谈诗论文?

  虽然惊讶,张松还是接过诗文,一目十行,扫过几眼,还给刘瑁。

  刘瑁问道:“王粲其诗如何?”

  不想这张松眼眸含泪,起身踱步,背诵起来:“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gou)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张松声音由宏阔而喑哑,背诵几句,竟至赞叹:“好诗!好诗!”

  张松继续背诵:“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张松又诵了这几句,不禁喟然长叹:“好诗虽是好诗,然吾辈生不逢其时也!”

  “先生感叹生不逢时,莫非先生只有治世之才,而无乱世之能乎?”刘瑁反问。

  那张松并未急于回答,只是继续背诵道:“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背诵完毕,张松凄然道:“公子明鉴,张松之才,岂忧世之治乱,但看主之明暗可也!”

  “永年先生以为我弟若何?”

  “恕我直言,刘季玉懦弱多疑,见识浅薄,难保益州之地,我等早晚必归他人矣。”张松之言胆大爽直,肆无忌惮。

  刘瑁并不发怒,又问:“那先生以为我何如人也?”

  “将军……”张松怔然,片刻犹豫而言道,“近日已非往昔可比也。”

  “先生此言骑墙。”

  “非也,实乃公子最近之变化,让松未能了然于胸也。”

  刘瑁不敢久留,遂直言道:“先生是爽快人,瑁便直说了吧。瑁欲求先生相助,成就一番大业,不知先生尊意如何?”

  不想那张松立即起身,跪在刘瑁面前,再拜道:“公子若肯用松之才,松愿效犬马之劳!”

  刘瑁忙将张松搀起,两人又聊一阵,相谈甚欢,俨然如知己故交。

  临走,刘瑁将王粲新诗拿起,揣在怀中。

  张松道:“公子礼贤下士,夜半冒险见松,何惜一卷诗文乎?”

  刘瑁笑道:“永年先生胸怀大志,过目不忘,真乃奇才也。别人不知,我当知之,既能背诵诗卷,留下此诗文岂非多余?”

  刘瑁言罢,两人相对大笑。

  赢得张松之心之后,刘瑁带着刘云,趁着夜色,过大街,穿小巷,径回府中安寝,只得另觅机会拯救甘宁……


第21章 灾祸临头


  晨光暗淡,彤云压顶。

  一阵急促地敲门声传进刘瑁府院。

  刘瑁被惊醒,翻身下床,刚刚开门,便见刘云飞奔来报,说赵韪亲自带人闯进府来。

  言语未毕,那赵韪已然带人闯进后院。

  “赵韪,胆大妄为,大清早的,怎敢闯我府邸?”刘瑁怒目而视,双拳紧握。

  “公子,对不住了。”赵韪脸上的横肉抖抖,冷哼道,“我奉主公之命,前来请阁下往州府一叙。”

  刘瑁心中打鼓,知道此去定然凶多吉少。

  若不是这赵韪抓到了自己什么把柄,他怎么敢如此气势汹汹,闯进府门?

  既然他是奉了刘璋之命而来,那刘璋若非抓到了什么真凭实据,又如何会派遣赵韪如此明目张胆前来?

  刘瑁心知肚明,自从来到这城都城后,他并无犯错之处,莫不是昨夜暗自前往拜见张松,又被这赵韪派在城中的探子探查得知?

  想不到自己戴了斗篷,如此伪装一翻,还是没能逃过这赵韪之耳目,看来这老王八蛋不将他赶尽杀绝,是决然不会罢休的。

  刘瑁心中惶惶不安,然表面之上,决然不能表现分毫。

  “赵都尉,去便去,何必如此兴师动众?请问阁下,主公唤我何事?”刘瑁想套套话。

  “主公唤你何事,我如何能够得知?公子去了,自然知晓。”赵韪拉着驴脸,一副得意忘形模样儿。

  “既如此,赵都尉可否稍待片刻,容我与夫人道别?”

  刘瑁心知,此一去势必难以全身而退。

  若是真的事有不谐,提前向吴氏交代好,说不定吴氏还可以在外周旋,不至于立时一败涂地。

  不想那赵韪极不耐烦道:“不过去见见主公,公子何必这般麻烦?搞得生离死别一般,我看还是不必了吧?等你见过主公,再来与夫人会面,为时不晚。”

  刘瑁无奈,只得对身边刘云道:“云儿,告诉夫人,我去去就来,万勿忧虑。”

  “公子!”刘云紧皱眉头,恋恋不舍。

  刘瑁在赵韪和兵丁的胁迫之下,来到州治衙门,见那刘璋与众位臣僚已然早早等在那里。

  刘瑁躬身向刘璋施礼,而后问道:“主公唤愚兄何事?”

