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最强争锋-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翼上前拜见刘瑁。

  刘瑁勉励一翻,当即封张翼为校尉,赏千金。

  张翼高兴不已,当场拜谢。

  刘瑁心中好奇,问:“张翼,本将军问你,你为何三日不降,也不暗中打开城门投降,反而在今日辰时,于城头之上,砍下主将刘璝的脑袋?”

  张翼再三叩拜,为难一翻,而后直言道:“难道这一切不是大将军之计?”

  “我之计?”刘瑁不解。

  张翼道:“昨夜,守城军士捡到数只羽箭。我心腹将佐将羽箭呈来,我看过绢书,惊见书上内容,竟然是卓膺劝我投降,而且言语之中,还说他已收到我射下城头的投降绢书。我立即明白,这必是大将军故意着人射入城中的反间书信,以此离间我与刘璝也。我本欲将书信呈于刘璝,以表心迹。然部下将士言说,孤城难守,且刘璝执迷不悟,不如开门投降,奔个前程。我等正计议间,那刘璝亦捡到羽箭,看到书信,带兵前来质问于我。我再三保证,毫无投降之心,且说这必是大将军离间之计。那刘璝觉得有理,便不再追究。今日辰时,我等见刘璝依然执迷不悟,几个人便以目传意,有意斩杀于他。正在犹豫之际,忽听得城下戏先生让卓膺高喊,‘还不叫他动手’?我心中一紧,那刘璝听到此话,定然会想起昨夜绢书,必定以为卓膺便是要我动手。如此,定会以为我已投靠将军。与其百口莫辩,被刘璝带人攻杀,不如先下手为强,当即将刘璝斩杀。如此我不但可以活命,亦随了众将士之心。”

  听了张翼之言,刘瑁方才明白,那十只绢书之用意,也才明白,为何阵前戏忠叫卓膺过去听令,为何说了那一句没头没脑的“还不叫他动手”?

  这些都是戏忠要暗示刘璝和张翼,张翼和卓膺有勾结,而且要动手的便是张翼。

  刘璝明白,张翼自然也明白。

  兵临城下,城头之上,两人同床异梦,如何辩得清,讲得明?

  与其百口莫辩,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这便是张翼之想法。

  他这么下你给了,也这么做了。

  张翼明知是刘瑁这一方的离间之计,还不得不动手杀了主将。

  这便是戏忠,用计之高明,令刘瑁佩服之至。

  刘瑁对戏忠夸奖一翻,又将戏忠之计复述一遍,戏忠和郭嘉都咯咯而笑。

  众将士无不敬佩得五体投地。

  刘瑁攻取德阳,得了卓膺、张翼二将,十分高兴,便令二将协助沈弥、娄发,清点府库金银粮草,整编降卒,三日之后,大军开拔,继续南征,直逼巴郡。

  众将领命去讫,刘瑁叫人将张任带上堂来。

  三日已过,这便是第四日了。

  他要将张任提来,问个清楚,弄个明白,到底这张任要不要投降。

  张任道:“三日前,我已言明,何必再问?”

  赵云忙道:“师兄,如何这般固执?蝼蚁尚且偷生,师兄十数年苦工,怎可好不珍惜?况且你我有言在先,我若胜你,你便投降我家主公。眼前,你已是阶下之囚,反不投降,莫非要失信于人耶?”

  不提这茬罢了;提起这茬,张任怒不可遏。

  “赵云,休要说出这般话来,明明是尔等玩弄阴谋诡计,捉拿于我,若论单打独斗,你未必能胜我!再说,这刘瑁懦弱无能,难成大事,若欲让我投靠于他,吾誓死不为也。”

  刘瑁听他之言,怒火冲天。

  在刘瑁看来,不投靠他也罢了,如何还羞辱他“懦弱无能”?

  “难不成我刘瑁算是懦弱无能么?”

  刘瑁暗自寻思,想必是这张任对那个死鬼刘瑁的印象太深,反而对他后来之表现不如法眼罢了。

  然他此时早已非那死鬼刘瑁,如何能够任由张任侮辱?

  刘瑁呵呵笑道:“张任,我若让人一刀将你的狗头砍下,想必你到阴曹地府也未必服我。既然你说你不投降于我,是因我懦弱无能,我便和你赌斗一翻,若何?”

  “就凭你?哼哼!”张任撇撇嘴,冷笑两声,似乎根本没将刘瑁放在眼中。

  刘瑁道:“就凭我。张任,我等比试比试,若是三十个回合之内,拿你不下,我自放你离去。”

  “当真?”张任眼睛一亮。

  “你看我像是说话不算数的人么?”刘瑁冷冷地说,“倒是你,曾经和师弟赵云打赌,输了反而狡辩。今翻再给你个机会,若是不能胜我,那边投降于我,若何?”

  张任寻思这是离去之机会,只得应了。

  两人戳抢上马,便于城中府衙之外,大街之上,厮杀起来。

  赵云带领众位将士,严阵以待,免得刘瑁支持不住,被那张任伤着。

  张任提枪纵马,施展,直攻刘瑁。

  刘瑁前三招也用相迎。

  这让张任甚是诧异,又过了两招,确认刘瑁施展出来的,正是和他一模一样的强大,忍不住“咦”地一声,问他如何会使?

  刘瑁并不搭话。

  张任回望赵云道:“赵子龙,你莫不是将师傅之枪法传于了他人?这可是违背师门之事!”

  赵云道:“师兄,不瞒你说,我家主公乃是梦中学会此套,后曾于常山,见过师傅,还得到师傅指点过。师傅准他于我等师兄弟相称。师兄,大将军也是你我同门也!……”

第190章 巴郡严颜

  张任听了,惊诧不已,见刘瑁挺枪杀来,顾不得多想,只得挺枪相迎。

  两个人又杀了三个回合,刘瑁忽然变招,使出一套来。

  张任没见过如此精妙之枪法,不出十个回合,被刘瑁一招“横扫千军”,打下马去。

  刘瑁将手中霸王枪抵在张任胸前,道:“张任,这回你可服气了?”

  张任概叹一回,顽固地叫道:“有本事你便杀了我!我宁死不降也。”

  刘瑁将霸王枪一抖,假意刺向张任。

  那张任啊一声惊叫,闭上眼睛,单等受死。

  赵云在一旁慌忙大叫道:“主公手下留情!”

  刘瑁将霸王枪一收,喝道:“此等愚顽之徒,我懒得杀他!”

  刘瑁又谓张任道:“愚忠!愚忠!张任,若不是我梦中受玉真子老神仙传授之枪法,后又得大师童渊指点,你我多少有同门之谊,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哼!然你仗着我、子龙与你有同门之谊,竟然以此要挟我等,这才是卑鄙之徒!”

  张任听刘瑁这般责骂于他,瞪着两只眼睛,道:“忠于主上,我有何错?刘瑁,汝背叛蜀中主子,如何自处于世?”

  “背叛蜀中主子?”刘瑁大笑一阵,反诘道,“张任,你莫非是瞎子聋子?难道没看到我手中有陛下诏书么?我刘家乃皇室后裔,自祖上,历代为汉臣,食汉禄,今朝廷有难,天子蒙尘,我等不思报效朝廷,反于益州自立为主,这才是背叛!”

  刘瑁一顿奚落,将那张任说得哑口无言。

  赵云还想劝解,刘瑁道:“子龙,休要再劝,此等愚忠之人,只想成就愚忠之名,宁惜七尺之躯,竟不报效朝廷,难成大器也。如此之徒,就算刘璋身边有十个八个,又当如何?让他去吧。”

  刘瑁言罢,让人让开条路,放张任离去。

  “你果真放我离去?”张任着实不信。

  刘瑁冷笑道:“人无信不立,我说话算数。你应当已经领教过了吧?只是张任,你和我、子龙打赌两次,次次食言,依我看来,就是无信之人。此等无信之人,如何立足于世?去吧,我等不是一路人,你也莫要死在我眼前!”

  张任深情严肃,似在沉思。

  他竟不说话,调转马头,朝着城门飞驰而去。

  郭嘉忙道:“主公,莫非真要放他离去?”

  刘瑁笑道:“我、子龙与他张任有同门之谊,童渊师傅有言在先,不得同门相残,吾不得不放过他也。”

  郭嘉道:“此人离去,怕是后患也。”

  刘瑁道:“如此无知,有何危险?”