  “我的好兄长!”刘璋举起右手,浑身颤抖,气急败坏道,“汝来到城都之时,我视兄长如父,欲将益州牧之印信佩剑相授,兄长致死不接。我本以为兄长实乃与愚弟心有灵犀,真心想让。如何而今出尔反尔,又要谋反?”

  刘瑁一听,慌忙询问:“主公,贤弟,这是从何说起啊?朝廷既已下诏,令贤弟为益州牧,愚兄岂会有非分之想?主公此言,定然是受了奸人挑拨,污蔑于我,主公万勿轻信啊!”

  “奸人挑拨?”刘瑁越发气愤不已,“兄长,你去看看,那南城门外,沈弥率领一千锦帆军摇旗呐喊,言道‘若不放了甘兴霸和你刘如意,他们便要杀进城来’。听听听听,反了!反了!”

  “沈弥?这怎么可能?”刘瑁惊问。

  “如何不可能?事实就在眼前!”刘璋怒不可遏。

  赵韪趁机请命:“主公勿忧,就算那一千锦帆军有上天入地之能,我赵韪也不怕。请主公让我抽调城中两千守军,出城一举将其杀散,解除城都之患。主公,心腹之患不除,早晚必为所害!”

  “主公不可!”未等刘瑁说话,在他身旁,一人朗声阻止。

  不用回头,刘瑁早听出来,说话者乃是张松。

  这张松此时不过是刘璋帐下幕僚,本来人微言轻,然张松从不以官职低微而放弃建言。

  相反,每有议事,他便直抒胸臆,哪怕和赵韪、庞羲意见相左,他也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好几次,他便和刘璋较真争辩,惹得刘璋对其极为恼火。

  亏得那刘璋懦弱,不忍对其痛下杀手,若是继续下去,其性命早晚必被赵韪、庞羲所害。

  只是今日张松阻止,并非和往昔一般,无的放矢,直言秉承,而是欲为刘瑁开脱。

  刘瑁见他说话,本不欲令其出口,然张松已然挑起,朗声言道:“启禀主公,赵韪之言,罪大恶极,该当处死!”

  “张松,你意欲找死么?”赵韪怒喝。

  张松瞪一眼,继续说道:“主公,众位僚属,大家心知肚明,城外锦帆军之变,顶多是那沈弥和锦帆军听到甘宁下狱,意欲救人而已。这和公子瑁有何干系?如今,城外之事尚未弄明,便将主公之兄押来,并诬陷公子瑁和锦帆军联合谋反,实乃滑天下之大稽!请问赵都尉,你哪只眼睛看到公子瑁和城外锦帆军勾结串通了?”

  “你!”赵韪怒道,“公子瑁和那甘宁以及甘宁的锦帆军宛如一体,如今锦帆军已反,公子瑁岂会置身事外?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难不成主公非要让公子瑁和锦帆军得手之后,遗憾万年,方才算是证据确凿么?张永年,一介腐儒丑夫,无复再言!主公,快请下令吧,我愿提兵将沈弥拿下,斩杀锦帆军,为我益州除去祸患!”

  “主公,万万不可。”刘瑁忙道,“主公,贤弟,我保证,那沈弥和锦帆军对主公忠心耿耿,定然不会谋反。沈弥和士卒在城外叫嚣,多半是听到城中谣言或者受到奸人蛊惑,方才如此。主公,只要您让我到南城门劝解,沈弥和锦帆军必定回营。”

  “果真?”刘璋前倾,双手按在几案之上,道,“若果真如此,不动刀枪,那父亲在天有灵,定会倍感欣慰。”

  “主公英明。”

  那刘璋果真懦弱胆小,生怕动起刀兵来,便让张松和庞乐、李异一同前往南城门,劝沈弥和锦帆军回营。

  刘瑁站在南城门城头,对城下喊道:“沈弥,汝等意欲何为?莫非要致我和甘宁于死地乎?”

  沈弥和锦帆军看到刘瑁出现在城头,立即欢呼起来。

  那沈弥言道:“公子安然无恙乎?”

  “当然。”

  “昨夜,荆州别驾刘阖前来营中,言说公子和甘郡丞遭刘……主公和赵都尉陷害,已然下狱,生死不明,故而,我等才在此摇旗呐喊,意欲逼迫主公释放公子和甘郡丞。莫非公子和甘郡丞果真安然无恙乎?……”


第22章 刘阖诬陷


  刘瑁实未想到,这荆州别驾刘阖还真是个祸害,临走还蛊惑锦帆军。

  如若这般将刘阖放走,那即便沈弥和锦帆军回归营中,又如何证明他们所言是真?

  到时候赵韪趁机小题大做,他又无真凭实据,刘璋多疑成性,岂非一样无法自白?

  刘瑁想到此节,便在城头高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