  众人正欲回去,忽听得马蹄声哒哒响起。

  众人回身看时,竟见那张任踏马归来,跑到刘瑁面前,滚鞍下马,拜服于地,道:“主公,张任服了!鞍前马后,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刘瑁怎么也想不到,这张任竟能回心转意,自然十分高兴,当即将其带回衙内,着人整治杯盘酒馔,大开宴席,众人一醉方休。

  刘瑁得了德阳,得张任等大军两万余人。

  大军改编之后,修整数日,拨付一万精锐予张任率领,还让卓膺、张翼相助,命为前部先锋,南下巴郡。

  刘瑁自领大军主力五万,随后便行。

  不一日,大军达到巴郡城西,安下营寨。

  斥候来报,言说东路大军已然兵临巴郡城下。

  刘瑁吃了一惊,谓戏忠、郭嘉道:“二位先生,怎能想到?太史慈一路大军,进入如此神速,竟然跑到巴郡江州来也。”

  郭嘉道:“若是太史慈将军已然得了巴东,进军的确神速。”

  众人正说之时,营门守将来报,说太史将军有信予主公。

  刘瑁叫将书信呈上,打开看了,大吃一惊。

  郭嘉见刘瑁表情异样,忙问:“主公,有何不妥?”

  刘瑁将绢书交于郭嘉,言道:“太史将军来报,言说他与荀攸军师商量已定,只在城东安营扎寨,并未进攻。倒是我中路军之先锋张任,已然向城中严颜讨战,严颜拒不出战,张任便开始攻城。”

  戏忠、郭嘉问刘瑁,为何太史慈与荀攸商量之后,并不攻城?

  刘瑁便将先前在城都之时,关键时刻,严颜挺身而出,替他解围,后荆州问罪而回,又是严颜接待他们,故而这严颜只可劝降,不可攻打。

  还说荀攸曾经随他于严颜处住了半月有余,两向熟稔,自然不会攻击,定是想劝降于他。

  这张任为先锋官,新近投靠于他,急于建功,竟不问青红皂白,开始攻打严颜。

  刘瑁不顾天色将晚,当即在赵云、刘云及青龙卫保护之下,前往巴郡江州城下,阻止张任。

  单见得那城门外,列开阵势,严颜正与张任,两个相互厮杀。

  看两人大汗淋漓,不知已经大战了多少个回合。

  只是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时之间,竟是难分轩轾。

  赵云戳抢在手,道:“主公,让我前去,趁机捉了那严颜老将,带来见公子。”

  刘瑁制止,道:“不必。子龙,我亲自出马,说服于他,相信并非难事。”

  刘瑁叫吴懿、沈弥压住阵脚,刘瑁在赵云、刘云保护之下,径到阵前。

  见严颜和张任两个,在阵中走马灯一般厮杀,刘瑁挺起霸王枪,飞马上前,一枪将两个人分开。

  严颜见是刘瑁,一惊,道:“如意公子,莫非忘记益州乃是何地耶?”

  刘瑁道:“益州乃是我父基业之地,如何能忘?”

  “既然未忘,如何便让这降将恶贼张任,贸然攻城?”严颜反问道。

  刘瑁道:“严太守莫要生气,张任已然弃暗投明,跟随于我。此次南下,他乃是前部先锋,攻城应是立功心切,望老将军海涵。”

  刘瑁道歉之后,又道:“严太守还记得你我之约定否?”

  “当然,我已言明,谁为益州之主,谁为益州百姓,我便效命于谁。”严颜道。

  刘瑁大叫道:“好!严太守此言甚是,便请老将军看看这是什么?”

  刘瑁将献帝诏命,着刘云送于严颜。

  严颜于马上看过,惊诧不已,良久,翻身下马,拜倒于刘瑁面前,道:“严颜拜见大将军、益州牧!……”

第191章 刘璋投降

  严颜忠义素著,信义为先,既然已经答应刘瑁,谁为益州之主,谁为益州百姓,他便效命于谁,此时,刘瑁手中有天子诏命,又有一片仁义之心,严颜再也无言回绝。

  严颜拜倒于地,当即归降。刘瑁也下马,拉住严颜之手,深情言道:“将军乃先父股肱之臣,为我益州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前翻有恩于我,今又深明大义,归顺朝廷,瑁感恩敬佩之至也。走,我等这边进城,随老将军一醉方休!”

  严颜又客气一回,和张任握手言和,三人上马并辔入城。

  赵云和太史慈各自扎住营寨,安置妥当,都来巴郡江州城中拜见刘瑁。

  刘瑁见了太史慈、荀攸众人,十分高兴,大摆宴席,犒赏三军。

  酒席之上,荀攸将东路军进兵情况汇报一遍,中路诸位都惊喜不已。

  有荀攸军师几番妙计,又有太史慈、蒋钦、周泰、徐和、张横、朴胡数员大将,一路进军顺利,几乎未遇到什么有力抵抗,便取绥定,直至巴东。

  太史慈一路之中,太史慈、蒋钦、周泰、张横也都擅长水战,不但向东震慑了刘表水军,而且沿江溯流而上,一路势如破竹,竟至巴郡江州城下。

  戏忠听了荀攸说完,喜谓刘瑁道:“主公,有赵子龙、太史子义、蒋公奕、周幼平等数位猛将,平定益州,轻而易举。回到汉中,当可窥视天下矣!”

  刘瑁称是,举起羽殇,轮番向各位敬酒。而后众将又都向严颜、张任、卓膺、张翼诸将敬酒。

  刘瑁与众将同乐,大家士气高涨。

  太史慈一路大军已经将朴胡留在巴东,镇守巴东郡,今翻刘瑁留袁约于江州,镇守巴郡,严颜随军出征,攻向城都。

  中路、东路两路大军合兵一处,西向城都,刘瑁本事刘焉之子,又有严颜在前做先锋,还有天子诏书在手,所到之处,无不俯首称臣。

  大军一路畅行无阻,径到城都城东。

  东山营守将此时乃是吴班。

  吴班,字元雄,兖州陈留郡人,吴匡之子,吴懿族弟。

  刘璋并不放心吴班领兵,然此时蜀中无大将,这东山营本事赵韪手下两个无名将佐掌管。

  吴班早探得刘瑁三路大军,讨伐蜀中,便于其父吴匡计议。

  吴匡言说,刘璋懦弱无能,多疑成性,不足以成大事。

  刘瑁大军到时,东山营和西山营各自剩余五千人拱卫城都。

  若是提前将这两处兵马控制,到时候刘瑁大军到时,城都岂不是兵不血刃,立即便可拿下?

  吴匡父子记忆已定,便叫来老将邹静商议。

  那邹静本就和吴匡要好,对赵韪控制的刘璋,早已看不下去,自然赞成。

  两人商定已毕,便有吴班回到东山营,邹静前往西山营,接连旧部,单等刘瑁大军到日,同时动兵夺权,控制东西二营。

  故而刘瑁到达东山营外五十里出,便有吴班派来的岗哨接住,言说吴将军有请。

  严颜随即前往,那吴班率领众将出营。

  众人见是严颜到来,将士们更加敬服。

  毕竟严颜为巴郡太守之前,正是这东山营中老将。

  严颜安置妥当,迎接刘瑁大军前来,占领东山营,打算明日攻打城都。

  此时,岗哨来报,西路军有信送来。

  刘瑁叫信使进来,方知许褚一路大军,依然攻破西路诸县,并且已经和西山营邹静将军会合一处。

  众人见了,大喜,竟是不费一兵一卒,竟然将蜀中东西二营拿下了。

  刘瑁问其西路大军遭遇赵韪大军,如何取胜?

  那信使说得清楚明白。

  许褚自出了汉中,沿山中道路,一路本想西南,越过关隘,先后攻下江油、涪城、绵竹、广汉。

  此时竟是和他们几乎同时,联合西山营,兵临城都城下。

  刘瑁刷下一道将领,让许褚暂且按兵不动,单等他传去消息,方可攻城。

  翌日。

  刘瑁着着荀攸带着天子诏书,前往城都城中,向刘璋宣旨,赵云带领两百青龙卫随身护卫。

  临行,刘瑁还想荀攸交代道:“公达,可不要忘了,替我向我的兄弟问候几句啊?”

  荀攸躬身领命而去。

  荀攸回来之后,言说刘璋已然接旨,愿意向天子请罪。

  刘瑁想起当初,他冒名顶替,刚到城都,这小子在赵韪挑唆之下,几次三番,差点要了他的命。

  现在他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老四怂了!

  那就要让他怂得很点!

  刘瑁想到此处,心中便有气,问道:“我那好弟弟没想对我这个兄长的关怀说点什么么?”

  荀攸笑道:“主公,他怎能不说?刘季玉声泪俱下,直说他并不想做什么益州牧的位置,都是赵韪等一帮臣子,不顾先主恩义,硬是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的!他可一点做益州牧的心思都没有。如今,他甘愿将益州之主的位置拱手奉还!”

  刘瑁啐道:“我呸!死到临头,还不能正视问题!若说他上位乃是赵韪等人推上去的,我可以理解。若说他没有心做那个益州牧的位置,明明是在撒谎!我看他做益州牧做得舒服着呢。”

  荀攸问:“主公意欲何为?”

  刘瑁道:“哎呀,我和刘季玉乃兄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